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2021-08-30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端午节的作文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篇1

  又是一年的端午,迎着棕叶的清香我们来到了奶奶家。

  一进家门,便看到了一捆又一捆绿色的、细长的叶子悬挂在院子里的各个角落,我疑惑地看着,随手摘了一根自言自语道:“这是什么呀?”在一旁忙着的奶奶笑道:“这是艾叶,用来驱虫的。来,咱们进屋去包棕子吧!”

  一听到马上就有棕子吃了,我似乎闻道了那香喷喷的糯米味,嘴里好像尝到了那美味的五花肉。想着想着,我不禁垂涎欲滴,催着奶奶快点包。奶奶笑呵呵地说:“别急,别急,我还要准备材料呢。”

  只见奶奶先把糯米洗干净,然后淋干,再放入酱油、酒、盐、味精。同时她又准备了一些绳子,把碧绿的棕叶放在锅里煮了一会儿,然后把一块块五花肉切好,浸在了酱油里。过了一会儿,我发现糯米的颜色终于变成酱色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终于可以开始包了。只见奶奶挽起袖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车熟路地把一张棕叶卷成圆椎形,在里面放了一些糯米,然后再放了一块大肉,接着撒了些糯米并盖平,最后用绳子把棕叶一圈又译全绑紧,嘿嘿!一个“枕头娃娃”在奶奶手里悄然诞生了。

  看着看着,我不禁跃跃欲试,“奶奶,您到一边去包,我要和妈妈来次比赛。”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两片棕叶,慢慢地把它卷成园锥形,从盆里捞出一把糯米放入其中,精挑细选了一块又肥又嫩的五花肉放在糯米的中间。我瞟了瞟妈妈,哈哈,可怜的妈妈正在为裹棕叶发愁呢,这次我肯定赢定了!然而,好景不长,手里的棕子仿佛一个咧着嘴大笑的娃娃。嘴巴怎么也合不上,眼看着妈妈就要赶上来时,我灵机一动,把棕叶一转,立刻用绳子绑紧,一个“枕头娃娃”在我手中诞生了,妈妈笑着祝贺我赢了。接着,越来越多的“枕头娃娃”在我们手里诞生了……

  棕子熟了,我一口一口地品尝这透着浓浓棕叶清香的棕子,心里愉快极了。在这一个端午节中,我体会到了包棕子的乐趣,这香喷喷的棕子中,有我对端午的喜爱,也包含着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篇2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佳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佳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佳节这一天有许多风俗活动,如早上取龙须水,插艾枝于门,上山采青,食粽球,制粽,赛龙舟活动。

  早晨取龙须水——因为传说五月五日是龙的生日,这一天龙抬头喷出的水能治病。故此人们在这一天早上到外面坑沟、水沟、溪河取水,置于自家水缸里供全家人吃喝,祈求一年的平安。

  插艾叶门——因为艾叶能僻邪,这一天插艾叶门上能保平安。

  上山采青——因为这一天是龙抬头喷发龙须水于大地青草的时间,人们上山采一些草药,像天冬、麦冬、金银花、山葡萄等来家备用,都比往日来的有价值。另者上山采青自己多吸大自然清新空气也十分有意义。

  食粽——本地有名俗谚叫[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破裘就是旧棉衣,这一天是五月初五,刚过了春寒,大地始暖,过了这天之后,进入夏天,气温自然高了,不再穿棉衣了。大家都要用薯粉加黄枝汁搅拌成的粽,表示食后寒天过去温暖的夏天就到来了。

  食粽球——粽球是一种用香菇,花生仁,猪肉,甜豆沙制成的食物,一边甜一边咸,用竹叶包成六角状拳头大小的包团子。它的由来是由中原传来的。是中原水乡百姓纪念大诗人屈原的一种风俗食物。

  赛龙舟——来自对屈原的怀念。沿江水乡在端午佳节前后组织龙舟竞赛。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佳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篇3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一提到端午节,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粽子。每年这个时候,奶奶就准备好上好的食材,准备包粽子给我吃啦!绿绿的蒲叶里裹着红豆的、肉的、花生的馅,和着白白的糯米,等到煮熟的时候,那清香弥漫了整个厨房!想起来都让我直流口水。端午节早晨起床后,妈妈就在我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妈妈还给我系上五彩绳编织的蛋网,装上咸鸭蛋挂在我的身上,用艾叶草洗脸,吃黄鱼、、、、、、一开始我就觉得好玩,现在我长大了,从书中知道,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这一天里也寄托了人们消灾辟邪的美好愿望!

  我还知道端午节里会有龙舟比赛,不过我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今年我可大饱了眼福,在家乡的金山湖上看到了一场现场直播,精彩极了!

  一大早我们一家人就来到金山湖边,人们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只见金山湖两岸彩旗飘飘,人声鼎沸,好一派热闹的景象。湖边泊着两条龙舟——一条黄龙,一条青龙,它们龙头翘起,蓄势待发。比赛就要开始了,我和妹妹一起挤到湖岸边,随着一声震天的锣鼓响起,两条龙舟几乎在同一时间,同一秒钟,向着同一个目标进发。船上鼓声震天,船中坐着30名勇士,分列在船的两侧,每人手中紧握划板,一鼓作气。河岸上,观战的人群高声呐喊起来:“黄龙加油!”“青龙加油!”我也扯开嗓子大声的喊起来,划船的勇士听着这激情的呐喊声,个个憋足了气力,挥舞着划板,身后激起的水花溅起一道道波澜。宽阔的湖面上,波涛滚滚,两条龙舟向着湖对岸飞驰。一场比赛下来,双方几乎不分彼此。那种紧张激烈、扣人心弦的竞渡场面,令我叹为观止。比赛结束后,谁都不愿离开,大家站在岸边回味着赛船的无穷乐趣,,,,,,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这是我和妹妹一起编的儿歌,怎么样很好听吧!吃着奶奶包的粽子,看着家乡的龙舟比赛,我觉得端午节就像过年一样热闹!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篇4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虽然它没有春节那么隆重的气氛,但它却寄托我们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我们家乡的端午节主要的风俗就是包粽子和插艾草。

  端午节的前两天,母亲就把粽叶和艾草早早地买了回来。母亲先把粽叶放在清水里洗净、浸泡,将洗净的糯米倒进了盆里。开始包粽子了,母亲拿了几片粽叶,用手指夹着将它们卷成圆锥体,把糯米放进去,中间再放上几颗蜜枣和肉。母亲娴熟地转动着手,一会儿一个粽子包成功了。母亲告诉我粽子可以包出很多花样,有三角形的、菱形的、船形的,还可以用蒲叶包成正方形的。包好的粽子被放进锅里煮了三、四十分钟,一锅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清香四溢,馋得我立马想尝上一口。

  在母亲包粽子的时候,我和父亲也忙个不停,那就是插艾草。我把艾草和菖蒲分成几束,用红线扎好,父亲将扎好的艾草和菖蒲分别插在院门、堂屋门、厨房门上。明间传说这样可以避邪纳福。艾草还可以做药材用,每年大伏天的时候,奶奶用晒干的艾草烧一大盆热水,给我泡澡,这样不仅可以防菌防病,还可以让蚊子不叮咬我。

  我喜爱我家乡的端午节,也喜爱我的家乡。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篇5

  就像往年一样,无论人们的喜怒哀乐,端午节总是悄悄的来临,只要你细心观察,处处都能体会到那么一点点过年的喜庆。

  记得小时候,每当端午节快到时,妈妈就会早早地到附近商店买来一大堆的粽子叶。端午节的头一天,看到妈妈将泡好的一大盆江米和洗得干干净净的粽子叶端出来时,我就会迫不急待地凑到跟前“帮忙”。妈妈包出来的粽子外形不同,有的是圆敦敦的四棱形,有的是长长的圆锥形;而且里面的馅也有所不同,有豆沙馅的,有大枣的,真是五花八门。看到从妈妈手里出来的粽子个个活灵活现的,我心想这包粽子太简单了,哪里还听得见妈妈的耐心指导,我撸胳膊挽袖子地开始上阵,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包出来的粽子像筛网,江米从大大小小的缝隙里,嘀嘀嗒嗒地漏了出来,这个时侯我才知道,原来包粽子还是个技术活呢!每当这时,我就会出神地看着妈妈那双灵巧的手,一个个绿莹莹的粽子,好似给予了生命,那么鲜活,那么精灵。看着看着,“妈妈什么时侯煮啊?”这句话像录音机一样不停地从我嘴里播放,直到妈妈用一口大锅将那些精灵煮上为止。总觉得这天的夜里就没有年三十过得快呢?似乎是我睡不着,天就不亮。第二天一大早,当我还没有睁开眼睛的时侯,一股香喷喷的味道已窜入我的鼻子,告诉我的大脑,端午节到了!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美餐一顿,然后提着妈妈分好的粽子挨家挨户的送出去,再把每家留给我的灿烂微笑和祝福带回了家。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篇6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脚步款步而来。“她从花明柳暗细雨如丝的江南走来,从绿阴如盖柳树含烟的梦中走来,从我深深地凝眸中走来了。”这是当代词作家丰桦对端午节的赞美,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佳节,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佳节,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外国来的友人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如此的伟观。

  家乡也要泡端午酒。再下过春天的第一场雨后,家家户户就已经将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发酵。里面放6样东西,那就是:北枣,荔枝,枸杞,橄榄,桂圆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谓“泉香而酒洌。”端午酒还可以让人长生不老呢!

  看,这就是我故乡的端午节!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篇7

  按照家乡的老规矩,在端午节,家家都要包粽子。“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吃粽子。”在端午节,家家都弥漫着浓浓的.米香味儿,还有豆沙的甜,猪肉的咸。孩子们日日盼望,大人们也忙的夜不能眠,因为必须在前几天就准备好材料。

  五月初三,菜场里就增加了不少卖粽叶、大米、黄豆的,嘈杂的讨价声充斥着整个菜场。从喧闹的菜场回来,还要清洗粽叶,一张张洗的油光发亮。洗完了,让它在温暖的阳光下躺一天备用。

  初四,就更加热闹了,端午节眨眼就到了啊!江边,二十几条龙舟已经蓄势待发,摆在岸边好久了!让来往的行人不禁感叹:好大的阵仗呦!孩子们统统跑到岸边,用小手抚摸着这些庞然大物;大人们在旁边谈论着哪支队伍实力最强,最有可能在比赛中胜出,夺得桂冠。一声更比一声高,好像比划龙舟的队员还要激动。

  初五,家家门前摆着洗好的材料:绿油油的粽叶,白花花的大米,软绵绵的豆沙,还有粉嫩嫩的肉。一家子,统统都围在材料前,准备大展身手。

  把粽叶两张叠加,卷成漏斗状,再加入大米。然后放上自己爱吃的馅料:爱吃甜的,放豆沙或蜜枣;爱吃咸的,就放肉松或者肉。再盖上一层大米,使一个“遮天蔽日”法。最后封好用线捆扎。

  蒸好后的粽子软软糯糯的,香味充满了整间屋子。一边吃粽子边,一边看龙舟比赛,竟有种说不出的快活!

  古有粽香敬屈原,今有粽意献亲友。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从古至今都未被人忘记,并一直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端午节过去了,夏天也马上来临,人们始终保持着那份热情,等待夏天。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篇8

  “柳叶青,梅子黄,家家户户过端阳。”今年公历6月12日是又一年的端午节。到了端午节,我就不然的想起家乡几乎家家户户都做的粽子。

  说起端午食粽这一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至于粽子的缘起,大多数人认为那只不过是纪念屈原这一榆木疙瘩而已。此说的依据是南朝梁吴均在《续齐谐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回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回日: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绿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回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 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也记载“今世人五月五日作粽,汩罗之遗风也”。 屈原死于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点争议倒不大。但是,关于“蛟龙所惮”的说法是值得怀疑的。闻一多生前就坚持认为,包括粽子和龙舟在内的种种端午礼俗,实际上与“持龙图腾崇拜民族的祭祖日”有关。也就是说,沉入江中的粽子很可能只是单纯地为了拜祭蛟龙,而不是作为深水炸弹去“恐吓”那些对屈原不利的蛟龙或者转移它们的注意力。所谓端午食粽是祭祀屈原,纯粹是后人穿凿附会而成的。另外,粽子作为民间比较普通的一种食品,也不一定非要到端午才吃。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还有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呢。 不仅如此,古代还有夏至食粽的风尚。《荆楚岁时记》里面就说:“夏至节日食粽。”

  当然粽子的起源不止这一种说法,只不过这种说法的影响面比较广而已。关于五月五日食粽这一习俗,就不得不说一说端午的来历。端午的来历,最早起缘于上古三代的“兰浴”。 按照《大戴礼记·夏小正》的解释,“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目的是“此日蓄采众药,以触除毒气”。古人相信,五月五日这一天阳气至极,万物茂盛,正是“毒气”最旺的日子,故端午之为节尚得服药,多少有些“排毒养颜”的概念。《荆楚岁时记》里面也说:“民斩新竹为筒粽。练叶插头,五彩缕之,投之以为辟水厄。”由此可看出,角黍和角粽的本来作用是投在江河湖泊之中以镇压禳解水患,是一种原始巫术。然而,这种朴素的“天人感应”后来还是被复杂的“人人感应”所取代,以至以讹传讹。

  粽子在这两千多年的交递嬗变中大体经过了筒粽、角黍、馅粽三个阶段。据记载,春秋时期的粽子是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为“筒粽”,所以《说文解字》才将“粽”解释为“芦叶裹米也”。后来改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制成,呈牛角状,称为“角黍”。东汉时,制粽先用草木灰水浸黍米,再用菰叶包制成四角形,因水中含碱,煮熟就成碱水粽。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周处《风土记》载:“仲夏端午,烹骛角黍。”这时不仅制作粽子的技艺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粽子的品种增多,米中还掺杂肉、板栗、红枣、赤豆等物。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元稹);粽的形状也已出现锥形、菱形等形状:“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姚合)。宋代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还有“蜜饯粽”:“时于粽里见杨梅”(苏轼);并且吃粽子已成为时尚:“门楣束艾作神人,团粽盘中节物新”(陆游)。元代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这样就突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明代开始用芦苇叶包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粽的品种也更加丰富多彩。清代出现了“火腿粽”:“扬州洪府制粽,取顶高糯米,捡其完善长白者,去其半颗散碎者,淘之极熟,用大箬叶裹之,中放好火腿一大块,封锅焖煨,一日一夜,柴薪不断。食之滑腻温柔,肉与米化。”(袁枚《随园食单》)

  就地域而言,南北多少有些差异。北方以一般用芦苇叶卷为漏斗状。因芦苇细长而窄,常需两、三片相叠才能缚粽。一般只有甜素馅,多用红豆沙或小枣做馅,多做成棱锥正四面体形状。南方多以竹叶、箬叶包粽,以棕叶缚粽,形状接近三角锥。馅料只用糯米,但有咸甜荤素各种口味及花色。如今的粽子早已是千品百种,璀灿纷呈。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涵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不一而足。

  记得以前长辈们把箬叶买回家,裹上白糯米,加上豆沙、红枣等馅就成了一串串粽子。在包粽子过程中,最后的扎绳极为关键,不但要扎紧还要扎得巧。一旦扎松了,粽子就会散开的。当一只只枕头粽、小脚粽、锥形粽香飘出锅时,急得口水直往肚子里咽。现在方便了,想吃就可到超市和菜场去买现成的,省时省力,但也少了那种自已动手而为之的乐趣。

  端午佳节话粽子,也许就是那一个个饱满,香腻的粽子,才让我对家乡的端午节一直念念不忘。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篇9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在节日中,我们一早就起来。忽然我闻到了一阵清香,我跑过去一看,啊!

  好大的一盆粽子呀!

  真香呀!

  馋死我啦!

  再看看旁边的盆里,哇!

  还有一大盆雪白的鸭蛋和蒜头看上去真可爱,好想吃呀!

  妈妈说:“赶快去洗脸刷牙来吃呀。”我洗完后,赶紧围着桌子坐了下来,爸爸将粽子、鸭蛋、鸡蛋、蒜头端到桌子上。我们一家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吃完了早饭。

  然后,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黄鳝、苋菜,我问妈妈为什么要买这些东西呢?妈妈说:“这是端午节的习俗”,我还是不明白只好点点头,后来,妈妈又带我去买一些绿油油地艾草回家了。妈妈又用艾草泡水给我洗澡,我问妈妈为什么要用艾草洗澡?妈妈说:“因为这样蚊子就不叮你了”。妈妈又用剩下来的插在门上,我又问妈妈为什么要把艾草插在门上?妈妈说:“因为这样蚊子就不会飞到我们家了”。

  洗完澡以后,妈妈又告诉我端午节还有一个名字叫娃娃节。最后,妈妈又把五颜六色绒线戴在我的手上,今天我知道了许多端五节的知识,真开心!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篇10

  今天是端午节,我在云龙镇的小桥下看赛龙舟。

  那里人山人海,非常热闹。广场上各种民俗活动正在进行着,有大头和尚、舞龙、舞狮,还有各种各样的手工香袋,真是漂亮极了。裁判一声令下,两条龙舟开始划了,船员们拿着长长的船桨使劲地划呀划呀……

  四周溅起了一朵朵美丽的浪花,比赛非常精彩。

【【精华】家乡端午节的作文10篇】相关文章:

1.【精华】家乡的端午节作文九篇

2.【精华】家乡端午节的作文4篇

3.【精华】家乡端午节的作文四篇

4.【精华】家乡端午节的作文六篇

5.【精华】家乡的端午节作文9篇

6.【精华】家乡端午节的作文8篇

7.【精华】家乡端午节的作文7篇

8.【精华】家乡端午节的作文八篇

9.【精华】家乡端午节的作文九篇

上一篇: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节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