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

2021-09-14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作文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作文 篇1

  大家好,我是来自青旅的导游李雨芯。今天我将带你们走进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来了解中国的端午节。

  端午节在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屈原跳河自尽了,百姓们都很伤心,便把粽子、煮鸡蛋扔进了屈原跳河的地方——汨罗江。同时,也把酒洒进河里,不让鱼吃屈原的身体。

  在这两千多年后,大家都在门上放艾叶、吃粽子、赛龙舟……并在这天,给小孩们挂上香飘万里的香囊和五颜六色的彩线。

  “咚咚咚……”是什么声音?原来是龙舟比赛开始了,赛场上,一片欢呼雀跃。从远处看,一片美丽黄色的湖面映入眼帘,湖面上有龙舟,龙舟上有一个个像芝麻鸟一样的人在划龙舟,近处看,湖面上的龙舟上有加油的人,有敲锣打鼓的人,还有赛龙舟的人。他们手里拿着船桨,像鸭子的脚蹼。龙舟的头是龙头,身是龙一样的身子,尾是龙的尾巴。头到尾还有像小鱼一样的鳞,像动物一样的颜色。人们有的高兴,因为能看到龙舟;有的紧张,因为不知道是谁胜利,还有的沉默不语,因为他们想给选手一个好的环境。岸上很多人在高兴的呐喊,因为他们虽不知道谁胜利,但想为选手助兴。

  水手们划得很快,一眨眼就不见了,他们的手上、下、左、右摆动,看着就像风火轮。加油的人在船头跳上跳下,不时有人开怀大笑。喊号子的人看到他们划得有多快,敲得就有多快,可他们一点都不累,要是他们敲累了,手松鼓棒子就飞了起来,像流星一样飞到了河里。船尾的人是后勤,有人累了,划不动了,他就在后面划,划到自己累了,再与刚才的人进行交换。

  这就是中国的端午节,欢迎大家随时来哦!

端午节作文 篇2

  今天是端午节。我和妈妈去菜市场买粽子,买粽子的人特别多,人山人海。我看见粽子有猪肉的,有蜜枣的,还有板栗的……我从热气腾腾的粽子里选了八个。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剥开,咬了一口,又香又糯,我一口气就吃了两个。

端午节作文 篇3

  许多节日都有各地的风俗习惯,但我对家乡传统端午节的习俗记忆犹新、印象深刻。

  今年的传统端午节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湘湖游玩。正赶上下孙文华村在举行传统端午节活动——粽香情浓,我们也积极地参与了活动。虽然活动还没开始,但场地上早已人山人海。

  场子中间放着一张大桌子,桌上摆着传统五黄:黄鱼、黄鳝、黄瓜、咸蛋和雄黄酒。听爸爸妈妈说吃五黄可以抑制霉运,增强自己的精力。场地两边摆着长长的桌子,桌上放着密密麻麻的粽叶、糯米、红枣。

  活动开始了!第一场是包粽子比赛,人们纷纷围拢过来,争先恐后地拿起粽叶包了起来。虽然我不怎么会包,但看着大家的样子,也学着包了起来。在我们身旁有好几个奶奶也在包粽子,她们包得可快了,有的在放糯米,有的在用线把绳子扎牢。她们不但做法精确,而且动作敏捷,真是太厉害了!包完以后,我们得到了一个香囊包,这个香囊包味道怪怪的,很像艾草的味道。

  除了包粽子、吃粽子,更重要的项目就是赛龙舟。走出包粽子大厅,就可以看到湖面上有一条条龙舟飞驰而过,他们敲锣打鼓,仿佛真的是一条条巨龙在向终点冲刺。岸上的人们也纷纷为他们加油鼓劲。划到一半的时候,所有划船手都力气大增,好像吃了大力丸似的,又过了几分钟,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所有人都用最后一丝力气在拼命向前划。100米!50米!20米!5号船突然发力,一下子超过了其它船,获得了第一名。

  我喜欢传统端午节,不仅因为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还让我感受到各种传统风俗和丰富多彩的纪念屈原的活动。

端午节作文 篇4

  六月二日那天我早早的起了床,走到厨房正看见母亲、奶奶和爸爸在热火朝天地不知道在做什么?

  我走近一看,原来是在包粽子啊!我恍然大悟今天是端午节啊!我去洗了手,挤进母亲和奶奶的中间,只看见一些绿绿的苇叶、黄黄的糯米、红色的豆子和一捆捆线。我寻问奶奶粽子到底怎么做?奶奶用柔和的声音说:“首先把苇叶围成一个漏斗形状,把糯米放进去,然后按住再裹起来,最后用线捆起来。看一个粽子就做好啦!”我看着奶奶的做法也随手拿起了两片苇叶开始包了,我好不容易把苇叶包成了一个漏斗形状了,我把糯米放进了皱巴巴的苇叶里。

  咦,为什么糯米会从下面漏出来呢?我低头一看原来底下有一个很小的洞,我轻轻地把苇叶收紧一些,可是天不从人愿苇叶破了。“唉!”我开始不耐烦了,母亲似乎看懂了我的心思走过来对我说:“宝贝,别灰心,多做几次就会了。”说着母亲拿起叶子包了起来,看,小巧玲珑的叶子在母亲的手中变成了一个绿油油的大粽子。我惊呆了,母亲包粽子的.速度竟然这么快。我暗暗下决定:我一定要把这粽子给包好!

  经过几十次的失败我终于包出了一个像样的粽子,不管它很难看,但是我还是很欣慰的,因为它是我经过几十次的失败才包好的。

  啊!这次的端午节过得真给力啊!

端午节作文 篇5

  一提起端午节,人们便想起了吃粽子、划龙船。可是“端午”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又是为什么,你知道吗?

  “端午”本为“端五”。“端”有“初”、“始”的意思,所以阴历五月初五称为端五。到了唐代,因为唐玄宗是八月五日生,宰相宋璟为了讨好皇帝,避用“五”字以示帝尊,用同音字“午”替换了“五”字。从此端五正式改为端午了。

  端午这一天成为节日有很多种说法,最流行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大夫,楚王不听他的正确的治国主张,反而将他免职流放到沅湘一带。他在流放中看到楚国衰亡,人民遭受苦难,自己有无力挽救,心中悲愤难忍,便于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投入汨罗江自尽。楚国百姓得知后,竟想划船来救,但已赶救不及,百姓们又恐江中鱼鳖吞食屈原的遗体,便用竹壳裹米投入江中喂鱼,从此划龙舟、包粽子便成了端午习俗。

  除了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说法外,也有认为是纪念曹娥的。

  曹娥是汉代上虞人,相传她14岁时父亲淹死与江中,曹娥为寻找父亲尸体,沿江痛苦17天后投江而死,这天恰好为农历五月初五,当人们发现曹娥尸体时,却见她抱着父亲躺在水中,嘴上还挂着一丝笑意,十分感人。江浙百姓为她这种孝心美德所感,每年五月初五都要纪念她,还将这条江命名为曹娥江,五月初五又称为女儿节。

  端午节的来历,除了对纪念古人的说法外,有些学者是认为是源于我国古代的防疫巫医活动,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到了五月初五,表明盛夏即将来临,百虫已滋生,疫病将流行,我国古代的南北方广大地区,老百姓都把五月称为“毒月”,所以古代有在端午这天煮兰草汤沐浴去病的传统,这是端午最古老的习俗,因而古代称为端午为“浴兰节”。除了用药汤沐浴之外,流传至今的还有将艾草、菖蒲之类的草药挂于门口,防治瘟疫及虫害,吃雄黄酒就是为了解蛇毒啊!

  巫医流传下来的习俗,便是妇女们用五色线裹三角小彩粽,用黄绒布缝制小老虎。彩粽是为讨吉利,小老虎是为了图健壮,在西南,妇女们端午节在手腕及脚腕缠五色丝的习俗至今还保留着,这都是为了避邪。

  尽管端午节的来由有各种说法,但是老百姓普遍相信的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江这一说法。这正说明屈原的死深为后人怀念,屈原的诗文对后世影响太大,屈原的爱国精神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受到广大人民普通的尊敬和纪念。

  啊!看来端午节的由来可真多呀!

端午节作文 篇6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

  所有大街小巷都沸腾起来了,有卖香囊的,卖艾草的,还有卖五色线的。俗话说的好,屋上绑艾,家家有爱。于是我家到处也都放上了艾草。妈妈还买了一些五色线,戴在了哥哥姐姐和我的手上。

  今年的端午气息,老家最旺,和一家人团团圆圆吃粽子,那才叫艾。所以我们决定去奶奶家过端午。

  一路上鸟语花香,果实累累。到了,我下了车,便向家门奔去。爷爷奶奶在看电视,听说某地又新增确诊病例23例,不会吧!病例又增加了这么多,看到这儿,我才想起自己又忘戴口罩了。唉,我真是大马虎!

  中午,爸爸妈妈准备包粽子,我也想包一下试试,可妈妈说我还不能包粽子,因为我太小了。爸爸比较善解人意,说:她想包就包吧,小孩子手巧,说不定能比咱们包的还好。于是我就加入了包粽子团。

  首先,准备一张方形的粽子皮,然后把糯米平铺在上面,再放几粒花生,可花生到底放几颗呢?我不太爱吃花生,那就不放了吧。然后再放两颗蜜枣,这样口感吃起来甜丝丝的更符合我的少女心。最后再放一层糯米。开始包了,先将长的那两边往里包一下,再把上面短的一边往下折,然后翻个面,用绳子固定好粽子叶。看到爸爸妈妈娴熟的手法,我百般羡慕,可我还是第一次包。绳子一绑,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看着我那个有点拙态的粽子,心里欢喜着:我会包粽子了!我屋里屋外的跑着,看见人都指着我的粽子说:看,我自己包的粽子!人们都连忙夸赞:妞妞会包粽子了!我快乐地回了家,爸爸说:要上锅蒸了,把粽子给爸爸好不好?我这才恋恋不舍地把粽子给了爸爸,然后去看电视。

  不知不觉中,粽子蒸好了,爸爸把我包的粽子放到我的碗里,那粽子白白的,像个白胖子,吃一口糯糯的。

  真是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端午节作文 篇7

  今天是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这一天里人们去赛龙舟、插艾叶、挂五彩蛋兜……但是,我们中华儿女在这一天一定会做的一件事就是吃粽子!

  你是不是闻到了粽子的清香?走,我带你们去体验中华传统节日的魅力吧!厨房里,妈妈已经准备好了泡好的糯米、洗干净的红枣和粽叶。“妈妈,我可以帮您做粽子吗?”我满怀期待地询问。“当然可以了!”妈妈微笑地说,“不过我先给你示范一遍。”“好啊好啊!”我兴奋地答应着。只见妈妈灵巧的手上下挥舞着,不过一会儿,随着粽叶的清香味,一个美丽的粽子便问世了。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笨手笨脚地做了一个,但是,有些淘气的小米偷偷地从边缝溜出来,我又尝试了好几次,都以失败告终,只好无奈地叹口气,妈妈笑眯眯地说:“在粽子的底部放一颗红枣就不会跑出来了,你试试看!”我按照妈妈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做,果然,没有一粒米跑出来,就这样,一个、两个、三个……我和妈妈完成一堆“粽子山丘”。

  嗅着这堆又“丑”又可爱的小粽子散发出的迷人清香,不禁又加深了我对中华传统节日的印象,你也赶快行动起来,把这些传统习俗传承下去哦!

  精彩点评:岳望同学在端午节这一天和妈妈一起包粽子,以对话的形式展现过节的过程很温馨,结尾也总结得不错,呼吁大家也快快动手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很棒!但在为什么要吃粽子,端午节的来历还是要交代一下哦!

端午节作文 篇8

  在我很小的时候很期待过端午节。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里面包了枣子,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包粽子的叶子上沾满了水,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枣子馅儿。馅儿甜甜的,有了米,这种甜也不腻了。米中融入了枣的香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满嘴“小胡子”,妈妈见了笑我是只“小花猫”。我却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头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会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动着步子,从枕边的针线筐中取出几个香囊。那时我是外婆孙辈中最小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会有五六个外婆做的香包。这些香包各式各样,在我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儿的。外婆那时手还很巧,会做很多种图样。有小鹿、老虎、葫芦,也有太阳、月亮、星星的,还有的带一把小扫帚,可爱极了。外婆做什么,就像什么,虽说没达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却给我的端午节增添了很多的快乐。

  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香包的那种味道,但那无疑是我那时的最好饰品。于是,我挂的满身都是。姐姐看着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说什么,依然“孤芳自赏”,跑去伙伴面前炫耀去了。

  现在物是人非,我穿过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长大了,儿子都8岁,外婆也去世很久了。我们家端午节的习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没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长着,一天又一天。但有时心里却十分空洞,越临近端午,越是如此。

  怀念我儿时端午节的饰物——充满爱意的香包,更常常想起慈祥的外婆。

端午节作文 篇9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端午节可以划船、吃棕子。我最爱吃的是棕子里的大枣了,大枣甜甜的香香的可好吃了!

  端午节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姥姥、姥爷家里去,我们刚进门就闻到了香香甜甜的棕子味了,我赶快托下鞋子,跑去卫生间去洗手,我洗完了手就跑到厨房准备吃棕子。这时候姥姥喊到:“别烫到了!”可是姥姥还是喊迟了,我已经吃了一口了,我大声喊到:“太烫了!”姥姥说:“看你太快了,烫着了吧!”我说:“没事。”然后我就去喝水了,他们传来一阵笑声。

  怎么样,你也很想吃棕子了吧!哈哈……

端午节作文 篇10

  一提到屈原,就想起了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记得很久很久以前,屈原想帮楚国,但是楚王不相信,屈原想证明自己,一怒之下跳到了汨罗江,楚国的老百姓怀念这位清正的大夫,往汨罗江投糯米,不让江里面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渐渐就形成了端午节。在这一天里人们会举办各种活动赛龙舟、插艾草、菖蒲等习俗。

  在端午节这一天,一大早,我就和妈妈到超市里买包粽子的材料,首先我们到蔬菜区买粽叶,再去干货区买大枣和桂圆,最后再去买大肉、咸鸭蛋。最后走的时候,我看到有人买艾草、菖蒲,我们也买了两把,妈妈说可以辟邪。

  回到家后,我和妈妈一块包粽子,首先我们把粽叶拿出来,把枣和桂圆砸碎,再把肉切成条条,再把粽叶包成斗形,我和妈妈包粽子,一个比一个带劲,最后就是煮粽子,我耐心的等待着,50分钟过去了,闻到一阵阵粽香,粽子终于煮好了,我把粽子一个一个拿出来,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不一会儿一盘子粽子就被我消灭掉了。

  端午节是一个宝贵的节日,我们要好好珍惜,希望我们的国家能一直繁荣富强,每天都能过得开开心心。

【实用的端午节作文集合10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端午节作文集合八篇

2.实用的端午节作文集合六篇

3.实用的端午节作文集合7篇

4.实用的端午节作文集合5篇

5.实用的端午节作文集合五篇

6.实用的端午节作文集合9篇

7.实用的端午节作文集合4篇

8.实用的端午节作文集合8篇

上一篇:写端午节的作文400字 下一篇:小学端午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