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2021-12-03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风俗的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1

  端午节有许多的风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风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将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风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风俗将古老又悠久的风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2

  今天,陶翎翎的外公在阶梯教室里给我们讲了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其中端午节的习俗我最感兴趣。

  端午节我们都要吃粽子,那为什么要吃粽子呢?那是因为在很久很久以前楚国一代有个人叫屈原,有一次它向朝庭提出想让几个国家联合打败强大的秦国,可却没有得到批准,还被发配到很远的地方。最后楚国战败了,屈原很伤心,就背着一些大大的石头跳到了楚江中。老百姓为了不让鱼和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就不住地往江里扔好吃的粽子给鱼儿吃。

  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像赛龙舟呀,挂香囊啊等等许多习俗。

  这次讲座我学到的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可真多呀!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3

  在大作家沈从文的笔下,端午节是个民俗大舞台,各种民俗令人应接不暇,而在我们家,端午节是个亲情交流日,促膝而谈使我们感到亲情的温暖。

  我们的端午节,最令人心动的不是各式各样的民俗,也不是丰富多样的食品,而是浓浓的亲情。到了端午,一家人无论谁,也无论有多忙,都会抽出时间回到家中,同家人吃顿团圆饭,叙叙旧,坐一坐,让亲情和着粽香荡漾在每个人心头。

  在我印象中,我过的最难忘的端午节,当属那一次。当时,太谷的四姨奶奶一家前来看望我奶奶,恰好是端午节那天。自从一大早接到四姨奶奶的电话后,全家人就忙了起来。爸爸负责置办酒水,一口气拎回来两桶“竹叶青”和三瓶汾酒;姑父和三大爷一起去了菜市场,买了几种熟肉和几道家常菜的原料。妈妈、姑姑、二姑等几个女眷有条不紊地包起了粽子。就连我们几个小孩子也不闲着,帮忙递着包好的粽子……

  四姨奶奶终于来了,她不仅带来了粽米与粽叶,还带了一大家子人。当时的规模达到了十人以上,吃的是自己做的鲜枣粽,喝的是杏花村的汾酒、竹叶青,把两张大长条桌子摆在一块,十几个人正好围了一圈,浓浓的亲情便氤氲在粽叶的清香中。

  饭桌上,两家,不,是一家人亲密无间,大家都有话要说,女人们两两聚在一起,谈谈家常。男人们则点上支烟,倒上杯酒,围在一起话说天下大事,颇有煮酒论英雄的气概。就连孩子们也找到了伙伴,你给我讲个笑话,我给你看个稀罕玩具,笑声不断。

  吃了饭,一家人又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汩罗江上的龙舟比赛。电视开着,却没人看,最多不过瞟一眼,便又将注意力转回亲人身边。孩子们呢?他们早就带着大人给的香包到邻院给其它小朋友炫耀去了。

  这就是我们这里的端午,没有伟人,因为一个普通人的屋子里不能也不必容纳伟人们崇高的精绅;没有宗教,因为那对我们的家庭生活毫无用处;只有亲情,才是于我们最平凡,最亲近而又最珍贵的心灵慰藉。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4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叫“五月节”。每逢过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吃上香喷喷的粽子,还能观看激动人心的龙舟赛。听闻有的地方还会有挂艾草的习俗呢!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全家一起包粽子。奶奶先拿出粽叶,并将粽叶卷成漏斗状,再往里面放糯米,咸蛋黄,五花肉,最后用绳子将其绑紧就大功告成啦!我也写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把材料放入后便盖上粽叶,用绳子圈了几圈打了一个结。我开心地提起粽子想跟奶奶分享我的杰作,但是不一会的功夫,粽子里的料纷纷跑出来了,看着自己包的粽子散了,我好伤心。这时一旁的妈妈摸着我的头说:“没关系的,第一次包,难免会有失误,可能是没绑紧呢,我们要从中总结经验,不要放弃,慢慢来。”在妈妈的鼓励下,我终于包出了一个完好无损的粽子,我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奶奶也满意地笑了。这时厨房里传来的爸爸的声音,爸爸说:“看来,以后包粽子有小帮手啦!哈哈!”我们开心地笑了起来,似乎整个屋子都充满了欢乐。

  我喜欢端午节,我每年都盼望着端午节的到来,这样我不仅可以和家人们一起开开心心地包粽子,还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5

  在家乡的端午中,有很多风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了!

  在家乡,端午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为什么各家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据说,在端午的前晚,月宫里的嫦娥,会让捣了一年药的玉兔,把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这里面还要插上一个小插曲就是,在月宫上面,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树,树下有个貌似人形的玉兔总是跪着作捣药的动作,所以在小时候,晚上闹人了,老人们总会哄小孩子说,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捣药去,小孩子们总是记得,月宫里的玉兔捣了一年的药,终于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间,所以,小孩子们在5、5的早上,总是争着去外面洗澡,觉得用玉兔撒了药的水来洗澡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没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来洗一下脸了!当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体好才行,以免感冒,因为在记忆里,5、5那天的早上,还是很冷的,也听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来说,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叶泡过的水洗脸,那样的水,泡了一夜艾叶后,颜色会变的绿绿的,还伴着一股艾叶特有的香味!用这样的水洗完了脸,心里总是有种安全感,在想: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鸡蛋和刚刨下来的新鲜的蒜!鸡蛋和蒜在锅里煮时,水里面也要放上艾叶!经过放了艾叶的水一煮,鸡蛋和蒜都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叶特有的味道!艾叶同时也是一味中药,具体治什么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饭时,这些鸡蛋、蒜和粽子,都要摆上饭桌了,同时在饭桌上,还要摆一样,那就是酒壶,而酒壶里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点不同了。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是在酒里面,加了一味雄黄!酒也被泡成了雄黄的颜色,喝了这样的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还要把喝盛的雄黄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过饭出去玩耍时,可以看到到处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黄的小孩子,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特色吧!如果细看的话,还会发现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会戴了一个香囊,手、脚、脖子、手指头都会缠了五色线的,这样的香囊里面装的香料同样也是艾叶。五色线,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颜色的绣花线拈成的,这样的说法是为了避免蛇虫来咬,因为蛇的颜色就象五色线。戴几天后,把它取下来扔掉,就会变成了蛇,如果戴了几天还不扔掉,会变成了蛇来咬人的!

  在端午这天早上,各家还要把艾叶插在门的两天,有点象清明节时插柳枝一样,这样的说法也是为了驱病避邪。走在村子里,袅绕的炊烟中,伴着缕缕的艾叶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气息,给这样一个早晨增添了浓浓的特有的节日气氛。

  许多年过去了,每当这天,总是能隔着时空闻到记忆里远远的家乡,在这天早晨漂来的浓浓的艾香!也总是在这天的早上,想起那盆绿绿的艾叶水小心翼翼的神圣的轻拂在脸上的丝丝凉意,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那胸前佩戴着的秀美的各种各样的香囊!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耳朵上引以骄傲的红红的雄黄酒香,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吃着飘有艾香的鸡蛋直到把肚皮撑的鼓鼓的还要在兜里揣一个去上学!也总是在这一天,想起妈妈编的美丽的五色线与小朋友们比谁的漂亮时彼此羡慕的眼光!也总是在这一天,深深的,想起我的家门,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在家的幸福时光!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6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当念起这些儿时的歌谣,此时我就会想起家乡的端午节来。

  家乡在壶公山下。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飘香;山下绿水环绕,田野肥沃。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枇杷树边,有着整齐的红砖绿瓦。一派安静和谐的乡野村落,这就是我的家乡,也是明代状元柯潜的故乡。每年端午节来临,我们便会挎上篮子和姐姐一齐上山去采艾草,并配上石榴叶、枙子花等合为“五味草”。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门上都会插上艾草,据说艾草会镇邪辟灾。当然在我们看来,只要闻一离那清新又奇异的艾草的清香,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每年我们都争着到山上来,采下大片的艾草,也采下大片的快乐。

  当然妈妈会用“五味草”给我们煮上好多的鸭蛋,此时据说小孩吃了还不咳嗽呢?而对我们小孩来说我们总是拿着心灵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线编的袋子,装满鸭蛋到处炫耀。吃过午饭,妈妈又会用“五味草”煮鸭蛋的水给我们洗澡,真是又香又舒服,整个夏天都不长痱子呢……

  在我们的记忆中,端午给人的印象除了玩就是吃。在端午节期间,我们除了能够吃上香喷喷的鸭蛋,还有让人记忆深刻的粽子呢?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此时然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长大了念书才明白,包粽子的习俗和我国历史上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呢?据说屈原跳入汨罗江后,群众为了不让水里的鱼咬着诗人的身体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这样鱼儿有的吃就不会伤害到诗人了。于是,此时为了保护并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之后有了更为热闹的“赛龙舟”。

  我们村里没有赛龙舟,但在黄石每年都会有这样的热闹非凡的场面出现:

  在木兰溪畔,人们早早地围在岸边,锣鼓震天鞭炮齐鸣。水面,数支整齐的龙舟队伍,衣裳鲜艳随风飘扬,小伙子们激情澎湃跃跃欲试。随着一声锣响,各支队伍争相竞发,大家齐心协力,奋力争先。这一刻,鼓声、鞭炮声人们的呐喊声……凑成一片热闹非凡的画面。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7

  端午节有很多的风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风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接着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接着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后,再把那一把茱萸草插上去,接着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风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风俗将古老又悠久的风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8

  我的家乡在华藏寺,每年过端午节,爸爸妈妈都要提前准备过节的东西。爸爸到河边摘来柳条,和我一起将杨柳插在门上,杨柳轻轻摆动,在我们进出是掠过头顶,爸爸说“柳叶像剑,能辟邪驱鬼”。妈妈到农贸市场精心挑选糯米、大枣、还有粽叶,他将粽子包成三菱形状,放在锅里煮上十几分钟,香喷喷的粽子就端上桌子,爸爸妈妈爷爷和我,边吃边说夸奖妈妈的手艺好。这时爷爷会用手指沾一点熏黄酒,擦在我的额头和耳朵上,他说“小孩擦一点熏黄酒,蚊虫不来找你”。

  最高兴得要算和姐姐搓花绳,姐姐把红的、黄的、紫的线绳搓成五颜六色花绳,再穿上金色的小铃铛,戴在我的手上,脚上,走起路来发出悦耳的铃声,我高兴得搂住姐姐的脖子,亲她的脸,表示谢谢。

  “端午节,戴花绳,擦黄酒,吃粽子。”这是多么令人开心的一个节日啊!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9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有两千年历史,风俗有很多,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端午节地风俗:挂艾草 ,因为夏天有很多蚊子,挂艾草能够驱虫除病。用艾草洗澡还能够防止蚊子叮咬呢!我在电视上看见8岁左右的小孩光着身子在小木盆里洗澡。

  吃粽子的来历是因为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他觉得世界不公平,抱着石头投江自尽所以,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包粽子,吃粽子。还会把粽子投到江里,不让鱼把屈原的尸体吃掉。

  这一天,我过得非常开心,因为既有美味棕子吃,还能够听到古老的传说故事——包棕子的来源。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10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伴着愉快的歌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来了。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

  先说说它的由来:端午节由来最多的说法还是指屈原。当时屈原是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挤秦,遭官宦强烈反对。楚怀王得知此事,把屈原流放在楚国边境。没过几年楚国就被灭了。屈原得知后,心如刀绞,便抱石投汨罗江身死。楚国百姓得知后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悼念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想捞起屈原的真身。有位法师把饭团、鸡蛋“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尸体。有一位药师把雄黄酒倒进汨罗江里,说是要把水龙药晕。后来人们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子包饭,外缠丝带,现在发展成了粽子。此后的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以此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每年的端午节奶奶都会包粽子。具体的步骤如下:先将竹叶清洗,泡一会儿,在这泡的过程中,准备馅料:将糯米准备好,然后按个人喜好放食物。可以放肉、红枣、红豆……然后拿泡好的叶子拿两片,一头朝外一头朝内,然后裹成一个圆锥,在里面放上准备好的馅料,接着用线缠好,最后把它放进蒸锅里,不一会儿就好了,蒸出来的粽子香喷喷的,看着都就好吃。

  现在每年的端午节,奶奶都会包粽子,门上挂艾叶、菖蒲。以后我长大了,也会把这美好的习俗给延续下去。

【【精品】端午节风俗的作文十篇】相关文章:

1.【精品】端午节的风俗作文合集十篇

2.【精品】端午节风俗的作文合集八篇

3.实用的端午节的风俗作文十篇

4.端午节的风俗作文300字十篇

5.【精华】端午节的风俗作文合集十篇

6.【精品】端午节风俗的作文汇编九篇

7.【精品】端午节风俗的作文400字四篇

8.【精品】端午节风俗的作文300字九篇

9.【精品】端午节风俗的作文300字4篇

上一篇:端午节的传统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由来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