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节日作文

2022-01-06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节日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的节日作文1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每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今年我我的妈妈的手艺又长进了,她包的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状不同,品种也不同,有红枣馅的,有肉馅的,又豆沙馅的,还有蜜枣馅的…….我最爱吃的要属蜜枣粽了,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一颗圆圆的蜜枣,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说起端五节,那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端午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仅诗词写得好,还有相当的谋略;既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于楚国的贵族,起初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进谗言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农历五月除五投汨罗江自尽。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捕捞屈原的尸体,可是一无所获,大家怕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屈原写了很多不朽诗篇,比如有:《离骚》、《天问》等等……

  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这其中寓含着很丰富的意义。

  端午节最快乐的要属我们小朋友了。来到大街上,我们胸口,有个香喷喷的挂件摇来晃去,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织成的,用五颜六色的线绣上了各种祝福的话。香袋形状各异,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我有一个香袋呈“心”字香气迷人……

端午节的节日作文2

  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在这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要插上艾草,还要包粽子,有时候还有龙舟比赛。

  据资料记载,端午节是伟大的诗人屈原投江的日子,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心如刀割,写下绝笔作《怀沙》,然后抱石投江。当地有很多人前去打捞他的尸体,都没捞上来。人们又怕水里的鱼虾啃食他的身体,所以人们用一种叶子包裹了米饭,投入江中,又划小舟驱赶鱼虾前往有米饭的地方,以免屈原的身体被鱼虾啃食了。这里用叶子包裹的米饭渐渐地发展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粽子了。

  每年端午节,我都会让奶奶教我包粽子,奶奶拿两片棕叶,我也拿两片棕叶,再把一边折成尖尖的三角形,用勺子盛一勺糯米放进去,再放入肉,然后再放入一勺糯米盖上,把多余的叶片再折叠起来,最后用绳包好、扎紧,一个棕子就轻轻松松地完成了。

  包好后,奶奶就去煮。奶奶说:“粽子要一次性煮透,否则怎么都煮不熟的。”煮了一个多小时,粽子熟了。我拿一个粽子,解开绳子,剥开棕叶,吃一口白白的糯米,软软的,嚼在嘴里甜甜的,很好吃;再吃一口腊肉,咸咸的,香香的;我这里吃一口,那里啃一下,因为粽子太好吃了,我三下五除二,一个大粽子不一会儿就吃完了。

  端午的粽子真好吃啊!我喜欢你——端午节!

端午节的节日作文3

  今年的端午,与以往不太一样

  节日的前两天父亲就宣布,今年我们不包粽子了,仔细想想也难怪,奶奶的身体每况愈下,爷爷还得一直陪着她,而父母工作在外,更抽不出时间来,震惊之余,更多的是无奈。

  我不禁回想起去年的端午,那时奶奶的身体还很硬朗,提前好多天,节日所需的物品就已经买好了。此时家里便弥漫着粽叶的清香,不仅是端午,更酝酿着整个夏天的热闹。

  我最喜欢的事还是看爷爷,奶奶包粽子。材料自然是很重要的,选好粽叶,还要在水里泡上一段时间,以此达到最佳状态,棕馅也有很多种,红枣,葡萄干,花生……当然还有我最喜欢的咸肉粽。

  开始包粽子了,其实呢过程说难也不难,可是自己做起来却总是失败。只见他们熟练地扯出两片粽叶,双手灵巧地一翻,将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状,在里面塞满糯米和粽馅,再用剩余的粽叶将他们包裹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将粽叶尖穿进针里,以针为引,将它从另一边带出来,一个不好,弄断了粽叶,一切又得重头再来,我也尝试过几次,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再熬过几小时煮粽子的时间,我们终于能享受到那难得的美味,此刻,每片粽叶似乎都褪去了她们的青涩,泛着微黄。香气也因此被完全的激发出来,老远就能闻见。此时,我们也顾不上烫了,抓起一个,剥掉粽叶,张嘴就咬,糯米独有的清香和咸肉的美味混合在一起,经久不散。

  可是今年我却再也没感受到那种味道。

  节日那天一早,我起来洗漱,竟发现桌上有两个粽子,听了父亲解释,我才知道这是他从街上买来的,算是营造气氛吧。我只吃了几口就不愿再动,虽然也不错,却少了家的气息。

  逝去的端午,我何日才能与你重见?

端午节的节日作文4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

  端午节的起源,是我们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本是楚王的部下,但楚王并不赏识屈原,后来屈原知道楚国被秦兵攻陷,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杀,人们为纪念屈原就将屈原跳江的日子定为端午节来纪念他。

  说到端午节,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粽子,粽子原是人们为屈原的尸身不被鱼虾糟蹋,便用粽子投入江中,让鱼虾吃粽子,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现在,粽子已成为了人们端午节的传统食物,深受人们喜爱。不同地方的粽子也是不一样的,粽子就分甜粽与咸粽,甜粽是北方所普遍的粽子,咸粽则为南方。在这里就介绍我们这里的咸粽,就拿牛肉粽来说,用剪刀将包着粽子的的细绳剪开,将粽叶慢慢展开,露出里面的粽子,一个三角体,色泽金黄,散发出幽幽的清香,令人食指大动。咬一口糯米,口感软糯,淡淡的咸味,说不出的清香在口里渐渐融化,回味无穷。

  端午节常见的竞赛活动就是赛龙舟了,人们认为龙是至高无上的动物,所有的动物都臣服于龙。龙舟与粽子作用一样,也是为屈原的尸身不被动物吃掉。现在龙舟以普遍成为一种竞赛。龙舟较长,有几十米长,很窄,只能并排坐两个人,大概是因为需要两边划船吧。龙舟的船头一个龙头高高翘起,雕刻的栩栩如生,龙身成一字型,龙尾也翘起来。每一艘船大概会有几十个队员,有一个人在船头为队员擂鼓呐喊,可别小瞧了他,他可是团队士气的重要成员呢!

  浓浓粽子香,悠悠龙舟游,这些都在端午节这个古老的节日散发出他们无穷的魅力。

端午节的节日作文5

  从今年开始以后的端午节都会放假了,真的非常高兴,可以在家里好好的放松心情过个快乐的端午节了,今年妈妈在这儿住着,端午节之前就给我买好了苇叶和江米,说让我这个端午节练练手,包粽子,我承认我是个懒人,好像对家务活特别不感兴趣,其实在很早之前,妈妈已经教会我包粽子了,只是很懒,从来不愿动手而已,所以还是想吃妈妈包的,不想自己干,临近端午了,妈妈的牙开始疼了,她也不想在这儿住着了,就说要回家了,对家里不放心,我劝劝妈妈,可她执意要走,没办法,妈妈就回去了。

  端午节前一天,妈妈就给我来电话问我,包了粽子没有,煮的怎么样呢,呵呵,我告诉妈妈还没包呢,因为我要上班,妈妈说,一听就知道你很懒,晚上的时间就不能包吗,就是太懒了,不想办法,我笑着说没关系,反正明天,后天我都休息,肯定可以包出来。

  端午节那天我开始了包粽子,刚一开始我觉得我肯定会烦这样的活,可是等我把一切就绪后,开始包时,觉得这也是一项很有趣的事情,看着那些苇叶和江米从自己怕手里慢慢变成粽子的时候,我也体会出劳动的快乐,按着妈妈说的方法,我没费多大的事儿就把粽子包出来了,心情很是兴奋,虽然会包,可是确实是第一次煮,我用高压锅煮了一些,又用电饭锅煮了一些,等煮好以后,才发现原来煮出来的不一样,电钣锅里的稍微硬一些,我又打电话请教了妈妈,其实生活也是老师,会教会你很多,从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就是不管是多小的事情,或者你觉得有多微不足道的事情,都需要你去尝试,慢慢的积累经验,勿以善小而不为,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个端午节很快乐!

端午节的节日作文6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到那天,人们整天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气氛里。

  每逢端午节的那天,人们都包粽子吃,听说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他叫屈原,当初他被别人杀害了并且人进了又急又宽的汩罗江里,人们知道了,怕江河里的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许多味道鲜美的粽子扔到了江里,这样鱼不会吃掉屈原的尸体了。正好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节,以示悼念。

  知道粽子是怎么包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首先把新鲜又绿油油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用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轻轻地勺起糯米,并加上绿豆、蜜枣、葡萄干、排骨、花生米,包起来用绳子捆紧,最后把美味的粽子煮上几个小时,熟透了就可以吃了,还在煮的时候那香味早已传遍了整个大街!你咬上一口常常,保证令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闻一闻,都会令人垂涎欲滴,并且那香味指望你的心里钻,可香了。

  一顿丰富的午餐过后,人人们就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来到了美丽的卦山,都爬到卦山的最高处,满怀欢喜的在卦山顶上充饥,有的在休息、有的在照相、还有的去卦山的寺庙里上香,保自己的子孙平安幸福,卦山的树长得已经很高了,树和草抽出了新的枝条,最好玩的就要算荡秋千了,我坐在上面也不想离开了。

  到了下午,人们也早已满头大汗,该洗个舒服的澡了。按着传统的习惯,人们早已准备好的艾叶、菖蒲、鱼腥草等烧上一大锅水。全家人都得洗,说是避邪气,其实按中药原理是杀菌除湿气。洗了以后,不会生痱子。

  朋友们,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来过端午节,那你一定会饱眼福和口福!

端午节的节日作文7

  端午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过一个团圆节。

  “端午节”由来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个逢五。端午节又叫“龙舟节”“诗人节”“灯节”。说起这些节日,还有一段悲凉凄美的故事呢!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周围的人纷纷走到江边划船打捞。人们争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捞了很久以后,人们还不见屈原的尸体,就回家拿米团扔往江中,不让江中的鱼、虾、蟹、阄等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于是有了现在的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黄米和糯米做成。把黄米或者糯米,还有包粽子的竹叶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叶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一个角放上大枣或花生,为的是不让米溢出来。粽子包好后,连同鸡蛋一起放到大锅里,慢火煮一下午。粽子煮好后,打开锅,芳香四溢,竹叶的香味,粽子的清香,沁入到鸡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

  端午节还有一个传统;用艾子叶驱蚊。以前医疗不发达,有些体弱残疾的人被蚊虫叮咬后会死亡,把艾叶放在门上有一种避邪的作用。人们还在端午节这天绑许多五彩的小扫帚。小扫帚是用麻线做成的.。人们用各种染料把麻染成七彩线。绑制成1厘米长的小扫帚,再用一些小果壳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中间有一个小孔,将七彩线把小果壳穿在一起,绑在孩子们的手脚上,以示吉祥如意。

  中华民俗源远流长,这不是迷信,而是传统习俗。我们应该去尊重它、保护它。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成为民族的和谐,为经济的腾飞做出贡献。

端午节的节日作文8

  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也称为端阳节。在这一天家家的门前都挂满了艾草,我家也不例外,奶奶一大早就到街上买了一大把艾草回来,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艾草,因为它会发出一阵奇特的香味,非常难闻,刺鼻。我一直埋怨奶奶是不是着迷了。奶奶不但不生气,而且还告诉我为什么要挂艾草︰是因为五月蚊很多,挂艾草可以蚊蝇,不仅如此还可以驱魔的,保佑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我慢慢地闻了闻周围已经没有一阵难闻刺鼻的艾草香了,而有着一阵美好的祝愿。

  端午节不但要挂艾草,而且还要吃粽子。说到粽子,我便想起了去年奶奶做的粽子,奶奶还像以前一样做着,我在好远就看到了粽叶了,糯米那清清的香味了,包好粽子,我们就把粽子放进锅里,我真想立刻就吃到粽子,3分钟过去了,5分钟过去了,粽子怎么还没好呀,我等不及了,过了一会,粽子出锅了,我立刻就拿出一个,看见那晶莹剔透的粽子,我尝了一口。我顾不上热,也顾不上斯文了,真是香甜可口,那里面的红豆像天上的小星星闪闪发亮。

  我为了知道更多关于粽子的知识,我便让妈妈讲给我听,妈妈看我这么想知道,便说给我听,粽子分两大类,有甜粽和咸粽,粽里有可以放肉和豆子,形状有牛角形,三角形等。吃完粽子以后我便和妈妈一起去散步,街上散发着香气扑鼻的香味,真是个难忘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节日作文9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五彩线,手腕绑;吃棕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唱的就是农历五月初五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而这也正是我最喜爱的一个节日。

  正如民谚常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会洒扫庭除,将艾叶插于门眉之中,以驱痒辟邪。在我们家也不例外,可对于我来说,我最期待的事却是包粽子。

  记得每到那天清晨,奶奶就会赶早去采集布满晶莹露珠的棕叶,用糯米做粽子馅……,而此时的我总像个“跟屁虫”一样,紧跟在奶奶的身后“偷师学艺”:首先要把手洗干净,再用手把棕叶慢慢地卷成一个圆锥形,轻轻地把糯米灌进去,最后再把口牢牢封紧……

  是的,一般的人家都是这么包的,可奶奶却包得特殊与众不同。你看她会先把粽子馅分成各种不同的口味,如蛋黄肉松馅葱花鸡肉馅冰糖豆沙馅原味馅卤肉馅等等。而每一种馅还会对应一种形状,像蛋黄肉松馅对应的就是三角形状,葱花鸡肉馅就是五角星形,冰糖馅就是圆形的……,包着粽子的奶奶就像个魔术师一样,尽情地变换着各种法术,而我也瞬间就变成了她的粉丝,为她端茶送水,任她差遣。当然了,最终的受益者也非我莫属了,每当我闻着浓浓的棕香味,想象着立即尝到口中的美食,心不觉就美得像花儿一样,好似踩着空中的彩云跳舞般美妙。

  叶香绕梁,粽香留唇,端午年年有,年年盼端午。

  这就是我喜爱的端午节,但愿每一个端午节都能如此美妙,但愿心中那朵幸福的彩云能一直萦绕心间。

端午节的节日作文10

  六一节度过后,端午就款步而归了。她从花明柳岸入丝的江南走来,从绿阴如盖柳树含烟走来,从我深深的期盼中走来。

  我的故乡在河南,村庄都是群山,山上风景都是那么的美丽,一条清澈的小溪丛巍峨的山间溢出。

  端午,是勤劳纯朴的村民们的小憩的日子。这天,全村男女老少早早的吃完饭,在晒谷上围城方阵。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尽情的跳舞、对歌,给平静安宁的村庄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晚上,乡亲们会在晒谷坪上燃起篝火,在火的旁边围成一个圆圈。火光照亮了村庄,点缀着夜空。乡亲们各自从家里拿来粽子,鸡蛋,煮蒜互相品尝、赠送。那热闹的场面,那淳朴的风情风俗令我至今忘怀。当送出最后一个粽子时,自己的身边已堆了一大堆。这种古朴纯正的民风一直保留在遥远的村庄甜了一代的山民。

  记忆最深的是我8岁那年的端午节,那年,不知怎的,我全身长满了又大又紫的脓包,疼的我不的安宁。这时,爷爷说:“望博,你等着,我去弄些狗栆叶和老鼠刺回来”直到下午,他才回来。我听人家说,这玩意放在水里沸腾后,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后,过了几天真的不疼了。第三日就好了。

  事后我问爷爷。他说“你小子走运,逢上端午节,要不,够你受的!”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于恰逢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节日!

  其实我最喜欢吃粽子了,有甜有软,每一次过端午节,我就要求爷爷给我买粽子。

  哎,现在长大了,不怎么吃粽子,总觉得小时候是那样地幼稚。我是多么想回到小时候,回到童年记忆中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节日作文11

  五月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端午节作文400字。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赢驱亦点舟。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标盘。

  这首诗描写了南宋诗人陆游在端午节的这一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粽子,插艾草,储药,配药方,祈祷这一年能平安无事。从中也能反映出了江南端午节的风俗。

  自从,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我们的节日》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有很深的文化知识,和很多很多的名子,比如有端午节,端阳节,重五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诗人节等各种各样的节目。

  端午节的来原有很多种,有纪念屈原说,龙说,纪念伍员说,等20多种,作文400字《端午节作文400字》。

  其中,最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

  据说,公园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着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屈原正好在五月初五的时候跑到江边投河而死了,所以人们都在五月初五的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纪念屈原,所以,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的风俗,每到五月初五,每家每户的门上都挂上了葫芦,也挂上了艾草,听人们说,挂上葫芦或艾草,可以辟邪消灾,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郁郁的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小朋友最爱吃的各式各样的粽子,有红枣粽子,火腿粽子,赤豆粽子等……

  还有很多小朋友戴着一个个引人注目的香包,还有的小朋友用五彩缤纷的包做饰品,既香味袅袅,又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走在大街上又引来了许多过路人的流连的目光。

  我很喜欢《我们的节日》这一本书,为我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通过另一个角度去审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更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吧!

端午节的节日作文12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这天,大家都要吃粽子,这事谁都知道的。当然还不止这一习俗还有,赛龙舟、挂香包。

  回想今天的端午节,真让人难忘!

  端午节的这天,我们一家三口在家里准备包粽子。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既好奇又兴奋。只见妈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有:糯米,猪五花肉,粽叶……这粽叶又大又长,还绿绿的;这糯米又香又甜,白白的;还有还有,这五花肉还是三肥七瘦的呢!单看着这些食材就足以让我垂涎三尺了。一切准备就绪后,只见妈妈把两块粽叶重叠起来,剪掉根部,说:“一定要记住,如果只要一片包,那里面的心就会溢出来。”说完,便再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我和爸爸也学着妈妈有模有样地包起来。“现在我们放入1/3的糯米和一块五花肉,再放入1/3的糯米。好了!”“妈妈,这太简单了,看我的。”“嗯,不错哦!”我听到妈妈的表扬,心里美滋滋的。再看看爸爸包的,我和妈妈都不约而同地笑出了声,爸爸也自我解嘲地笑出了声。

  “好了好了,言归正传,现在呢,我们就用粽叶盖上开口处吧。”爸爸也随声附和道:“要顺着粽叶卷起,可不要漏出糯米粒哦!”“知道了。”我有些不耐烦了,都迫不及待地想吃了。妈妈笑了笑说:“嗯,都不错,只是……好了,到最后一步了,就用棉线绑起来吧。”“终于包好了!我都快馋死了!现在,开煮吧!”

  “真香!”今天的端午节,真令我难忘!因为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成果,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节的节日作文13

  星期六我和妈妈去外婆家“妈妈,妈妈我们买点东西给外婆吃吧”妈妈说:“好呀,端午节快到了买点粽子,鸡蛋吧。”我问妈妈端午节为什么要买粽子呢?记得幼儿园老师以前也说过端午节的故事,可那时年纪还小,只记得端午节要吃粽子、赛龙舟。

  在路上妈妈给我讲了端午节是怎么来的:传说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他提倡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合齐国抵抗秦国,遭到一些小人的强烈反对,楚怀王听了小人的话把屈原革了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长江流域。后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五月初五那天,他伤心欲绝抱着石头跳下汨罗江,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哀痛,纷纷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着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的还拿了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模仿。还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哦,现在我明白了端午节原来是这样来的。”

  听了这故事小朋友们你们也清楚端午节的由来了吧!

端午节的节日作文14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我和妈妈冒着细细的雨丝去姥姥家过节。

  来到姥姥家门口看到门前插着一些翠绿的植物,我的心里冒出一个大问号,这是什么?为什么要挂在大门口?我忙问姥姥,姥姥笑吟吟的说:“这是艾蒿,在端午节天亮前插在门窗上可以驱蚊杀菌,还可以辟邪驱鬼。”接着,姥姥给我和妹妹系五彩线,戴香包,她说;‘小孩子带上这两样东西可以避开蛇蝎毒虫的伤害,保平安。过了一会儿,姥姥开始准备包粽子的材料。她先把洗干净的粽叶放进锅里煮十多分钟,这样可以除去叶子的青气,增加叶子的柔韧度,在包粽子的时候才不会破。然后把糯米淘洗干净浸泡五六个小时。一切准备完毕后,开始包粽子了。姥姥把两片粽叶稍作重叠放在左手中,用右手捞出适量的糯米均匀的摊在粽叶中央,再放上蜜枣和花生,两食指向中间护拢糯米,卷至半圆柱型,两边叶子向中间折叠在卷,用线缠紧,一个圆嘟嘟的粽子就包好了。等到所有的粽子包好后放进锅中,煮上两个小时,把火关小,用文火再煮两个小时,再把火关住焖上两个小时就可以吃了。

  吃着香甜的粽子,姥姥又给我们讲起端午节的来历,原来是为了纪念历伟大的诗人屈原的一种传统方式。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他为人正直,忧国忧民,一心致力于国家的变法图强,但是却屡屡遭受小人的谗言攻击和迫害,再加上楚怀王昏庸无道,不辨忠奸,满怀忠君爱民热情的屈原最终在悲愤绝望中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投江后,老百姓为了防止鱼虾啄食他的尸体,驾着龙舟把粽子扔下江赶走鱼虾。从此以后每到端午节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我一边吃着粽子,一边听姥姥讲故事,感觉到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端午节的节日作文15

  中国有许多传统佳节。比如:中秋节春节清明节……但我最喜爱传统佳节就是端午节了。

  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传说这天爱国诗人屈原听说国家快要灭亡消息时,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抱起一块石头纵身跳入江河中。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原,就划着龙舟,在江河上撒糯米。直到此刻,一到端午节人们就用划龙舟吃粽子习俗来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每当端午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有豆沙……我家也不例外。今年端午节我还学会了包粽子呢!首先,我学着妈妈样子,找来两片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放上一些糯米,再放上一些花生蜜枣,接着又放了一层糯米,用筷子搅匀折好,最后用绳子捆好。瞧!一个歪歪扭扭,有点出米粽子就包好了。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我仍然不灰心。在妈妈指导下,我最终包得有模有样了。经过我和妈妈半个小时奋战后,粽子最终包完了。最后一步,煮粽子。一个多小时后,香喷喷粽子就出锅了!我小心翼翼地找到了那个有点歪歪扭扭粽子,轻轻一咬,呀!真香啊!接着,我把那个粽子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妈妈说:“别吃那么快,会粘着牙!”我一边吃粽子,一边小声地说:“真好吃,真好吃!”

  在中国众多传统节日中,我最喜爱是端午节。因为在那一天我可以吃到自己包粽子,那真是太开心了!

【端午节的节日作文(精选15篇)】相关文章:

【精选】端午节节日的作文六篇11-26

【精选】端午节的节日的作文4篇12-26

精选端午节的节日的作文八篇01-05

【精选】端午节的节日的作文10篇01-03

【精选】端午节的节日的作文八篇01-02

快乐的节日作文端午节12-27

精选端午节节日作文合集5篇08-08

【精选】端午节节日的作文汇编九篇01-03

【精选】端午节节日的作文汇总八篇01-03

家乡的端午节初中节日作文06-08

端午节的节日作文 端午节的节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