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下图回答1、2题。
1.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
A.a为海洋,b为陆地 B.环节③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
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D.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2.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 )
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C.④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3.海洋水体运动的最主要动力是( )
A.地球自转偏向力 B.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 C.海水密度差异 D.陆地形状
读“某海域洋流分布图”,完成4-5题
4.对图中④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是( )
A.北半球信风带 B.南半球信风带[
C.北半球西风带 D.南半球西风带
5.关于四个洋流对陆地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在①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经度范围广
B.在②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受③洋流影响,大陆东部降水增加
D.洋流④有利于北海道渔场的形成
读图,回答6-7题。
6.若该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局部示意图,“◇”代表“重熔再生”作用,则①、②分别表示( )
A.岩浆岩、变质岩 B.岩浆、岩浆岩 C.变质岩、沉积岩 D.岩石、岩浆
7.若该图是水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表示大气圈,则箭头①、②分别表示( )
A.大气降水、径流 B.蒸发、大气降水
C.大气降水、蒸发 D.水汽输送、地表径流
贺兰山和银川平原是沙海中的“绿岛”和绿洲。读图,回答8-9题。
8.贺兰山成为“绿岛”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热量充分
B.地形抬升,降水较多
C.冰川融水多,水源充足
D.土层深厚,植被茂密
9.银川平原的形成原因是( )
A.地壳下沉,风力沉积 B.断裂下沉,冰川物质堆积
C.地壳抬升,河流侵蚀 D.断裂下沉,黄河泥沙沉积
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图所示的对应关系。据此回答10-11题。
10.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 )
A.62ºN~68ºN B.52ºN~58ºN C.50ºN~54ºN D.52º~62ºN
11.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它表示的是排除山地、
高原等地形因素后的大陆自然带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2-13题。
12.AB沿线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 )
A. 热量 B. 光照 C. 水分 D. 地形
13. 图中北半球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大陆东部比西部的
纬度位置低些,原因主要是( )
A. 大陆西部受到寒流影响 B. 大陆西部受到地势影响
C. 大陆东部受到暖流影响 D. 大陆东部受到寒流影响
14.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带状分布
B.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
C.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
D.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
15.下列有关气候现象与对应的主导因素连线,正确的是( )
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海陆位置
B.庐山成为避暑胜地——太阳辐射
C.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纬度位置
D.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地势高低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16~17题。
16.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
17.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18.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示意),其成因是( )
A.侵蚀—搬运作用 B.搬运—堆积作用
C.风化—侵蚀作用 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19.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
A. 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 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 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 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说,二十年内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将面临水资源短缺。对于缺水日益严重的西亚地区,专家设想“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据此回答20~21题。
20.若冰山位于南极洲印度洋沿岸,从利用洋流的角度设计运送这座冰山,线路合理的是( )
A.7月,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南赤道暖流—季风洋流
B.7月,西风漂流—沿非洲大陆东海岸北上
C.1月,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南赤道暖流—季风洋流
D.1月,西风漂流——沿澳大利亚西海岸——马六甲海峡北上
21.假如大量地将南极的冰山运往热带地区,以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但这将会对全球环境产生影响。下列对此问题的讨论,正确的是( )
A.运输中,冰山大量融化,导致海平面持续上升
B.运输中,改变途经海域洋流的寒暖性质
C.改变热带缺水地区的环境状况,而南极地区很少发生改变
D.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可能影响全球水循环和大气环流
下图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近年来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国家是( )
A.A国 B.B国 C.C国 D.D国
23.最近曾有战争发生的国家可能是( )
A.A国 B.B国 C.C国 D.D国
下图是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的“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图”,据此回答24题。
24.有学者就此统计图归纳出我国1949年以来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六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2阶段,我国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② 3阶段,我国净增长人口最多
③ 4阶段,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国策 ④ 5阶段,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时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25~26题。
25.若此图表示“二战”前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 从北美洲迁往欧洲 B. 从欧洲迁往南美洲
C. 从北美洲迁往非洲 D. 从大洋洲迁往美洲
26.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 )
A. 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 解决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的问题 D. 甲地环境优美
读1999-2005年深圳城市用水构成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27-28题。
27.对图中城市用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居民生活用水比例最高、变动最小 B.工业用水总量逐年减少
C.公共用水比例不合理 D.其他用水比例逐年减少
28.近年来,该城市亦出现了“水荒”,其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季节不均 B. 城市规模扩大 C. 水体污染减轻 D. 受赤潮影响加剧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水的拦蓄和利用。以色列几乎把每一滴雨水都积存起来;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收集和积储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伦敦和芝加哥则利用收集和积储的雨水来冲厕所、洗马桶和清洁车辆。根据资料完成29、30题。
29.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对水循环产生直接影响的环节是( )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径流
30.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
A.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 B.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C.水资源地区使用不均 D.农业与工业的用水不均
二.综合题
31.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1)材料一说明当前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是( )
A.人口增长快 B.人口增长慢 C.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D.以上都不是
(2)你认为新中国人口激增的原因有哪些?人口增长过快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我国人口分布地区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能否从东部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为什么?
32.下图为某地1950年和2010年的地图,读图,回答问题。(20分)
(1)图中聚落分布的共同点有哪些?(4分)
(2)1950年A、F两地均已形成村镇,其中F地形成的
条件可能是什么?(4分)
(3)对比两图可以看出,到2010年该地形成了A、B、
C、D、E 5个城市,试分析A、C成为城市的原因分别是
什么?(8分)
(4)F地没有形成城市,其原因可能是什么?(4分)
附加题(10分)
33.读下面两图,图1为我国东部某地,图2为南美洲南端的某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1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4分)
(2)控制图1所示区域的大气环流是____.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3分)
(3)以A地形区为例,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3分)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相关文章:
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06-06
高二第一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06-06
高一上学期化学试卷06-07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06-06
高二地理上册期末考试试卷06-06
高三年级上学期地理试卷06-06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试卷06-06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模拟试卷06-06
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试卷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