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文化作文

2021-12-11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的文化作文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的文化作文 篇1

  望着窗外初升的太阳,朋友一条祝福的短信突然勾起了我对端午的记忆,今日适逢端午佳节,在此送上对所有朋友的节日问候,大家端午快乐!

  想想在家里时,今天妈妈已经早早叫我起床了,因为早上我们有踩露水的习俗。穿一双轻便的布鞋,向青草更青、柳枝繁茂的地方去,不只是寻露水、同时也是折柳枝之行。各家各户的小孩最兴奋了,还有一些随行的大人等,成群结伴,一大早就过山路踩露水折柳枝了,顺便再到地上拔一些艾蒿回来。待带着满脚露水、寻得柳枝艾草归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把柳枝等插在自家的窗户上、门框上或是墙头上,以求得一年的好运气。

  除了踩露水、折柳枝之外,我们还有几项重要的活动。其中之一就是系红绳了,红绳既所谓花线、由各种颜色的细线撮拧在一起,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通常会亲手拧好线绳,然后再为孩子系上,两只手挽上或脚腕上,脚腕上通常只系一只,要不小孩就被拴住了个子长不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蛇,因为夏天来了,草木茂盛,孩子们出入田野小道间要注意安全,特别是是长势旺盛的草丛中,这也表达了家人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的愿望。

  和红绳类似,纳荷包也是一种人们喜爱的活动。妈妈或奶奶手巧的话,准会给孩子做几个可爱的小荷包,里面装上香料,闻起来香极了,心形的荷包外面还缝细线做的有小穗穂,看起来也好极了。

  在饮食方面,端午这天通常吃的是家人亲手做好的凉粉,自家酿制的酒麦等。在村里,这就算好好的过了一个端午节了。

  家乡的端午节虽然虽然不隆重繁华,但却充满着一股浓浓的节日情味。南方人在江上撒粽子、赛龙舟等以祭奠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我的家乡以起其质朴简单的方式表达着一种亲切的关爱感情,这也不正是屈原精神的一种传达吗?

端午节的文化作文 篇2

  家自己包粽子,妈妈对我说:包粽子先要把糯米和竹叶在水里泡一天,才好包又好吃。所以妈妈昨天就泡了糯米和竹叶,并备好了一些配料。

  开始包粽子了,妈妈拿起粽子叶,把一头一卷,就形成了甜筒状,然后把糯米装进去,再放进一块淹好的五花肉,把粽子叶折好捆紧,一个肉粽就包好了。接着妈妈一边包一边示范给我看,我仔细看着,学着她的样子慢慢的包着,终于包好了一个,虽然形状还不太好,看着我包的第一个粽子,我高兴极了。后来我包的一个比一个好,好棒!妈妈笑着说。

  粽子煮熟了。我闻着清香解开粽子,一边吃着一边听妈妈讲端午节的故事。

端午节的文化作文 篇3

  我们是中国人,讲着中国话,写着中国字,做着中国事,讲着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灵魂,是我们的血脉,是我们奋斗的精神力量!我们应当珍惜,重视起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别像冯骥才感叹如今青少年对中华文化漠视那样:“春节过得没意思,只想过情人节;不喜欢端午节,却喜欢在感恩节里吃火鸡,虽然不知道感恩谁”,我们要寻根,寻找我们丢失的中国文化根!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端午节本来是一个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这天想到这污浊的尘世,虽自己不能挽救,但也绝不允许它玷污了自己,因此怀石自沉,所以端午节就变成了追忆和纪念屈原的日子了。

  粽子的香,是清新中带着淡淡的甜香。

  每到端午前夕,妈妈总带我回乡下取粽叶,洗粽叶,包三角粽,圆鼓鼓的头,粽叶被棉线缠绕成了“可爱多”的样子。粽叶虽然不及荷叶的浓郁,但也有竹叶的清香。里面裹着家乡本地产的糯米,白白亮亮的,晶莹剔透,熟了以后,咬一口,清芬香甜。

  艾叶菖蒲的香,是清新中带着独特的草药香。

  妈妈把两把艾叶和菖蒲分别挂在大门的两侧,菖蒲的`根处是白嫩白嫩的,叶子是翠绿扁长的,艾叶圆圆的茎上布满了绿绿的绒绒的叶子。挂了一段日子,那原本亮泽的绿变得黄绿,变得枯干,随之驱蚊的的艾草香弥漫在空气中。不仅如此,妈妈总拿一些艾草菖蒲来煮水给我洗澡,艾草香在满身溢开。满身的艾叶香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情。

  雄黄酒的香,是清新中带着回味的醇香。

  雄黄是一种矿物,把它调和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端午节临近酷暑,按古人的话来说,虫类和一些细菌都会在这个时期纷纷快速繁殖,活跃起来。爸爸也仿效古人,端起酒杯把雄黄酒一饮而尽,为了解毒防疫。妈妈也拿着那雄黄酒在家里到处洒,拿着桃枝,蘸上雄黄酒,在我的身上洒了几滴,又在脑门上画了个“王”字来驱毒避邪,一整天我都沉浸在这雄黄酒香中,昏昏欲睡时,仿佛回到了古代,不禁欣喜,醒后便回味无穷。

  端午节的中国文化根,裹在溢满乡情的粽叶中,悬在满含温情的艾草菖蒲中,飘在回味的酒香中……

  我们守住根,就是热爱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让我们懂得生活,懂得感恩,懂得传承。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中国文化,正是祖先对我我们的希望和要求。

  守住中国文化根,就是守住了我们的灵魂!

  守住中国文化根,就是守住了我们的血脉!

  守住中国文化根,就是守住了我们的精神力量!

  让我们一起守住中国文化根,创造中国文化的辉煌!

端午节的文化作文 篇4

  “宝贝,起床了!宝贝,起床了!”还在睡梦中的我被妈妈轻轻地唤醒,迷迷糊糊中,妈妈在我的手腕上系上了五彩丝线。这时,我突然意识到今天是端午节。我赶紧起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穿好衣服,和妈妈一起兴致勃勃地向江边走去。

  江边的空气清新宜人,我用双手捧起江水,洗了洗眼睛,感觉眼睛一下子特别明亮,我们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了江北公园,只见一条长长的条幅上写着:吉林省松原市伯都讷首届艺术节,两条充满氢气的金色巨龙在江面盘旋,准备参加龙舟比赛的队员们个个精神饱满,随时准备出发。

  只听“呯”的一声枪响,一条条龙船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出,岸边上的呐喊声,助威声,加油声,龙船上的锣鼓声,响声震天,使得船员们拼尽全劲奋力向前划。每个人的神情都那么凝重,汗水从头上止不住地留下来。赛龙舟的场景既激烈又刺激。

  吃着香甜的粽子,看着激烈的龙舟表演,欣赏着江边的宜人风景,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文化作文 篇5

  我们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有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其中我最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是在我国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重五节、五月节、女儿节等。

  端午节是来纪念屈原的。当时,国家患难,屈原想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立刻去告诉了皇上,皇上不但不听他的方法,而且还将他逐出了皇宫,他每天都在江边上叹气,不久后,跳进汩罗江而死。人们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身体,所以人们将棕子投入江河。

  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有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棕子、雄黄酒。不过,无论南方还是北方,这一天都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端午节有的地方还要赛龙舟。传说,是要把水里的鱼虾给吓走了。我们这儿还有个习俗,就是大家都要在门上插着有淡淡清得的艾叶。几天前,人们就会包着各种各样口味的棕子,到端午节的时候拿出来吃。

  我爱端午节,我更爱祖国博大精深的的传统文化。

【端午节的文化作文5篇】相关文章:

1.文化端午节的作文5篇

2.文化端午节的作文8篇

3.文化端午节的作文十篇

4.端午节的文化作文7篇

5.端午节的文化作文4篇

6.端午节的文化作文8篇

7.端午节的文化作文八篇

8.端午节的文化作文6篇

9.端午节的文化作文3篇

端午节风俗作文 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