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文化作文

2021-12-07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文化作文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文化作文 篇1

  家自己包粽子,妈妈对我说:包粽子先要把糯米和竹叶在水里泡一天,才好包又好吃。所以妈妈昨天就泡了糯米和竹叶,并备好了一些配料。

  开始包粽子了,妈妈拿起粽子叶,把一头一卷,就形成了甜筒状,然后把糯米装进去,再放进一块淹好的五花肉,把粽子叶折好捆紧,一个肉粽就包好了。接着妈妈一边包一边示范给我看,我仔细看着,学着她的样子慢慢的包着,终于包好了一个,虽然形状还不太好,看着我包的第一个粽子,我高兴极了。后来我包的一个比一个好,好棒!妈妈笑着说。

  粽子煮熟了。我闻着清香解开粽子,一边吃着一边听妈妈讲端午节的故事。

端午节文化作文 篇2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五月初五的节日,因“五”与“午”同音,所以称为端午节。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关于端午节的来历,还有一个小故事呢!传说,楚国人屈原是一位大诗人,屈原想为国家出力,可是被奸人赶出了楚国。于是屈原投江自杀了。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罗泊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划起船只,在江上打捞他的尸体。有的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过江河里,让鱼虾蟹等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尸体了。有的则拿来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泊罗江河里,说是要用雄黄酒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又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梀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带,便发展电脑了棕子。

  现在过端午节习俗有很多,比如:雄黄酒、赛龙舟、挂香袋、吃棕子、插花和斗百草、驱“五毒”等。数不数不过来,我们杭州每年都要举办赛龙舟。只听呯声一响,选手们便奋力地划着龙舟,两旁的啦啦队的声音非常响亮,在几百米的地方都能听的到。

  端午节表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值得大家去继承和发展。

端午节文化作文 篇3

  端午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过一个团圆节。

  “端午节”由来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个逢五。端午节又叫“龙舟节”“诗人节”“灯节”。说起这些节日,还有一段悲凉凄美的故事呢!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周围的人纷纷走到江边划船打捞。人们争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捞了很久以后,人们还不见屈原的尸体,就回家拿米团扔往江中,不让江中的鱼、虾、蟹、阄等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于是有了现在的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黄米和糯米做成。把黄米或者糯米,还有包粽子的竹叶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叶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一个角放上大枣或花生,为的是不让米溢出来。粽子包好后,连同鸡蛋一起放到大锅里,慢火煮一下午。粽子煮好后,打开锅,芳香四溢,竹叶的香味,粽子的清香,沁入到鸡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

  中华民俗源远流长,这不是迷信,而是传统习俗。我们应该去尊重它、保护它。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成为民族的和谐,为经济的腾飞做出贡献。

端午节文化作文 篇4

  屈原是故事后的一位爱国诗人,他在十几岁是就当上了左丞相,十分受皇帝的重用。直到有一年,几位奸臣看着屈原这么受皇帝的重用和宠爱,心里非常妒忌。一起想了一个计策。过了几天,他们开始行动了。他们这些人,天天围绕在皇帝的边上,每时每刻都在顺皇帝的心。那皇帝也真是的,是一位受不起诱惑的皇帝啊,几句甜言蜜语,就把他“迷”的天昏地转。

  皇帝有在奸臣的劝说下,把屈原流放,在流放的土中,屈原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说自己的国家被敌军抢走,百姓生不如死,于是屈原跳进汨罗江。

  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于是赶紧划着船在江里捞屈原的尸体,有些人包棕子投进江中,不让鱼儿吃屈原的尸体。

  现在你们因该知道端午节的由来了吧,也因该知道赛龙舟和吃粽子的原因了吧!

端午节文化作文 篇5

  我们是中国人,讲着中国话,写着中国字,做着中国事,讲着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灵魂,是我们的血脉,是我们奋斗的精神力量!我们应当珍惜,重视起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别像冯骥才感叹如今青少年对中华文化漠视那样:“春节过得没意思,只想过情人节;不喜欢端午节,却喜欢在感恩节里吃火鸡,虽然不知道感恩谁”,我们要寻根,寻找我们丢失的中国文化根!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端午节本来是一个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这天想到这污浊的尘世,虽自己不能挽救,但也绝不允许它玷污了自己,因此怀石自沉,所以端午节就变成了追忆和纪念屈原的日子了。

  粽子的香,是清新中带着淡淡的甜香。

  每到端午前夕,妈妈总带我回乡下取粽叶,洗粽叶,包三角粽,圆鼓鼓的头,粽叶被棉线缠绕成了“可爱多”的样子。粽叶虽然不及荷叶的浓郁,但也有竹叶的清香。里面裹着家乡本地产的糯米,白白亮亮的,晶莹剔透,熟了以后,咬一口,清芬香甜。

  艾叶菖蒲的香,是清新中带着独特的草药香。

  妈妈把两把艾叶和菖蒲分别挂在大门的两侧,菖蒲的根处是白嫩白嫩的,叶子是翠绿扁长的,艾叶圆圆的茎上布满了绿绿的绒绒的叶子。挂了一段日子,那原本亮泽的绿变得黄绿,变得枯干,随之驱蚊的的艾草香弥漫在空气中。不仅如此,妈妈总拿一些艾草菖蒲来煮水给我洗澡,艾草香在满身溢开。满身的艾叶香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情。

  雄黄酒的香,是清新中带着回味的醇香。

  雄黄是一种矿物,把它调和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端午节临近酷暑,按古人的话来说,虫类和一些细菌都会在这个时期纷纷快速繁殖,活跃起来。爸爸也仿效古人,端起酒杯把雄黄酒一饮而尽,为了解毒防疫。妈妈也拿着那雄黄酒在家里到处洒,拿着桃枝,蘸上雄黄酒,在我的身上洒了几滴,又在脑门上画了个“王”字来驱毒避邪,一整天我都沉浸在这雄黄酒香中,昏昏欲睡时,仿佛回到了古代,不禁欣喜,醒后便回味无穷。

  端午节的中国文化根,裹在溢满乡情的粽叶中,悬在满含温情的.艾草菖蒲中,飘在回味的酒香中……

  我们守住根,就是热爱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让我们懂得生活,懂得感恩,懂得传承。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中国文化,正是祖先对我我们的希望和要求。

  守住中国文化根,就是守住了我们的灵魂!

  守住中国文化根,就是守住了我们的血脉!

  守住中国文化根,就是守住了我们的精神力量!

  让我们一起守住中国文化根,创造中国文化的辉煌!

端午节文化作文 篇6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尤其有许多传统节日。

  我最喜欢端午节了。是因为可以上好吃的棕子,糯米里有香肠、有枣子、还有肉,端午节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楚国有个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340年楚国灭亡了。屈原很痛心,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自杀了,人们怕小鱼小虾吃屈原的身体,他们用竹筒把米装起来投进江中,可是被蛟龙偷吃了,后来人们知道了蛟龙最怕苇叶和五色线,人们用这些东西把糯米包了起来。蛟龙看见这些东西就吓走了,这样小鱼小虾不吃屈原的身体了。于是到了这一天人们把包好的棕子投进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习俗。

  我最喜欢端午节了,我最喜欢吃棕子了,我最敬佩屈原了。

端午节文化作文 篇7

  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过去,我对端午节的知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里,我读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这本书当中得知,端午节是在中国这么多的节日中,名称最多的:端午节、端阳、重五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诗人节等。端午节的来源也有很多种,有纪念屈原说、龙说、纪念伍员说等20多种。

  其中,最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德清,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们还会佩带着香袋,姑娘们以这五彩缤纷的香袋做饰物,既香味袅袅,又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来了不少小伙们留连的目光。

  偶然间,我从网上看到去年,韩国打算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为他们国家的遗产,我非常惊奇,觉得这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羞辱,端午节是中国人的,怎么可以让给别的国家去申报呢!

  看了《我们的节日》,那一个个传统、有趣的节日,正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我们的节日》一书,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们通过另一个角度,去审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更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农历五月初五谓之“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原汉人南徙开发八闽,带来了中原纪念屈原的端午风俗,与闽越族的“龙子节”糅合成八闽传统的端午趣俗。

  端午节“出生”在中国,习俗由来与传说甚多。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名篇,已广泛深入人心。但总体而言,福建和台湾的端午节庆同出一源,民间沿袭习俗亦大致相若,足见台海两岸人民一脉相承、鱼水相依。

  福建泉州地区端午节庆更具独特的风格。明清以来,每逢五月初五都会出现“泉州总口,与台湾鹿仔港对渡”的盛况。两地人民身披节日盛装,同江竞舟泼水,交融情谊。一九九九年六月十八日古镇蚶江和台湾彰化县和美镇镇平里联袂举办“海峡龙舟竞渡邀请赛”系列活动,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海峡情”民俗画卷,令海峡两岸同胞流连忘返,期待着“三通”实现日,神龙飞架两岸来。

  福建和台湾各地,民间在过端午节时,一般家庭都要吃粽子、挂艾蒲、饮雄黄、佩香囊等作“避邪”保健用。同时在自家门楣间插上艾叶、菖蒲,兼插禾稗茎以及榕树枝,象征老而弥坚。台湾民众采艾插榕的习俗,实际上也是一种思念乡里故土的寄托。

端午节文化作文 篇8

  我们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有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其中我最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是在我国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重五节、五月节、女儿节等。

  端午节是来纪念屈原的。当时,国家患难,屈原想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立刻去告诉了皇上,皇上不但不听他的方法,而且还将他逐出了皇宫,他每天都在江边上叹气,不久后,跳进汩罗江而死。人们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身体,所以人们将棕子投入江河。

  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有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棕子、雄黄酒。不过,无论南方还是北方,这一天都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端午节有的地方还要赛龙舟。传说,是要把水里的鱼虾给吓走了。我们这儿还有个习俗,就是大家都要在门上插着有淡淡清得的艾叶。几天前,人们就会包着各种各样口味的棕子,到端午节的时候拿出来吃。

  我爱端午节,我更爱祖国博大精深的的传统文化。

端午节文化作文 篇9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有的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但是我们不用去纠结到底是为了纪念谁,因为在千百年的传承中已经变成了一种爱国的精神的传承。

  端午节最有意思的还是划龙舟,包粽子,记得我和妈妈包粽子的时候,妈妈总说:“包粽子是不能换手,手也不可以移动,否则糯米就漏出来了,绑绳子的时候不能太松。”关于粽子度来历,据唐沈亚之《屈原外传》记载,屈原投江后,人们非常思念他,每到五月初五,就用竹筒装上食物,投向水中祭祀。到了东汉建武年间(公年22—55年),长沙有个各叫区回的人,大白天忽然看见了三闾大夫屈原显灵,说到祭祀食物被蛟龙窃走,并告诉他以后再投,须裹上蓼叶,再缠上五色线,这些东西,蛟龙害怕,就不会吃了。区回把这次奇遇告诉了乡民,乡民们便按屈原吩咐精心制作粽子。这个习俗一直沿袭至今。这个神奇的传说,最先被梁朝文学家吴均写成一篇志怪小说,收在《续齐谐记》里。说明粽子是人们纪念屈原的祭祀食品,后来又成为端午节最主要的节日食品,至于为什么把它投向水中,一种说法是给屈原吃的,另一种说法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就是说专门用粽子来喂蛟龙,以免它伤害屈原的身体。

  而划龙舟端午节这天,屈原故里人们主要的活动就是看龙舟,吃完早饭,便身着节日盛装,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往西陵峡“屈原沱”汇集,倾城出动,争看竞渡。端午阳的屈原沱两岸,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江上七条龙舟飞渡,岸边数万名群众观战。场面之壮观,气氛之热烈,令人惊叹。划龙舟分游江、招魂、竞渡、回舟四个程序,有一整套的锣鼓和唱腔,其中竞渡虽然热烈,但招魂最为感人。在屈原故里,乡亲们非常看重龙舟竞渡,而且对夺标尤为重视,“宁愿荒废一年田,不愿输掉一年船”之说,夺标归来,不仅能使村名大振,而且还会带来一年的丰收和幸福。

  这些传统文化都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又体现出了祖先们对自然的崇敬。

端午节文化作文 篇10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快要到了,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我们都要庆祝这个节日。

  你们肯定会说:“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那我就告诉你们吧。据传是楚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有一次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抱石投入汩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所以人们为了纪念他才会由来端午节这个节日。端午节的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节的前几天,人们就会弄一枝茱萸或一根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戴于颈下或系于腰间,可以增强免疫力。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将糯米洗净,用粽叶围成一个三角锥形,然后把洗净了的糯米放进粽叶里,最后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口的粽子了。我最喜欢吃粽子了,我总爱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

  这就是我国的端午节,一个传统文化的节日。

【有关端午节文化作文锦集10篇】相关文章:

1.有关端午节文化作文锦集八篇

2.有关端午节文化作文锦集7篇

3.精选端午节文化作文锦集8篇

4.端午节文化作文锦集十篇

5.精选端午节文化作文锦集9篇

6.有关端午节优秀作文锦集五篇

7.有关小学端午节作文锦集5篇

8.有关端午节过端午节的作文锦集9篇

9.关于传统文化的端午节的作文锦集七篇

快乐的端午节的作文300字 端午节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