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是记录每天发生的重要事件的文学形式,接下来小编整理了问题四年级日记,欢迎大家阅读。
问题四年级日记1
每一次做作业的时候,都有题难到我。不过,在妈妈的帮助下我也能完成作业。可这一次不一样。
这一次,我又遇到了难题:有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间的数是a,其他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我看见这个题后,心中十分的迷茫。我开始找关于这种题的教材,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打算像往常一样去请教妈妈。这时,我脑子里出现了几个字:字母变数字。对了,试一试。我把a写成8,8前面和后面的两个连续的自然数当然就是7和9了,只要知道是怎么算出来的就行了,很简单,就是8—1和8+1。这样就有了a—1和a+1,答案出来了!
我很兴奋,这次没有妈妈的帮助,我也解决了难题。
看见老师给我打的红红的.对号,我心里美滋滋的,这是我用心思考的结果。
问题四年级日记2
在一条直的公路上,甲、乙两个地点相距600米,张明每小时行4公里,李强每小时行5公里。8点整,张李二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分钟后他们都调头反向而行,再经过3分钟,他们又调头相向而行,依次按照1,3,5,…(连续奇数)分钟数调头行走,那么张、李二人相遇时是8点几分?
分析无论相向还是反向,张李二人每分钟都共走4000÷60+5000÷60=150(米)。如果两人一直相向而行,那么从出发经过600÷150=4(分钟)两人相遇。显然,按现在的走法,在16分钟(=1+3+5+7)之内两人不会相遇。在这16分钟之内,他们相向走了6分钟(=1+5),反向走了10分钟(=3+7),此时两人相距600+[150×(3+7—1—5)]=1200米,因此,再相向行走,经过1200÷150=8(分钟)就可以相遇。
解:600+150×(3+7—1—5)=1200(米)
1200÷(4000÷60+5000÷60)=8(分钟)
1+3+5+7+8=24(分钟)
答:两人相遇时是8点24分。
问题四年级日记3
今天早上在特味包子店吃包子,那里的包子实在是好吃,吃得人满嘴都是陷。
这时,爸爸问了我一个问题:“爸爸和儿子同时开始吃包子,儿子吃掉一个半包子,爸爸吃掉六个包子,如果儿子吃了三个包子,爸爸能吃几个包子?”题目一出,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从他们所吃的个数和来判断的,即:用一个半加六个是七个半,七个半减三个是四个半。爸爸说不对。于是,我转而考虑爸爸和儿子吃包子的个数差,还是不对。这时的我是真正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我根本就不知道怎么会错。
爸爸提醒我道:“从时间关系入手。”还巧妙地将这道题变了形,这一变,变得我恍然大悟,重新计算了起来:儿子吃一个半包子的时间父亲可吃六个包子,儿子吃三个包子的时间??这一变通思路一下出来了吃三个包子的时间是吃一个半包子时间的两倍,所以爸爸吃的包子个数也是六的两倍即十二个。通过这个可以求出爸爸的吃包子速度是儿子的四倍。算到这儿,爸爸突然冷不丁出来一句:“这显示的可是我们父子吃东西的速度啊!”全家哈哈大笑。
【问题四年级日记】相关文章:
秋游四年级日记11-23
四年级阅读日记10-20
悟空快递_四年级日记11-21
四年级暑假旅游日记10-28
直视问题,解决问题03-09
小学四年级日记500字12-25
小学四年级日记10篇12-18
灭蚁战争_四年级日记12-01
四年级暑假学游泳日记11-22
四年级卡丁车日记300字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