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2017-06-06 高中二年级

高二地理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共同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和最低一级的是
A.总星系和太阳系   B.太阳系和地月系   C.银河系和太阳系  D.总星系和地月系
2.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
A.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B.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3.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的短暂中断;②地球两极地区出现的极昼、极夜现象;③是地球上生物生长繁衍、大气运动、水体运动的能量来源;④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4.当黄赤交角变为
A.O°时世界各地四季分明               B.20°时温带范围变小
C.45°时温带和热带的面积相等       D.30°时温带将与中纬度的范围相一致
图1为1年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图中M为OP的中点,读图回答5~7题。
5.当地球公转速度为N时,地球可能位于
  A.春分日附近         B.夏至日附近
C.冬至日附近         D.秋分日附近
6.当地球公转速度为M时,扬州地区的昼长大约为
  A.9小时  B.12小时 C 16小时   D.19小时
7.当地球公转速度为P,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向南运动              B.在北半球,并向北运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运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运动
8.图2中 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9.图3为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该环流是
①北半球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
②南半球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
③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
④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若该洋流位于南半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流经甲海区的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B. 乙海区有寒流流经
C. 乙海区的洋流是在西风带的吹拂下形成的          D. 丙海区有大渔场的形成
11.图4海洋表层等温线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暖流的是
12.读图5,实线代表等压面,虚线代表等高面,abcd四处的气压排序正确的是
A.c>b>a>d                 B.d>c>a>d
C.a>b>c>d                 D.a>b>d>c
图6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此时,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A.m、n两地都晴
 B.m、n两地都有雨
   C.m地有雨,n地晴
   D.m地晴,n地有雨
14.图7中,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n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于水的拦蓄和利用。以色列几乎把每一滴雨水都积存起来;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收集和积储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根据资料完成15~16题。
15.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对水循环产生影响的环节是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径流
16.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解决以下矛盾
A.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           B.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C.水资源地区使用不均           D.农业与工业的用水不均
17.下列现象不能反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是
A.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并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调
B.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使CO2含量增多,引起全球变暖
C.长江中上游山区林木被大量砍伐,造成长江含沙量提高,下游河床变浅,洪灾频发
D.我国西北地区虽然降水稀少、气候干燥,但也分布不少绿洲
18.图8中能正确反应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的模式图是
19.一般说来,团块状形态的城市分布在
A. 平原地区      B. 丘陵地区      
C. 河谷地带      D. 山麓地带
20.若图9中坐标轴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和65岁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则b点0—14岁和15—64岁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是
A.30%  4%          B.30% 66%
C.66%  30%        D.4%  66%
2008年前后,电视剧《闯关东》在各大电视台滚动热播,讲述的是清朝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到东北。据统计,整个清代闯关东的山东移民占当时整个东北人口的近一半。据此完成21~22题:
21.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东北地区
A.制造业发达           B.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
C.常年征兵抗战         D.畜牧业水平高
22.华北人口大批出山海关到东北,使东北人口金字塔最有可能接近于图10中读某大城市功能区分布简图(图11),回答23~24题。
23.图中a功能区最可能是
A.冶金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
C.高级住宅区       D.风景区         
24. 若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则以下叙述最可信的是
A.该地盛行偏东风           B.该地河流自东向西流
C.地价最高的是c功能区     D.住宅区中,b为高级住宅区   
图12是“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08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25~26题。
25.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形成城市带
26.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B.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C.为了缓解市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D.郊区劳动力素质高
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27~28题。
27.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28.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这里解决的问题是
A. 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读某地等压线图(图13),图中箭头线表示风向,完成29~30题。
29.关于甲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的高压中心   B.北半球的低压中心
C.南半球的低压中心   D.南半球的高压中心
30.关于A、B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地吹西南风,风力强于B地
B.A地吹东南风,风力强于B地
C.A、B两地均在高空
D.A地吹偏南风,风力弱于B地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涂B )
31.冲积扇常常形成于河流的入海口部位。
32.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生存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弱。
3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要求我们在发展生产时要兼顾整体,差异性要求我们要因地制宜。
34.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的服务功能越强,同等城市间的距离越大,同等城市的数量越多。
35.全球气候变暖有利有弊,总体来看,弊大于利。
36.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37.气温高的气压低,气温低的气压高。
38.伦敦资本统治一切,市中心是华尔街的金融和商业中心。
39.生物圈的位置是岩石圈的顶部、大气圈的全部和水圈的底部。
40.倒置地形“背斜成谷”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41.读图14(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1分)
(2)图中昏线是__________。(1分)
(3)A、D、E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作图题:请将图14转换成图15侧视图。要求:
①太阳光线画在图的左侧,作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1分)
③标出Q点,要求地方时为18时,昼长12时。(1分)
42.读图16“风向分布模式图”和图17“气候类型图”,回答问题。(11分)

(1)图16是______半球的_____季,此季节,亚欧大陆形成________压,切断了呈带状分布的_____________气压带,南亚地区形成___________(方向)季风,成因为____________                 ____。
(2)图17气候类型在图3中对应的位置是(填字母)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对应的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   ________,从F到D,再到B,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_____    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43.图18为“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表1为“埃及、日本人口统计资料表”。读图、表,回答问题:(6分)

表 1 2000年埃及和日本人口统计资料
(1)2000年,埃及与日本相比,人口增长速度快的是___________,自然增长人口约___ _____   ___万。
(2)埃及与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埃及的人口增长目前已分别进入图18所示的__  ___ 阶段和_____ 阶段,两国人口增长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    
44. 读图19和图20,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9,甲是_______    _______(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其突出的社会经济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图20,该农场的经营模式对应图19中的_________(甲、乙、丙),这种模式有利于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_______________。该农村的年收入是变化的,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的需求和政府的政策。

【高二地理上册期末考试试卷】相关文章:

高二第一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06-06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06-06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试卷06-06

高一地理上册期末试卷06-06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06-06

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06-06

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试卷06-06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12-03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文科)06-06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高二第一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