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2021-12-12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风俗的作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1

  香喷喷的甜粽子煮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纯了,五彩色的香料包扎好了,绿莹莹的艾叶草挂上了。看到这些你猜到了什么?没错,这些都是我们传统节日端午特有风俗的组成部分。端午又称天中节,夏至后端午节也随着艳阳和风款款而来。

  端午最精彩的非赛龙舟莫属,彩绘的龙舟光彩照人,着装整齐的健儿跃跃欲试,如潮的观众人头攒动,那热闹盛大的场面实在令人悠然神往。每年的端午爸爸妈妈都会带我一起去观看龙舟赛。比赛在人们热情的翘首期盼中开始了,青年桨手们意气风发,头上、腰上各束红绸,更显得神采飞扬,在朝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鼓声响起,并排而列的各色龙舟便如一支支离弦的箭一样,在水面上破浪如飞,你追我赶。一时间,整齐的呐喊声、热烈的锣鼓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交汇在一起,激荡人心、震耳欲聋。激烈的竞逐使人热血沸腾,节日的欢快让人陶醉其中。

  与激情四射的赛龙舟相比,端午节最大的特色民俗怎么能少了粽子呢?每年我们都自己动手包粽子,我也积极参与,糯米里夹着大枣、果脯还有花生,外面包上粽叶,真的漂亮极啦!虽然我的作品总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暖意融融、乐在其中。品尝自己动手包的粽子,更是别有一番滋味,香甜无比。而市场上卖的粽子就多种多样啦,用量、做法都十分讲究,例如咸粽,有用咸肉、蛋黄、烧鸡、叉烧、栗子、香菇等。甜粽则用莲蓉、绿豆沙、红豆沙、栗蓉、枣泥等,还有广东的碱水粽、竹叶粽等,不一而足、品种繁多。

  这就是我非常喜欢的端午节,不仅蕴含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更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2

  今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古代有一个叫屈原的诗人,他很爱他的国家。突然有一天,他的国家被另外一个国家包围了,他想为国家报仇,可又感觉自己太弱,于是就跳河自杀。

  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粽子投到河中,让小鱼吃粽子,不吃屈原的尸体。于是这一天也就称为“端午节”,人们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3

  端午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之一。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据说,它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

  尽管中国各地过端午节的习俗不同,但是他们都是为了祈求健康、防疫祈病。到了每年的五月五日,家家户户都要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等活动。这种习俗可是经过2千多年的演化而形成的。人们选择五月初五那天作为端午节的原因是因为屈原是在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那天抱着大石头跳下汩罗江的。赛龙舟的习俗也是从当时的人们划着小船去寻救屈原这种形式演化过来的。因为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他们就把竹筒里的米撒在水里。他们认为鱼儿吃饱了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了。后来这种活动变成盛着米饭的竹筒,到现在演化成粽子。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渐渐变成了一种风俗;这种风俗渐渐地在各地流传开了。

  在流传的过程中,活动的内容也不断地增加了。因此,南北方的习俗也有所差别。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4

  我的家乡在铅山,这是一个风景优美,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的文化习俗非常多,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介绍家乡的端午习俗吧。

  粽子飘香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洒白糖……”在端午节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包粽子,当你经过别人家门口时,总会看见一些大人用糯米、粽叶、苇草做出一个个结实的粽子,有圆的,有枕形的,好可爱啊!再把它们放进一口大锅里蒸,整间屋子都弥漫一种清香味,让人不禁口水直流。一些贪吃的小孩还时不时到厨房里转一转,一个劲问粽子熟了没有。到了端午节这一天,把粽子扎成一份,一份的,每一份五个。有一个最大,另外四个比较小,好像是一只母鸡在呵护着小鸡,象征着孩子们在长辈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咬一口,嫩滑爽口,味道有甜的,有咸的。

  洒雄黄

  吃完粽子,到外面活动活动,咦?他们在看什么,一位长辈在洒一种黄黄的东西,还在小孩子的额头上写着什么字,一问才知道,这种东西叫雄黄酒,专门用来驱虫的。因为正值夏天虫子繁殖季节,难免一些虫子、毒蛇会钻进家里,但洒这种酒,它们闻到酒的气味就不敢来了,这是有科学道理的。把这种酒在孩子们额头上写一个“王”字,也含有避邪的意思,当然这是一种迷信的做法。

  龙舟竟渡

  “咚咚咚,”从沿河边传来一阵阵锣鼓声,跑过去一看,原来是信江河里正在举行每年一度的龙舟赛,每艘船上坐着二、三十个人。他们穿着颜色一致的队服,红的、黄的、白的都有,还有的.干脆光着膀子。大家动作一致,船桨上下挥动,激起阵阵浪花,船尾鼓手拼命击鼓,两岸观众呐喊助阵,那场面异常热闹。

  据史料记载,我们家乡龙舟赛前船员们先做龙头的。龙头做好以后由船员们抬着挨家挨户暮集一些钱,人们会把大门敞开,用清水浇洒龙头,乞求今年能风调雨顺,人丁兴旺。端午节午饭后正式开赛,在船头放一只鸭子,哪只船先抓住鸭子就算获胜。

  家乡的端午风俗很多,也很独特,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的话,就来我家乡找我吧!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5

  端午节这天,听说离家不远的“将军湖”上有“高杆船技”表演,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表演。

  下午一点左右,我们来到了“将军湖”,看到湖的两岸早已人山人海,但表演还没有开始。湖边的一条龙舟上插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高杆船技”四个大字。四个老伯扶着一根大毛竹,还有几个人在龙舟上敲锣打鼓。

  龙舟慢慢地撑到了湖中央,今天的风很大,吹得毛竹东倒西歪,我心想:这人要是爬到这根竹子上岂不是很危险!

  “嘭——啪——”,随着一阵爆竹声响起,“高杆船技”表演正式开始了。只见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双手抱住大毛竹,两腿一蹬,迅速爬上了毛竹的顶端。他像一只灵活的猴子,在上面翻起了跟斗。竹竿一会儿往左晃,一会儿往右晃,看得我胆战心惊。可是不到五分钟,这人就爬下来了,难道这么快就结束了?

  这时,一位扎着辫子的老伯爬上了毛竹,下面掌声雷动,观众们又纷纷掏出了手机拍摄起来,原来他才是今天表演的主角。只见他双手握在竹竿上,来了一个480度大旋转,身体笔直倒立在竿顶。接着,他又使出一招“大鹏展翅”,身体完全平躺在了竹竿之上。不一会儿,他突然一个翻身,身体好像就要掉下来了,但他的右手马上抓住了竹竿……

  “哎呀!”众人发出了一阵尖叫声,我吓得连忙捂住了眼睛,随之而来的却是一阵喝彩声,原来这是他故意表演的一个惊险的动作。老伯又一连翻了二十个空中跟头,我们看得目瞪口呆。之后,老伯又双手叉腰躺在了竹竿上,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支香烟已经叼在嘴里,他开始优哉游哉地“兴云吐雾”了。这时,湖面上又响起了喧天的锣鼓声……

  “高杆船技”是家乡的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到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时候都会进行表演,已经逐渐成为了家乡的一项文化盛会。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6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祝各位端午节快乐!作为一位潮汕人,从小耳濡目染,对家乡的节日风俗也有了一点了解。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我们潮汕端午节的一些风俗,至于由来我就不说了,大家也应该知道。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潮汕人俗称“五月节”。每逢端午节,潮人都举行了多姿多彩的庆祝活动,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端午节风俗,赛龙舟、食粽、插艾、浴或喝药汤,就是主要的风俗。

  第一是赛龙舟风俗。潮汕有韩江、榕江、练江三条主要河流,支流河溪交错,水流平缓,是赛龙舟的黄金水域。端午节期间潮汕人赛的龙舟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大型龙舟,长20—30米,宽1。4—1。6米,设20—30对桨,周身彩绘鱼龙图案。另外两种是彩头船和龙船仔。

  潮汕民歌《保贺儿婿抢头标》:“潮汕水乡,江河交错,池塘遍布。岁逢端午,龙舟竞渡。锣鼓喧天,旌旗招展,划桨如翼,竞夺锦标,万人空巷,泼水助威,热闹非凡”,形象生动地反映民间端午节赛龙舟的民俗风情。潮诗《端午赛龙舟》谈到:“端午云开阵雨收,万人江上赛龙舟。心随鼓点声声急,忘却屈原当日愁。”这是诗人描写人们观看赛龙舟的真实情景。有些地方(如澄海),人们在赛龙舟后,要饮“龙舟水”,吃“龙舟饭”,祷求平安健康。

  第二是食粽风俗。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之形,故曰粽,曰角黍。”潮汕人俗称“粽”为“粽球”。潮汕话“粽”与“壮”同音,所以端午节男女老少都吃粽求个“壮”的彩头。潮人世代相沿端午吃粽,是祭吊屈原遗风之一。

  民间有句“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的气象谚语。潮人食粽与全国其他方相比,其特色是粽球(粽子)是以糯米掺以猪肉、虾米、蛋、花生仁、香菇及香料为馅,有的一半为咸馅一半为甜豆沙,称为双粽球;还有山里人尤其喜爱制作“大糯粽”。事先上山砍下杉尾、三丫苦、五指胶烂煅,泡水取出有效成分浸出液,澄清后用它泡糯米,再把糯米包进竹叶里,用开水煮熟,象小枕头的“大糯粽”,剥开竹叶就像一块晶莹的羊脂玉。吃时用纱线切割成小片,蘸砂糖吃,吃起来柔润滑腻,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具有健胃、去湿、清热等效果,是人们十分喜爱的药效食品。

  第三是插艾浴(喝)药汤风俗潮汕“端午节”的另一主要风俗是插艾花浴(吃)药汤。这一天,各家各户门上要插艾(或有些地方是炙艾),“艾虎形以辟邪秽”,驱瘟辟邪。另外,这一天称作“圣日”,吃药最有效。潮人早餐有吃“五果汤”的风俗。“五果汤”即莲子、玉米、白果、黄豆、怀山等煮成。还有,人们都把栽在庭院或门外的使君子花摘下来做菜吃,自己没有栽种的,就到街上买。澄海、潮安等一带,中午有吃真珠花菜煮猪血汤的风俗,据说有除去腹中毒质的功能。小孩子吃君子炒蛋,消疳去积。老人服用谷精子瘦猪肉汤,有明目的作用。

  介绍到此结束 。祝大家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7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不仅仅因为它能吃粽子和绿豆糕,更因为它是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

  大家知道吗:每年是端午节。这可是我们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每逢端午节,人们都要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这个小常识大家要知道哦!

  对了,诉大家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要看仔细哦!“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水下喜洋洋。”怎么样,好听吗?

  端午节还有许多活动,主要活动有两个,分别是:赛龙舟、吃粽子。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端午节流行的民族地区很广,有汉、壮、布衣、侗、土家、仡佬等。

  我喜欢端午节,因为我爱吃粽子。呵呵!你们喜不喜欢端午节呢?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8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有两千年历史,习俗有很多,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端午节地习俗:挂艾草 ,因为夏天有很多蚊子,挂艾草可以驱虫除病。用艾草洗澡还可以防止蚊子叮咬呢!我在电视上看见8岁左右的小孩光着身子在小木盆里洗澡。

  吃粽子的来历是因为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他觉得世界不公平,抱着石头投江自尽所以,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包粽子,吃粽子。还会把粽子投到江里,不让鱼把屈原的尸体吃掉。

【【必备】端午节风俗的作文汇总八篇】相关文章:

1.【必备】端午节风俗的作文合集9篇

2.【必备】端午节的风俗作文锦集6篇

3.【必备】端午节的风俗作文合集七篇

4.端午节风俗的作文汇总10篇

5.端午节的风俗作文汇总10篇

6.【必备】端午节的风俗作文汇编七篇

7.【精选】端午节风俗的作文汇总五篇

8.【精华】端午节的风俗作文汇总7篇

9.【精品】端午节风俗的作文汇总9篇

端午节节日作文 小学生端午节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