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中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我最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起源于纪念伟天的爱国诗人屈原。几千年前,屈原由于反对妥协,受到了楚国权臣的打击和陷害,他禁不住内凡的愤怒,最后自投汩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当地老百姓都很尊敬和爱戴他,为了他的尸体不被鱼吃掉,就用棕叶包了米扔进了江里喂鱼。以后的端午都用这种方法来纪念他。
每年的端午节都是妈妈的生日,那一天,我们全家会买大蛋糕,给妈妈庆祝。我们家的老太太和外婆会包各种各样口味的粽子,而且形状多多,有三角的,四角的,枕头形状的……
远远的就能闻到浓浓的粽子香,真是诱人极了!
还有几天,又到端午节了,我们在纪念屈原的同时,也要向他学习,一定要做一个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小时候,端午的香包飘着幽香,姥姥手中的针线又在忙。
长大了,端午的香包是她的礼葬,姥姥已不再我身旁。
而现在,端午的香包是一串念想,姥姥的爱在外婆桥上。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期待过端午节。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豆沙或枣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包粽子的叶子上沾满了水,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馅儿甜甜的,有了米,这种甜也不腻了;米中融入了枣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满嘴“小胡子”,妈妈见了笑我是只“大脸猫”,我却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头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会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动步子于床前,从枕边的针线筐中取出几个香囊。那时外婆还只有我一个孙辈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会有五六个外婆做的香包。这些香包各式各样,在我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儿的。外婆那时手还很巧,会做很多种图样。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阳、月亮、星星的;还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无论做什么,就像什么,虽说没达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绝不比路边买的那些差。
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香包的那种味道,但那无疑是我那时的最好饰品,于是,我国的满身都是德,犹如天花乱坠。效益看着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说什么,依然“孤芳自赏”,跑去妈妈面前玩了。
现在物是人非,我穿过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长大了,表弟已经七岁,外婆也去世很久了。我们家端午节的习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没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长着,一天又一天。但有时心里却十分空洞,越临近端午,越是如此。
怀念我亲爱的饰物――外婆充满爱意的香包。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飞絮悄然隐没在浓浓的绿荫中,绿色开始浓重起来。最早的那些花在几场漓漓落落的小雨里散尽,下一场花事不久便会缤纷而来。
一些果实,隐约在枝头,摇曳着芬芳的五月。记忆里那个五月的节日,此时姗姗而来,
北方的端午节,没有赛龙舟,饮黄酒,包粽子那样浓烈的气氛,而是以自己独特的传统方式,配香荷包,挂葫芦,挑艾蒿。小时侯的记忆,就是这些,可以驱邪,避灾。父母们美好的心愿,在幼小孩子们的心里有了关于端午节最初的朦胧的记忆。
直到自己长大了,做了母亲,又把这些教给了孩子,可是孩子们除了觉得这些好玩好奇之外,他们似乎什么也不会想,更不会懂得这样的节日对我们这样的大人有什么意义。
五月里的这个节日,在我们这里叫五月节。一直是记忆里那个温暖,淳朴,幸福的节日。当早晨的第一道朝霞从玻璃窗照射近来,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这天是五月节。伸开胳膊,手腕和脚腕都系上了五彩线绳。这是妈妈提前悄悄准备好的,也是在我们的睡梦中悄悄系上的。五彩线绳是这个节日里幸福的标志。院子里的脸盆里,早已盛满了浸泡艾蒿的水,用艾蒿水洗脸,可以去邪避灾,艾蒿的淡淡微苦的的清香涌进鼻孔,清爽,还有那么一丝芬芳。妈妈忙着早饭,五月节煮荷包蛋,这是北方过节的习俗。五月节,这个节日应该是意味着这一年吉祥,幸福,平安。
其实,那时的五月节是从初一开始的。初一的鸡蛋鹅蛋都要作上标记,留到初五这天煮。小孩的手腕和脚腕系的是一根红线,初五才能系上五彩线,剩下的几天里大人们要准备一些小礼物,比如缝荷包,荷包很小,样子和石榴差不多,我想那应该是有特殊寓意的,各种颜色的荷包里面装着香草,随着风远远都能闻到一股浓香。
心灵手巧的母亲用剩下的零布头,为我们缝制各种小饰品,我们最喜欢的小辣椒,是用红布缝的,比小拇指一半还小,还有一样最精巧的小扫帚,用麻线作的,扫帚把只有牙签粗细,用红线缠绕着,扫帚头只有指甲盖儿大小,串起来与荷包在一起,缝在衣服的前襟上,或者后肩上,当时真是一种炫耀。现在还能想起来,这既是一种浓浓亲情,又是北方特有的趣味习俗。
后来知道,南方和北方过五月节是不一样的,南方有吃粽子,划龙舟的风俗,而在北方,除了吃荷包蛋,带香荷包,还要在当天的窗前或者门梁上挂上葫芦。家家户户都飘着五颜六色的葫芦,似乎没有人关注是为了纪念什么,他们只是延续着祖先留下的风俗来过这个节日的,只是为家人驱邪免灾,祈求这一年平平安安,风调雨顺。
我们小时的五月节不能缺少的是自己亲手叠的葫芦。也最乐于做这个活,把裁完的手掌大小的方行彩纸,经过几道繁杂的工序,放在嘴边,用气一吹,就成了一个里面空着的立方体,还带着两个或四个灵巧的小翅,底面再用针串上半尺左右彩条纸,一个完美的葫芦就做成了,盯着母亲手里的彩纸灵巧地翻来折去,自己也笨笨地按照母亲的指点去做。时常为了一个葫芦,要练习半天,叠完了又拆,然后再叠,才能七拧八歪地叠成一个葫芦。再从自家的树上折下一小节树枝,把葫芦三个或五个栓在树枝上,插在窗户和大门上,翠绿的树枝间飘着五颜六色的葫芦,这是北方五月节最美最自然的一道风景。那些花花绿绿的葫芦随风飘起,仿佛就可以把那些病魔,灾祸挡在外面,我们在亲情的呵护,祈愿里,幸福而安宁。
我想现在依然可以看到这风景,有些东西,在人们的心里是无法改变的。就如我们固执地拽着岁月的裙裾,不肯步入时光的隧道一样。
如今,又到了这个节日,徜徉在街边,看不到手叠的方方正正的葫芦,还有那缝制的小巧的香荷包,那种温馨的喜悦在心里淡了,远了。年纪大了的母亲也已经不再亲自叠葫芦和缝制香荷包了。看着这些机器作出的葫芦很漂亮,那各种的样式也是手工叠不出来的,比手工的更完美更时尚。却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种亲切和质朴,包括那记忆里散发着淡淡清苦香味的艾蒿,那种香味已经变的有些枯燥和飘浮。
毕竟,有一些记忆也渐行渐远,然后淡去消失。岁月的年轮在一年年递增,而历经过那种温暖我们,已经牵着如自己那时一样个头的儿女们,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怀着心底的眷恋,淡然行走在季节浓郁的风里,时光静淌,而我们的温暖依然在心里。
无论季节远近,芬芳的节日依然还会如期而至,叠加在岁月的长河,蜿蜒绵长,静谧无声。我们守在与这个五月相约的路口,用目光里的余热,温暖掌心的记忆。在一份平淡的相守里,静静感受一年一季的淡淡情思,安暖温婉。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当布谷鸟清脆的歌声飞过门前的皂荚树,村东头的山坡上,小麦已是一片金黄,期盼的端午节就要来了。 乡村的五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记忆中的端午节总是在人们的翘首相望中姗姗来迟。每天放学回家,我和小伙伴们常常相约经过那片麦地,看着笑弯了腰的麦秆,妈话就在我的耳边响起——麦子熟了,端午节也就来了!
村东头的小麦地里人影匆匆,一浪赶着一浪的金黄在人们的脸上闪烁,生产队正组织人力在收割麦子。布谷鸟掠过人们的头顶,叫声依然那样清脆。爸爸说,快割吧,你听,布谷鸟都在吆喝“割麦插禾,割麦插禾”呢!妈妈望着趴在草地上抓蚱蜢的我笑着说,你还不起来,布谷鸟都在骂你“龌龊哥哥,龌龊哥哥”呢!我不知道布谷鸟到底在说什么,但我只知道等小麦打出来分到各家各户,端午节就来了,我就可以跟着端午节,美美地吃上一顿像模像样的饭菜,还可以拿着妈妈亲手蒸出来的馒头,一边吃一边在小伙伴面前炫耀。
生产队的仓库门前人头攒动,金黄的'麦粒把悬着的大钩秤笑得前俯后仰。家家户户都挑着箩筐来分麦子,大人们忙着过秤称麦,小孩子在人缝中穿梭,我屁颠屁颠地跟着妈身后,看着妈妈将自家分到的麦子倒进箩筐(其实也只有三二十斤),我自告奋勇地抓起扁担的一头,让妈妈将绳子一道道绕在扁担上,然后,我在前,妈妈在后,将麦子倾斜着歪歪扭扭地抬到村子里的一间大磨坊。 磨坊里一台柴油磨粉机隆隆的叫着,淹没了本来就听不清楚的喧闹声。我家人口最多,妈妈总是叮嘱师傅将麦子多过几道磨,虽然面粉不及人家的白,但斤两竟多了很多。捻着雪白细腻的面粉,馒头的香味已经侵入鼻翼。
初四的夜晚,待我们五兄妹睡后,妈妈一个人忙着准备明天的端午节,爸爸常年在外为生产队创收,最早也在第二天上午回来。厨房的香气总是诱得我闭不上眼,悄悄起来,看见煤油灯将低矮的厨房映得黄亮,妈妈正系着围腰在悄然忙碌。新出磨的面粉倒在一个大脚盆里,妈妈用水轻轻地调和,一会儿弯腰双手用力揉搓,一会儿用两个指头捏起面团,高高拉起,当面团能拉起一条线的时候,妈妈会拿出一块老面(其实就是酵母)将其碾碎,均匀地撒在面粉上,然后又一次揉搓。昏黄的灯光在跳跃,妈妈额头上的汗珠滑过脸颊,我伸出小手轻轻地帮妈妈拂拭脸上的汗珠,看见妈妈微笑着将揉和均匀的面团用一个瓷盆盛着,盖上簸箕,用旧棉袄蒙上。“睡吧,明天早上就有馒头、包子吃了!”我咽下一口唾液,跟着妈妈回到房间,枕着端午节的馒头进入了梦乡。 也不知什么时候,我被厨房里叮叮当当的声音吵醒,揉揉惺忪的睡眼,星星依然在窗口眨眼,妈妈已经准备蒸馒头了。端午节的阳光穿过门缝,厨房里正弥漫着浓雾一般的蒸汽,浓郁的馒头香味把我们兄妹五个早早地诱到锅边。父亲一清早就赶着毛驴拉着板车回来了,我们一人举着一个馒头小鸟一样将父亲围成风景,等到父亲在板车上取下久违的鱼肉,端午节也就真正来到我们家里。 端午节来了!房门顶上的砖缝里插满了我和妹妹割来的艾草和菖蒲,爸爸蘸着雄黄酒在我们兄妹五人的额头、手臂依次圈过,新酿的米酒从锅边溢出香甜。饭前,妈妈还不忘叫我端送一碗水酒,捎上两个馒头给隔壁的“二爹”(二爹是位参加长征的老红军,七十多岁了,但孤身一人)送去。端午节的午饭比平时丰盛得多,鱼肉虽然少,但毕竟属于我们自己,再也不必担心哪碗好菜要留给客人,飘着油花的猪肝汤可以无拘无束地喝得滋滋响。看着我们狼吞虎咽地将一桌饭菜吃得精光,妈妈闪着泪花望着父亲笑了。 记忆中的那个端午节我敞开肚子吃得很多,下午的时候肚子一直胀痛,妈妈不停地帮我揉着肚子,还笑着说,看你吃多了吧,又不是你一个人的端午节?布谷鸟又一次飞过门前那棵皂荚树,揶揄地叫着“龌龊哥哥,龌龊哥哥——”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今天是端午节,我知道是要吃粽子的。为什么呢?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的诗人——屈原。今天我们全家一起来吃粽子了。
奶奶从超市买来了好多的粽子,有各种各样口味的:蛋黄馅的、豆沙的、蜜枣的、还有鲜肉的。看得我眼花缭乱,好想吃啊!
粽子是金字塔形的,有四个角,外面包着绿色的粽叶,用花花绿绿的绳子绑着。开始煮粽子了,奶奶把一个个粽子放入电饭锅,不一会儿,香气就扑鼻而来。粽子煮好了,奶奶把粽子端上了桌,妈妈喜欢请吃甜的,挑了一个豆沙的;爸爸喜欢咸的,选的是蛋黄板栗的;奶奶也喜欢甜的,拿了一个蜜枣的;而我当然要挑我最喜欢的鲜肉粽了。撕开外面的粽叶,一股清香直钻入我鼻孔,轻轻一咬,嘴里充满了肉粽的香味。真好吃!
我一共吃了两个粽子,吃得饱饱的,觉得好幸福啊!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今年的端午节,第一次被列为国家法定休假日。照例过节可以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本应非常愉快,然而今年举国上下抗震救灾,也就没有好心情去细细品味粽子的味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我们特别思念四川地震灾区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小伙伴们!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全班小朋友一起举行“情系灾区、共过端午”的特殊的主题队会。对于灾区的小伙伴,我们有几多思念几多担心:废墟里长眠的小朋友,天堂里怎样过端节?失去父母的小伙伴,现在学习生活怎么样?身体受伤的小伙伴,你们的伤情好些吗?┅┅真想手捧粽子插上翅膀,飞上灾区去看望受苦受难的小伙伴,安慰小伙伴受伤的心。
在队活动中我们观看抗震救灾中可歌可泣的一张张图片,讲述动人心弦的一个个故事。我永远忘不九岁小男孩林浩逃离教学楼,又返回去救别的同学的动人事迹,也忘不三岁男孩朗铮被救出后躺在担架上给救援队的叔叔阿姨敬礼的感人场面。你们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勇敢;在被援助后懂得感恩,这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地震震垮灾区的房屋,但它震不垮全国人民的意志,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队员们纷纷慷慨地捐出自己积攒的钱表达爱心,是为救灾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在活动最后,我们手捧点燃的蜡烛,齐唱“明天会更好”,遥祝远方的灾区小朋友,在全国人们的帮助与支持下,尽早脱离灾难,早日重建家园,恢复健康,投入学习。衷心祈祷天堂的小伙伴们安息!祈盼灾区的小伙伴们更加坚强,永远幸福!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这些传统佳节中,我觉得最有趣的节日要数端午节了。
每年端午节,爸爸都会包上一些美味的粽子。我爸爸包的粽子和南方常见的粽子很不相同,它们可都是用新鲜的芦苇叶做的。把芦苇叶煮沸杀菌后,包粽子的“大戏”就要开幕了。先挑两三张宽大的新鲜的芦苇叶,把它们折成一个圆锥形,然后往里面放上一些圆糯米,接着放入两个去了核的金丝蜜枣,再放一些圆糯米,直到快溢出来为止,最后把上面的芦苇叶卷下来,并把自制的钢针穿过粽身,被钢针带着的芦苇叶尖也一同穿过粽身,一个无需一根棉线的长尾粽就这样做好了。这种风味独特的芦苇叶粽我每次都能吃上好几个。
端午节又快到了,今年可和往常不一样,因为我准备也加入包粽子的队伍。原本以为每年都看着爸爸怎么包粽子,自己肯定一上手就能包成,结果,圆糯米总是不“听”使唤,老往缝里“跑”出来。呼!终于不“跑”了。我赶紧把上面的芦苇叶卷下来。芦苇叶尖也终于抽出来了。为了显得稍微漂亮些,我还特意把芦苇叶尖留得长长的。大功告成!一个“小马哥粽子”终于完成了。后来,我慢慢学会了包粽子,整整一个上午,我们包了40多个粽子。
下锅了!煮了整整一个小时。一锅香喷喷的芦苇叶长尾粽终于出炉了!我迫不及待地找出我包的长长的、丑丑的粽子。咬了一口,哇!真好吃!可能是自己做的缘故吧。
我们一家三口一边吃着粽子,一边聊起了端午节的来历。妈妈告诉我:中国古代有位诗人名叫屈原,他见自己的国家眼看就要战败了,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汨罗江,以身殉国。人们知道了这件事,就连忙用粽子包起糯米投入江中,不让鱼、虾、蟹咬食屈原的身体,于是,五月初五吃粽子的文化传承了下来。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吃“五黄”、赛龙舟、挂香囊等传统习俗。
今年端午节好开心,因为我不仅品尝到了自己做的美食,还收获了知识,比去年、前年光吃着爸爸包的粽子更有意义。
端午节的作文 篇8
今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一大早,我们一家前往外婆家过端午。在路上,妈妈跟我介绍了,端午节的习俗:喝雄黄酒,挂艾草……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要包粽子、赛龙舟。
外婆是个包粽子能手,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馅,包出棱角,最终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就算完工了。外婆动作麻利,边说边做,包的粽子模样各个“标致”,我羡慕的不行,也想试一试,笨手笨脚地怎样也没包好,最终在外婆的指点下,才算完工。不禁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外婆,你真绝了!”把包好的粽子放进一个大锅里煮,不久便从我垂涎三尺,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最终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剥开,咬上一口,真是美味无比!
端午节可少不了赛龙舟。中午过后,我们一家便前往竹岐的金水湖观看龙舟赛。湖边早已人山人海了,彩旗飘扬,湖面上聚集了许多五颜六色的龙舟。比赛在人们的期待中正式开始了,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鼓手坐在龙头有节奏的敲打着,划桨手动作整齐划一,奋力拼搏,一艘艘龙舟仿佛就像一支离弦的箭向前快速地行驶。赛场上的活力也点燃了场外的人们,“加油,加油!”我们伸长脖子,放开嗓子呐喊,水手们听了更加卖力地划船。龙舟的身后留下一道道波纹,原本平静的水面跳起了欢快的芭蕾舞……
在这一天,我们既能吃到又香又甜的粽子,又能观赏精彩的赛龙舟比赛,真是欢乐的一天啊!
端午节的作文 篇9
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包粽子。每当我唱起这首歌,就会想起台湾的特产——粽子。
有一天,奶奶一边在包粽子,一边说:“其实包粽子很简单,只要摘一些粽叶,放一些白糯米,再放一些豆,接着放一块肉或一颗红枣,最后再把粽叶三折两卷的,就搞定了。过了一会儿,满满的一桶粽子出现在我的面前,有的像棕头,有的像小山,有的像……最特别的算是小脚粽吧。
奶奶把粽子放进窝里蒸,不久,粽子的香气扑鼻而来,我流着口水,迫不及待地向奶奶拿了一个粽子。我把热腾腾粽了来回倒着,呵着气。小心翼翼地把粽叶打开,闻了闻,自言自语地说:“啊,真香!”我吃了一口,津津有味地嚼着。每次我们都会拿出好几个送给邻居、朋友们吃,跟他们一起分享。
真希望每天都能吃到香喷喷的粽子。
端午节的作文 篇10
端午节前夕,商店超市都开始叫卖着粽子,价格几元、几十元,上百元不等,甚至出现天价粽子。一边是商家为促销而打着漫天的广告,一边是国家三令五申的严查买粽子送礼。不知什么时候,粽子这么神圣的食物也和腐败挂上了勾。
记得小时候,剑阁乡下过端午节是不吃粽子的。粽子是南方特产,是为纪念屈原投江而喂鱼的祭品。剑阁因地处川北,大多数地方山高缺水,水稻产量又低,糯米很少种。剑阁是没有粽子的。
剑阁农村过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分三次过,农历五月初五,十五,二十五分别叫大端阳、中端阳、末端阳。而一般的家庭只过大端阳。大端阳也是最隆重的节日。出嫁的女儿会在端午节回娘家看望父母。而父母招待女儿女婿最隆重的形式就是蒸馒头。头一天发好酵面,端午节一早就开始和面。馒头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桃子、有的像斑鸠、有的像喜鹊、有的像青蛙…条件好的还会蒸各种馅的包子。当然是素菜的,或是米拌的。孩子们回到外婆家,挑最喜欢的斑鸠,它最形象,拿在手上舍不得吃,看了又看,摸了又摸,闻了又闻,爱不释手。直到馒头冷了,才掰了斑鸠的小腿慢慢品味着,回味无穷。
我们村是有名的贫困村,一年粮食不够吃,大女孩都远嫁绵阳等富裕地方。在大集体那个年代,我们村很少有人家蒸过白面馒头。
端午时节,正是麦收季节。经历了青黄不接的二三月,每个人都翘首期盼着这个可以吃饱的节日。金黄的麦子,飘着诱人的麦香,飘荡在村庄的每个角落。
在端午节的前两天,生产队就会把还未晒干的麦子,折算斤两后分几十斤给各家各户,让人们可以过一个饱胀的端午节。在那样一个机械化落后的时期,要把这些还带着水分的麦粒,磨成白面,几乎不可能。而乡下人自有办法,他们不用晒干麦子,就把这些麦子用筛子去掉麦壳,淘干净后和着井水,用石磨磨成浆,那连着麦皮的面浆,白中带黄,从石磨流出来,就像小小的瀑布挂着。这时候,院子里热闹开了,每家每户都忙着推腰磨子,大孩子帮着妈妈推磨,小孩子则围着石磨转圈、叫喊着、兴奋着。一会儿,父亲开始抱着麦秸,把锅烧热;婆婆则熟练的用高粱做的锅扫把,沾一点菜油,刷一下锅,然后用勺子舀一勺麦浆倒进锅里,用锅铲轻轻一刮,很快,一张有软又香的水摊面馍就起锅了,放进干净的竹筛子里凉一下。一张两张,还不等凉好,就被围着锅台的孩子一抢而空。婆婆一边叫着:“慢点,慢点,别烫着”。孩子们则不管,早就饿瘪了肚子,就等着去填饱。他们也不去计较那白味的水摊面的味道,只觉得它软软的,香香,甜甜的,真好吃。婆婆则站在锅台边,不停地刷着,直到刷完为止。她也不会提前尝一口。孩子们都差不多了,就把后面剩下的面皮,切成小块,放一些盐葱吵一下,那便是端午节上的美味。
而我们家小时候姊妹多,分的粮食少。婆婆管家,为了节约麦子,一年最多只能有一次这样的享受。婆婆为了让我们能吃上水摊面膜,就鼓励我们和她一起去拾麦穗。因为大集体劳动,有的麦子很成熟,加上太阳晒,就有麦穗掉在地上。很多老年人和小孩就会去拾麦穗。别人睡午觉时,我们就戴顶草帽,跨一个竹篮子,和婆婆一起去拾麦穗。有时候运气好,一个中午就能拾一篮子。估计队里出工的时间,就回家。(因为怕队里发现没收),然后把那些麦穗晒在自家院子里,等积累多了,再用小锤去捶。看着那些胜利果实,心里向往着下一个端午节的美味。
那飘着麦香的端午节,已留在了记忆深处,而那美味的水摊面也留在了时代的记忆里。
【【精品】端午节的作文集合十篇】相关文章:
【精品】端午节节日的作文十篇12-15
【精品】端午节小学作文集合十篇01-06
【精品】端午节风俗作文集合十篇01-06
【精品】端午节节日作文集合十篇01-06
【精品】端午节趣事作文集合十篇01-05
【精品】端午节主题作文集合十篇01-05
【精品】端午节传统作文十篇09-05
【精品】端午节的习俗作文汇编十篇01-05
【精品】端午节的习俗作文300字合集十篇01-07
【精品】写端午节的作文集锦十篇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