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端午节作文

2021-09-15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端午节作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端午节作文 篇1

  星期四是端午节,我妈妈早早的起来了。她把红枣和大米泡在了水里,然后又拿来了竹叶。这时我醒了,我看见妈妈在包粽子,就对妈妈说:“妈妈,我可以和您一起包粽子吗?”妈妈说:“可以,不过你得把手洗干净。”听了妈妈的话,我就去洗手了。洗完手,我就开始学包粽子。我学着妈妈把竹叶卷成了一个圆锥形,先把一颗红枣放进去,然后再放点米,我让妈妈帮我包好,我再用五丝线把粽子捆好,这样连续做了很多,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在箅子上蒸,过了一段时间,香喷喷、热腾腾的粽子熟了。

  我们开始吃粽子了,咬一口,可好吃了!

小学端午节作文 篇2

  今天是端午节,是屈原的纪念日。早晨,我穿着漂亮的裙子,吃过糯米粽子,就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外婆家。我看到哥哥.妹妹早在门口等着我呢!

  我一下车,便被他们拉进房间,玩起游戏来。我先当病人,妹妹当医生,哥哥当护士,玩得可起劲呢。中午,外婆做了满满一桌子丰盛的午餐,我们吃着午餐,心里美滋滋的。大舅妈说:“要是每天能吃到这么丰富的菜,我就心满意足了。”

  下午,我们一家回到奶奶家时,小姑妈.大姑妈都来了,她们还发了好多东西给我们小孩吃呢!今天我们玩得可高兴了。

小学端午节作文 篇3

  一天天时光飞逝,终于到了端午节。

  一大早,我便早早的起床,开始写作业,终于作业写完了。我兴高采烈的拿着奶奶给的粽子,跑出去玩了,我坐在草丛中,一边吃着粽子,一边看着龙舟的比赛,正看得好好的,几滴水落到了我的脸上,我觉的很好奇,好好的天,怎么下雨了,我往前一看,原来有人在把粽子投进湖里,我觉得好奇,便跑回了家。我把事说给了爷爷听,爷爷说:“我来给力将一个传说

  这个节日其实是纪念楚国大夫屈原,他才华横溢,每次国家遇到大事的时候,他都及时提出自己的主张,但到最后还是因为国君的糊涂,被流放了。几年之后,没有了屈原的协助,楚国都城被秦王嬴政率六十万大军攻破,楚国灭亡,爱国的屈原抱恨跳江自杀。老百姓得知消息后,纷纷将粽子投入江中,喂饱鱼虾,防止其啃食尸体,同时抓紧打捞屈原的尸体。这些习俗渐渐流传下来,用来纪念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我点点头,说:”原来如此。

小学端午节作文 篇4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此时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风而来了。

  端午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仅仅诗词写得好,还有相当的谋略;既是一位诗人,此时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于楚国的贵族,起初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理解屈原的意见,此时并且进谗言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农历五月除五投汨罗江自尽。屈原写了很多不朽诗篇,比如有:《离骚》、《天问》等等……

  端午节还有许多别名,有:浴兰节、女儿节、五五节、端阳节等等……

  我十分喜欢端午节,因为这其中寓含着很丰富的好处。

小学端午节作文 篇5

  端午节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又叫端阳节,有很多奇特习俗,接下来,然后就让我来为你们介绍介绍一些习俗吧。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一首有关端午节的民谣。

  全国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至于内含的东西,则根据各地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等等。到了端午节,我们可就能一饱口福了。

  端午节的许多习俗与“五”这个数字紧紧地联系在一齐。

  比如说端午节那一天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

  端午节小孩要佩戴香囊,传说有辟邪之意,实际是用来当佩饰用的,然后以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扣成索,做出各种不同形状,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南京过端午,每家都会准备一盆清水,在里面加两枚鹅眼钱和一些雄黄,家里的大大小小每个人都要用这种水洗脸,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眼疾!

  看了我的介绍,你们明白一些有关端午节的习俗了吗?

小学端午节作文 篇6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让我想起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它广泛流行于汉、壮、布依等民族地区。

  据说端午节的来历是这样的:曾经有位诗人,名叫屈原。当自己的祖国被占领时,他无比绝望,于这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楚国人民十分悲痛,用种种方式来追思他。我们吃粽子、赛龙舟,据说都是为了怀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说起吃粽子,那算得上是最主要的习俗了。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粽子的传统形状为三角形,也有长方形的。一般根据其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在粽子里撒上白糖,吃起来味道好极了。

  除此之外,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当属赛龙舟。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从那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举行龙舟赛来纪念他,借划龙舟驱散江中的鱼蛟虾蟹,以免吃掉屈原的`遗体。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记得小时候,妈妈用具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丝线系在我的手腕和脚踝上。听说这叫长命缕,也许戴着便能“长命百岁”吧。不过,现在这个习俗已不常见了。另外,在一些较为传统的家庭中,还要插“五端”,包括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我猜这些东西和辟邪有关。

  总之,端午节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小学端午节作文 篇7

  端午节的习俗总少不了吃粽子,粽子的味道甜甜的,外面包着一层层竹叶,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馅儿。

  说到粽子,我还有一个故事,在两千多年以前,也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屈原抱石投江,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家家户户包粽子,来到江边把粽子都扔进了江里,用这种方法来保护屈原的尸体。

  粽子分为两种,有圆筒形的叫竹筒粽,一种是三角形的叫竹叶粽。家人还给孩子戴五丝线,头上画“王”字,在家门上插艾草……端午节的风俗还真不少。

  我爱端午节!

小学端午节作文 篇8

  一位伟大的诗人成就了一个传统节日;一个传统节日让我们更深刻地品味人生。

  ——题记

  自战国时期以来,端午节的风俗一直流传至今,它裹挟着历史的风尘走来,浸润着现实的色彩前行。端午节,本身就是爱国教育的一笔财富。在这一天,我们吃粽子、赛龙舟、祭奠伟大的诗人屈原,在这些传统活动中,你是否闻到了那源远流长而又奔流不息的中国味?

  记得去年的端午节,我第一次亲手包了一个粽子。清新的粽叶,洁白无瑕的糯米再加上笨拙不堪的我,便成了一个卖相不好却意蕴深长的粽子。当时,我手握着三片粽叶,轻轻地握成一个锥状,之后便小心翼翼地往里面填着糯米,填满后,我把粽叶慢慢地扣过去,尔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把粽叶绕着粽子握了又握,再拿线艰难地捆上,于是一个粽子便完成了。我把它放入了冒着氤氲之气的沸水中去,待它熟后,我拿起那带着沸水余温而又散发着清香的粽子静静地打开,轻轻地咬了一口,在口中轻轻地咀嚼着……口中是那一如往既的清香,可我仿佛又尝到了那历史的味道。那只有棕叶和糯米所包成的粽子,渐渐地俘获了我的味蕾。留意着口中清香的同时,心底因怀念而泛起苦涩。

  说到端午节,谁能不想到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时期的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就这样,带着悲怨,一位爱国主义诗人投江自尽了。人们带着无限的哀伤悲怨送走了这位伟大的诗人,并以此而设立了端午节。那时的端午节是悲伤的味道吧。

  待口中的清香殆尽后,我忽然感觉到了屈原当时悲愤的心情,仿佛那一切,我早已洞悉、明了。手中粽子的宁静淡泊,清新所致的温文儒雅、刚正不阿和屈原仿佛也有几分神似。中国历史上的文化所凝结成的屈原的爱国精神,我们哪能不去学习、品味、深知、回味呢?屈原因对祖国的悲伤而投河,他也是一个大写的“人”。他那份爱国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也激起了我的爱国情怀。他,使我再一个热血澎湃,再一次为之动容。

  记忆中的端午节,给了我一次对两千多年中国文化的深刻体验,给了我一次对人生的认识,让我难忘。

【有关小学端午节作文集锦8篇】相关文章:

1.有关小学端午节作文集锦10篇

2.有关小学端午节作文集锦五篇

3.有关小学端午节作文集锦7篇

4.有关小学端午节作文集锦八篇

5.有关小学端午节作文集锦九篇

6.有关小学端午节作文集锦六篇

7.有关小学端午节作文集锦4篇

8.有关小学端午节作文集锦3篇

上一篇:小学生端午节作文300字 下一篇:端午节风俗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