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小学作文

2021-09-02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小学作文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端午节小学作文 篇1

  一天我看了一本书,书里面的内容全部都是节日的由来。我最感兴趣的是“端午节的由来”。里面写着:屈原是个楚国的大臣,皇上听了他的话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皇上非常宠爱他。可是,其他大臣看他这么受皇上的宠爱,就很嫉妒屈原。他们就在皇上面前说屈原的坏话。皇上听信了谗言,结果把国家弄得鸡犬不宁。屈原知道后,由于太悲伤,想不开就自尽于江中。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悲痛万分,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中来回打捞屈原的遗体。有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投进江中。说是让水里的鱼虾吃饱了,就不会要屈原的身体了。一位老太医则拿过来一谈雄黄酒倒进江中,说是让雄黄酒里的药性来迷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到屈原。后来为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粽叶饱饭,外缠踩死,后来发展成粽子。

  以后,每在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小学作文 篇2

  今天早上,妈妈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舅舅从杭州打来的,舅舅说要来我家吃晚饭。

  到了中午,舅舅果然来了。妈妈叫他开着爸爸的车子去把外公也接来吃饭,因为端午节到了,大家一起吃个饭热闹一下。妈妈一吃过中饭就在厨房里忙开了,我陪着舅舅的儿子小琦去公园里玩,这个小家伙实在是太调皮了,在公园里到处乱跑,我追他追得累死了。这时候,我婆婆来叫我们吃晚饭了,回到家里一看,戚海伦他们也来我家吃饭了,我数了一下,好家伙,今天我家里大大小小一共有13个人吃饭。妈妈把菜都端到了桌子上,爸爸也把红酒打开了,然后我们就开始高高兴兴地吃饭了。

端午节小学作文 篇3

  又一个端午节到了。

  清晨,热闹的街市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街边热气腾腾的锅里飘出粽叶的清香,乡下的老农们担着一担担湿漉漉的艾叶走街串巷带着古朴的音腔吆喝着端午的清晨。

  艾叶上颗颗露珠滚动着艾香,长长的艾香在都市的清晨缩短了都市人的梦,拉长了屈原的诗句,拉长了端午节浓郁的民间气氛,也拉长了我们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民俗走廊。

  于是,满街里充溢了艾叶独特的香味。这是屈原的香味,这是端午的香味,这是我记忆的故乡山里的香味。这香味曾经带给了我一个又一个好奇的童年,也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充满幻想的少年。如今,虽然我年过不惑,这香味又依然一路伴我走来,深深地深深地,回荡在我的心间;长长地长长地,回荡在我的记忆之中。

  时间过得很快,四十年的人生弹子一挥间。尽管如此,但我还依稀记得小时候过端午的情节。似在眼前的艾香中,又似在昨日嘉陵江畔的龙船舵手的吆喝声中。

  于是,我努力地向空中抛出一枚硬币,记忆的光环便随着那翻覆的银光闪闪开始翻转,翻转成端午节中我苦涩而有趣的童年,翻转成几个世纪也挥之不去的故乡的端午情节。

  其实,小时候我并不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尽管依稀的记得母亲曾给我们讲过屈原投汨罗江的故事。但那时,在我幼小的年龄里端午节除了艾蒿的香味外,只有粽子的香味最好。或者说在童年的记忆里是艾叶的香味才让我有了粽子的香味,是艾叶的香味才唤醒了我对粽子的嗅觉和味觉感。

  贫穷的童年,带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玩以外,莫过于对有好吃的东西最深情地记忆了。所以,我对于端午节的印象除了艾香外就是对粽子香味的印象了。就象我的童年对过年的印象除了爆竹硝烟的味儿外,只有家乡香喷喷的腊肉的味儿了,其他的却什麽也没有。

  在那个特定年代的孩子,大都是饿着肚子在百无聊赖的玩耍中度过童年的。自然,能吃上一顿饱饭是最高兴不过的事了。

  于是,我童年的端午节也是在盼望与守候中来临的。只不过大人们对端午节的态度是在虔诚中迎来端午的;而象我一样的孩子们呢,却是盼望端午早早的到来,我们也好好的吃上几个香喷喷的粽子了。

  说实话,那时每一年除了盼望春节早早的到来外,我始终是盼望着过端午节和中秋节了。

  因为在我们家里,平时初茶淡饭都有些不济,更谈不上吃山珍海味了。于是,父亲母亲平时积攒一些东西,在时逢佳节时他们才纷纷把这些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但今天看上去却是再普通不过的食品了!)拿出来招待客人或者让我们几个小孩子解馋。这,可能是一件让今天能吃好穿好的小孩子们感到非常费解的事情了。

  然而,这确实是我童年的一部分真实写照。

  过节,是孩子们快乐的日子。过节,却是大人们最操劳和忙碌的日子。

  在端午节还没有到来之前,父亲和母亲便忙开了。母亲把珍藏的糯米从大瓷缸里倒腾出来,用米盅一盅一盅的计量,然后把盛出来的糯米倒入水中浸泡。父亲呢,父亲却到煤矿附近的农家毛竹林里去采摘新鲜的竹叶拿回家来洗净以备包粽子用。

  端午节那天一早,父亲便把我从睡梦中拉起来。于是,我背上背篓跟在父亲背后朝我家屋后的那一片山坡走去。

  那时候,在我家乡过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在端午节的清晨去山坡摘割艾蒿的习惯。听大人们讲这天,大地上生长的百草都是药,以艾蒿最佳。特别是天刚亮的时候,有夜露滋养过的艾蒿是最好不过的了。

  然而,我当时不懂得这些,就是现在也是似懂非懂。至今还疑惑,为什麽每一年只有农历五月初五的这几天的艾蒿是药呢?虽然费解,但我不得不承认端午节的艾蒿还真是好药啊!

  因为天刚亮的时候,采艾蒿的人并不多。我跟随在父亲的侧面,父亲一边采艾蒿,一边教我认识艾蒿。

  艾蒿高大约有三四十公分吧,细细的杆子上支撑着片片艾叶,艾叶不大,无柳叶的纤弱,却有柳叶的线条,无梧桐叶肥硕,却有梧桐的叶脉,形状独特,傲然遍野。在五月初露花绽放,气象万千的季节里,艾蒿是屈原的心,艾蒿是屈原的魂。

  晨风吹拂,一片片艾蒿象集体做着晨操,微微的弯腰,轻轻的点头,晶莹的夜露在叶面滚动。我多想用小手掌去接几颗露啊!然而,我的小手却情不自禁的使劲地将艾蒿连根拔除。一股股艾叶香迎面扑来,留在了我的小手上,浸在了我的幼小的心中。于是的清风把我童年的记忆存储着满满的,满满的.艾叶香了。

端午节小学作文 篇4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午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午、重午、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的习俗是样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悬钟馗像,插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快到端午节了,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了吗?不知道吧!那让我来告诉你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让我来说一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伤极了,五月初五他跳入泪江中自杀。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一边打捞屈原一边将粽子扔到江里喂鱼,让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节包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的风俗主要是吃粽子、插艾草、粽子的形状很多,有棱角形、长方形、三角形;里面包着粘米、大枣、每年我们都要吃粽子,粽子成了我们中国的象征。

  这不还没到端午节,妈妈已经开始教我包粽子了,首先粽叶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把枣、米、肉放在锅里、在放些酱油把它们搅拌在一起,馅便做好了。只见妈妈不慌不忙的拿起几片粽叶圈成一个类似圆锥的形状,接着就把馅放在里面,把粽叶包起来,最后用 线把粽子扎起来、防止漏米,粽子就包好了。

  我们中国传统的节日太多了,端午节给了我很多的喜悦和欢乐,看着刚出锅的粽子,我的心里别有一番风味。

端午节小学作文 篇5

  我喜欢吃粽子,一次就能吃三个。我特别爱吃肉粽,也喜欢吃栗子粽,所以我最喜欢过端午节了,因为每当端午节到了,我们家就会包很多品种的粽子。

  我的太婆也很喜欢过端午节,她的牙齿已经掉光了,她最爱吃的是绿豆糕,一种软软的甜甜的糕点。在我们家乡江南这一带,绿豆糕也是端午节的特色点心。

  过端午节时,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煮满满一大锅的鸡蛋。把自家采摘的茶叶、晒制的梅干菜与鸡蛋一起煮,鸡蛋就会格外香了。奶奶要包很多的粽子,有肉馅儿的、红枣馅儿的,还有豆沙馅儿的。当然奶奶包得最多的就是肉馅儿了,因为有我这个大胃王呀,哈哈。爷爷会在过节这一天,到房子四周喷洒雄黄酒,据说这样后山上的蛇就不会爬到家里来了。

  今天爸爸还告诉我,古时候,有个爱国诗人叫屈原,皇帝不听他的劝告,国家灭亡了,屈原很伤心地跳河自杀了。老百姓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就把粽子、鸡蛋扔到河里给鱼吃。

  爸爸还说温州端午节有划龙舟比赛,准备带我去旅游。

端午节小学作文 篇6

  大家都吃过粽子吧?那你包过粽子吗?

  端午节前,一般家里的大人都会开始包粽子,我们小孩只能在一边看着,其实我们多想包呀!今天,学校就给我们小记者提供了一次包粽子的机会,一段快乐的体验就拉开了帷幕……

  听到通知,全校小记者就火速赶到食堂,在老师的指挥下排好队,来到指定地点。只见桌子上早就准备好了材料:有蛋黄呀肉呀红豆呀,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粽叶和糯米。每一桌上还放了“样品”:红豆馅那桌是四角粽,肉馅那桌是三角粽,蛋黄馅那桌是枕头粽。老师先向我们介绍了这些材料,就让我们选择喜欢的馅料那桌去包粽子。

  我和陶抢先来到了看起来难度最大的四角粽一桌。厨师阿姨先教我们选粽叶,再手把手地教我们包粽子。只见阿姨先把粽叶卷成两个小三角,把它固定好后放在一边,一个“半成品”就完成了。阿姨又做了同样一个,然后在两个“半成品”里面装满红豆和糯米,再用专门系粽子的线把它们系在了一起,一个四角粽就完成了。

  接下来就轮到我们来“大显身手”了。我选好粽叶开始包了,谁知在第一步上就出了差错——小三角怎么也卷不起来,还弄破了两片粽叶。吃一堑长一智,我仔细回忆阿姨的步骤,终于找到了出错了地方,原来我把粽叶卷反了。找到了诀窍,我又重新包了一次,耶!终于成功了!

  做好了两个小卷,我再在里面装满糯米和红豆,又学着阿姨的样子,用线将粽子的两部分组合起来,一个四角粽终于完成了!我松了口气,这才抬起头来看周围的情况。陶的粽子也包好了,而且包得挺不错,比我的稍大些。这时,班长翔跑了过来,手里举着他的作品——一个枕头粽,可是,我们怎么看都不像枕头,却像一个长方形,哈哈,原来是因为他的线没系紧!小记者们都包得差不多了,每一桌上都堆起一座座“粽子山”。看着这些我们亲手做出来的粽子,大家都很有成就感。

  第二天一早,厨师阿姨们早早就为我们煮好了粽子,放在了每一张餐桌上。吃着自己做的粽子,我感到味道特别好;听着老师们的肯定与赞赏,我们的心里呀,更是比吃了蜜还甜呢!

端午节小学作文 篇7

  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是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和五月节。当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用来赛龙舟的船也已准备就绪时,那端午节也随着他们问来了。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龙船一般是狭长、细窄的木舟,上刻鳞甲,船头装饰成龙头,船尾装饰成龙尾。只要裁判一声“开始”,双方的人都努力划龙舟,这边一下,那边一下,场面非常壮观。

  端午节不仅要划龙舟,还要包粽子,有的地方家家户户都会包“中山芦兜粽”: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别有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咸的有蛋黄、绿豆……包好的粽子放到一个锅里去煮,等粽子煮好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解开外在的包装,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棕肉,轻轻咬一口,那味道一定让你回味无穷,唇齿留香。有的人把“简棕”投入河中,让鱼不伤屈原的遗体。

  端午节佩香囊是华夏民族的古老习俗。香囊是香荷包的简称。香囊又名香包,荷包,香袋,香荷包。端午节那天小孩佩香囊,不但有辟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以及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为线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琳琅满夺目。老年人一般喜欢佩菊花、梅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夫妻恩爱,家庭和睦,万事如意。古时候,人们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用中药制成香囊拴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

  端午节的习俗非常之多,赛龙舟、包粽子都是其中之一。我觉得端午节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我非常喜欢端午节。

【【精品】端午节小学作文汇编七篇】相关文章:

1.【精品】小学端午节作文汇编七篇

2.【精品】小学端午节作文300字汇编七篇

3.【精品】小学端午节作文400字汇编七篇

4.【精品】小学端午节作文七篇

5.【精品】端午节作文汇编七篇

6.【精品】小学生端午节作文汇编七篇

7.【精品】小学端午节作文合集七篇

8.【精品】端午节小学作文合集七篇

上一篇:愉快的端午节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龙舟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