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习俗作文

2021-11-28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习俗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习俗作文 篇1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是西晋周处所作《风土记》一书中的明确记载。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称“益智粽”。到了唐代,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唐人姚合“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食粽之普遍。宋代时,出现了用“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元代的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核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则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 .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古诗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说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了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黄酒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 ,必须慎用。

端午节习俗作文 篇2

  端午节,湘湖下孙宗祠举行了一场包粽子比赛,我和妈妈也是其中一组参赛人员!

  糯米、粽叶、细绳,万事俱备,只欠一声令下。主持人叔叔一声令下,大家都开始紧张地忙碌了起来。我左手托着粽叶,右手一卷,把粽叶折成漏斗状,挖了一大把糯米放进粽叶里,然后把竖着的粽叶往下一按,封住了漏斗口,再缠上线绳,一个菱形的粽子就包好了。妈妈高兴地大喊:“你好棒!”周围许多人也开始关注我。我既兴奋又紧张,马不停蹄地连续操作,一会儿工夫,妈妈和我已经包好了3个粽子了。我偷偷地瞄了一下旁边的小朋友,哇!他们也很快。我急了:再快点,再快点!可是越急越出问题,粽叶破了,妈妈教我的绕绳子的方法也忘了……

  “时间到,停!”评委阿姨开始评分,主持人叔叔最后说:“这一轮的第一名是2号。”我和妈妈击掌欢呼起来:“耶!”原来我们是这一组包的最多的,而且样子又漂亮。

  这次包粽子活动,我和妈妈都很开心。粽子里不仅仅有糯米和笋叶的清香,还包着无穷的快乐和无尽的亲情!

端午节习俗作文 篇3

  端午节的由来: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袍戴帽,赤双足。捉住小鬼, 挖悼其眼睛, 一只吞下,明皇喝问, 大鬼奏日, 臣姓钟馗, 即武举不第, 愿为陛下除妖魔, 皇醒后, 疟疾愈, 于是令画工吴道子。 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图像, 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以艾叶悬于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戴之,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榻, 有驱魔法鬼之神效。 在端阳节,*家家都以菖蒲、 艾叶、 榴花、 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 食菖蒲可以成仙,可以长生, 汉武帝欲求长主之术,曾吃菖蒲两年。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 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赶迫拯救, 是为尤舟竞渡之起源, 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 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 盛行于吴,越、楚。

  据近代著名的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说:“端午节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妃的节日, 而赛龙舟便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性节目。”

  四五千年前, 居住在原始图腾社会的水乡部落的人民,受到蛇虫、 疾病的侵害和水患威胁,为了抵御这些天灾, 他们尊奉想象中的具有威力的龙*作为自己的祖先兼保护神(即图腾), 并把船建造成龙形、 画上龙纹,每年端午举行竞渡。以表示对龙的尊敬,也说明自己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 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雄黄本属矿物, 含有三硫化砷成分,与酒混合。即成雄黄酒,用以驱虫解五毒,小儿涂于头额。耳鼻,手足心。 并洒墙壁问, 以法诸毒。流传民间之《白

  蛇传》故事,即是以雄黄酒解蛇虺诸毒,而现白蛇原形。此种习佰,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为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 穿新衣, 在中午一时左右, 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 非常快乐。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老年人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头就不会获得吉利。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藏有朱砂。 雄黄。香药, 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 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习俗作文 篇4

  “节分端午为谁言,万古传颂为屈原。”一句古诗道出了端午节的由来。

  我的家乡在温州,以前这里是一个小渔村,人们依靠打鱼为生,生活过得很朴素。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裕了。可是,家乡的人们依然保留着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前几天,我们这里的村民家家户户都在大门口挂上了菖蒲,挂上了艾草,挂上了雄黄肉。据说是为了辟邪驱魔。端午节那天,父母们都会给未成年的子女佩带上形状不同的香包。有的戴在胸前,有的系在腰间,还有的带在手腕上,据说香包里有的包着香料,有的包着中药材,还有的`包着——而且香包里散发出来的气味能增强我们的抵抗力,让我们少生病。

  在我的家乡还保留着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龙舟上有二十个人划桨,两个人敲锣。据说,最初这样做是为了驱赶水中的鱼儿,不让他们吃屈原的尸体,而且一边划船,还要一边把粽子扔到河里。今天划龙舟是为节日增添欢快的气氛,粽子也成了一道美食。

  吃着香气扑鼻的粽子,看着奋勇前行的龙舟。我再一次感受到端午节的习俗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端午节习俗作文 篇5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一听到这首童谣,大家眼前肯定会浮现出一个画面,这就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又称重午节、端阳节、午日节、艾节、浴兰节。每当到了这一天,许多习俗都跟“五”这个数字有关:在大街上,小朋友们的脖子上肯定会戴着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系的“长命缕”;有些小朋友的头上,可能还画着用雄黄写的“王”字,像小老虎一样,可神气了;各家都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还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粽、雄黄酒。

  当然,孩子们念念不忘的是吃粽子和赛龙舟。相传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不让世间的污秽来沾辱他纯洁的品格;所以他吟完“怀沙”后,便跳入奔流的江水中。人们把粽子扔进河中是为了把鱼、虾的肚子填饱,不去吃屈原的尸体,而赛龙舟则是去寻找跳入江中的屈原。“一二——一二”的声音不断传来,是那么短促、有力、充满生机。一条条神气活现的龙舟在江中游着,它们一条比一条游得快,一条比一条游得稳。

  啊,又到了一年粽子飘香的时候……

端午节习俗作文 篇6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国家的端午节。在这一天,许多地方都会飘着浓郁粽香,共同纪念这个节日。虽然各地都过端午节,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家乡的端午节,就非常的与众不同。

  一提到端午节,我首先想到的,是那诱人的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也是自古以来的习俗,在两千多年前,有位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因自己的国家灭亡,悲愤不已,含恨跳江自尽。人们为保住屈原的躯体,就将米用粽叶包裹,投入江中,让鱼虾吃粽子,而不吃屈原的躯体,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天立为端午节,吃粽子这个习俗也就这么延续下来了。

  想吃粽子先要会包粽子,但可别小看包粽子,那也是一门技术活。我观察了妈妈包粽子的过程,首先,将买来的粽叶,将其清洗干净,放在旁备用。然后将糯米放在盆里洗净浸泡24小时,准备些猪肉、蛋黄、大枣等粽馅,根据个人口味搅拌均均,也可以是纯米的。最后才是包粽子,将粽叶折成漏斗状,然后将米、馅放入“漏斗里,再将粽叶裹住,用线绳系紧,粽子才算包好,妈妈包好的粽子三尖两叶长,非常好看,看妈妈包粽子既长知识又享快乐!

  除了包粽子之外,我们还会系着五彩绳去踏青。传说系五彩绳是为了防止五毒入侵人的身体,孩子们去踏青,多数是为了折艾蒿或者折桃枝,享受踏青时光,与大自然亲切接触,呼吸到新鲜空气别有一番情趣。

  故乡的端牛节,浓浓的家乡风俗,世世代代永远传承。

端午节习俗作文 篇7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个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真是棒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

  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那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端午节啊,你给了我多少故乡的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的一种钦佩、赞颂。

  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端午节习俗作文 篇8

  端午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姥姥家,和姥姥一起过端午节,这次我知道了很多端午节的习俗。

  清早,我一起床就看见窗台上摆满了艾蒿草,原来是姥姥起早从山上采来的。姥姥揪几片艾蒿草的叶子,把它放在洗脸盆里,让我用这个水洗脸,姥姥说:“用这样的水洗脸,以后可以不被蚊子叮。”吃早饭的时候,姥姥煮了很多鸡蛋,其中有几个特别的鸡蛋,上面画着一道红线,姥姥说:“带红线的是五月初一下的鸡蛋,吃了这些鸡蛋,一年肚子不会疼。”

  姥姥还告诉了我端午节的其他一些习俗,比如吃粽子、挂葫芦——端午节的习俗可真有趣啊!

端午节习俗作文 篇9

  五月五,是端午,粽子飘香,龙舟闹。在端午节当天有各种各样的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包粽子和看赛龙舟。

  关于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还有一段传说。爱国诗人屈原积极革新政治,受到旧族的反对。在五月五日那天,他怀着悲愤和绝望的心情跳进了汩罗江。

  善良的人们为了不让鱼和虾吃他的尸骨,就把粽子扔进江中并通过赛龙舟来赶走鱼虾。

  后来,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

  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班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包粽子活动。特意邀请了会包粽子的家长来为我们做示范。首先,我用右手把两张干净的粽子叶卷成圆锥形。然后,小心翼翼的把糯米舀进粽叶里。接下来,把剩下的粽叶盖过去。最后,用细线把它捆好。眼看就要完成了,可是,俗话说的好看起容易做起难。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小男孩,总想着钻出来透透气。哎,无奈之下我只好再向家长请教。家长手把手耐心的教我,我终于把粽子包好了。

  放学回到家,我飞快地做完作业,打开电视机,观看划龙舟比赛。比赛开始了,有红队和黄队。红队先超过黄队,加油呐喊声此起彼伏,过了一会,红队慢了下来。黄队看时机成熟了,就像脱缰的野马赶了上去,最终黄队赢了。

  在端午节里,既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到精彩的龙舟比赛。这个过程,这种气氛,这种乐趣,真让我回味无穷!

【【实用】端午节习俗作文集锦9篇】相关文章:

1.【实用】端午节习俗作文集锦五篇

2.【实用】端午节习俗作文集锦7篇

3.【实用】端午节习俗作文集锦5篇

4.【实用】端午节习俗作文集锦6篇

5.【实用】端午节习俗作文5篇

6.【实用】端午节的习俗作文合集四篇

7.【实用】端午节的习俗作文合集8篇

8.【实用】端午节的习俗作文十篇

9.端午节习俗作文范文

上一篇:端午节的传统作文300字 下一篇:端午节快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