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快乐作文

2021-12-05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的快乐作文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的快乐作文 篇1

  “放假了,吃粽子啦,感谢端午节!”我正在手舞足蹈地叫喊着,半空里飞来了妈妈的一嗓子:“黄也——赶快起床,到奶奶吃饭。”我一个激凌,睁开眼,原来是昨天与奶奶的预约入我梦来。

  “好嘞!”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一边刷牙,一边唱:“咱们老百姓啦,今儿个真高兴!”泡沫从我嘴里飞到了面盆,还在眨眼睛呢!

  “叮咚,叮咚!”我按响了爷爷的门铃,一开门,我连忙叫:“爷爷!”“哎!”爷爷满脸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菊花。

  刚进家门,一阵竹叶、红枣的清香扑鼻而来,我使劲地吸吸鼻子,兴奋地说:“好香啊,奶奶!”快步跑进厨房,奶奶看着我的馋样,笑笑说:“马上就好了!”

  我坐在沙发上心不在焉地看电视,不时地问:“奶奶,好了吗?”终于,“好了!”奶奶端出一个盘子。

  我急忙跑过去,伸手就抓了一个,没想到那么烫!我赶紧放下,用筷子夹起一个小心翼翼地往嘴里送。奶奶哈哈大笑:“还有竹叶没剥呢!”看我猴急的,怎么把这给忘记了?我捏住竹叶的一角,粽子就慢慢滑进了碗里。白的糯米,红的大枣,真好看!我再蘸点儿糖,一田咬下去,哇!一个字:“香!”

  我一气吃了四个,才在妈妈的劝阻下放下筷子。等到满桌的菜上齐,我才明白妈妈的话是对的,我肚子里已全是粽子了,哪有空给这么多好菜啊!

  饭后,我与爷爷奶奶斗地主、下象棋、逛街,真是愉快的一天。

  在粽子的清香里,在爷爷奶奶的笑声里,我度过了这个端午节,愿这份快乐永存。

端午节的快乐作文 篇2

  20xx年6月7日,我和我爸去划船。

  在去龙舟之前,我遇到了一个好朋友。他的名字叫黄。我以为她可以和我一起去划船。但她告诉我女孩不能下船。一点钟,我终于可以下船了。这是我第一次下船。我太激动了!一上手,就用最大的力气划龙舟。可惜我不会划龙舟,怎么划龙舟还在。这时,我发现了原因。原来船头船尾都在拉绳子!

  我们开始划龙舟。我们竭尽全力划船。我们首先从董楠村滑到董楠村的河口。然后我们去了白塘村。然后我们穿越到了东西小学。在那里上岸后,我们去那里吃蛋糕。那里有很多蛋糕,包括我最喜欢的蛋糕。吃完蛋糕,我们继续划龙舟。

  然后我们开始原路返回。我们原路返回的原因是我们要去水门桥写。在去水门桥的路上,我们使劲划啊划,因为水门村入口太小,我们掉了很多次头才掉进去。在去水门桥的路上,我遇到了两个班长。当我们到达水门桥时,那里的人们疯狂地燃放鞭炮!过了桥,传来一阵地震般的鞭炮声。抓挠,那我呢?我钻进了罗玉轩的肚子。我跟罗玉轩说这件事的时候,罗玉轩又打我了!我们又要下去吃蛋糕了!到了桥上,我没吃多少蛋糕,只喝了一瓶水,又要下船了!下了船,我爸抱着我,我就抱着我爸。当我收到第一艘船时,我准备把它转移到第二艘船上。突然,船动了,吓得我跳进了安全的船里。

  之后,我们回到了东南村。下了船,我仔细观察哪条船像龙。有一个龙头,一个龙尾。怪不得叫龙舟。

  我今天过得很开心。

端午节的快乐作文 篇3

  在我的印象里,端午节那天,大人们总会去买粽子、咸蛋、黄鱼等来过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还会买两把艾草,一把挂在大门上;一把则用火点燃,拿着在房子走一圈,说是能驱蚊、消灾。

  要说端午节的来由,可追述到20xx多年前,《史记》有载,春秋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并力主联齐抗秦;遭到反对后,屈原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江流域。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不愿做亡国奴,愤恨中跳下汨罗江。楚国臣民不舍屈原,纷纷驾鱼船到江边打捞,并把事先准备好的鸡蛋、米饭等食物投入江中,意在让鱼虾吃饱了,不要再去咬屈原的真身。后来每年五月五,人们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纪念这位爱国人士。吃粽子,赛龙船等风俗就这样代代延续。

  此后年代里出现了抗金英雄岳飞,抗日将领张自忠等等一大批爱国人士,他们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当今社会,我们的爱国不用像以前那样冲锋现阵了,时代赋予了新的内含。

  20xx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SARS蔓延开来,那些为了让成百上千人康复而不惜生命的医护人员,奉献本职工作的精神,本身就是爱国;而去年的汶川地震,那些忘我救援的勇士们、给灾区慷慨解囊的好心人们和那些可敬的白衣天使们,更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再说奥运会上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也同样是爱国,也同样值得称颂。

  然而对于我们小小年纪,爱国的体现我想就是,现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将来服务社会,打好基础;为报效祖国,贡献一份力。

  轻松端午不仅开心过,而且是给我很好地上了一课。

端午节的快乐作文 篇4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薰苍术,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端午节有一个关于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今天我和姥姥学者包粽子,我们先洗粽

端午节的快乐作文 篇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一大早上,我们一家前往外婆家过端午。在路上,妈妈跟我介绍了,端午节的习俗:喝雄黄酒,挂艾草……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要包粽子、赛龙舟。

  外婆是一个包粽子能手,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馅,包出棱角,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就算完工了。外婆动作麻利,边说边做,包的粽子模样各个“标致”,我羡慕的'不行,也想试一试,笨手笨脚地怎么也没包好,最终在外婆的指点下,才算完工。不禁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外婆,你真绝了!”把包好的粽子放进一个大锅里煮,不久便从锅里飘出的阵阵香气,让我垂涎三尺,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剥开,咬上一口,真是美味无比!

  端午节可少不了赛龙舟。中午过后,我们一家便前往竹岐的金水湖观看龙舟赛。湖边早已人山人海了,彩旗飘扬,湖面上聚集了许多五颜六色的龙舟。比赛在人们的期待中正式开始了,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鼓手坐在龙头有节奏的敲打着,划桨手动作整齐划一,奋力拼搏,一艘艘龙舟仿佛就像一支离弦的箭向前快速地行驶。赛场上的激情也点燃了场外的人们,“加油,加油!”我们伸长脖子,放开嗓子呐喊,水手们听了更加卖力地划船。龙舟的身后留下一道道波纹,原本平静的水面跳起了欢快的芭蕾舞……

  在这一天,我们既能吃到又香又甜的粽子,又能观赏精彩的赛龙舟比赛,真是快乐的一天啊!

  

端午节的快乐作文 篇6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你知道我最喜欢什么节日吗?告诉你吧,我最喜欢端午节了,因为端午节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粽子。

  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是什么吗?告诉你吧,楚国时代,有一位爱国诗人名字叫做屈原,十几岁时就当上了楚国的大臣,受到楚王的重用和宠爱。几个奸臣看到屈原如此受楚王的重用和宠爱,心里非常妒忌,于是一起想了一个计策,此后天天在楚王身边,每时每刻做的每一件事都顺着楚王的心意,把楚王迷得天昏地转。楚王听了奸臣的谗言,把屈原流放到他乡。在流放的途中,屈原听说自己的国家被敌军灭掉,百姓生不如死,于是就跳进了汩罗江。人们是为了纪念屈原,就把五月五日这一天命名为端午节。

  那龙舟和粽子又是怎么来的呢?屈原跳江之后,很多人划着船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屈原,慢就变成了现在每年的龙舟竞赛。而有些人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咬屈原的尸体,就拿出准备好的饭团、鸡蛋等食物,纷纷投入江里,后来,就慢慢变成用荷叶包着糯米和鸡蛋、猪肉等等,用水草裹着,投到江里,再后来,就慢慢变成我们现在吃的香喷喷的粽子了。

  端午节的早上,奶奶、姑姑和妈妈给我包粽子吃。我跑过来,说:“妈妈,我也要包粽子,您来教我。”“好的。”妈妈说。妈妈叫我拿来了一片叶子,把它卷成牛角状,挖一勺米放进去,再把叶子卷起来,用绳子把粽子绑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看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甜甜地笑了。

  今天,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懂得了先苦后甜的道理,真是一举两得。我爱端午节。

端午节的快乐作文 篇7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我盼呀盼呀,终于等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早晨,我跟妈妈一起包粽子。妈妈先给我做了几遍示范动作,我再跟着妈妈照样画葫芦。我先拿出两张粽叶,光滑面朝里,一头一尾反方向重叠。然后,我把粽叶折成漏斗状,再放一点糯米,跟着放一块事先腌好的五花肉,再在上面放一层糯米。接着,把粽叶折过来,用细线把粽子牢牢的捆起来。最后,把粽子放进锅里慢慢煮熟。不一会儿,厨房里飘着香甜的粽子味道。爸爸、妈妈、弟弟和我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粽子,开心极了。

  到了中午,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弟弟一起看赛龙舟。只见他们有节奏地敲着鼓,奋力划动船桨,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向终点划入。一号龙舟遥遥领先,眼看就要被追上了,一号龙舟的队员们赶紧用力加快了速度,率先到达终点。最后一场比赛开始了,一号龙舟还是划在第一。可是,二号龙舟的队员们齐心协力、奋力向前,拿下了最后这场比赛的胜利。裁判员为胜利的龙舟颁了奖,并向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这真是一个快乐难忘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快乐作文 篇8

  “明天来我家吃饭噻。”“女儿,明天端午节,我做菜,家里的亲戚都会来。”“好吧,母亲。”我听到妈妈与外婆的对话,欣喜极了!又可以吃香喷喷的粽子了。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端午节。我们清早就提着礼品去外婆家帮忙。刚进外婆家,就看到外婆忙里忙外,一下子都没有停歇过,但脸上却挂着幸福的微笑。我走进厨房,“哇!好多菜,真是数不胜数。”突然,外婆拿着刀,对着板上的鱼一刀砍去,顿时,血飞溅开来……

  时间飞快地流逝着,亲戚们都来了,随着一声:“开饭了!”忙了一上午的外婆走出来。大家都走到餐桌旁,我望着这山珍海味,垂涎三尺。“来,来,来,坐下吃。“外婆摇着手说。大姐拿起杯果汁,站起来说:”外婆,我敬您一杯。“大家纷纷拿起杯子:“辛苦了!”外婆笑开了花:“没有,没有。”“太——太好吃了。”只见正在狼吞虎咽的表弟说道。姨父抹了抹嘴:“我们玩个游戏,如何?”一向贪玩的表妹听到这话,顿时两眼放光。“游戏规则,每人轮流说一道菜的名称。””好!“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姐夫看了看桌子:”手撕鸡。“表妹得意地说:”红烧排骨。“二姨也一气呵成。快到我了,我决定说蛋饼,可紧张过度,说成了:”蔡(菜)颜妍。“大家哄堂大笑。表哥刚夹了块肉放在嘴里,听到我说,差点把肉喷了出来。爸爸一直在跟外公喝酒,我看见没人注意我,则又偷偷倒了一杯果汁,我拍拍胸脯:幸好没人发现。我们继续敞开肚皮大吃特吃。没过多久,我们都吃饱了,外公打开电视,放起了赛龙舟。

  端午节真快乐!

端午节的快乐作文 篇9

  “小懒虫!快起床,今天是端午节,妈妈与你一起包粽子,你怎么还在睡觉?”妈妈兴致勃勃地叫着。难得的假期,我还真想好好地睡一觉呢,都被妈妈搅与了,可是我昨天答应妈妈与她一起包粽子的呀,想想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我还是很快地起床,跟妈妈学着包粽子。

  妈妈拿出泡在水里的粽叶,还有糯米与被浸泡的五花肉,我们两个准备“操作”了。首先妈妈教我包粽子四大步骤:①选料,选择好合适的粽叶;②把糯米放在折叠好的粽叶里,包好;③把五花肉放进有糯米的粽子里;④用线把包好的粽子缠紧,打结。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心里暗想原来包粽子还有学问呢。

  妈妈开始包了,她神色严肃,十分细心。一层又一层,一道又一道,两只手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练地上下翻飞,这不,不一会一只胖乎乎的肉粽子就包好了,有棱有角,竟显得有些挺拔有力。真不愧是熟能生巧,妈妈这个包粽子的好手,已经包了几十个粽子了,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我的进展又如何呢?

  且看——按照妈妈有说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认真操练着,可是这粽子似乎看我是个孩子,非闹点小脾气不可,就是不与我的心意。忙活半天一个粽子都没爆好那小粽子似乎在嘲笑地说:“哎呀……就你……还想把我给驯服……那可比登天还难。”我可“不服气”了,这小小的粽子就能难倒我吗,这也太小看自己了吧。妈妈也在一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带着些虚荣心努力的学着。果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茅塞顿开,真棒!我终于包好了第一个粽子。看着手中的这个小粽子,虽然没有妈妈包的那么好看,但在我眼里就像是手上捧着一颗闪闪发亮的小明珠,格外珍贵,那种喜悦与兴奋难以言表。

  粽子包好了,开始煮粽子。妈妈往锅里加了许多的水,然后开始煮,煮了好一会儿,粽子就好了,此时家里到处都弥漫着棕子的香味,终于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

  今天我不但与妈妈学到包粽子的“手艺”,还尝试了包粽子其中的快乐,真实一个难忘而愉快的一天,让这样的快乐与大家共同分享,“端午节快乐”!

【精选端午节的快乐作文锦集9篇】相关文章:

1.【精选】端午节的快乐作文锦集10篇

2.【精选】端午节快乐的作文锦集10篇

3.【精选】端午节快乐的作文锦集九篇

4.精选端午节快乐的作文锦集五篇

5.精选端午节快乐的作文锦集七篇

6.端午节的快乐作文锦集6篇

7.【实用】端午节的快乐作文锦集六篇

8.关于端午节快乐的作文锦集9篇

9.【必备】端午节的快乐作文锦集九篇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端午节有趣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