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端午节作文

2021-04-14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端午节作文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乡端午节作文 篇1

  有人说过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饮菊花酒,但我的家乡确不是这样。

  每当端午节来临之际,家乡小河边的芦苇已经长大了,在清清浅浅的小溪里随风摆动,在那里向小朋友不断招手,好像在说:“端午节快到了,你们大家来采芦苇,别忘了来找我。” 竹笋顽强地从土地里钻出来,摇摇身子,来凑热闹,顺便带给我们一些竹笋叶,好像在喊叫:“快来罗!多么嫩的叶子呀!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

  农历五月是一个灿烂的春天,我们这些小孩子都忙得不易乐乎,拿起小篮和大伙蹦蹦跳跳来到河边,就动起手,别看我们小,但打芦苇叶的速度可不慢。大家像比赛似的,抢着打。不一会儿,我们的篮子里就装得满满的,一眼望去芦苇像被拔去新衣裳。芦苇打好了,我们又来到竹林,竹笋已经长成青竹,身上的叶子也落了下来,我们捡在青竹旁边的落下来的叶子。但我们不会去掰那些新的没有落下来的竹笋叶。因为下面的竹子还没长好,拔去之后,下面的竹子就会坏掉的。

  收获满满的我们就高兴得回家了。妈妈把芦苇叶和竹叶煮了一下再捞出来,把糯米泡好,准备好腊肉和红枣。要开始包了,把三四张芦苇叶放在一张竹叶中重叠在一起。小孩子也七手八脚动起来,把好好的粽子包的歪歪扭扭的,粽子煮好以后,香味四溢,看着自己包的粽子就想笑,但吃起来还是津津有味。我们把自己的粽子拿着四处跑和别人交换着吃。

  我们的家乡的端午节就是这么与众不同,就是这么热闹。

家乡端午节作文 篇2

  一年一度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到了,带花绳、带荷包、吃粽子,甭提多高兴了。

  我们家乡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香包刺绣之乡”。20xx年6月,“庆阳香包绣制”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可有名了。每年端午节前夕我们庆阳市都要举办独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节——香包节为端午节拉开帷幕。香包,古称香囊、佩帷,亦称“荷包”,庆阳当地农村称其为“耍活子”,是劳动妇女奇托希望、祈祷幸福的产物。传说,“香包”是当地妇女在端阳节制作各种小动物形状的绣花荷包,给孩子们佩戴在身上驱恶逐魔、逢凶化吉。这种精湛的手工艺术被诚嗣保留下来,成为现代黄土高原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衷心祝愿。

  在庆阳,香包无处不在,随处可见。它挂在农村老汉的旱烟袋上,戴在乡里孩子的头上,穿在农家姑娘的身上。到了初五这一天,大小孩子都要戴香包,尤其是孩子,前胸、后背、肩上缀满了各种各样表示吉祥祝福、驱邪镇恶的香包。这一天的庆阳,大街小巷和岭上塬下,更是香包的博览会,城镇乡村香气四溢,可谓“香飘十里,陶醉八乡”。这天上,大人们早早起床,还采回艾草和柳条挂在门庭上避邪。从山间提回“药水”沐浴,洗去晦气。到了中午全家人坐在一起举行丰盛大会餐来为端午节胜利闭幕。

家乡端午节作文 篇3

  端午节又快到了,妈妈和我说:“今年端午我们回老家去过节, 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包粽子。”

  每年的这一天,外婆就会把刚刚在河谷里摘的新鲜粽叶,在锅里煮开后再泡到水里。接着把米洗干净,倒在面盆内,也是用水泡上。有时候还会准备红豆泥,大红枣还有咸肉之类的东西。一切准备好了之后就是包粽子了,取出两张粽叶,连在一起,再把它卷成一个喇叭,一头尖尖的,米放进去不会漏出来,然后放一点米、一块红枣或者放一点咸肉,把米塞紧,然后把粽叶卷一下,扭两下把口封住,最后用绳子把它扎紧,一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粽子包好了,外婆会把粽子放到煤炉上慢慢煮,家里到处飘溢着粽叶的清香味。吃着刚刚包出来的香甜的粽子,听着外公讲端午节的传说,这样的端午节最开心了。

  家乡的端午节没有电视上的的赛龙舟,也没有很多热闹的活动,和平时没有什么区别,到处都是安安静静的,但是家家户户传来的粽子的清香味告诉人们端午节到。

家乡端午节作文 篇4

  吃粽子、碰鸡蛋、划龙舟是我对端午节最深刻的印象。

  一到端午节,包粽子是奶奶最乐意干的事,奶奶买来棕叶,把米和肉、蛋黄、红枣等配料都包在棕叶里,然后,把包好的棕子放在锅里煮,那香味馋得我直流口水,煮熟后,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味道真不错!

  碰鸡蛋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游戏,我选了一个鸡蛋,爸爸也选了一个鸡蛋,对碰了一下,我的鸡蛋就裂开了,直到把碗里的鸡蛋碰光了,爸爸的鸡蛋还是完好无损,我一把夺过爸爸手里的鸡蛋,用鸡蛋袋子装起来,当做胜利品挂在胸前。

  划龙舟是端午节最热闹的一个项目。龙舟上坐着或站着很多人,有的在划桨,有的在敲鼓,还有的在摇旗,看得我目不转睛!

  听爸爸讲,端午节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以后,我一定会深入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家乡端午节作文 篇5

  端午节就要到了,让我告诉你,关于它的 儿歌吧:“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 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等民族地区。

  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 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叶,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端午节原来有这么多习俗,真是有趣了。

家乡端午节作文 篇6

  转眼间,春节已经过完,再过3个月,就是端午节了。想一想去年的端午节,真的很期待。

  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等。相传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日子,到了端午节,人们就用棕子等方式来祭祀屈原。

  端午节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大约在初二或初三人们就开始筹备过节所需的用品,做棕子的棕叶,肉馅……

  到了端午节,早上人们就去包棕子,包棕子是很难的。包完了棕子,还得把棕子拿去煮。真是麻烦。

  差不多到了中午的时候,人们就通通祭祀祖先,祭祀品最多的就是棕子。

  吃完了棕子,人们就都去看赛龙舟。这时到处锣鼓喧天,彩旗飘扬,龙舟赛开始了,一条条龙船在大江里游,龙船各种各样,五颜六色,有黄色的,粽色的,红色的,蓝色的……比赛开始了,赛龙舟的人都用尽了全力划船,都想争夺第一名,大江两岸人山人海,观众在岸边大喊大叫,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他们在为船队加油;听奶奶说,每年举行龙船赛是我们潮州人的民俗文化,它是潮州人民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象征。这样的龙舟赛既好看又有意义,真让人喜欢至极。

  端午节还有三个月就到了,大家都来看我们家乡的赛龙舟哦!

  这就是我记忆里的端午节,同学们,你们记忆里的端午节又是怎样的呢?美满的,还是……

家乡端午节作文 篇7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泪流江边仰天喊叫一声后,便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大家包粽子,赛龙舟,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关于端午的儿歌每当小朋友唱起这儿歌时,人们就知道端午要来临了,

  一转眼,端午来临了,一大早起来。吃过早饭后,就匆匆忙忙地出门去看赛龙舟了。刚来天鹅湖(赛龙舟的现场),就看到了“人海”。原来是就要开始赛龙舟了,“好险来得及时”我想着。突然,观众沸腾起来,只见从远处划来了十几条龙船。龙船偏长细窄。龙头有黑.灰.红等颜色。很快,比赛开始了。选手们争先恐后,不甘落后。观众们也在一旁加油鼓颈。就要接近终点了,选手们敲锣打鼓,唱着打油诗。到终点了,来自荔湾区的选手获胜了。接着就是最有趣的“抢鸭子”游戏了。资助方和一些好事的富人不许多鸭子仍进水中。选手们从船上跳进水里抓鸭子,抓到的归自己。围观的观众也不甘落后,纷纷跳进水中。场面一片混乱......

  比赛结束了,我回到家中,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家人说说笑笑,开心极了!端午也将随着笑声一直留传下去,成为全世界人民的节日。

【【必备】家乡端午节作文七篇】相关文章:

1.【必备】家乡端午节的作文七篇

2.【必备】家乡的端午节作文七篇

3.【必备】家乡端午节作文合集七篇

4.【必备】家乡的端午节作文合集七篇

5.【必备】家乡端午节作文锦集七篇

6.【必备】家乡端午节作文300字七篇

7.【必备】家乡端午节作文汇总七篇

8.【必备】家乡端午节的作文合集七篇

上一篇:端午节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