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2021-09-07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端午节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1

  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是我们家乡的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插艾叶,包粽子。

  临近端午节,人们开始忙着采摘新鲜的芦叶,他们在芦苇丛中边采芦叶边唱歌。清清的河水缓缓地流着,欢快的歌声在河面上荡漾。

  端午节那天,我们一家一大清早就忙开了。先把晒干的芦叶煮透,再把芦叶折成一个漏斗状,舀一大勺洗干净的糯米放进去,中间加入一两颗红枣或一些花生,最后把“漏斗”的口盖住,沿着“漏斗”的边把剩余的芦叶紧紧地缠绕上去,用线一捆,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乐呵呵地在旁边帮忙,可芦叶在我手里就像个调皮的精灵,一点儿也不听使唤,不是这头松了就是那里散了。这个时候我就惊叹于阿姨婆婆们心灵手巧的手艺了:她们会包各种各样的粽子,有香包粽子、枕头粽子、小脚粽子……口味五花八门,有香甜的枣粽子、咸鲜的肉粽子、香辣的火腿粽子……田野里,小路上,到处都弥漫着粽子的清香,人们的脸上放射出兴奋的的光芒。他们提着粽子,你送给我,我送给你。把幸福与甜蜜相互传递,把劳动的果实与同伴分享。

  端午节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有很多,动人心弦的赛龙舟,富有创意的画彩蛋,喝驱邪防虫的雄黄酒……人们沉浸在欢乐的节日中。远方的客人,欢迎你们来做客哦!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2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这里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

  端午节的习俗可不只有吃粽子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佩香囊,有驱赶瘟疫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那一天,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用以驱瘴。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听老师忿忿地说,韩国要将端午节申遗了。作为炎黄子孙。真有点坐不住了。从我做起吧!今年端午节,要让它过得更有中国味。耐心等到五月初五吧。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3

  每到农历的五月初五,家乡热闹的端午节也就到来了。

  早上,天刚蒙蒙亮,家家户户的人们也就忙碌起来了。他们有的包粽子,有得做包子。因为我听说玉溪过端午节有吃粽子和包子的习俗,有的人家还会在自家门口挂上艾草、菖蒲,听大人们说这样做可以辟邪。

  上午,超市和菜市里的人们也忙碌起来。超市里挂起了大降价的牌子,所以里面人山人海。菜市场也是热闹非凡,卖艾草和菖蒲的,还有卖粽子的,到处都是。这样一来卖其他东西的人们生意就显得清淡一些。

  下午时分,人们往往会三三两两的开着车,到抚仙湖边观看赛龙舟。等我们到的时候,湖边已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我们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龙舟赛马上要开始了。张眼望去,五只龙舟一字排开,红、黄、蓝、绿、白,煞是壮观。此时,“砰”的一声枪响,五支龙舟像箭一般冲了出去,岸上响起了助威的呐喊声,各自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加油,龙舟上则响起了战鼓声和队员的号子。这时,五支龙舟交替前进,一会儿红队领先,一会儿绿队领先,一眨眼,黄队又冲到了最前头。终点越来越近了,五只龙舟都卯足了劲争第一。但实力也显现了出来,我发现龙舟比赛需要整体有较强的实力外,协调配合更为重要。最终技高一筹的蓝队获得了第一。

  观看龙舟比赛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个人的强大很重要,但整体的协调配合更为重要,因为他们是一个集体。

  家乡的端午节真热闹,明年是什么样子呢,我盼着。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4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不相同的民风民俗。比如说傣族有泼水节,白族有火把节,汉族有端午节等。在我的家乡,我们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这端午节是吃粽子,赛龙舟的节日,每当节日到来大家都很开心。

  传说,端午节的起因是:在春秋时代,在楚国,有一位叫屈原的人,他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大臣。有一天,因为屈原的官尽力保护皇帝,奸臣就迫他自杀。在黄河边,屈原就跳河了,楚国的百姓为他伤心流泪,于是就定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就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

  在我们家乡,我们起码要吃10个粽子。因为代表着我们会“十全十美”。到下午,河边的人越来越多了,不到一会儿河岸边几乎人山人海,他们都看龙舟赛,河里有两条舟,一条长的,一条短的。两条都划得非常快,不分上下,还未分出胜负。河边上的人,有的大喊大叫,加油,加油,加油!最后,长的那条航优先到达目的点。场面十分激烈,热闹极了!我对家乡的端午节真是恋恋不忘。

  56个民族,风俗不同,建筑不同,服饰不同,但,是一个团结的民族。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5

  在我的老家,端午节又叫娃娃节。是个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节日。

  一大清早,妈妈便会拿出漂亮的新衣服,细心的为我穿好。然后妈妈会拿出彩线,把我的手腕上.脚踝上都系上一缕丝线。我看着手上的彩线,奇怪的问妈妈,为什么端午节的时候会系这种七彩的线啊?妈妈说这叫绒线,每年五月初五的这天,家家户户的娃娃们都会系上这种丝线,直到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才会把它剪掉,扔在房顶上,让喜鹊叼去给牛郎织女搭桥用。这真是个美丽的传说。

  邻居的孩子们已经在门口叫我了,我们一起去采百树叶。桃树叶,柳树叶,梨树叶……清晨的露水把树叶滋润的像翡翠一样透绿。小伙伴们你争我抢的摘着,清脆的笑声像银铃一样响遍旷野。等我们回来的时候,妈妈们已经在村口迎接我们了。妈妈接过我们采得满满一大筐各种各样的树叶,把它们放进大锅里煮,沸腾的热水散发出一股清香,仿佛还夹杂着中草药味。等到水凉一点的时候,妈妈就会用这水给我们洗澡。这样我们在酷暑里就不会得皮肤病。

  下午,孩子们会和大人们一起去看龙舟比赛。虽然我们不能下去划船,但我们在岸上呐喊加油,一样很开心。

  家乡的端午节,孩子们的节日,美好的就像一幅画。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6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的时候。在这个热热闹闹的季节里,我怀念起了那年的端午节,那是我第一次包粽子。

  那天是端午节,妈妈早就把糯米和粽叶买好了。妈妈把材料准备好,开始包粽子。我一看,一个个漂亮的粽子在妈妈手中诞生,好像很简单嘛,于是我缠着妈妈教我包粽子。妈妈笑眯眯地答应了。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妈妈替我去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有了失败,我小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几只。

  看着自己包的粽子,我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妈妈把粽子拿去煮好后端了上来,打开锅盖,香喷喷的热气扑面而来,我轻轻地拿了一个肉粽子,拨开粽叶,咬了一口,又香又糯,太好吃了!

  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我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以后每年的端午节,我都要自己亲手包粽子。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7

  中国有很多节日,在众多的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因为可以吃上香甜可口的粽子,还能看到激动人心的龙舟赛。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粽子,这是中国人的习俗。各种各样的粽子,形状多多。有像元宝一样的,这种粽子代表恭喜发财。有的像动物一样的粽子,特别好看。粽子还有不同的味道,有甜的、咸的、辣的、牛肉的、水果的,但我还是爱吃我家包的枣子枸杞粽子,因为我家的粽子是奶奶亲手给我包的,有一种特殊的香甜,而且样子大不一,形状也不同。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活动-------龙舟赛。宁夏的龙舟赛每年在不同的地方都有,离我家最近的就是北塔湖龙舟赛。在微风荡漾的湖面上,有七八条龙舟,每条龙舟上有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个人坐在龙舟前面敲鼓。众人齐喊“一、二 、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比,岸边围观的人们顶着炎热的太阳,还依然伸着脖子,踮着脚尖目不转睛的看着赛龙舟。再看湖中的几条龙舟早已赛的你死我活。每一条龙舟都奋力向前,都想得第一。好多人都纷纷拿出照相机拍下这壮观的画面,生怕再也看不到这么令人难忘的场面。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时肚子也想家了咕咕在叫。我只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令人难忘而又激动人心的端午龙舟赛。

  龙舟赛明年再见吧!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8

  我的家乡在北方,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在端午节前,姥姥、奶奶和妈妈都要买下新鲜的粽叶和优质的糯米,还有让她们发愁的红枣和蜜枣,我们放学后都要帮着她们把有虫子的枣捡出来。一切准备好后,在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她们先架一口大锅,把粽叶煮好,等粽叶凉了就开始专心致志地包粽子。包完后整齐地摆在大锅里,然后添上水把粽子压紧,我们小孩子在一边早已等不及了,帮着大人们烧火,好不容易锅开了,我们都差点成了黑人,粽子却还不能马上吃,妈妈说粽子要煮一个小时还要泡一晚上,这让我们等得更馋了。第二天早上便早早起床擦把脸就赶快去吃妈妈早已准备好的粽子。闻着香喷喷的粽子,不禁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这时爸爸走过来问:你光知道粽子好吃,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我满不在乎说:是国家法定的节日。爸爸严肃给我讲了屈原的故事。

  每次过端午节,不仅让我能美餐一顿,更能激发我好好学习,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决心和意志。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9

  再过十来天就是农历5月,正当麦子成熟登场、旷野飘来阵阵新麦香的时候,我们迎来了民间的端午节。

  北方的端午节都有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的前一天姥姥就开始煮粽子叶,泡米,洗大红枣。我问姥姥,怎么就包进去了呢?只见姥姥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然后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雉形。接着,在空心圆锥形里的最低部放一或两个大红枣,粽叶里放点米,只见姥姥两手握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返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虽然姥姥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

  我知道现在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

  我还知道南方和北方的端午节不同,南方一般都有赛龙舟的风俗习惯,竞相划船(赛龙船)并且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当然这都是在书本上看到的。

  家乡的端午节虽然没那么热闹,但每年这个时节包粽子的习俗却流传了下来。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10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回忆儿时过节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现在浓。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11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几大传统节日之一,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还是在长城内外,都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家乡的人们也过端午节,我们这里的习俗和其他地方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些不一样。

  包粽子是端午节必须的。为什么要包粽子呢?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政治主张。人们为了怀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来,每年端午节,人们都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

  除了包粽子,我们还会在江上赛龙舟,我也去看过,可精彩了!那一条条舟像神龙般飞驰,舟的前端有一个人在奋力击鼓、呐喊助威,后面的人用力地划,谁第一个到终点就可以得到丰厚的奖品。

  我们家乡的人们为了避邪,在家门口都会放上几株艾叶来讨个吉利。

  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

  通过对端午节文化的了解,我才知道端午节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看来,对我们这群正在长知识的小学生来讲,多了解些祖国的传统文化是很有意义的。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12

  炎热的夏天悄悄来临,端午节也到了。我很喜欢过端午节,不仅可以吃到粽子,还可以看龙舟比赛。

  这一天,我早早地从床上爬起来,早上吃粽子,我问:“今天为什么吃粽子呀?”妈妈说:“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又称端阳节。传说端午节的由来与屈原有关。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一心想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流离失所。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汩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一纵身跳入汩罗江中。楚国百姓听到他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江里的鱼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

  吃过早饭,我来到河边看龙舟赛。涟水河两岸人山人海,场面非常热闹。河里停着两艘船,船的两头尖尖的,船身弯弯的,整艘船就像弯弯的月亮。开始比赛了,一听到口哨声,船上的人使劲划桨,两艘船你追我赶,互不相让。最后,其中一艘船略胜一筹,先冲向了终点,取得了胜利。船上的人喜形于色,岸边的人情不自禁地鼓掌、欢呼,还有的人放起了鞭炮。

  晚上,我躺在床上,心里想:我们应该学习屈原那种爱国精神,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为祖国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13

  一年一度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到了,带花绳、带荷包、吃粽子,甭提多高兴了。

  我们家乡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香包刺绣之乡”。20xx年6月,“庆阳香包绣制”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可有名了。每年端午节前夕我们庆阳市都要举办独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节——香包节为端午节拉开帷幕。香包,古称香囊、佩帷,亦称“荷包”,庆阳当地农村称其为“耍活子”,是劳动妇女奇托希望、祈祷幸福的产物。传说,“香包”是当地妇女在端阳节制作各种小动物形状的绣花荷包,给孩子们佩戴在身上驱恶逐魔、逢凶化吉。这种精湛的手工艺术被诚嗣保留下来,成为现代黄土高原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衷心祝愿。

  在庆阳,香包无处不在,随处可见。它挂在农村老汉的旱烟袋上,戴在乡里孩子的头上,穿在农家姑娘的身上。到了初五这一天,大小孩子都要戴香包,尤其是孩子,前胸、后背、肩上缀满了各种各样表示吉祥祝福、驱邪镇恶的香包。这一天的庆阳,大街小巷和岭上塬下,更是香包的博览会,城镇乡村香气四溢,可谓“香飘十里,陶醉八乡”。这天上,大人们早早起床,还采回艾草和柳条挂在门庭上避邪。从山间提回“药水”沐浴,洗去晦气。到了中午全家人坐在一起举行丰盛大会餐来为端午节胜利闭幕。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14

  端午节,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我喜欢的节日。

  每年临近端午节,街道上总会摆满各种各样的香包,小孩子们在大人的带领下,高高兴兴地挑选自己喜欢的香包,还要吃香甜的棕子,热闹极了!在这快乐且令人兴奋的节日里,我会不由自主想起家乡的端午节。

  那天早上,奶奶早早地就把我叫醒,给我换上干净的衣服,戴上漂亮的香包,手腕、脚腕上系上花绳子,穿上奶奶亲手做的花布鞋,高高兴兴跑出家门,找小伙伴玩,比比谁的香包好看,谁的香包香。

  听妈妈说,她小时候在端午节这天,除戴香包外,还要在耳朵和鼻孔里抹上雄黄,然后到田地里的野草上或者麦苗上沾露珠抹在头发上,据说这样头发可以长得又黑又快,而雄黄可以防止被蚊虫叮咬。

  上学了,我从课本上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跳江以后,当地的人就把棕子扔进江里,让鱼儿吃棕子,不吃屈原,还要赛龙舟等。

  不管怎么过,端午节都寄予了人们对屈原的深切怀念。我喜欢端午节,但我更敬仰屈原这位为祖国而献身的爱国诗人。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15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节日的习俗丰富多彩: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清明节吃清明团……而到了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吃粽子。

  每逢端午节那日,我们要赛龙舟、吃粽子,吃咸鸭蛋、挂艾草……习俗多种多样,其中,我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吃粽子和赛龙舟了。

  关于端午节吃粽子,还有一个故事:在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位爱国诗人名叫屈原,当初他因国破家亡,悲愤不已,抱石投入汨罗江中,人们怕江里的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粽子扔进江里,希望他们吃粽子,而不要吃屈原的尸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在端午节裹粽子、吃粽子。

  粽子不仅来历奇异,而且粽子的种类,也有很多,有咸蛋黄酱肉粽、枣泥粽、红豆沙粽、绿豆粽……种类繁多,令人垂涎三尺。眼花缭乱的粽子,个个都是我的最爱。

  吃完香喷喷的粽子,我们就会赶去西溪湿地看龙舟比赛。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那热烈的场面实在令人兴奋。

  龙舟赛开始了,舵手们意气奋发,随着鼓手击打出富有节奏的激越鼓声,划船的姿势整齐有力,小舟如离弦之箭飞速向前,两岸挤满了观众,呐喊声如同响雷一般,热闹的气氛顿时涨到了最高潮。我兴奋地跳了起来。陶醉在龙舟赛的比拼中…端午节,一个热闹的节日,一个蕴涵着丰富民主文化的节日,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通用15篇)】相关文章:

1.家乡的端午节

2.家乡的端午节

3.我的家乡作文(通用21篇)

4.我的家乡作文(通用26篇)

5.家乡的年味作文(通用40篇)

6.我爱家乡的柚子作文(通用10篇)

7.关于家乡的作文:家乡的古塔

8.关于家乡的作文:家乡的山水

9.关于家乡的作文:家乡新变

上一篇: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下一篇:家乡端午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