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事作文

2021-12-18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的事作文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人们在这一天里会包粽子,划龙舟等等。我当然也不例外,在我们这个家庭里发生了许多趣事,这说我学会了包粽子。

  清晨,一阵淡淡的清香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爬起床,自言自语道:“今天不是端午节吗?哦!对了,这么香的气味是从哪儿来的呢?”我顺着那香味爬去,原来妈妈正在厨房里包粽子呢!我哀求道:“妈妈,你教我包粽子可以吗?”妈妈知道后,便说:“呀!”我听了,高兴得一蹦三千尺高。

  开始包粽子了!首先把粽叶清洗干净,在热水中泡一会儿。然后,在准备好枣子,鸡蛋,肥肉等材料,将自己喜欢的馅蒸煮的香喷喷的,准备完毕后,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粽叶折叠好,围龙起来,做成一个窝的样子,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包出棱角来。可我由于糯米放的太多了,怎么也包不出菱角来。我毫不气馁,打洛米倒出来了一些。然后再把准备好的馅放在糯米里,合在一起揉均匀,最后再把粽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要看四个角是否匀称,是不是有体型。妈妈笑着对我说道。我听了妈妈这话,笑嘻嘻的说道:“知道了,妈妈!”我接着做最后一部分,总是把四角形给弄歪了,不是变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团了。妈妈见我包成这个样子,笑哈哈地说:“这哪是个粽子呀?简直要把我肚子都笑疼了,哈哈!”我毫不释弱,说:“我才第一次包呢?哪像你这么熟呀!”“好了,好了,别开玩笑了,咱们继续包。”“嗯!”最后是把包好的粽子用白色的线捆绑起来。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虽然包得不是怎么样,但我却极为高兴。

  后来,我越来越包的熟练了,没过多久,就包了十几多个粽子了。

  最后,该蒸粽子了。大约需要二十多来分钟后,粽子便熟了,我们一家人吃着自己辛辛苦苦包的粽子,觉得今天的这个粽子格外鲜嫩美味,吃得格外香。

  这就是我们家庭里发生的乐事――包粽子。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2

  端午节的起源是什么?我好奇地问妈咪,妈咪笑了笑说,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于是,我查阅资料,原来,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抱石投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在我的家乡,端午节这几天,家家包粽子,响鞭炮,插艾叶……这不,一大早,妈咪就煮好了粽子,好香啊……一层一层剥开,香气越来越浓郁,食材好多呀,有香滑的糯米,五香花生,多味红豆,蛋黄瘦肉……咬上一口,沁人肺腑,再咬一口,绵润悠长……香香的粽子,黏黏的亲情;香香的粽子,悠悠的乡情古韵……

  中午时分,我们又去逛超市,人好多啊,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真是过节啊!买粽子的,买鱼的,卖鸡鸭的……

  今天是端午,好快乐!获得了知识,享受了美食!你呢?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3

  重要的节日,它的来源与屈原一想到屈原,我就感到非常悲伤,每当我听到关于屈原投河的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心总是冰冰凉凉的,但是一想我们国家有这么个爱国的人,那我们都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呀,所以总结来说就是又开心又悲伤,但是我在端午节这天过得非常开心快乐。

  虽然端午节那天我有英语课,但是我还是非常开心,英语课下课,我就被妈妈接走了,我们的新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看了,我们房间也是一样,我对妈妈说:“以后需要买两盆小花放在我们的房间的书桌上吗?”妈妈说:“那当然得要放两盆小花在你们的书桌上了。”我和妹妹听了高兴的不得了,特别是是妹妹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嘴巴都合不起来了!最后我要和妹妹去了我的闺蜜家玩我家里我们本来想先玩德国心脏病的,可是一想到德国心脏病的铃声太大。

  怕吵到别人睡觉,我们就只好进房间看书,我看着看着就听见,她们在旁边看着一部电影,我转过身一看说:“你们这样看电影也不叫上我。”我闺蜜说:“我看你不是在看书吗,所以就没叫你。”我气得火冒三仗。在她们家玩了一个下午。我想想也该回家了,就跟我的闺蜜告了别,就带着妹妹回家了!

  端午节我玩得可真是开心的不得了,好久都没有玩得这么开心过了,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忘记伟大的屈原!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4

  很显然,今天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端午节。作为第一个法定假日的端午节,它本该是欢乐的;作为“5·12”国殇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它却是苦涩的;作为适逢千万学子高考赶考的小长假,它又是忙碌而紧张的。

  这样一个多少有些五味杂陈的端午节,它的节日味道似乎被“冲淡”了。毕竟,数万个同胞的生命已随风而去,数百万同胞心中仍缠绕着灾难的阴影;千万个家庭正为高考考场里的孩子而坐立不安、心怀祈祷,又有十余万灾区考生尚处困顿,只能无奈遥望他乡的考场……

  然而,也许正因如此,这个别样的端午节也给了每个人一个难得的契机,让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稍稍停下脚步,认真思索一个问题:端午节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在我们的生活、甚至生命中到底占有何种位置?

  上溯历史——端午之起源,中国人公认的莫过于纪念不愿随波逐流、抱石自沉汨罗的千古爱国诗人屈原,人们在江中投入粽子,一是祭祀,二是喂饱鱼虾,希望它们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至于赛龙舟,也是为了驱赶水中的鱼虾,令其远离屈原的遗体。正因这种对伟大爱国者的朴素情感,让两千多年来的端午节具备了浓郁的人文气息。这种爱国主义的道德弘扬,构成了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内核,并对中华民族起到强大的凝聚作用。

  民爱国、国爱民——透过两千多年对屈原始终如一的深情祭奠,可以窥见我们的祖先对与人民良性互动关系的一种理想和期盼。然而,在“朕即天下”和“牧民如牧羊”的帝王时代,这种政治理想几千年来从未实现,民为国而抛头洒血者虽众,国(统治者)为民而真正愿意牺牲者却罕见之至。时至现代,这种理想的政治图景终于徐徐显现,从“天下为公”,到“人民万岁”,再到“我是人民的儿子”,直至领导人不顾个人安危赶赴灾难现场、共和国为普通死难者而哀悼三日……现代文明行进的足迹,清晰可见,令人振奋。

  驻足今朝——端午节之所以历千年而不消亡,除其强大的传统内核外,还在于其契合民间的实用性节日形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等,既有广泛的娱乐性,又包含驱邪辟邪的朴素愿望;尤其是赛龙舟,作为农耕社会的一项常规团体运动,既是一种激情的宣泄,又激发并训练了人们高度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遗憾的是,忙碌的现代生活,让人们逐渐淡忘了包括端午在内的许多传统节日。即使是在传统节日气氛相对浓厚的广东,亦存在这种趋势。

  “仪式”的举行,需要心境和闲暇。因此,当“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被纳入法定假日,这些“仪式”的复兴,方才在更大范围内成为可能——正如我们的春节,国外的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之繁盛,都必以公共假期为前提。在广州的泮塘一带村子,今年端午“龙舟节”的参与者中,“80后”就明显比往年多了很多,原因很简单:今年端午有小长假。可见,只要政府下决心,一个小小的改变,亦可带动传统的复兴和延续。

  在国难伤情和奥运荣光并存的一年,这个端午节,我们感受到别样的情怀。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5

  阳光如同天的炉火,燃烧起五月的天地,空气中弥漫着红枣、豆沙、蛋黄、艾草和竹叶的清香。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临了。

  夏日的上海,充满着浪漫的色彩。端午之夜,河边两岸星光点点,我们漫步在岸堤旁,享受着着美好的一切。妈妈建议去放河灯。端午之夜正是放河灯的最好时刻,大家都双手赞成。

  夜幕降临,河畔人声鼎沸。那天,这条小河显得格外美丽,我们瞬间就被这里的夜色迷住了。两岸柔柔的灯光倒映在河面上,像一条绸带在水面上摇曳闪动,宽阔的河面在夜色下银波荡漾,醉意绵绵。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早已有许多河灯被放飞,那那星星点点的河灯,一闪一闪,真有种说不清的韵味。听老人说,放河灯是一种民间很古老的传递思念的方式,而在端午节放河灯则是为了来纪念屈原。

  我也拿出莲花灯,用打火机点燃了蜡烛,站在放飞河灯的台阶上。每一个台阶,都有一个手持河灯的人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那一刻。小孩子们拿着河灯觉得新奇好玩,年轻人捧着河灯在默默许愿,老年人提着河灯感慨岁月的变迁,那场面是多么圣洁,我深深地被那放飞河灯的人群所感动了。看着莲花灯已经接触水面了,我的手有点舍不得离开了,莲花灯已经有了我的温度,它的花心中已经盛满了我对屈原的敬佩。我突然觉得它好沉好沉,百姓对屈原的爱戴之情不是全都装在这一盏盏小小的河灯里吗?

  看着这河里的河灯,整个世界似乎都被它们照亮了。河灯也载着我的希望,带着我对节日的祝福,缓缓前行。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6

  五月初五,端午节来临了。这一天,既满足口福了也满足了眼福。

  端午节吃棕子,这是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棕子有许多种口味。一口咬下去,又香又粘,回味无穷。我学着奶奶做棕子,奶奶说:“做棕子主要材料是米,要选特别的米才行。”随后从柜子里拿出一包米,放进蒸炉里。奶奶又说:“现在我们要选材料。”奶奶取出五花肉,切成碎块,放一些生粉和其它伴料一起搅拌起来。这时,米也煮熟了,奶奶拿来一片叶子盛上米然后把肉等材料放在米的里面,包完后,奶奶包得又漂亮又整齐。我学奶奶的做法包了起来。唉,不用说,包了一个四不像的棕子出来了。我无可奈何地笑了一笑。做了几十个棕子。这时钟响了九声,我不由得想起了还有赛龙舟呢!我一边想着,一边打开电视机。咚咚咚,一声打鼓声传入我的耳朵。原来龙舟比赛已经开始了。我看到各种龙舟,经面黑须的洪圣神龙,娇艳无须的天后圣龙,还有活泼可爱的哪吒飞龙……随着“砰”的一声,全体的龙舟在水面飞驰,奋勇争先,大家都想第一名。最后洪圣神龙上的人比较齐心协力,来势汹汹一举拿到了第一名的气势。正当洪圣神龙一马当先时,哪吒飞龙上的人突然发力,很快追上了洪圣神龙,可洪圣神龙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正所为两龙相争,必有一伤。也许洪圣神龙的人比较有经验,在哪吒飞龙的人休息时,它冲上去。正当洪圣神龙再次遥遥领先之时,也是最疲劳之时,天后圣龙借着后劲的强大势力勇夺第一,获得本次比赛的第一名。看完了激动人心的比赛,我觉得的并不是成绩,而是锻炼大家团队精神及团队结力量。

  我细细地品尝着热热的棕子。我想:下一年的端午节也许会比这年的更热闹。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7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在那天,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气氛里。

  这不,今年的端午节又到了,在这一天,学生们放假,大人们也不用上班,全都在家休息,可以说端午节是让所有人都开心的日子。街上处处飘着鸡鱼的香味,让孩子们大饱口福。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吃粽子,听说这其中有一个故事: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当初因为国破家亡,悲愤不已,抱石怒投汨罗江里。人们知道了,怕江里的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许多美味的粽子扔进了江里,希望这样鱼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正好那天是五月初五,善良的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节,以示悼念。

  在端午节除了吃粽子的习俗以外,家家还都在自己家的窗户上挂五颜六色的葫芦,那个喜庆,听奶奶说,在端午节这挂葫芦不仅喜气,而且,还消灾解毒,让人们平平安安的生活。还有些大人会给自己的孩子买一个葫芦,挂在孩子的脖子上。

  朋友们,你们喜欢过端午节吗?我们欢迎你们来到我的家乡音德尔镇来过端午节,你们一定会大饱口福,眼福的!

  指导老师评语:

  真是一个有意义的节日!那五彩的葫芦真吸引人,那屈原的故事更是感人。(费艳春)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8

  小时候对端午节的理解,仅仅停留于香喷喷的粽子。而本地的人们,似乎也不大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尤其是我母亲,既不懂得端午节的内涵,也不记起在门口插上菖蒲、艾枝避邪,倒从未忘记用一双巧手为一家人包上几个肉粽和凉粽。在母亲的潜意识里,她是要用一份心意,撑起一片家人团圆其乐融融的天空。我们稚嫩的心,年年都为粽子的清香和家人团聚的温馨而陶醉。

  渐渐长大,我才知道,端午节其实是为了纪念二千多年前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屈原出生于湖北秭归,他自小就树立了济世救民的远大理想。当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会景象后,决心救人民于危难之中。然而君主昏聩,佞臣当道,他实在回天乏力。面对现实,他只能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许这就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吧。但他爱国忧民的胸怀情操,却随着端午的习俗千古传承。他坚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着湘楚大地的巍峨群山,照耀着楚江的惊涛骇浪,也照耀着中华大地,成为后世典范。

  如今,粽子的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对自己说,好好享受那一份祥和惬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够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处处繁荣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会怀才不遇,定然不会屡遭排挤屡遭陷害,他也断不会以如此壮烈的方式饮恨楚江吧!

  假若他能来到天等,眼见天等政通人和,处处和谐,他一定会倍感欣慰,他也一定忍不住为天等的发展出谋划策的。不,如果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济济,能人雅士共同努力让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健康稳定,他也下决心不再从政,那么我们不妨尊重他的意愿。假如愿意,他可以在风景秀丽的龙角小天池边筑屋而栖,于端午朗日,面对一池碧波,尽抒诗兴。也或者,他来到巍巍四城岭中结棚而居,于端午佳节,手提一壶美酒,穿过幽静的八角林,来到山脚下我的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酱蘸着品尝母亲亲手精做的肉粽,不时与我举杯畅饮,那是多么温馨的场景呀!

  然而,很快的,我发现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远也回不了繁华的今世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屈原悲剧再次上演,同时好好过端午佳节,静静怀念屈大夫,细细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9

  大家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吧:生在青山青朵朵,爬岩爬坎去找我,找到回家吃饱饭,拿跟绳子栓住我。你们一定知道,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粽子。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粽子的来历和怎么包粽子。粽子的来历大家应该都有点知道,是为了纪念我国的一位爱国诗人屈原。在屈原投江后,楚国人非常想念他,于是每年的端午节大家都驾着船带着饭来到汨罗江上,把饭投入江中祭祀屈原。有一次,人们梦见了屈原,他对人们说:“谢谢你们把饭送给我,可是你们送来的米饭都被鱼虾龟蚌吃了,只要你们把饭用竹叶包起来,做成有尖角的角黍,水族见了以为是菱角,也许就不会吃了。”人们按照屈原的话做了,把做成黍的饭投入江中。又过了一年,人们又梦见屈原对他们说:“你们送来的角黍我只吃了一点,大部分还是给鱼虾吃了,你们用船送的时候,把船装扮成龙的样子,这样水族见了以为是龙王送来的饭也就不敢吃了。”从此以后,端午节就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今天就是端午节,我缠着妈妈教我包粽子。妈妈先是把粽叶泡在水里,再把要准备的米,包在粽子里面的肉准备好。最关键的一步是把粽叶洗干净之后千万不能晾干,这样粽子蒸好后就不会粘到粽叶上,这样的粽子才算到家,我先看看妈妈怎样包,只见她熟练地拿起一张粽叶,襄成漏斗状,但是下面没有漏洞,把米放进去一半,再放上肉,然后再加米,最后用准备好的绳子绑住,大功告成一只粽子就包好了。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前面几部还是挺顺利的,到了加米时,我不小心把米加多了,一颗颗米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的往下落。原来包粽子也有许多技巧,还有最后绑绳子也太难了,学了好长时间才把粽子绑住,终于一个不是很像样但是完整的粽子包好了。

  我们在学习某件事情时,一定要认真学,决不能半途而废,我们的学习也要这样。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10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端阳,处处都端阳”。我嘴里说着。

  今年的端午节跟往年大不相同,因为往年我只学包粽子,而今年我们要举行吃粽子和猜粽子比赛。

  比赛开始,忘了说比赛规则了,吃粽子是在二分钟内看谁吃的最多,猜粽子是一个人蒙着眼,另一个人拿着粽子让蒙着眼的人吃,猜什么馅的粽子。

  开始了,我大声说。爸爸真是厉害,一眨眼就吃下了一个粽子,我的表叔也不甘示弱,最后的冠军是表叔,因为爸爸吃到一半的时候说肚子疼,停止了比赛。而表叔则坚持了下去,所以冠军是表叔,奖品是中秋节的时候送一盒精美的月饼和不用参加下一个比赛。

  下一个环节是猜粽子,我和爸爸比赛,只听表叔喊:十、九、-------一、开始,我先吃,感觉非常浓的蜜枣味,我赶紧大声说:“蜜枣的”。对了,我高兴的跳起来。该爸爸猜了,我夹着一个猪肉的给爸爸吃,但爸爸说是牛肉的,我说他的舌头是木头做的。就这样我们的笑声继续传下去。

  这一天,我非常高兴。

【关于端午节的事作文汇编十篇】相关文章:

1.关于端午节的事作文300字十篇

2.关于端午节传统的作文汇编十篇

3.【精选】端午节的事作文汇编5篇

4.关于写事作文十篇

5.实用的端午节的事作文汇编六篇

6.实用的端午节的事作文汇编五篇

7.实用的端午节的事作文汇编10篇

8.关于优秀写事的作文十篇

9.关于初中的写事的作文十篇

端午节的趣事作文 端午节日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