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2021-05-21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端午节作文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1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我情不自禁地朗诵起张耒的《和端午》,因为今天是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每家每户都一大早起来忙和,而我也早早地被妈妈叫醒了,妈妈把蒿叶扎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里面放进糯米、绿豆、葡萄干,然后右扎一下,左扎一下,一个有着风度的绿战士就出现在眼前。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也包了起来,可包出来的粽子,总有一个“将军肚“。经过妈妈的巧手改扮,小粽子们总算减了肥。

  该赛龙舟了,村子里的大爷们都鼓起干劲,等龙舟到了,他们便争先恐后地把龙舟抬下河。要选赛手了,入选的赛手个个身强体壮,欣喜若狂;被淘汰的选手起初垂头丧气,但看看瘦弱的自己也顿时释然了,一刻不闲着地为赛手们加油、助威……

  当然,端午节是绝对少不了喝雄黄酒的。我们村子每一个老少爷们都放开了喝,平时讨厌他们喝酒的那些姑娘们,今日也都拿起酒罐子呼呼大喝,就连小孩看着也都嘴馋。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大人们都给自己的孩子讲端午节的来历。故事丰富多彩,有屈原投江、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在我们村里,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屈原投江了,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我不禁又朗诵起这首诗,深感端午节这个传统文化所带来的魅力。

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2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许许多多,比如像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其中我最感兴趣的节日是端午节。因为在端午节时,我可以吃粽子,大人们则可以包粽子、赛龙舟等。

  记得有一年过端午节时,妈妈和姥姥正在吃粽子时,我跑进家去向妈妈要了一个大大的粽子。妈妈帮我把粽子那绿绿的大褂子脱了下去,又把它大卸八块并撒上了白砂糖。我拿起筷子夹起一块送到嘴里,一边吃一边想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到端午节就要吃粽子呢?难道是为了好吃吗?

  为了解开这个谜题,我去寻求妈妈的帮助。妈妈听完告诉我:“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名叫屈原的大诗人,因为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灭亡而投江自尽,老百姓为了不让江中的小鱼、小虾去吃屈原的尸体,就从家里拿来米饭和鸡蛋投入江中,这样,鱼和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从此,人们就把屈原自尽的那一天定为端午节。”我听着听着入了迷,又夹了一块粽子送到了嘴里。过了几分钟后,我又向妈妈要了一个粽子,撒了白糖继续享受粽子的美味。

  端午节这一天,我不仅吃到了可口的粽子,还知道了许多知识。我爱端午节!

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3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个重要的节日,那是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叶,还有些地方要赛龙舟等,来纪念屈原。

  今天,我们家来了一位包粽子的高手,那就是我外婆,我们准备了粽叶,糯米,五花肉,豆沙,线等,先外婆把糯米泡水半小时再拿出来立干,加入盐,味精,酒,酱油调好,一切准备好后开始包粽子。

  首先,取一片粽叶,折成圆锥形,再放入糯米,五花肉,糯米,然后折成四个角,最后,绑上线,这样一个粽子包好了。我看外婆包粽子这么简单,我也想学。我包的粽子不是六个角就是一团圆,怎么也包不好,我包了两次就不想包了,外婆说,去玩吧!妈妈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在外婆手把手的教导和我的坚持下,终于把粽子包好了。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今年的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过了有意义的一天。

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4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投入汩罗江自尽。当地人民驾舟奋力营救,便有了今天的竞渡风俗;人们又将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河喂蛟龙以保全屈原的肉身,后来,人们将竹筒盛米改为我们所吃的粽子形状。

  去年的端午节。大街上人山人海,男女老少都在干自己想做的事情。当然,我家也不例外。奶奶一早就去买艾蒿了,听奶奶说,往门上插艾蒿能驱邪。没什么事干的妈妈便包起了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我看见妈妈首先将西米浸泡,接着在粽叶表面涂上油,因为这样防粘。然后将粽叶卷成窝形,先填好西米和馅料。要注意压紧了,包裹后捆紧,最后再放入锅中煮半个小时,捞出来放凉后便可以吃了。吃着香喷喷的粽子,爸爸给了我一个香囊,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我很喜欢这个香囊。

  随着时间的推移,端午节过去一年多了,但在我的心里却留下了深刻的回忆。

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5

  又到端午节,大清早,你就能听到“香囊!香囊!”的叫卖声,粽子的清香味充满了你的鼻腔 ……。看到大人们忙忙碌碌的,我再也坐不住了,走,约上同学一起包“粽子”去!

  在端午节前夜,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看着有些大人拿着粽子,不禁灵感一动:“快到端午节了,咱们也来包粽子吧!”我的提议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同意。说干就干,走,和我一起准备一下吧!

  包粽子没有粽叶怎么能行?可大点的叶子上哪儿找啊?我们正在苦思冥想,不知谁说了一句“大家快看,那儿有好多粽叶!”我们顺着她的手指找到了“粽叶”。那是一种不知名的植物,叶子很大,符合做粽叶的标准。我们赶紧跑过去,七手八脚地动手拔了起来。“一二一,一二一,拔呀拔,拔!用力拔!”我们喊着口号,使出了吃奶的劲,也没从根拔断。“不信了!”李同学脚踩住植物的干,憋红了脸,使劲往外拔,可那叶子很顽固,就是不断。“我来!”曹同学踩住叶子上方的茎,没用多大的劲,就把叶子拽了下来。看来,干什么都得用巧劲啊!

  粽叶有了,馅儿用什么呢?下一个目标就是找泥土做粽馅。不一会,我们就把所有的材料准备好了。最后,我们就要动手做粽子了。

  我们也学大人样,先把“粽叶”卷成漏斗状,把角往上折,加上馅儿,再依次用“粽叶”把它包裹起来,缠上线,一个逼真的、香喷喷的粽子就做好了。

  “露陷了! 露陷了!”李同学拿着她的粽子,”曹同学,你能再个给我弄点馅吗?我的粽子宝贝露馅了呀!”她一惊一乍的把我们吓了一跳,还好只是露馅了。

  不久,我们就做了一大堆的.粽子,真让人垂涎欲滴啊!

  虽然我们没有进行正规的戴香囊、插艾叶等程序,但我们体会了包粽子的快乐,体会到了民俗的快乐!

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6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一个隆重的日子。端午节在每月的五月五日举行,在端午节这个隆重而又热闹的日子里,人们用各种方法来庆祝节日。其中,最普遍的习俗就数划龙舟、吃粽子、佩香囊和插艾了。关于划龙舟和吃粽子则与伟大的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营救,可是追到洞庭湖后却不见了踪迹,之后每年此时划舟纪念屈原,慢慢的形成了“竞渡”这项习俗。而人们往江中投入的用粽叶包着的米团,则渐渐地演化成了人们食用的粽子,经过几千年的不断演化,现在的粽子已经演变的五花八门,有锥形的、菱形的,还有其他形状的。粽子的馅料也花样繁多,有猪肉、豆沙、松子仁、枣子、胡桃、板栗、红枣、赤豆等。

  佩香囊的作用传说是避邪驱瘟,实际则适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里面装着朱砂、雄黄、香药,外面以丝布包裹,香味四溢,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插艾的用途与香囊并无二致,仍是驱邪除瘴,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作为重要项目之一,家家都打扫庭院,以艾草插于门楣,挂在墙上,据说艾草是屈原宝剑的化身,可以招财驱邪,镇守宅院。插艾的效用并不仅限于传说,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以驱赶虫蝇、虫蚁,还可以净化空气,艾还可以入药,有理气血,祛寒湿的功效.

  古人的智慧是妙不可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真是博大精深,节日不仅仅是一个庆祝的日子,它所蕴含的传统习俗和其背后显现出的智慧,却是发人深省的!

  五年级一班xx

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7

  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在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里,人们不仅以龙舟竞渡来欢庆,而且有吃粽子的习惯。吃着清香的粽子,人们不禁要问:粽子是怎么包的呢?包粽子大致可分以下五步:

  首先是浸米。包粽子要用糯米,米要事先浸泡一下,这一步工作最好放在包粽子的前一天进行。浸泡时,要先把糯米淘干净,然后倒入容器,假如稍多的水,静放即可。

  再次是拌料。当一切准备就绪,开始包粽子时,拌料的选材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国民族众多,各地风貌人情、地方口味各不相同,因此拌料方法也数不胜数,无法一一说明。这里,我只讲讲温州地区常见的方法。

  最简单的是“白粽”,只有纯糯米一样东西。较简单的有豆棕,花生粽等,只要把红豆或蚕豆、花生等东西和在糯米中,以糯米为主即可。较难配的是肉粽,也就是夹肉粽。肉最好是稍咸的,精多肥少。和时,把肉切成小块,米中倒入少许酱油、味精、放置待用。最复杂的是嘉兴的“百宝粽”,它用料很多,如花生仁、松仁、核桃仁、火腿丝、莲心、枣肉等,这些适量即可,用得最多的是豆沙,豆沙中要多放些糖。包前,要先把前面说的东西包在豆沙中,揉成球状。

  拌料结束接着是包粽。包法也多种多样,而且随粽叶不同而不同。就粽子的形状来说,有夹角粽、小脚粽、秤砣粽、三角粽、八角粽、魔方粽等等。包法不一,各有千秋。包时注意:豆棕里的馅要均匀;肉粽的馅心要在中间,但不宜太大、太多,否则会隔断糯米。包粽子是一门看来容易、实际却很难掌握技巧的技艺,得下一番功夫才能学会。

  最后一步是煮粽。煮粽时,把粽子都放在高压锅中(温州老店都是放高压锅里的),但不同味道要放到不同的锅中,加上浸没粽子的水,先用旺火把水烧开,再用文火加热半小时。煮好后,千万不能马上开锅,而要闷上半天才行,这样才能熟透。

  粽子吃起来清香、味美,殊不知,包粽子还有大学问呢!不论何事,持之以恒才是硬道理啊。

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8

  端午节,大家都应该挺熟悉的吧。这个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民间传统节日。而纪念的方式也有点特别,就是吃粽子。

  姥姥住在她自己家,每当端午节的时候我们都去看望她。她坐在沙发上为我们包肉粽子。由于我的好奇心强,所以有时就看姥姥是怎样包粽子的。姥姥笑眯眯的说:“为什么总看我包粽子,是不是想学呢?”我点头称是。“那我就教你吧!”姥姥爽快的答应了。首先,准备猪肉、粽子叶、酱油、鸡粉、盐和糯米。先把猪肉切成一块一块的,用酱油、鸡粉和盐淹上。再把糯米洗干净,等猪肉淹好了。就可以包粽子了。只见姥姥先把粽子叶折成一个不封口的三角形,放上糯米和猪肉,并一层一层地叠上去。再用粽子叶封上口并拿线扎紧就可以入锅了。现在轮到我了,由于我是第一次包粽子,馅放得太多了,都被挤了出来,馅放的太少了,粽子瘪了,线绷得太紧了,把粽子叶都绷破了。再包第二个时我就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慢慢包,终于包出一个和姥姥差不多的粽子。

  在这个端午节里,我学会了包粽子。

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9

  端午节快到了,我在家跟着奶奶学习包粽子。

  我们先把昨天晚上泡的糯米拿出来,再把芦苇叶放在锅里煮3个小时左右拿出来,再去超市买蜜枣和花生,然后就开始包粽子了。

  首先拿起芦苇叶把它卷成一个圆锥型,不要把叶子用完,然后我们往里面放一点糯米,再把蜜枣放进去再放一点糯米,再把花生放进去,把口填满把边上的粽子叶扣上去,用线或叶子把粽子包上再系上。经过这番忙活后我们的粽子就成型了,像一个三角形。注意:一定要系紧不能太松,太松的话会在煮粽子的时候松开,整锅粽子就会变成一锅糯米汤了。千万不要像我学,包得那么松,变成了一锅粥。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时候了,我们包好的粽子要下锅了。煮的时候先开大火煮滚了以后用小火煮,煮2到3个小时就可以出锅了。如果喜欢吃肉的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再做肉的一样很好吃。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现在粽子成了我们的传统食品,现在我仿佛又闻到了阵阵飘来的粽子的香味,听到奶奶喊:“吃粽子了……”

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10

  星期六我和妈妈去超市,看到有许多五颜六色的礼盒,我问妈妈:“这是卖什么的?”妈妈说:“因为端午节快到了,卖粽子的。”

  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一位叫屈原的人。端午节主要的活动就是包粽子和赛龙舟。我说:“妈妈,我也要包粽子、赛龙舟。”

  妈妈笑着说:“过几天,在夹河里就有龙舟赛,到时候妈妈带你去看。我可以教你包粽子。”

  我和妈妈买了包粽子用的糯米和粽叶,回家后妈妈把买的东西都放到了水里泡着,妈妈说要泡一天,哎呀,急得我在厨房里转来转去的。

  第二天,我早早的就催着妈妈包粽子。妈妈把粽叶在桌子上放平了,从一头开始往上折成三角形,再折一下就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漏斗,妈妈把泡好的米、花生和大枣装进去,然后用粽叶一层一层的包好,再用线把三个角绑住,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开始做,哎呀,怎么回事,怎么裹不住呀,米都跑出来了。看妈妈做起来那么简单,怎么我做就这么难呢?后来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做了三个粽子,一个送给妈妈,一个送给爸爸,还有一个送给我自己做端午节的礼物。

  过端午节真有意思呀!既能玩又有好吃的,妈妈还夸我是个爱劳动,懂得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真希望天天都过节!

【【推荐】五年级端午节作文10篇】相关文章:

1.【推荐】五年级端午节作文八篇

2.【推荐】五年级端午节作文三篇

3.【推荐】五年级端午节作文九篇

4.【推荐】五年级端午节作文4篇

5.【推荐】五年级端午节作文9篇

6.【推荐】五年级端午节作文3篇

7.【推荐】五年级端午节作文5篇

8.【推荐】五年级端午节作文6篇

上一篇:中国传统文化端午节作文 下一篇:中国的端午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