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清明节作文

2021-04-27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又一年清明节作文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又一年清明节作文 篇1

  天空里浮则淡淡的灰色。地面上笼罩着一片令人窒息的寂静。忽然有一缕缕轻纱密密的划破干燥的空气,轻盈的在地面上溅起一圈圈涟漪。这个世界仿佛被雨切割成零零星星的碎片。这就是农历二月廿八日,一个充满时间差的日子。

  清晨,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到烈士陵园缅怀烈士。我踏着被雨水浸湿的石子路,”嗒嗒——嗒嗒——“仿佛听见战争的马蹄声。风轻轻在我身边飞舞,犹如沾着血腥味的绢带。雨柔柔的在握身上绽放,好比我内心的泪水,在这平静的空气中跳跃。

  这风呼号着。翻滚。升腾。卷起。缭绕在雕像身边,挥洒淡淡而闪烁的光辉。

  我双手紧握着一束小白花,微微低下头,向他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忽然听见一声雄浑有力的呐喊,我抬头仰望那直插云霄的雕像,似乎嗅到了一股残弱的气息,就连心跳也在共鸣。我发现这炽热的灵魂在微微地颤动,他的双眼永远注视着前方,坚定而充满希望,仿佛洞悉了千年的未来。他的嘴角挂着浅浅的弧线,眼睛里却浸出捉摸不透的哀伤。我展开首,拭着他肩膀的灰尘,我认为我读懂了他的哀伤。

  又一缕轻风,唤醒世间万物。

  时代在变迁,烈士们的传奇也慢慢陷入历史深处。也许,他们只是一朵朵凋零的花朵,而清明的雨水就是他们曾经存在的见证。

  我们会不忘记清明,不会忘记我们为什么活着。不管经过多长的时间,烈士们永远绽放在我们心中。

又一年清明节作文 篇2

  再过两天就是清明节了,正好学校也放了假,我跟奶奶还有妈妈决定今天去给我去世的爷爷进行祭拜!

  坐上出租车,不大一会儿就到了云梦山庄。我的爷爷就安葬在这里。

  我静静的站在旁边看着奶奶跟妈妈一步一步的进行着祭拜,爷爷已经去世好多年了,她们时常会来祭拜他。祭拜完之后,奶奶又在爷爷的墓碑前跟爷爷说了好多的话。看起来,奶奶真的很想念爷爷。

  坐在回家的车子里,妈妈给我讲起了爷爷去世之前的一些事情……那时我很小,才一岁多,爷爷视我为掌上明珠,一有空就骑着自行车带我出去玩,我要什么东西他都会买给我,虽然他是一个很节俭的人,但对我却从来都不吝啬什么。爷爷的个子很高,他常常让我骑在他的脖子上,他也会像一个小孩一样跟我一起疯着玩儿……

  只可惜在我刚刚两岁的时候,爷爷就因为事故去世了。听妈妈给我讲了那么多爷爷跟我的事,我一直都在想:如果爷爷没有去世,他一定会是一个非常慈祥,非常有愛心的一位老人。

  清明是一个缅怀逝去的人的一个节日,在这样的日子里,非常认真的去怀念我的爷爷。

又一年清明节作文 篇3

  这个清明节放了三天假,作业不算多,我去给爷爷扫了墓,也算出去玩了下,透了透气,老妈真烦人啊,又让我做了许多的练习,我乱做一气,结果又被老妈K,哎,看来我还是用心的做练习吧。要不时间浪费了,没有玩成,也没有学到东西。

又一年清明节作文 篇4

  四月的雨丝纷纷扰扰,将深埋心底的思念,轻描淡写。

  我不喜欢清明。四月四,没由来的愁绪,像雨丝一样,剪不断,理还乱。再者,给故去的人送东西,相信他们会回来吃饭,不是无稽之谈吗?不过是封建迷信罢了,不应放心上。

  春,湿气,雨雾停。被父亲逼迫出门的我,在湿滑的青石板上不满地走着,树木郁郁葱葱,草地上的水未干,渗进裤脚,冰冷。父亲拿着东西,走在前方,一句话也不说。

  山路崎岖,泥泞的土粘着鞋底,辗转到一方墓前,止步。以目光打量,所见之处,尽是荒凉,脚下,几盏褪色的灯笼,静静地躺着。墓前,字体上落了青苔,很绿,像是从坟墓里长出来的,仿佛不留意,就会爬到身上来,阴森得让人不想多待。

  父亲倒没什么感觉,用手拔着肆意的杂草,轻轻拿起东西端端正正地摆好,而后将一束白菊稳稳地摆在墓前,他做得很慢,像是在回忆什么。而后,我看他将一瓶家里酿的酒放在了碗边,我记得,爷爷生前很喜欢喝酒,我看着父亲,曾和他提起爷爷,他总是闭口不言,我以为是人散了,记忆淡了,没想到,他一直记得,但生活不允许他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薄凉的人,是我。

  他的背影悲凉,岁月在他身上刻下的沧桑,密密麻麻。我小心地走近,他好像想说些什么,张了张嘴,却又止住了,未发一言,是风,吹红了他的眼。他从回忆里醒来,无力地挥手,让我拜三拜,我一扫之前的不忿,低头弯腰,“爷爷,您现在很幸福吧,我们都挺好的……拜完后,我抬头,看着眼前的坟,泪光打转。

  我曾以为最伤感的不过是“欲语泪先流”,才知道,还有一种,是近在咫尺,近到仿佛跨过一座墓,我就能看到你,却远在天涯,远到你只活在回忆里。

  我忽然明白了,父亲喊我出门的意义,有些人,离开了就不会回来,可他们还活在以往的岁月里,如果连我们自己都忘了,那还有谁记得他们?

  或许我们逃不开遗忘,清明的存在,是在提醒着我们,别忘了记忆里与世长辞的人。他们的名字不被提及,故事无人铭记,但值得高兴的是,我还记得,只要我记得,他们就不曾离开。

  清明,一年一次,我也想和记忆中的人,好好吃顿饭,话一话家常。

又一年清明节作文 篇5

  父亲多年来一直惦记着,去江南看看,他说的那个地方在镇江,哪里有他已故的祖父母,我的曾祖父母。多年以后,他的女儿,我们全家在省城南京定居,我常想,这里或这不远的地方,曾经有我的祖先的足迹,然而,地下的祖先再也无从得知之后的时时事事。在离南京不远的地方,我的祖先便在这里长眠。心中不免失落,清明时节难免触景生情,想起前年和父亲一起的镇江之行。

  初春时节,我们一行人几经周转,我们来到一个贴于路边的小小村落。据父亲说他在十几岁时来过这里,如今的他已六十有余,凭着记忆,他摸着、问着、寻找着据说是他姑姑的女儿家。果真,在找了两户人家之后,我们便见到了那位远房表姑,穿过几块田地,跨过一条小小的水沟,我们来到了我曾祖父母长眠的一片农田边。看见昔日的我的先祖,如今只剩一座矮矮的土堆,不禁悲从中来,又不知悲从何来?对待似乎很遥远的先祖,那种感情往往是很复杂的。然而我不知如何思考这两处小小的坟头于我来说的意义,我甚至从不曾见过他们,我无法对着一抔黄土悲伤哭泣,这便是我可亲可敬的祖先,我们之间唯一存在的便是牵连不断的血缘关系吧!

  父亲拿着一把铁锹,很虔诚很沉重地给坟头添土,一锹一锹,一锹又一锹,在他觉得似乎很满意以后,他便跪下给他已故的祖父母磕头。而我,只在边上看着,也许因为是女儿,传统的观念是不要孙女之类的跪拜的,而于我,我是不知我是否可以找到此时该有的感情、心情,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告慰先祖,您的子孙生活得很好,感谢先祖庇佑,日子不再艰难,再也不用每遇荒年便乞讨度日了。父亲告诉我:“于他而言,他便是墓中已逝者的孙子,地下长眠的是他一直记挂着的爷爷奶奶。”

  祭扫回来后,我更多地了解了关于先祖的一些事,在那个年代,先祖是贫穷的,穷得食不果腹,穷得不能接受教育,更意识不到教育的重要性,也无从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自身的命运。于是,当遇到天灾,当老天不能提供温饱时,他们只能服从命运的安排,四处飘荡、随波逐流。就像我的曾祖父母一样流落他乡至死都未回故土的大有人在。当时,他们就是一群流浪者,记得一位大家的笔下曾记录对苏北的这些不劳而获的难民的一些褒贬之词,而于我,我的心中只有敬意与无尽的感激。

  由此我想到恰逢和平盛世的幸运,由此,我感受到了教育改变命运是不变的真理,就像作家龙应台所说:“教育,是落在井底的绳子,只有抓住它才能出来。”

  如果真有另一个世界,愿先祖们不再流浪辛苦,不再为生活所困。更愿每一个世人珍惜每天能陪伴左右的父母高堂或其他长辈,让他们因子女的孝顺、陪伴而倍感幸福。就像我所认识的一位长辈,在母亲病重时,她给自己的母亲坚持洗了八个月的脚,而在她的母亲离去后,她没有一点遗憾,感到坦然、欣然。她说:“我宁愿在父母健在时多孝敬,让父母生活好,照顾好父母,让父母感到幸福。而不是在世时不孝顺,却在长辈故去时大声哭泣。”她说到了,她也做到了不留遗憾。因此,我在她的眉宇间看到了自信。

又一年清明节作文 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4月5日这一天我们回老家祭祖,在墓前放置几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也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快乐地生活着。此时,我们不禁会想起他们曾经和我们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些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想到这些,我不禁潸然泪下。

  远处春的景色映入我的眼帘,鸟儿唱着春天的奏鸣曲,漫山的桃红柳绿,遍地金黄的油菜花'嫩芽吹落',绿油油的嫩芽长出了到处是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这是一个充满期望和祝福的季节。清明节,让我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在缅怀过去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珍惜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不要虚度了这样一个美好的人生,还要对生命有一个重新的认识,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实实的,这样才会不让自己遗憾,并且对得起先人,表达了我们的怀念。

  清明节时对祖先的怀念,对亲人的思念。让我们借此鞭策自己,以饱满的`精神更奋然前行!

又一年清明节作文 篇7

  来到墓前,看着爷爷那已经有点走样的照片,脑海里涌出关于爷爷的很多事:小时,因为父母工作忙,一直把我给爷爷奶奶照护。因此,我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乡下。每到夜幕降临,爷爷总爱让我骑在他肩上,带我去村里溜达。村里人经常打趣,说:“老徐呀,又带宝贝孙女出来玩啦?”爷爷总是笑眯眯的回答:“是呀!是呀!”这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可是飞来横祸把这美好的一切都打乱了。爷爷不辛患上重病,不久就去世了。那一刻,我的大脑似乎停止转动,思维停止运行,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消失了。

  “冰冰,回家了!”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回忆,我这才回过神来,答应道,“好,马上就来!”我在心中默默的对爷爷说:爷爷,再见。我明年还会来的,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您。

又一年清明节作文 篇8

  “燕子来时新社,犁花落后清明”,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了,根据新的放假制度清明放假一天,于是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扫墓祭祖。

  “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今年的清明遇上了难得的好天气。我们带上鞭炮纸钱和爷爷踏上了扫墓的路程。一路上迎春花黄,杨柳树绿。我们踏过一个个泥坑,践过一条条小溪,走过长长的山路,终于来到了祖先的墓前。

  祭过老爷爷老奶奶之后,我们来到了奶奶的墓前。我们点了几柱香端端正正的插在坟前,再把纸钱撕开点燃。烧完了的纸钱化作一片片白灰,随着风飘向远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也远远的转开了,同时,我的思绪也被带回了遥远的过去。

  奶奶生前一直过着比较艰苦的生活,生下爸爸他们想必也非常痛苦。在爸爸读书时粮食紧缺,住校也必须自带粮食。一次,奶奶送住校的爸爸去学校的途中,一袋米快掉下车了,奶奶看到后顺手一抓,结果奶奶被抛出了车外……从此,奶奶与我们阴阳两隔,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深爱的孩子们。后来,失去母爱的父亲通过努力学习考上了军校。

  奶奶,今天您的孙子来看您来了,你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您的爱却留下来了,您的爱可以永远照耀着活的人。这份亲情让我们的心紧紧相连,这是血浓于水的情感。无论时空怎么转变,亲情不会变,感恩的心不会变。不是吗?

又一年清明节作文 篇9

  “杜鹃红,菜花黄,清明爆竹牵人肠。”清明前后,天气逐渐回暖,正是人们出门踏青扫墓的好时节。今天,我尝到了妻子精心准备的青团子。凝视着这一团团碧玉,嗅着这沁人心脾的芳香气息,童年跟随老师去扫墓的趣事,又重临我的心头。

  三十多年前,我在本村的荣春完小就读。那时学校办学条件十分差,校舍就设立在杨家大祠堂里。(十多年前,政府另选地址,新修教学楼,将这所小学与棕园、沙坪完小合并为西平完小。)那时,荣春完小规模不大,印象中只有七八位老师,大多是本村聘请的民办教师;五个年级,学生不足二百人。但每年清明节,学校总会组织全校师生去扫墓。平时,学校难得有一次校外活动,因为能出到野外活动,扫墓活动的那一整天是我们小学生最高兴的一天,也是最难忘的一天。

  清明临近时,学校会选定一个晴朗天气作为祭扫日。上午,老师们就开始分头忙碌起来,买各色纸张,找借剪刀,砍竹子、柏树枝条。之后,心灵手巧的周校长带领和指导高年级女生一起剪扎白纸花;男老师呢,带领高年级男生负责破竹子,用篾条、柏树枝、各色纸花扎糊一个大花圈,中间镶上一个大“奠”字,两旁再贴上挽联。我们低中年级同学,通常没有老师管,也帮不上任何忙,一上午就待在教室里,齐声读课文、一遍一遍地唱歌,有时到门口、窗户边引颈伸头看热闹。偶尔会有老师进来看看,我们见了,一溜烟地跑回座位坐好,继续读课文、唱歌。老师们一忙,要求就简单,只要我们不跑出教室外,下下座位、讲讲话、做做游戏,是没有什么事的。到后来,教室里往往乱成一锅粥。

  中午放学,因为下午不上课,书包都会带回去。回到家,我们就要饭吃,慌忙吃完,撂下饭碗,按照老师的吩咐换上干净衣服,系上几天前就洗好的红领巾,急不可耐地跑去学校。看看上课时间差不多了,老师晃动摇铃(那摇铃,跟《西游记》里的那件降妖伏魔的法器差不多),我们听了铃声,各自回教室,等待老师到来前的唱歌声格外响亮。班主任进来,宣布活动纪律,然后我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走出教室,在操场上列队站好,老师们分给我们每人一朵素净的白花。等所有老师到齐,鲜艳的队旗、漂亮的花圈摆到前面,锣鼓分派到了高年级哥哥们的手里,校长照例重复一遍纪律之后,她一声令下“出发”。顿时,锣鼓敲起来,队歌唱起来,校长带一个高个子学生举着红旗走在最前面,随后就是抬着花圈的老师,我们在班主任的指挥下排成一列长长的队伍跟在后面,缓缓向周家嘴杨碧环烈士墓方向行进。山村的这般大动静,会引得沿路的人们笑语观看。

  三里左右的路程,不知不觉就到了。低矮的山冈上挺立着几棵松树,地面上青草簇簇。烈士的坟墓很普通,现在头脑里没有了多少印象,只有两旁的石头上镌刻的对联仍记忆犹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周围草间的映山红在阳光的照耀下,鲜艳夺目。我们整整齐齐地分列在坟墓两边,中间空出一条通道,全场的人都是汗津津、红扑扑的脸庞,彼此可以听得见呼吸声。

  等烈士的亲属赶到坟墓前,校长宣布扫墓仪式开始。几个高个子少先队员擎出队旗,献花圈,全体低头肃立,默哀三分钟;接着就是学生代表向烈士墓敬献花束,烈士亲属代表向我们滔滔不绝地讲烈士英雄事迹;最后是辅导员老师讲话,校长总结,宣布扫墓活动顺利结束,叮嘱返程纪律,布置写好日记。

  告别烈士亲属,我们的队伍原路返回。只是保持不到几分钟,大家就一哄而散。老师们步履匆匆赶回家去“种瓜点豆”,没有工夫再管束我们了。同学们呢,成伙结队去山丘上采各色野花,摘油茶树上的“老虎舌头”“白瓜”解馋,到油菜地里捉迷藏或追逐嬉戏。直到太阳下山,暮色降临,大家才依依不舍地分开,各抄小路,奔跑回家。

  清明节扫墓,既缅怀了革命先烈,又借机去踏青郊游,积郁一冬的寒气和坏情绪因此驱散,童年的心情便更加舒畅、快乐起来。

  劳顿后的那一夜,我们自然睡得又香又甜……

又一年清明节作文 篇10

  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可是今年的清明节并没有下雨。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农民伯伯们也都要忙着干农活,投入到了繁忙的耕种季节。

  清明节是一个缅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初升的太阳,透过窗户显得特别的迷人。然而,它的魅力却不吸引我去欣赏。此时此刻,我的思绪远了……因为今天是4月5日,我要跟随着爸爸妈妈与同行的叔叔伯伯们一起去祭奠祖先,怀着对祖先的思念踏上了祭祖之路。在路途中,大伯给我讲起了曾祖父,他说曾祖父是一个干活利索的人,那个时候正是抗战期间,曾祖父为救他的战友而牺牲了,曾祖母是一个身材矮小的人,但她却很坚强。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那时候的先烈们是怎样顽强的进行抗战的。我被他们的这种精神所感染。我们少先队员佩戴的红领巾不就是无数的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吗?身在这样幸福而又和平的年代,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本领,提升自己在各方面的本领。

  清明节,是我们祖国千百年来的一个传统,说明中国人是讲义气的,重感情的,中国人有恩不忘,正因为这个,我忒儿喜欢清明节。而且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幸福的生活不是靠说和想象去实现的,而是靠勤劳的双手与聪慧的大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

  酒泉市肃州区果园学区北闸沟小学

【关于又一年清明节作文十篇】相关文章:

1.关于又一年清明节作文合集十篇

2.又一年清明节作文十篇

3.关于又一年清明节作文汇编十篇

4.关于又一年清明节作文300字十篇

5.关于又一年清明节作文锦集十篇

6.关于又一年清明节作文汇总十篇

7.又一年清明节作文合集十篇

8.有关又一年清明节作文十篇

上一篇:清明节的作文600字 下一篇: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