端午节作文

2021-02-20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端午节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端午节作文1

  早上起床,我就看见姥姥和姥爷在往水缸里装水,我想:姥姥、姥爷平时不装水,怎么非要今天装?我带着疑问去问姥姥,姥姥回答:“因为今天是端午节,装满水,寓意是让我们一家人幸福美满。”接着,我又看见爸爸妈妈在打扫院子,我又不明白了,昨天刚打扫的,今天怎么又兴师动众了?我带着这个疑问,又去问爸爸,爸爸说:“今天是端午节,我们打扫院子,相当于在迎接节日哩!”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走向了洗手间。这时,我闻到一股淡淡地香味,我想:一定是妈妈喷洒香水了。我正纳闷,赶紧跑去问妈妈,妈妈笑了笑,慈爱地摸了摸我的脑袋,轻轻地对我说:“傻孩子,那是艾草水,用那水洗脸既可以防止蚊虫叮咬,又可以让孩子更加漂亮、可爱(艾)!”我点了点头,又去“巡逻”了。不一会儿,太姥姥走过来了,给我胳膊腕上戴上五色线,并告诉我其中的奥秘:戴上它,可以防毒蛇呢!

  时间过得真快啊,不一会儿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今天的午饭不是肉类,也不是炒菜,而是一个个饱满的粽子。我百思不得其解,太姥爷见了,急忙笑着说:“孩子,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人们为了保全那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尸体,在后来的每年五月初五便往江里投糯米来给鱼虾吃,希望它们吃饱后,不再伤害屈原的尸体。从此,五月初五吃粽子就成了一大习俗。”听了太姥爷的话,我不禁有些伤心,并打心眼里开始敬佩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这时,爱写作的小姨发话了:“我来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大家齐声说好,只见小姨思量片刻后就开始讲了。不知不觉中,我们发现小姨讲的是我们今天的见闻和趣事,我们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这个端午节就在大家的欢笑声中结束了,端午节可真开心啊,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真心盼望下一年的端午节快点儿到来。

关于端午节作文2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记得我上一年级的那个端午节。爸爸一大早就把艾叶葛蒲挂在家门的两边,妈妈从农贸市场买来了新鲜的粽叶。妈妈用粽叶把头一天就泡好了的糯米还有大枣和花生包了起来,然后用细绳子系牢,我刚要想用剪刀帮妈妈把绳子剪断妈妈阻止了我接着包下一个,要包5个才剪断绳子。爸爸说要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高压锅里煮两个小时才能吃。

  终于到了吃饭时间了,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粽子在碗里,解开粽叶后,一个白白胖胖散发着清香的肚里有大枣、花生的胖粽子就呈现在我的眼前,蘸一点儿白糖放到嘴里,感觉是甜甜的、软软的、粘粘的还有一种特殊的清香味好吃极了。接着我们又吃了煮大蒜、发芽豆和咸鸭蛋等传统食品,爸爸边吃边给我讲端午节的来历。

  在我国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大臣叫屈原他生于公元前339年,他是诗人,而且还是政治家,很有才华。他主张抗秦,于是遭到了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还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城。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农历5月5日投泊罗江而死。据考证屈原一生有25篇作品留世,最的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后来,鲁迅先生称赞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据说屈原死后,楚国的百姓十分伤心,纷纷来到泊罗江边凭吊屈原。人们希望鱼虾不要去吃屈原,便向河里投用芦苇叶包成的粽子,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为了纪念历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就把他跳河的那一天定为端午节,才有了后来赛龙舟、吃五个连着的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啊,难忘的端午节,你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在我吃着传统节日美食的同时也让我了解了我国历这位伟大的政治家、爱国诗人,我要向屈原一样不向邪恶势力低头,努力学习报孝国家,永远热爱自己的祖国。

关于端午节作文3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在这天,村里的“扒龙船”太小儿科啦!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过瘾。要看还是电视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龙舟赛。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鼓的大汉。中间是鼓手,前头的'人呐喊助威,声势震天,霸气。威风,震撼。细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儿尽显勇敢,坚强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关于端午节作文4

  端午的味道,有如百合花的清香,淡而优雅。

  端午的味道,有如茉莉花的幽香,妙而纯洁。

  端午的味道,有如玫瑰花的芳香,鲜而浪漫。

  早盼,晚盼,日盼,夜盼,盼盼盼……盼望已久的端午节终于到了,可是今年的端午节与往昔不同,因为在外地求学,为了中考的奋力一搏,我不得不留在学校里过端午节。要知道,这可是我第一次不能和家人一起庆祝端午节。原本以为这是件很悲伤的事,可没想到却是如此快乐。

  一大清早,还没睡饱呢,就被几个室友吵醒了:“快起来啊,我们到后面那座山上去采艾蒿了!”之后莫名其妙地被人拖出了温暖的被窝,再之后便是一阵忙乱。十分钟之后,我们各自整理好了衣装,迈开了豪爽的步伐,朝后面那座山进军,哇!端午的味道,充满了激情。

  到了山脚下,我们不约而同地抬头望着这高似喜马拉雅山的山峰,互相打气后毅然向山顶攀去,由于刚刚下过小雨,所以没登多高我们裤管都被打湿了。“啊!艾蒿。”顺着声音望去,嘿!别说还真有哇,我们一窝蜂似地涌过去,开始疯采,边采边在嘴里嘟囔着:“希望中考顺利,祝愿家人一切平安……”呀!端午的味道,满载欢喜。

  我们手中握着艾蒿束,头上戴着艾蒿环,兴高采烈地下山回到学校。刚坐到位子上不久,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我定睛一看,啊!是妈妈。妈妈看到我说:“初三了也不能不过端午节啊!想不想吃粽子啊?来,把粽子拿过去和同学们解解馋吧!”呀!不听妈妈提及,我差点忘记吃粽子了。哇!太棒了,妈妈竟带来这么多粽子,我们都涌上去把妈妈围住,剥开粽子皮,鲜红的大枣就浮现在眼前了,接着一股沁鼻的糯米香飘来,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一口下去,粽子少了半边,妈妈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开心地笑了,呵!端午的味道,幸福加甜蜜啊!

关于端午节作文5

  我国有许多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但最令我难忘是今年端午节。

  那天,田老师带来了一袋热乎乎粽子,它们系着白色腰带,穿着绿色衬衫,笑盈盈地躺在口袋里,好似对我说:“快来吃我呀。那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肚子已经在唱歌了,我趴在桌子上呆呆望着那香喷喷棕肉,恨不得上去咬几口。

  田老师似乎猜出了我们心思,笑呵呵地说:“小馋猫们,想吃了吧,快点排队上来尝尝吧。”“万岁!”同学们高兴地手舞足蹈。田老师慢慢地脱下粽子衣服,露出了雪白雪白糯米团,糯米上还镶嵌着几颗红宝石呢。不一会儿,终于轮到我了,我蹦蹦跳跳地走上讲台,拿起一根牙签,轻轻地刺下一团糯米,蘸了一点白糖,高兴地欢蹦乱跳。回到座位上,我有点嘴馋了,一下子就把它喂在嘴里,太甜了。最后,舔一舔嘴边白糖,实在是人间美味!以前我不喜欢吃粽子,今天为何改变了这种想法。彭议莹也上去刺了一小团,大摇大摆地走下讲台,来到我座位上,得意地给我闻闻那美味粽子。我用可怜眼神盯着她(意思是给我尝点)她瞪了我一眼(意思是我还没尝尝鲜呢)于是,她大口吃下了粽子,直喊好吃。我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大家眼巴巴地望着田老师手里剩下最后几个粽子,田老师笑眯眯地说:“谁还没吃粽子呀。”大家都举起手说:“我,我,我。”还没等老师下令,大家就一窝蜂似涌上讲台,挤得田老师不知如何是好,就连真正没吃到粽子那名男同学也被我们远远地挤在后面去了。大家刺啊刺啊,我一看,时机终于到了,刚刚把手往里面一伸,哎呀!一下子就被别人牙签刺到了,我急得似热锅上蚂蚁。只剩下最后一个粽子了,大家挤得更凶了,一个个粽子被我们刺得四分五裂,田老师手忙脚乱,应接不暇。就在我失望时候,田老师突然转过身往我嘴里塞了一团粽子,我又欢又喜,捂着嘴高兴地回到座位上,心里有说不出甜。粽子发完了,有些同学失望地回到座位,有同学则很高兴,大概抢了不少粽子吧。

  这个开心端午节真令我难忘。

关于端午节作文6

  我家乡在湖北,时至五月,家乡空气里弥漫着粽子香味。是啊,端午节到了!端午节在湖北俗称端阳,“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喝黄酒,龙舟下水喜洋洋!”正如这首民谣所唱,在每年端午节,湖北各地均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黄酒、悬艾草习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在宜昌市秭归县端午龙舟竞渡,非常隆重,还有祭祀、招魂等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活动。

  查看史书,关于端午节起源有纪念直言敢谏伍子胥之说、有同情孝女曹娥之说、有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之说……。而在家乡,千百年来,尤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占据主流地位。

  据史书记载,屈原为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天湖北宜昌市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强烈反对,屈原被去职与流放,却写下了忧国忧民《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国家被侵略,含恨报石投江,楚国百姓闻讯奋起驾舟营救,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又怕江河里鱼吃屈原身体,就纷纷拿米团投入江中,后来便有了包粽子习俗。每年端午节龙舟竞渡与吃粽子等祭拜习俗,体现了百姓对爱国诗人敬佩与思念。

  从20xx年起,我国将端午节规定为法定节假日。20xx年,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这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千山万水粽是情,千秋犹怜屈子心,诗人仰天出门去,世间难觅离骚人!”端午节纪念屈原文化源远流长,其在文学方面造诣,是中华文明史上璀璨明珠;其高雅文人气质与不屈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

  又是一年端午节,随着知识增长,我对端午节来历与意义有了更深了解,其风俗习惯及文化传承,增强了我们青少年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关于端午节作文7

  雨落端午,马路人稀。

  也许此刻正是汩罗江的水降落世间,将商家大力炒作的气息稍微的掩盖。以此对在政治生命上失意,而文学上永生的伟大诗人的悼念吧。

  此刻我望着窗外,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际深处,脑海里想着自己的过去和将来。

  一个少不更事的乡村少年,来到这锦簇繁华的都市中央。寻找属于自己心中的那片热土。一路上跌跌撞撞,已是遍体鳞伤。至今仍在寻找那个理想的桃花源地。

  多少次碰壁受阻,多少次失败重来。一个顽石般的心灵逐渐开始风化,一个无比刚强的身躯逐渐开始颓废。一个坚定如铁的内心世界开始变得多愁善感,莫非是上天又让我从失意的生活中去创造另外一种诗意。

  此时此刻此景。让我不由得想起。那伟大的诗人屈原。在楚怀王被秦昭公的多次的算计中,自己经天纬地的胸中才华和以民为本的治国良策不得实用,而致使整个国家沦陷。他的心不能平负,用他的笔写下了《离骚》这惊世之作之后。面对着楚国亡国的收场,百姓之流离,从而纵身投入那滚滚的汩罗江之水。

  唐朝诗人李白,文武双修,才华横溢。可惜报国无门,以诗文上呈。却换得用诗文去赞誉贵妃之美。无耐之下,讨以免资饮天下美酒之金牌,寄情于杯中之物,自号酒仙。每逢大醉之后,运笔如飞,写下那脍灸人口的华丽诗篇。友人工部有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从而获得了“诗仙”和“酒仙”美名。

  南唐后主李煜,面对摇摇欲坠的南唐小国,在征伐不断,风雨飘摇的年代,亡国后。用一支笔写尽人间悲欢,更用亡国之无常之痛,写下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千古名句,进而被誉为词中之帝,一代词宗。

  诗,是诗人的联想。诗意,是诗人的理想。借诗以言志。借诗以抒情。诗人的本质仅仅如此吗?文人的功能应是用笔去歌颂当代生活。可是诗歌却成为了文人发泄的后花园,失去了诗歌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纯朴。却终究以凄美、悲凉的意境、华丽的词藻去让人无病呻吟的文字工具。这才是真正的失意。

关于端午节作文8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次念起长诗《离骚》中的这名句,我就会想起那位因劝说楚怀王失败而抱石自沉汨罗江的悲壮爱国诗人——屈原。

  战国时期,张仪提出连横亲秦,要拆散齐楚联盟,就找到了楚怀王,许诺六百里地要楚怀王和齐国绝交。屈原等大夫极力劝阻,可楚怀王垂涎那六百里地的好处,就和齐威王绝了交。结果事后张仪反悔,楚怀王病死秦国,继位的楚顷襄王还是主张投降秦国,屈原几次被流放,最后见故国无救,想起自己的种种遭遇,越想越悲愤,就自投汨罗江了。

  农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每年的端午节都过的热闹非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端午节少不了吃粽子,赛龙舟。

  说起吃粽子,自然的有包才有吃。我妈妈可是一个包粽子能手,今年她要教我包粽子,带你去瞧瞧吧!“哎,你这里错了,不要放这么多肉。”“喂喂喂!你怎么把花生给吃了”“啊!那些是菜叶,不是包粽子的。”调皮的我正厨房里捣乱呢!好了,回归主题,正式包粽子。“先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筒,然后放入糯米和花生、肉馅和红枣。再把上面盖起来,最后,绑好定形,一个粽子就成了。”我虽然也是按着妈妈的步骤做的,但感觉怎么也不像一个粽子。但虽然如此,还是包得其乐融融。

  吃了粽子,浑身有劲,赛龙舟喽!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十几条龙舟一起向终点飞快地游去,比赛刚刚开始,大家都力气爆棚,迅猛地划着桨。只有一艘龙舟缓缓的游动着,大家都认为这艘肯定输了,顿时响起一片嘘声。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后来,当大家都累了,不得不减缓速度时,这艘龙舟还是保持着一定的速度,很快反超,结果成了冠军。场上喝彩声此起彼伏,也有人认为他们这样与赛龙舟比赛的热闹不符,这种方法不可取。

关于端午节作文9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没有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屈原气得不得了,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母亲。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够吃到可口的粽子。母亲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母亲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

  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母亲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母亲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了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热烈。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作文10

  今年端午节,我过得十分快乐、充实,在家里我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此时帮忙奶奶包粽子,所以我觉得这一年的端午节十分有好处。

  早上,我奇迹般地起了一个大早,发现奶奶在包粽子,我走上前去问:“要我帮忙吗?”奶奶笑眯眯地说:“如果你实在要帮也能够。”我十分开心,搬了一个小椅子坐在奶奶身旁,只见奶奶很熟练地把蒸煮过的粽叶拿在手里围成一个半圆锥形,把淘过的糯米灌入粽叶里,迅速地裹了起来,此时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粽子完成了。我不禁问奶奶,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奶奶说:“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嚢,还有喝一些黄酒啊,吃“红”啊……”“哇!有这么多”我大叫起来,奶奶一脸笑意地说,我再给你讲讲包粽子的由来吧。”

  五月初五,在楚国即将灭亡之时,屈原是个十他爱国的文人,见到自我的国家即将灭亡,就饮下了最后一杯酒跳入汨罗江自尽了,人们为了纪念他把粽子扔入江中为的就是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同时还每年在江河里举行隆重的赛龙舟。就这样人们代代相传,端午节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我听得十分入神,原先端午节还有这样一个不简单的故事。粽子包好了,满屋都是粽叶的香味,今年的粽子,奶奶包了两种口味,有红豆蜜枣味和咸肉味的,尽管我没有成功的包好一个粽子,可是我帮奶奶做了自我力所能及的事,所以当我剥开粽子,深深地闻了一下这裹着粽叶香气的糯米粽子,咬下一口满口香气感到真是好吃,因为这个粽子里有我劳动的一份噢!

  这个端午,让我足实长了知识,让我真正体会了这一年的端午节是一个“浓情搞笑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5):

【关于端午节作文(通用10篇)】相关文章:

1.关于端午节作文通用6篇

2.关于端午节作文通用15篇

3.关于端午节作文(通用15篇)

4.关于端午节作文通用10篇

5.关于端午节作文(通用10篇)

6.关于端午节作文(通用21篇)

7.关于端午节的作文(通用4篇)

8.关于端午节的作文(通用11篇)

上一篇:我喜欢的端午节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