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础知识(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敕造(chì) 蹒跚(pán ) 讪讪(shà) 扪参历井(shēn)
B.錾银(zàn) 两靥(yàn) 桌帏(wéi) 拗他不过(niù)
C.蹙缩(cù) 歆享(xīn) 榫头(sǔn) 吮血(shǔn)
D.咨嗟(chǎ) 盥沐(guàn) 贾人(gǔ) 间或一轮(jiàn)
2.下列词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俨然 迷罔 炮络 飞端瀑流争喧豗
B.放诞 骐骥 巉岩 巫山巫峡气潇森
C.驯熟 伶俐 踌躇 间关莺语花底滑
D.潦倒 杜撰 寒喧 空闻虎旅传霄柝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借指晚年。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贬官,降职。
D.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偏僻:偏激,不端正。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微软收购雅虎这场角逐,可谓两败俱伤,而让他们强大的对手谷歌渔翁得利。
B.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C.一些老师担心,如果学生满足于网上搜索素材,很容易使写作流于复制和拼贴,这并非杞人忧天。
D.上山路上,我们常找开等高线图察看,有的同学还用军事望远镜煞有介事地东张西望,引来不少人围观。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政府每年都需向国会提交一份报告,反映美国公司在世界各地面临的版权受到侵犯的问题。美国公司声称,它们每年会因此损失数十亿美元。
B.他们本着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便于服用为原则,改革了药品的处方、工艺和剂型,从而赢得了市场。
C.文博会将为国内外企业搭建一个产品展示、项目交易和信息交流的平台,为国内外客商创造良好的合作。
D.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秋夜听雨,别有一番妙处。
①少妇思夫,游子怀乡,心情常常不能自抑。
②一会儿一点两点,清晰可数;一会儿又紧锣密鼓,酣畅淋漓。
③唯有躲在故乡自家的房屋内,才能从这雨声中听得出一种潇洒、一种泰然、一种祥和。
④秋虫不鸣,寒蝉不唱,单听那雨点打在对面房顶的屋瓦上,院子内水池边的搪瓷脸盆上,或急或疏,或轻或重。
⑤雨声夹杂着风声,在这凄清的夜晚,最能撩动人的心弦。
A. ④②⑤①③ B. ⑤②④③① C. ④⑤②①③ D. ⑤④②①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4分)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日:“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回;“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日:“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日:“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日:“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曰忠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听:准许
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 迫:逼近
C.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壁:营垒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度:考虑
8.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是( ) (3分)
①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 ②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③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④敢轻冒进兵者斩
⑤汉乘利进逼成都 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 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 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3分)
(2) 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2分)
三.默写(6分)
1. ,枯松倒挂倚绝壁。
2. ,不尽长江滚滚来。
3.江间波浪兼天涌, 。
4.一去紫台连朔漠, 。
5.东船西舫悄无言, 。
6.庄生晓梦迷蝴蝶, 。
四.古代诗歌阅读(6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中牟道中
(宋)陈与义
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
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
(1)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2)有人曾用“奇趣”评论这首诗,你是否同意?为什么?(4分)
五.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5分)
1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红楼梦》中荣国府的最高统治者是贾母,管理日常事务的是王熙凤。王熙凤在贾母面前百般奉承,背后却干尽了贪赃揽财的勾当,可谓名副其实的“凤辣子”。
B、《红楼梦》是女性的悲剧,也是女性的颂歌,在贾府这个污浊的环境中,从诗社相关情节的描写便可窥见红楼女性高雅的审美追求和美好的心灵世界
C、薛宝钗待人处事,有时会显出很深的城府。有年芒种,姐妹们在园内玩耍,薛宝钗一路扑蝶来到滴翠亭,无意间听到小红给芸儿私传信物的事。她就故意说是在找林黛玉,“金蝉脱壳”,使小红不怀疑她。
D.探春在贾家是庶出,但是非常聪明能干,曾以出色的能力管理过偌大的贾府。“海棠诗社”就是在她的提倡下组织起来的。
E.众人于秋爽斋商议起诗社之事,李纨自荐掌坛,自号“稻香老农”,探春自称“蘅芜君”,给黛玉起号“潇湘妃子”,称宝钗“蕉下客”,其余人也各取了别号。即日开社咏白海棠,李纨、探春评黛玉诗夺魁。
13、简述抄检大观园的主要情节(5分)
选答( )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5分)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4);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1)之以礼,亦可以弗畔(2)矣夫(3)。”
【注释】(1)约:一种释为约束;一种释为简要。(2)畔:同“叛”。(3)矣夫:语气词,表示较强烈的感叹。(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14、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B、“君子儒”是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
C、“小人儒”则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
D、孔子所说的“智者”和“仁者”是指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由此去改变当时社会的现状。
15、针对君子,孔子提出怎样的教育目的?简要谈谈你的理解。(3分)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
(一)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16.贾母问黛玉念何书,黛玉如实回答:“只刚念了《四书》。”可是她回答宝玉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这是什么原因?(2分)
17.黛玉这种改口回答,反映了她什么性格特点?(2分)
18.“摔玉”这一举动体现了贾宝玉什么思想性格?(2分)
(二) 珠 子 灯 汪曾祺
⑴这里的风俗,有钱人家的小姐出嫁的第二年,娘家要送灯。送灯的用意是祈求多子。元宵节前几天,街上常常可以看到送灯的队伍。一堂灯一般是六盏。四盏较小,大都是染成红色或白色而画了红花的羊角琉璃泡子。一盏是麒麟送子:一个染色的琉璃角片扎成的娃娃骑在一匹麒麟上。还有一盏是珠子灯:绿色的玻璃珠子穿扎成的很大的宫灯。这盏灯分量相当的重,送来的时候,得两个人用一根小扁担抬着。这是一盏主灯,挂在房间的正中。旁边是麒麟送子,琉璃泡子挂在四角。
⑵到了“灯节”的晚上,这些灯里就插了红蜡烛。点亮了。从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接连点几个晚上。平常这些灯是不点的。屋里点了灯,气氛就很不一样了。尤其是那盏珠子灯,洒下一片淡绿的光,绿光中珠幡的影子轻轻地摇曳,如梦如水,显得异常安静。元宵的灯光扩散着吉祥、幸福和朦胧暧昧的希望。
⑶孙家的大小姐孙淑芸嫁给了王家的二少爷王常生。她屋里就挂了这样六盏灯。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一次。
⑷王常生在南京读书,秘密地加入了革命党,思想很新。订婚以后,他请媒人捎话过去:请孙小姐把脚放了。孙小姐的脚当真放了,放得很好,看起来就不像裹过的。
⑸孙小姐是个才女。孙家对女儿的教育很特别,教女儿读诗词。除了《长恨歌》、《琵琶行》,孙小姐能背全本《西厢记》。嫁过来以后,她也看王常生带回来的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和林译小说《迦茵小传》、《茶花女遗事》……两口子琴瑟和谐,感情很好。
⑹不料王常生在南京得了重病,抬回来不到半个月,就死了。
⑺王常生临死对夫人留下遗言:“不要守节”。
⑻但是说了也无用。孙王二家都是书香门第,从无再婚之女。改嫁,这种念头就不曾在孙小姐的`思想里出现过。这是绝不可能的事。
⑼从此,孙小姐就一个人过日子。这六盏灯也再没有点过了。
⑽她变得有点古怪了,她屋里的东西都不许人动。王常生活着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永远是什么样子,不许挪动一点。王常生用过的手表、座钟、文具,还有他养的一盆雨花石,都放在原来的位置。孙小姐原是个爱洁成癖的人,屋里的桌子椅子、茶壶茶杯,每天都要用清水洗三遍。自从王常生死后,除了过年之前,她亲自监督着一个从娘家陪嫁过来的女佣人大洗一天之外,平常不许擦拭。
⑾她病了,说不清是什么病。除了逢年过节起来几天,其余的时间都在床上躺着,整天地躺着。除了那个女佣人,没有人上她屋里去。
⑿她就这么躺着,也不看书,也很少说话,屋里一点声音没有。她躺着,听着天上的风筝响,斑鸠在远远的树上叫着双声,“鹁鸪鸪——咕,鹁鸪鸪——咕”,听着麻雀在檐前打闹,听着一个大蜻蜓振动着透明的翅膀,听着老鼠咬啮着木器,还不时听到一串滴滴答答的声音,那是珠子灯的某一处流苏散了线,珠子落在地上了。
⒀女佣人在扫地时,常常扫到一二十颗散碎的珠子。她这样躺了十年。
⒁她死了。
⒂她的房门锁了起来。
⒃从锁着的房间里,时常还听见散线的玻璃珠子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的声音。 (选自《汪曾祺文集》有删节)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结尾一段形象地写出了孙晓芸的命运,语言含蓄,内涵丰富。
B.孙小姐变得古怪了,这是因为她无力反抗命运,而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封建伦理的不满。
C.“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一次”,这句话暗示读者,王常生婚后不到三年就死了。
D.小说开头描写了当地元宵送灯的风俗,颇为详细,虽然与小说主体没有什么关系,却体现了作者对民间文化的喜爱。
E.孙小姐受到过较为开明的教育,接触过新的思想,也不能摆脱封建旧思想的桎梏。
20.这篇小说描写很细腻。请概括第⑿段中划线句子所描写的内容,并谈谈其表达效果。(5分)
21.小说为什么以“珠子灯”为题, 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拟题的理由(6分)
七、写作(7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欣赏,指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和赞扬。欣赏,是一种鼓励,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尊重,是一种气度;欣赏更是一种发现,一种理解,一种智慧,一种境界。我们可以欣赏别人,也可欣赏自己,还可以欣赏事物。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欣赏。
请以“学会欣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
【高一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相关文章:
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06-05
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06-06
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06-07
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06-07
三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06-01
四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06-02
六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06-04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06-02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