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2021-06-16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1

  有人说过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饮菊花酒,但我的家乡确不是这样。

  每当端午节来临之际,家乡小河边的芦苇已经长大了,在清清浅浅的小溪里随风摆动,在那里向小朋友不断招手,好像在说:“端午节快到了,你们大家来采芦苇,别忘了来找我。” 竹笋顽强地从土地里钻出来,摇摇身子,来凑热闹,顺便带给我们一些竹笋叶,好像在喊叫:“快来罗!多么嫩的叶子呀!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

  农历五月是一个灿烂的春天,我们这些小孩子都忙得不易乐乎,拿起小篮和大伙蹦蹦跳跳来到河边,就动起手,别看我们小,但打芦苇叶的速度可不慢。大家像比赛似的,抢着打。不一会儿,我们的篮子里就装得满满的,一眼望去芦苇像被拔去新衣裳。芦苇打好了,我们又来到竹林,竹笋已经长成青竹,身上的叶子也落了下来,我们捡在青竹旁边的落下来的叶子。但我们不会去掰那些新的没有落下来的竹笋叶。因为下面的竹子还没长好,拔去之后,下面的竹子就会坏掉的。

  收获满满的我们就高兴得回家了。妈妈把芦苇叶和竹叶煮了一下再捞出来,把糯米泡好,准备好腊肉和红枣。要开始包了,把三四张芦苇叶放在一张竹叶中重叠在一起。小孩子也七手八脚动起来,把好好的粽子包的歪歪扭扭的,粽子煮好以后,香味四溢,看着自己包的粽子就想笑,但吃起来还是津津有味。我们把自己的粽子拿着四处跑和别人交换着吃。

  我们的家乡的端午节就是这么与众不同,就是这么热闹。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要到来了。我们家乡可是一个传统乡,什么传统节日都要按古代留下来的这样做。

  先来介绍一下我们家乡传统做法,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任何传统节日都要按古代传下来所说的做。

  先来说说吃粽子。每次端午节我们全家人团聚的时候,奶奶都包了二十几个粽子,然后蒸起来,最后,不用猜你们也知道,当然是香喷喷的粽子登场了。等一下,我要去拿粽子吃了,我稍后再介绍下一个,“奶奶,给我留一个!”

  吃完了粽子,我再来介绍赛龙舟。“咚!”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龙舟大赛开始了,这是比赛开始的响声。只见龙舟队员一个劲儿的往前划,每个龙舟都以飞快的速度划向终点……

  这就是我们家乡端午节的习俗,我也想去赛龙舟啊!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3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家乡的端午节有很多的风俗习惯:有包粽子。赛龙舟。洗龙舟水。吃鸡蛋……但在我的记忆里,我印象最深刻而且最有趣的是——端午的洗龙舟水。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妈妈就带着表妹。弟弟。还有我一起去洗龙舟水。我们带上一些干净的衣服去换。拿几条粽子。几个熟鸡蛋。我们来到洗龙舟水的地方,立刻下到水里不停地嬉戏。打水仗,我用水泼一下你,你用水泼一下我,大家互相泼水。互相玩乐,彼此之间毫不介意地弄湿了身上的衣服,我在一边非常自傲地说:“你们快来看我学运动员跳水?,我学得还差不多吧。”妈妈在一边说:“小心一点”。说时迟,那时快,刹那间,我立刻往水里跳,谁知却被灌了几口水,引得表妹跟弟弟哈哈大笑,而我哭笑不得,随后,妈妈就说:“别玩了,快天黑了,快上来吃个鸡蛋吧,吃了个鸡蛋就岁岁平安了。”

  家乡的风俗真的有很多的花样,包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每到端午节的那一天都会有各式各样的粽子映入眼帘,有咸的。甜的。辣的……家乡的粽子别具风味,任何地方的粽子都不如家乡粽子呀,我到中山吃过粽子,觉得它根本就不是什么粽子嘛,哪里有家乡粽子的好吃啊,“凡是故乡明”家乡的粽子令我回味无穷,久久忘怀。

  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4

  在所有的节日中,我最喜欢过端午节,端午节给我的印象最深,大概与屈原有关吧。我的老家是秭归县,也就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

  端午节那天清早,人们就上山割艾蒿,顺便在山里割回包粽子的棕榈叶。艾蒿割回来后,用红绳系着。或挂或插在门的上方或两侧。用来驱邪辟邪。

  吃过早饭,开始包粽子了。首先将棕榈叶洗净晾干,奶奶将昨天就浸泡的糯米、红枣或是绿豆、黄豆按比例包进粽叶里,用绳扎紧。奶奶每次都包很多,包好后用大灶蒸。刚蒸出来的粽子香、甜、软、粘,糯米的香、粽叶的香、红枣和红糖的`甜加在一起,好吃的没法说。

  每年端午节,我的家乡都要举办龙舟赛。有一年,在我家门口举行了隆重的龙舟赛。端午节这天,江边汇聚了好多人,江面上有各色各样的龙舟,岸两边彩旗飘飘。比赛前,划桨手个个精神抖擞,跃跃欲试。只听见一声枪响,江面响起了加油声,划桨手个个握着船桨奋力划着。坐在龙头的指挥,一边喊着“一二、一二”,一边打着大鼓。江面上,一艘艘窄长的小艇被装扮得五彩缤纷,在锣鼓声和加油声中你追我赶,犹如彩龙在江面游动、腾飞。冲刺的时候,更加激动人心了,龙舟像射出的箭,直奔终点。大家紧张起来,呐喊声响彻云霄。胜利者挥桨高呼,拥抱大喊。最有趣的是奖品——给赢得比赛的选手发粽子,粽子有柚子那么大。看到这么大的粽子,选手和观众都哈哈大笑起来。

  过端午节,不仅能吃香甜的粽子,看精彩的龙舟大赛,更重要的是让咱们永不忘记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不忘他忧国忧民的精神。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5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棕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你听过这首描写端午节的儿歌吗?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据说,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投江而死,人们为了记念屈原,所以在每年端午节人们总会把粽子扔进河里喂鱼,鱼儿吃了粽子,就不会去吃屈原的遗体了。

  让我跟你讲一讲我们家乡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吧!每年一到端午节,每家每户都要挂艾叶、老人要为孩子们戴长命缕、漂河灯,还要吃粽子、芽蚕豆、麻花、大蒜和鸡蛋,端午节这天,一大早,爷爷、奶奶就买来艾叶和菖蒲,用红线扎起来挂在门上,据说,门口挂上艾叶,可以驱邪。到了中午,就把提前泡好的芽蚕豆和鸡蛋、粽子、大蒜一起放进锅里煮熟,到了吃饭的时间,餐桌上摆满了各种好吃的,让人眼花缭乱、馋得直流口水。我会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大粽子,解开线,轻轻扒开粽叶,就露出了白白的糯米饭,忍不住狠狠地咬上一大口,香香甜甜,美味极了。一家人团团圆圆聚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粽子,品尝着美味食品,说说笑笑,屋子里充满了端午节的快乐气氛,弥漫着香喷喷的粽子味,开心极了。

  妈妈告诉我,我们家乡以前还有一个很特别的习俗,那就是漂河灯。在端午节那天,孩子们就自己做河灯,到了晚上,孩子们把各自的河灯点亮放进河里,然后许上一个心愿,让河灯带上我们的愿望漂向河中央,河面上漂满了各式各样的河灯,灯的火光一闪一闪的真像满天的星星,漂亮极了。因为现在要保护环境,保护滇池,就不再放河灯了。

  端午节这天,老人们最不能忘记的一件事就是给孩子们戴长命缕了,一大早起来,奶奶就拿来一束长命缕(我们这儿叫做百索),长命缕是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做成的,奶奶就一圈一圈地系在我的手腕和足踝上,奶奶一边系还一边说:“保佑我的小孙女健健康康,长命百岁。”系好后,奶奶总是会端详一番,似乎在欣赏她的杰作,奶奶眼中满满的都是对我的宠爱,长命缕寄托着奶奶对我无限的期望和疼爱。这些长命缕一直要戴到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过火把节的时候,把它剪下来,放进火把里烧掉。

  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过家乡端午节,欢迎你到我的家乡来和我一起过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6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草……”每当唱起这首儿时的歌谣,我就会想起家乡的端午节来了。

  每年端午节来临前,我就会挎上篮子和姐姐一起去上山采艾草。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门上都会插上艾草,据说艾草能镇邪避灾。问一问那清新奇异的艾草的清香。对我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我们每年都争着到山上来,采下一蓝的艾草,也采下了一蓝的快乐。妈妈会用艾草、石榴叶、栀子花等合成的“五味草”给我们煮上好多的鸭蛋,据说小孩子吃了这样的鸭蛋还不咳嗽呢。而我总是拿着心灵手巧的姐姐用五彩毛线编的袋子装满鸭蛋,到处炫耀。吃过午饭,妈妈又会用“五味草”煮鸭蛋的水给我们洗澡,真是又香又舒服,我整个夏天都没长痱子呢……

  在我的记忆中,端午节除了会吃上香喷喷的鸭蛋,还有让人记忆深刻的粽子。那粽子真是太好吃了。每到端午节,妈妈和阿姨都会买好多粽子,我们小孩子便等待着粽子出笼的那一刻……

  端午节真是热闹!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7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节日。我家乡最独特的节日,那就是春节了。因为那天,各家各户都非常的热闹。

  大年三十,大家都带丰微笑去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希望下一年更加顺利。从早上开始,各家各户都忙碌着。磨着浆糊,拿起红通通非常喜庆的对联,走到大门口,用浆糊粘在大门上。粘完对联已经到中午了,大家都赶紧做饭,好吃的好喝的都往菜桌上端,在我的家乡春节都有一个习俗,应当先放鞭炮,然后再吃饭,一大家子人聚在饭桌旁边,大家欢声笑语的说着话,唠唠家常,这个饭桌顿时显得有活力,吃完中午饭了,大家坐在热乎乎的炕上,嗑着瓜子吃着水果,到了晚上,开始包“元宝”(指饺子)各种馅都有,我们还会再馅里放一些硬币,为了抓财走运,谁吃到这硬币,这一年就会发财,大家包好了之后,饺子开始在锅里滚起来,开始吃饺子了,大家都争着抢着吃那枚硬币,希望这一年能够走运。吃完饭了,到外面溜达溜达,晚上,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大家在宽敞的土地上跳起来舞,每个人在这一天里是最快了的。

  春节,这个重大的日子,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种中华文化将永远不停的传承下去。春节,我最喜欢的节日。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8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五月节,浴兰节等。

  在每年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插上艾叶,包粽子,有些地方还会举行划龙舟比赛。

  相传端午节是因出国大夫屈原多次向楚王提议要加强兵力,以防敌人偷袭,楚王听烦了,下了屈原的职位,贬黜楚国。不久敌人来犯。眼看楚国即将灭亡,屈原写下一首《怀沙》后,便抱着石头投江自尽了。沿江的百姓纷纷渡船大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小鱼小虾蚕食他的身体。统治者为树立爱国标签将端午节定位纪念屈原的日子。

  今年的端午节,我们一家四口来到外婆家。我们和外婆一起拔艾叶插在门口,满屋子都有艾叶的香味,下午外婆准备了粽叶,糯米,红豆,蜜枣。外婆说:“我们来包粽子。”我和妈妈跟着外婆学得有模有样,很快我们包完了,数了数一共68个。外婆就下锅煮粽子,一个小时后粽子煮好了,外婆捞了一挂粽子,放在桌子上让我们吃。我还没吃就闻到粽叶的香味。我一边吃粽子一边打开电视机,今天的节目有赛龙舟:湖面很宽,每条龙舟上有13个人,12个人划桨,一个人打鼓喊口号:“一二,嘿哟!一二,快快!”几条龙舟你追我赶的像终点驶去.....

  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比如:画门符、吃五黄、戴香包、挂五彩线......怎么样?咱们中国的文化是不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呢?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9

  今天是端午节,我非常高兴,早上我早早的把爸爸妈妈叫起来,去买粽子,爸爸还没睡醒,所以让妈妈去了,我坐在沙发上,静静的等着。

  过了几分钟,楼梯上响起熟悉的声音,妈妈回来了,我连忙给妈妈开门,只见妈妈手里掂着一袋粽子,我喜出望外,拿起粽子就吃,我吃的津津有味,吃了一个又一个,越吃越好吃。

  粽子里有米和红枣,红枣非常的甜,在配着米,别提有多好吃了,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吃掉了所有的粽子,妈妈说没事我们不吃。

  我对妈妈说了一声对不起,这一天过的真开心。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10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的时候。在这个热热闹闹的季节里,我怀念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是木兰溪上的一个小镇,端午节的气氛特别浓厚,家乡的端午节是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的。家乡过的端午节流传的风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赛龙舟。

  糕是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发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很好吃。

  记得每年五月初二,母亲都会从棕树上砍下一朵棕叶,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脚上,顺着叶子的纹路扯成一条一条的,末端还是连在一起的,用来捆粽子。洗好的粽叶和糯米端过来,还有调羹和筷子,一切准备就绪,就搬来小板凳开始包粽子。而我就在旁边蹦来蹦去的,不停地问什麽时候才能有粽子吃。看着一片片粽叶在母亲灵巧的手里神奇地变成一个个精致的粽子。没多大会的功夫,桌脚上就挂起来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来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就那样提着棕叶的梗一并放进大大的锅子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开锅,一股浓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扑鼻而来。

  家乡的端午节有吃螺的习俗,据说是小孩在这一天吃螺会变得聪明。螺这东西当时不昂贵,五分钱就能买一盎,村里几乎家家都买得起。初三这一天,卖螺的小贩会满村里吆喝,小孩们向大人讨了钱、买了螺后聚在一起吃;孩子们吃了螺,留下螺壳,就屋顶上扔,弄得旧瓦片喀啦喀啦作响,其乐无穷。 初四一早,大人就会叫小孩们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来插在门框上。大人们说这样驱蚊虫、能避邪。等插在门框上的艾草渐渐被风干了,就成了药。夏天村里的小孩容易得胀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干艾叶放在锅里煮。蒸气冒出了一股好闻的香气,在屋里绕来绕去,冷却后让胀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时肿鼓鼓的肚子就会渐渐瘪下来。

【【必备】家乡的端午节作文锦集10篇】相关文章:

1.【必备】家乡的端午节作文锦集9篇

2.【必备】家乡端午节的作文锦集10篇

3.【必备】家乡的端午节作文锦集7篇

4.【必备】家乡端午节的作文锦集9篇

5.【必备】家乡的端午节作文锦集八篇

6.【必备】家乡的端午节作文锦集九篇

7.【必备】家乡端午节的作文锦集6篇

8.【必备】家乡端午节的作文锦集八篇

上一篇: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00字 下一篇:端午节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