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习俗作文

2021-09-11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习俗作文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习俗作文 篇1

  今天就是端午节了,婆婆在包香软可口的粽子。“加油,加油”电视上正播着赛龙舟的热闹情景,我突然有了一个疑问,端午节为什么要塞龙舟呢?我问了一下妈妈,妈妈是这样说的.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赶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我说:“屈原的故事可真感人啊!”妈妈又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除了妈妈说的,我还知道一些习俗,端午节还有包粽子,于门上艾叶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

  就在我说完的这一刻,一阵香味扑鼻而来,是婆婆包的粽子煮好了,我们一家开开心心的吃粽子了。

端午节习俗作文 篇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出自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之手。想当年,屈原站在汨罗江边,哀叹国家衰败,奸臣当道,抱起一块大石纵身跳入江中。人们为了纪念他,便设立了端午节。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插上艾蒿。走进楼道就闻到一股清香,带着一点苦涩味,据说艾蒿能避邪。还有的地方的人们还要喝雄黄酒,给小孩儿抹雄黄酒。传统医学认为初夏邪气重,皮肤多有寄生虫,所以要在端午节时饮用和涂抹雄黄酒、熏艾蒿来祛邪、驱虫、除病。浓郁的酒味混合着艾蒿的清香,估计邪气就不敢靠近了。

  钻进厨房,一股香味扑鼻而来,哈哈,是粽子的味道。传说,当年屈原跳江后,当地的人为了不让水里的鱼吃掉屈原的尸体,便用竹筒装上糯米,投入江中,后来粽子渐渐简化为用粽叶包了。吃粽子容易,包粽子可不容易。首先将2~3张粽叶错开折叠,折成漏斗状,将泡好的糯米倒进去,加几颗红枣,再把“漏斗”包起来,用棉线缠绕起来,系一个活结,吃的.时候方便打开,再用清水泡一段时间就可以上锅蒸了。说完粽子,再来谈谈咸鸭蛋。刚买回来的咸鸭蛋可真把我吓了一跳,乍一看我以为是用泥巴裹着的。洗净之后,蛋壳呈青灰色。

  煮熟后,剥开蛋,不过剥蛋也是一个技术活,每次鸭蛋都被我“残害”。蛋黄是决定鸭蛋好坏的重要条件。好的蛋的蛋黄是有些红色的,差的就是黄色的。每年端午,我都想起了屈原,仿佛听到了他的哀叹……让端午的习俗一直传承下去吧!

端午节习俗作文 篇3

  端午节少不了的一项活动就是划龙舟,很多人都会趁热闹,顶着烈日看这一年一度的赛龙舟盛况,其实赛龙舟的习俗早在先秦就已经有记载。而且赛况并不亚于现代的龙舟的比赛。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湘君》即描写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踪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这即与“魂舟”暗合,与楚国《人物御龙帛画》之像暗合,可互为印证。《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是日,竞渡,竞采杂药。”

  此后,历代诗赋、笔记、志书等记载竞渡就数不胜数了。龙舟,与普通船只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桡手人数不一。如广州黄埔、郊区一带龙船,长33米,路上有100人,桡手约 80人。南宁龙舟长20多米,每船约五六十人。湖南汨罗市龙舟则长16—22米,挠手24—48人。福建福州龙舟长18米,挠手32人。龙船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绘(也有用纸扎、纱扎的)。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而湖南汨罗市,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唐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可见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也曾魂舟送其灵魂归葬,故有此俗。又如浙江地区,是以龙舟竞渡纪念曹娥。《后汉书·列女传》中载,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间则传说她下江寻找父尸。

  浙江地区多祭祀之,《点石斋画报·虔祀曹娥》即描绘会稽地区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清嘉录》中记吴地(江苏一带)竞渡,是源于纪念伍子胥,苏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旧习,并于水上举行竞渡以示纪念。另外还有广西的纪念马援、福州的纪念阎王王审知等仪式。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的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在正式竞渡开始时,气氛十分热烈。唐代诗人张建封《竞渡歌》:“……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端午节习俗作文 篇4

  老家的习俗可真多呀,数都数不完,各种节日都有不同的习俗。我就喜欢端午节了因为不仅可以吃到粽子还可以亲手包粽子呢。

  我们在端午节的前十几天就开始准备,就只差等待了。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我早早地就把围裙穿好,等他们了。妈妈拿起香香的玉米叶开始包了(这种玉米也是用酒泡洗过的,所以很香,大家都用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叶子。我们喜欢玉米所以用玉米叶来包。)我也跟着学妈妈包,妈妈用惯有的手法熟练地包好了一个,我却跟不上妈妈,所以只能慢吞吞的。放入枣子接着包。我想让粽子甜一些,于是就多放了一些枣。等我包好一个的时候。妈妈已经包了好几个了。等妈妈包完了我却才包了三个。包完之后放入蒸笼慢慢等待,我趁粽子在包的时候跑到婶婶家,看见他们是使用筒子来包粽子的,我就也帮她们包了几个

  回到家之后粽子已经出笼了,我立刻扑上去拿了一个我自己包的粽子吃,因为我包的粽子很难看,还小,所以一眼就认出来了。我把粽子解开以后咬了一口,哇,好香好甜呀!一会儿功夫我就吃完了一个。妈妈说“别吃了,一会儿还有活动呢!”

  全部好了之后,我们提着篮子上各家各户交换粽子。回来以后就去参加吃粽子比赛。家里派我作代表参加比赛。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吃粽子了。终于开始了,姐姐把粽子解开,我快速地吃,吃到一半吃不下去了。姐姐说:“你还要不要你的大粽子了。”我硬撑着吃了下去,终于赢了比赛。奖品是红豆味的一个超级大粽子。我抱着粽子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累死了,累死了!”我要放松一下,吃我的大粽子啦。

  这就是粽子的习俗:“可好吃了呢!”

端午节习俗作文 篇5

  端午节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就把粽子投入道河里不认让鱼吃到他的尸体,屈原投河自杀的那一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所以,人们就把那一天叫做“端午节。” 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且听我娓娓道来吧!

  我们的习俗分成四类,分别是赛龙舟、包粽子、抢鸭子、洗艾草澡。我先说赛龙舟,赛龙舟可比赛艇强多了,它油一个龙头,一条尾巴,大大的尾巴上可坐十来个人。每当裁判吹响口哨,就像运动员听到枪声,特工听见命令一般,一溜烟功夫地划了过去。陆地上的人为自己喜欢的队伍加油,划龙舟的人也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一个个用尽全力往终点划。

  然后说包粽子,先找大片竹叶。糯米密封四十分钟左右,然后在糯米里放进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接着放进锅里煮半小时,煮好后打开锅盖,嗯!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一看就很好吃。那时的你会迫不及待地想去吃,注意要先等它凉了才能吃,如果你想吃,不听劝告,等着烫伤吧!

  接着说抢鸭子,当裁判员吹响口哨,运动员纷纷划到河中央,一手划桨一手抢鸭,折腾了一番河里的鸭子通通跑到运动员的手里。

  最后说艾草澡,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端午节虫子特别多,洗艾草澡是为了驱虫,我们的习俗是不是很有趣呀!

  端午节的习俗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呢? 端午节啊!端午节,我爱你!

  四川省新津县邓双学校三年级一班:杨乐添

端午节习俗作文 篇6

  中国有着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热闹喜庆隆重的春节,祭奠祖先、追思先人的清明节,吃月饼赏月的中秋节,许许多多的节日,让我们不亦乐乎,端午节便是其中之一。

  要问端午节的美食是什么,那还用说,当然是粽子了!要做粽子,得先找来米、粽叶、绳子,当然也可以加点肉、糖、花生等。我们做粽子的时候 ,首先把粽叶、米洗干净,馅料调好,把粽叶卷成一个封底的漏斗形状,再把米放进去,有馅料的话就把馅料放到米中间。放满之后,用粽叶盖好包起来,用绳子捆住,就大功告成。粽子要放到锅内蒸。煮好之后,拆开粽子,一股米的糯香,与粽叶的清香相混合,让你食欲大开,吃下一个,包你再想吃第二个、第三个……

  像所有的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也是有传说的。听老人说,这是纪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却遭到去职、流放。他在流放中,写下许多诗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屈原不愿看到自己国家被灭亡,所以抱石投江自尽,爱戴他的百姓听到后纷纷赶到江边,用粽叶包着米饭投到江中,让鱼龙虾蟹吃饱。鱼龙虾蟹吃饱之后,就不会去吃屈原的身体了。一代又一代,每年的五月初五,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便流传下来,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这就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很有特色。

端午节习俗作文 篇7

  传说龙戏水好飞、善于变化,有行云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职,所以自古以来龙就受到江海湖泊地区人民的顶礼膜拜,北方雨水缺少地区百姓更要向龙祈求风调雨顺。赛龙舟活动,固然说是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也首先是要让天龙、水龙高兴,保佑五谷丰登。江南龙图腾崇拜中的祭敬,就含有希望龙保佑雨水不缺、洪水不滥而年年丰收的目的。人们还把端午节时死去的伍子胥奉为长江水域的水仙、涛神、潮神和江神,也曾经把屈原封为广源顺济王,产生了“江神即楚大夫屈原”的说法,这是把人神化了,也是把神龙人格化了,人就是龙、龙就是人而为一体了。

【【精选】端午节习俗作文锦集7篇】相关文章:

1.【精选】端午节习俗作文锦集五篇

2.精选端午节习俗作文锦集四篇

3.精选端午节习俗作文锦集7篇

4.精选端午节习俗作文锦集八篇

5.【精选】端午节习俗作文锦集8篇

6.精选端午节习俗作文锦集6篇

7.【精选】端午节习俗作文锦集六篇

8.【精选】端午节习俗作文锦集9篇

上一篇:端午节龙舟作文 下一篇:写端午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