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后感

2022-05-13 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习录》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传习录》读后感 篇1

  王明阳是历史上少见的大儒,《传习录》是他的一部哲学著作,是他的学生根据他的语录修订而成的,是宋明心学集大成之作,是我们研究宋明心学的重要文献资料。

  《传习录》几乎包含了王阳明的所有哲学思想,我分别从上、中、下三卷来分析这本经典。

  我们熟知的“知行合一”即出自《传习录》的上卷,另外,上卷中还包括“心即理”、意之所在即是物等哲学观点。他指出圣人之学的关键之处在于身心之学,强调身体之外的躬亲力行,不能把圣人之学当成纯粹的知识来传教;如果只将圣人之学谈论于口耳之间,不用于实践及思考,则无法领会这些知识的精要,也无法发挥这些知识应有的作用。

  在中卷中,王阳明阐述了“知行合一”所涉及的问题,还讲述了心学的基本内容与其立言的目的。在这一部分,他全面畅谈了自己的学术宗旨,并用自己的哲学观点解释了一些有关人心本体的疑问,以及不同人所表现出的不同情形。

  下卷主要是讲述“致良知”的思想,这也是宋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心学是由王阳明首度提出的概念。王阳明在这一部分结合自己的个人修养,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具有进步意义,它突破了固有的保守思想的束缚,对后世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下卷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王阳明的“四句教”,它们不仅使王阳明的哲学体系更加完备,同时也是后世学争论的焦点。“四句教”的内容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意思是说,人心的本体至纯至洁,不为善,也不为恶。人心有了意念,才导致了善与恶的滋生。能区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只有人心的良知。而“格物”,则是为善去恶的关键。“格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即指深度探讨道理,纠正偏颇的认知与行为,是认识论的重要内容。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其目的在于去除心之不正,以扶正人的思想和行为。在这一点上,他与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的见解不同。朱熹等人认为,“格物”的目的在于“致知,只有通过对外物的认识才能明了人心,从而达到扶正思想和行为的目的。另外,王阳明认为“心即理”,“知”是人心生来所具有的。朱熹则将“心”与“理”一分为二,两者便产生了分歧。而王阳明也在《传习录》中对朱熹等人的理学思想提出批判。这些理论显示出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本体论特征。

  《传习录》不仅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传达了王阳明辩证的教育思想。通过阅读《传习录》,不难发现其生动活泼的内容,感受到其不俗的语言魅力。悉心研读此书,对学习中国哲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传习录》读后感 篇2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传习录》

  当一段时间学习不长进的时候,我也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以前我给自己的回答是“还是不想”。我觉得自己的回答貌似有一些道理,王阳明的回答则更究竟,就是你找不到学习的本源是什么。

  我们看到大树的样子,绝对不是它是小树时,我们想到长大后的样子。就像我们看现在的自己,你不会在几岁时能想到今天的样子。我理解就是生长的力量在一点点的改变着我们。“为学”也是有一种力量的,王阳明讲这个力量就是修心。我反思自己,为学的目的是不是修心?目前来看本源是这个,只不过有时忘记了。虽然也在时刻提醒自己,但还是经常逐物。就是为学之心不真切。

  如果对为学着急,就没心思想别的,只能一门心思放在为学上。王阳明曾说过“主一”,方法是持敬。如果对为学不持有一个敬畏心,做事不专注,就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然后自己还后悔,悔过又精进两天,又重回懒散状态。就这样来来回回反复。我以前总是这样,意识到自己偷懒的时候就立志,没几天就忘了,想起来又立志,就是古人说的“无知者常立志”,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根本上用功,控制情绪,向未发之中前进。

  《传习录》读后感 篇3

  阳明先生大名早有耳闻,后世学者对他推崇备至,潜心研究他阳明心学之人也不在少数。自公司开展朗诵活动以来,始读阳明先生《传习录》,目前已读2章,记录感悟如下:

  阳明先生的心学认为世间存在一种天理,天理存在于事事物物中。而人的内心存在一种良知,良知与天理是合一的。人类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良知,并依照良知来行事。而同时,知和行又是合一的,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是为知行合一。另外,如果不去“行”,也不能认识“知”,更也不能真正的认识良知。因此,把阳明先生的学说概括成一句通俗的话就是:做人做事凭良知。

  这里就会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人为什么要时时处处依照良知行事?存天理、致良知的意义为何?对阳明先生来说,也许这并不是问题,因为他从12岁起就立志做圣人,他认为致良知就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那对于我等没有做圣人理想的普通人来说,为何要依良知行事呢?我想,此意义应该在于,致良知可以给我们一个更加美满的人生。也就是能让我们获得更加长久和稳定的幸福。人可以拒绝成功、拒绝为圣,但我想不会有人拒绝幸福吧。

  阳明先生认为天理的对立面就是人欲。人欲让我们去追求金钱、名利、美色,人欲唆使人不劳而获,懒惰、傲慢。与此同时,金钱、名利、美色这些欲望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而且是越追求越觉得缺,越追求越痛苦。而依照良知来生活,勤奋、感恩、自律、助人、为善等行为,则可以让人的内心越来越平静,从而体会到喜悦和幸福。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与人欲斗争,就需要克己。当克己成为一种习惯,人慢慢的不再被欲望所战胜的时候,内心的良知会越来越清晰。而人欲的力量会越来越减弱。最终可以找到内心的光明。

  阳明先生的学说很高深,我的理解很粗浅。但他的学说对我的影响很大,因为他的思想可以让人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同时,他的思想强调实践,强调只看不做、只想不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我学习了他的部分思想后,感到整个人的内心充实、踏实、平静了许多。开始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正确,是不是符合本心,而不再更多的关注自己得到了什么,结果会如何。自己的理想也变成了要成为一个无愧于心的人,而也就逐渐不再患得患失、迷茫困苦。

  这本书让我找到内心的核心价值体系,并依此指导自己的人生,相信继续读下去、反复读下去会有更多的收获。

  《传习录》读后感 篇4

  《传习录》开篇是徐爱的序言,从这里就能看出徐爱是发自内心的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的伟大。我用伟大这个词,因为我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都能配得上。徐爱把自己从开始的质疑到后来的坚信,再到把世人对阳明心学的误解,说成是“本末倒置”。这些都能看出,徐爱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逐渐打破迷惑的。他把自己对阳明心学的理解比喻成“未能窥其藩篱”,一是自谦,二是说阳明心学确实高深。又说了当世的一些人断章取义和舍本逐末,所以才把平日私底下记录的和先生的谈话内容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参证。

  后世很多人把徐爱比喻成颜回,可见徐爱在王阳明弟子当中的重要性。连徐爱自己都说对于阳明心学只晓得一点点,虽有谦虚成分,但我认为说的是真实情况。他把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用“惊骇”两字来表明。说明朱本大学已经在当时的人们心中扎根落地了。对于新接触的人来讲,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更像一种叛逆直流。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可能会惊讶,惊讶的途中很多人就避开了。认为这是歪理邪说。只有一些对真理认真的人才会去思考,王阳明为什么会这么说。这让我想起了《中庸》里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和未知的学术;然后再提出疑问,为什么会这么说?自己谨慎地去思考,从当中去分辨学说的正确与否,如果不相信就马上停止,如果相信就坚定奉行。

  徐爱用简短的几句话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平,并说王阳明在龙场中“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处困养静”是修行,是心态。在这种心态下,惟精惟一的功夫已经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他的这种“大中”实际就是“止于至善”,也就是阳明心学的“致良知”。

  徐爱还说了两点,第一点是有一些人骄傲自大,总觉得自己的那一套是对的,对别人的学说嗤之以鼻,以点带面或听风就是雨,有句话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人可不觉得他们没有调查,反而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了解了。这就是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第二点是用牝牡骊黄的典故指出当世一些学者的本末倒置。我认为徐爱说的本末倒置是指当时的人过于关注了学问,而没有关注学问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过于关注书本知识,而没有关注背后的真理。

  可能是这些原因,徐爱才把和先生的日常对话拿出来,应该有正本清源的用意。

  《传习录》读后感 篇5

  问“子夏门人问交”章。

  先生曰:“子夏是言小子之交,子张是言成人之交。若善用之,亦俱是。”

  ——《传习录》

  我觉得王阳明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正是体现出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年轻时候的交友哲学和成熟之后的交友哲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我们想要的结果不一样。年轻的时候喜欢特立独行,喜欢与别人不一样,喜欢个性,所以交朋友也是完全靠自己的喜好来评断。王阳明这个回答是基于对人性的了解,因为年纪轻所以容易冲动,“对”不是我们去做事情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儒家提倡不问喜不喜欢,但问应不应该。可年纪轻轻的时候,他的行事准则完全是反的,先问喜不喜欢,再问应不应该。如果不喜欢,这件事情应该干他也不干。如果喜欢,这件事不应该干,他也会冒着风险去干。因为这就是年轻。王阳明年轻的时候经历过五溺时代,他更能清楚自己的喜好所带来的结果。所以他说子夏的话是对的。

  可人总是要长大的,当人逐渐成熟的时候,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了,我们想要的结果就不是光问喜不喜欢了。就像成家之后,你去超市买东西,只有100块钱,你看到了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但是你还要买菜,那你选择买菜还是买你喜欢的东西?买菜一定是更重要的,这就是应该,因为年龄的关系,他排在了喜欢的前面。所以当人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时候,他交朋友的方式也就不一样了。子张的交友原则“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就更重要了。我们在社会上奋斗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是离不开人际关系的。

  不能说自己喜欢跟谁交朋友,就跟谁交朋友。你需要去想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可以为对方带来什么。如果你光想着和对方交朋友去利用他,他肯定也不会和你交朋友的。如果你对不如你的人包容不了,比你行的也不会包容你。那就真的变成高不成低不就了,怎么还能有人脉资源,你的人生怎么能走向成功?所以王阳明说子张的观点也是对的。

  用不同的阶段去看待人际关系,这才是儒家说的中庸。人是活的,关系是活的,如果我们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定义在一个标准范围内,那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可发展的未来?社会的成长是伴随着人的成长不断进步的。儒家提倡渐修,从小到大需要我们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的去改变自己。正因为人生有这种不确定的因素,我们才可以在挑战中成长。

  《传习录》读后感 篇6

  卷上主要阐释知行合一、心外无物的观点。卷中收集了八篇王阳明亲笔写的书信,除回答有关知行合一、格物说等问题之外,还讲了王学的内容、意义和宗旨。卷下主要是致良知,体现了王阳明晚年的思想。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圣人之一,其著作《传习录》是一本较全面包含其思想的一本书。其中包含儒学、理学、佛学、心学等多种学问方向的理解和分析。

  作为明代的大儒,王守仁有其独特的哲学观点,即“致良知”学说。他倡导的“知行合一”在日本很受推崇,日本人认为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我认为王守仁“知行合一”不止如此,以王守仁观点,圣贤们教育人们知行,并不是简单地教人们如何认识、如何实践、其目的是要恢复知行的本体。知行如何分得开?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实践;知识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如果领会了这一点,就应该明白,只说一个知,已经自然有行存在;只说一个行,知也自然存在。只有领会到知行合一的宗旨,才会真的体会到知行的意义。这是需要不断地磨练和自我反省才能够了解的。王守仁这样说的,别人教你终究不能领悟,只有自己琢磨思索找到符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才能不断进步和提高。在王守仁的心中,圣贤的大体宗旨是相同的,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叙述罢了。或许我们达不到圣人的境界,但只要像王守仁这样的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我们也会不断安定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都有所提高。在如今时代里,人对本源的的探索不断减少,人的心里也不断浮躁而趋向于物质。所以在如今的社会王守仁的精神看起来更加珍贵。

  王守仁虽贵为圣贤,博览群书,博学多才,屡立奇功。但为人谦虚而不焦躁,为人好学,其为人正如其言,乃一正人君子。有道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人,在他看来,在于态度而不在于才能也。引用其中一段话:“同朋友相交,一定要互相谦让,就会得到好处;而互相攀比,互争高低则只会受损”。

  又如:“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很多,但能做到的人却很少。王守仁的'许多言语都是人的生活中的道理,朴实而又精深,王守仁正是因为这些近乎完美的素质成就了他的功劳,而他也无私的将这些想法观念传播给他人,而现今社会的“鸡汤”和他比较实在不知所云。他的精神正是他一生理念的体现,其:“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一生都对得起“为善去恶”这四个字。他的人性的观点难道不可以被我们借鉴吗?王守仁,一个了不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高尚的人,圣人之名,当之无愧。所以,王守仁的精深,更需要我们现代人的传承与坚守,对这个几百年前的人物,我们应该向他致敬!

  《传习录》读后感 篇7

  问:“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

  先生曰:“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传习录》

  有两种人是改变不了的,第一种就是智者,属于先天开悟的这种人,第二种是愚昧的人。虽然王阳明说的简单粗暴,但绝对是真理。第一种人是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目标明确,并且会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地努力。所以这种人是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的。最有意思的是第二种人,愚昧,不明事理,会坚定地认为自己想得也是对的。这种人有一个特点,特别的倔强。一旦他认定了一个道理,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想让这种人改变是不可能的。

  在现实生活当中第一种人很少,第二种人越来越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很多人都会把无知当性格。遇到这种人,最好的选择就是离开。不要尝试去用道理说服他,如果那样你只能自找苦吃。上智者是不需要改变,下愚者是不会改变。

  如果我们既不是上智者也不是下愚者,那么你就要去改变自己。我更希望自己用这句话给自己做一个警句,当有一天我不愿去改变自己的时候,我要告诉自己,如果我不想作下愚者,就要马上付诸行动去改变自己。只要不欺骗自己,你一定会有一个清楚的答案,你是哪一种人。那你还有什么原因去拒绝改变?强其所不能吧!

  《传习录》读后感 篇8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传习录》

  后悔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我们知道错了。但知道错了是一回事,如何去改正错误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后悔的原因可能会有很多种。多数情况是因为错误带来的结果是我们不想要的,然后才开始后悔。还有的情况是别人告诉了我们的错误,我们觉得别人说的有道理,才开始后悔。再有就是我们修身当中每天反思会发现自己的错误而感到后悔。王阳明说当我们能感到后悔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是去掉我们病根儿的药方。药方是有了,吃不吃在我们自己。有的人害怕药苦,虽然知道吃药可以治疗自己的病,也拒绝吃药。正确的药方需要正确的吃法,吃到适应症的病人口中才能见效。

  就像我们都有的傲慢之心,我注意到很多人在说自己有傲慢心的时候,实际上自己就是傲慢的。仿佛傲慢并不是坏事,而是一种荣耀。还有一种更有意思的人,知道自己的问题。每天都去寻找医生给自己开药,东求西求。不管开多少正确的药方,自己不吃也没用。反而会旧病复发。所以感到后悔只是开始,不是结束,如何让我们以后不后悔才是更重要的,这也是孔子为什么夸颜回的原因,因为颜回不贰过,不贰过就没有再后悔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反思的时候,不要光想自己的错误,而是要想如何开药方去治疗自己的错误,让自己不再犯,这样反思对我们才有效果。

  《传习录》读后感 篇9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此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

  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四十五十而无闻’,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安肯以此望人?”

  ——《传习录》

  我以前就好名,当时还不知道学习和修身的区别。不管做什么总是喜欢被看见,被夸赞。聊天儿的时候也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让自己显得与别人不同。现在好名依然存在,只是隐藏的更深了。不会像以前锋芒毕露,但还是会“闻誉而喜,闻毁而闷”。貌似这种情况在绝大部分人的身上都有体现,主要还是太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往深处来讲,是因为自己的内心没有力量,需要别人的认同才能给自己传达这种自信。实际上自信是自己给自己的,不是别人认为你行你就行,而是你认为你行你才行。

  王阳明说要想克服这种好名就要务实,我理解的务实就是要有志向,也可以说是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也就是说当你忙起来的时候,心就没有功夫去好名了。如果你觉得时间紧迫,不抓紧努力,就离目标越来越远的时候,你就更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了。反过来讲你有好名之心,就是你闲的。就像你在干活的时候,心在干活上,别人看见你干活,夸奖你的时候,你是听不见的。如果当你干活的时候,别人一夸你干得有多好、有多努力的时候,你就洋洋得意,就说明你的心没有在干活上。

  人虽然不要好名,但要爱惜自己的名声。要让自己的行为对得起自己的名声,发现哪里不对的时候,要马上的去改正。不能等到自己死去的时候别人来评价,那时候就没有改正的机会了。不追求出名,但是要修身。儒家通过修身去达到“君子不言利,而利在其中”。如果在五十岁知天命的年纪,还不想着去寻道修身,那这辈子是白活了。

  《传习录》读后感 篇10

  问题:“看不懂书,怎么办?”

  他说:“这只是文义上的穿求,所以还不清楚。那样的话,不如为过去而学习。它看的更清楚,解得更清楚。只是他为学人解得明晓,却一生也没有得到。要在心体上用功,凡明不能、行不去的,要反在自心上体当,才能通。盖四书五经所说的只是这个心。此心即为道,心体明即为道明,更无二。这是为学习心灵而作的。”——传习录

  还有就是我的问题,读书看不懂,看不懂怎么办?但我仍然只是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也提到了儒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本人将知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正确的知识。从课本里学到的东西,从小到大,公式都是正确的。但是,那些“正确的”知识对我们真实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帮助,它们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任何问题。另一种是有用的知识,即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用到的,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作知识来看,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与自己的生命相结合,没有印进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大师说,和他一起学习主要是学习新的思维方式,要舍弃旧的思维模式,建立新的体系。假如我们跟师父学,也照着老套路做,还是不学的好,耽误了师父,耽误了自己。

  通常我们所说的“读书百遍,意自明”,也就是要用心去读,如果你不用心去读,一千遍也就没用了。因此,无论是学习还是实践,首先要从心灵上开始。心中有了意识,有了意识就可以主动地解决问题。走神,不只是看不见,听不到,吃不到,更多的是浪费时间。不能通融的知识,就算是正确的知识,对你来说也没什么用。

  《传习录》读后感 篇11

  问题是:“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有多少实用性?以及曾皙说的话,不过是一种戏弄,圣人许他,是什么意思呢?”

  「三子是有意的,有意的必偏于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经这样一句话却不经意地说:“我要做的,就是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内;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内。三子所谓‘汝,汝也’,曾有点‘不器’意。凡有三子之才的人,都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夫子也都许之。”

  志向三重,人生三重。王阳明解读的不是谁对谁错,就是前三个弟子在立志向时,都有“意中人”跟随,只有曾经点过志向时,没有“意中人”跟随。之前在给自己定下目标时,我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一定能实现。自我并不评价自己的能力,还没有象孔子的三个弟子那样,尽管说自己还在学习,但实际上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

  孔子认为他们能达到那种境界,所以他不去批评他们。高深的经世致用,不是从自己的能力出发,而是从自己的心境出发。本人目前还没有达到曾经的点滴境界,或者想很多世俗的事情,都是与物质利益有关的。进了师门,跟许多人聊天,都会问他们的远景是什么,大家在谈论远景时,不自觉地就会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如,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百万富翁,也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慈善家,而且越说越觉得自己的事情是对的,结果就走偏了。

  然后又说三人为器,把自己关起来。生活没有变化,是因为自己懂得少,所以要“博学”。了解自己的半斤八两,哪里缺哪里。了解自己的位置,构成它的元素。我总觉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之力,听天由命。做好自己,不要后悔。

  《传习录》读后感 篇12

  问题:“延平云‘当理而无私’。“理”和“无私心”怎么分别呢?”先生曰:“理即心。“无私心”即是“有道理”,“无道理”即是有道理。如果心与理都能断定,恐也不是善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皆不染,似无私心,而外弃人伦,则非人伦也。”曰:“亦只是一件事,皆不过成就了他的私心。”

  王阳明从朱熹先生的一句话来说明其“心即理”的思想,“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私生活是后天习染的体现,去除私生活是无私生活。无私当然是一种天理。相反地,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露出来,那是因为你的心后天蒙蔽了,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单纯的说理等于没有原则,这两点都是一样的。如果将他两人分开来说,那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学说,王阳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陆澄又问到了佛家的无私心与正道的关系,他认为正道就是佛家的无私心,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一定要做孝子。当我们还没有完成孝道时就离开了家,这是对人类道德的破坏。父母把我们生下来抚养长大,我们一定要尽孝。男人可以没有伴侣,也可以没有孩子,但必须有父母。看起来七情六欲四欲都是空虚的,那父母之情呢?当父母健在时,你去追寻佛教的无私心,这是没有天理的表现。你们的心被你们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们为了自己的欲望舍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合理。它从反面论证了王阳明的心理之道。

  《传习录》读后感 篇13

  看过王阳明的《传习录》后,深深地感受到这句话意味深长,仅仅读了一遍,我就不敢说完全理解王阳明的思想,但是读了《传习录》,我确实有了一点自己的体会。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了许多时代,的确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

  首先是心灵的净化。王阳明先生认为修身就是修身。万事皆在心,只要心在省就能致良知。做一个不欺人、信良心、有良心的人。良心在人,永不消逝。那些不能产生良知的人,只不过是被物质的欲望所蒙蔽,并非他没有良知。“格”是外在的功夫,“格”就是改正错误,使之回归正道。当欲望萌芽时就把它扼杀,防患未然以求修身养性。

  其次是格物致知。将知性放在格物上,物格后知至,参透事物的本质,把握知识的来源。要断案,就要从断案中学习,这样才是真正的格物。举例来说,在判案的时候,不要因为对方的不礼貌而生气,不要因为语言的婉转而高兴,不要因为对方的抱怨而屈从于宽容。怕心中有一点偏差,怕妄想与是非,这是格物致知。把事情放在一边,学习就会不着边际。

  三是知行统一的问题。知者有为,行者有为,知之为行,行之决定行。读以知为目的,知以行为目的,所以读书必须用于引导行,从而知行合一,谓之“经世之道”。光看不想,只会越看越糊涂,光看不想就会变得自我。每一个人都能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心,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当人们漫无目的,碌碌无为的时候,不妨看看《传习录》,探寻一些人生的真谛。

  《传习录》读后感 篇14

  问:“你看不清楚,怎么看?”

  老师说:“这只是字面要求,不清楚。所以,还是从旧社会学起比较好。他能看得多,理解得多。只是他虽然为了学业什么都懂,但是一辈子都得不到。你必须在身心上努力学习。做不到的,一定要转向自己的心和身体,才能过。盖四书五经,然说此身心。这种身心叫道,而身心则清明,没有别的。这是为了学习心灵。”—— 《传习录》

  我也有同样的问题。我不识字。我看不懂怎么办?我还是照字面理解,这就把我们带到了儒学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我个人把知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正确的知识。像我们从小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公式,都是对的。然而,这些知识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没有帮助我们解决任何问题。第二类是有用的知识,即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我之所以看不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做正确的知识来读,或者按照以前的方法和套路,如果不结合自己的生活,我不会印在自己的骨子里,但我还是留在了储备中。

  大师说,向他学习主要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们应该摒弃旧的模式,创造新的体系。如果我们在向师父学习的同时遵循旧的套路,还不如不学,这样会耽误师父的时间和我们自己的时间。

  我们通常说的是“一本书读一百遍,但就是用心去读。不用心读,读一千遍也没用。所以无论是学习还是修行,都要从修心开始。有了心才能有意识,有了意识才能主动解决这个问题。心不在焉不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听,更是浪费时间。没有综合的知识,即使正确的知识对你也是无用的。

  《传习录》读后感 篇15

  问:“燕平云‘讲理无私’。‘讲道理’和‘无私心’有什么区别?”老师说:“心就是理。”“无私之心”就是“讲道理”,不讲道理就是自私。如果你分析自己的内心和理智,你就不会好。”

  他还问:“史的激情不染人间,这似乎是无私的,但抛弃人情往来是不合理的。”他说,“这只是统一事物,只是让他成为一颗私人的心。”

  —— 《传习录》

  王阳明用朱的话来解释他的“心即理”,“理”就是正义的表现。正义要体现,就要改掉后天养成的习惯。自私是后天养成的体现,无私是去除的。无私当然是正义。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正义得不到彰显,那是因为你的心被后天蒙蔽了,自私就是自私。简单来说就是无私。他们是一回事。如果两者分离,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的理论,王阳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陆成问及佛教的无私之心与理性的关系。他认为佛教无私的心是不合理的,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孝顺。在我们没有尽孝之前出家,首先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必须孝顺。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没有孩子,但一定要有父母。似乎世俗的欲望被抛在一边,一切都是空的。父母的爱呢?父母在世时,你追求的是佛教的无私之心,即没有正义的体现。你的心被你对佛教的无私追求蒙蔽了。说白了就是你为了欲望抛弃了人际关系,因为自私而不理智。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学是理性的体现。

  《传习录》读后感 篇16

  老师授教:遇事练心!练心,需要我们扩大自己的意识接受范围,我们的意识心是小的,当我们遇到工作及家庭带来的烦恼,下意识觉得心烦,难解决,人生好难,为什么我命那么苦闷。那也许是不是试着化解下我们的意识呢?这里让我想到了知而不随,知道我遇事难,但不要一天到晚苦闷在真难啊,这事会发展成如何如何的境地,难的我吃饭想睡觉想,所以我们吃饭不香睡眠不好身体也就不好了。

  其实这些都是意识心所产生的的一些列后果,那么为了我们自己活的更好,可否做到知而不随,即知道但并不继续意识下去,不去想一直深究造成多大后果或一直想着难难难而是尽自己的能力去解救困境的自己,然而要不要过多去想最后能不能解决?不要想!就只是做把过程做好,因为事情本身已经发生,最坏不过结果,你尽力解救最坏也不过是这个,对了,该来的总会来,我们要知而不随,不然很容易浪费情绪。

  因为我们的意识观念决定了每一个细节,细节改变事物的发展。由此让我们的心变大,大到本心出现,能让我们的意识退出,对的是退出,化掉,而不是对抗!对抗是什么,老师说,坚持也是对抗,致良知时,脑子里连续剧不断,总是算着时间多久了,为了我能坚持下去,下意识的我会去对抗这些念念,坚持自己能把致良知时间拖长。当事情的发生让我自己不舒服了那要如何呢?

  其实,这些感受只是一种存在,什么存在?一时的存在!一时的东西不是真实的,只有我们心大了能化之,几次化掉之后,随着自然的发生,把自己意识顺没了,私欲能被化之,做到了顺其自然!

  这次的阳明心学让我从不敢接触到内心接受,最重要的就是刘老师说的把良知活成生活的状态,做大了自己即能造福集体吧。目前只能从我的小集体—家中练心得智慧。

  很喜欢老师说的,发光作盐这句话。盐其实是好东西,无法缺少,但是它又很普通的存在于每家每户,而且当菜不好吃的时候,还会抱怨盐放多了,为什么不去说这个菜本身不行需要盐来提味呢?所以我们本身能作为盐的话,是不是能自我提味?且低调的存在?如今社会的大环境,致于我们的是一颗颗虚浮的心,处处是攀比处处是竞争,存在是无法改变,所以可以自我充实,充实就是增值,充实之谓美,充实了自带光环,做大自己,做盐吧!

  《传习录》读后感 篇17

  与佛教的超越轮回、道家的长生久视相比,早期的儒家在超世精神上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儒家在早期更多关注现世的人际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推己及人,克己修身以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信不少人都有一个错觉,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便如日中天,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然而事实是自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土开始,直到北宋理学兴起前,实际上是佛老盛行、儒家衰微的一个时期。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很大的冲击,以至于这期间发生三武一宗灭佛。

  面对这种情况,首先扛起捍卫道统大旗的是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一篇《原道》写得着实精彩,但应对手段低劣了些,直接将佛教归为异端,说不过就打,正谓是快刀斩乱麻。

  继任者是北宋五子,源于对《易经》的重新诠释,并将原来闲散的富有超世精神的言论重新整合,通过重塑儒家,让其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应对手段的确高明很多,通过借鉴学习佛老的优点,同时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在超世精神上不落下风,兼具入世精神,所以更具吸引力。

  只是走到南宋这里,新儒家在路线上发生分野,朱熹和陆九渊分别是理学和心学的代表人物,阳明先生走的是陆九渊路线,但自身理论要完备得多。心学和理学的异同,则在《大学》的诠释上体现地比较明显。

  近期也重读了下朱熹、吕祖谦的《近思录》,相信大家对“存天理、灭人欲”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都耳熟能详,以至于有些心里排斥理学。但仔细看心学根子上还是理学,《传习录》中很多议题都来自这本书,因此推荐大家也读读。

  心学和理学,更像是看世界的不同角度,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发现居然还能这么玩。而且我相信,阳明先生是一个真正获得精神自由的人。

  《传习录》读后感 篇18

  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传习录》

  我也有这样的问题,看书看不懂,看不明白怎么办?我还是单单的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这就说到了儒家的另外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看书?我个人把知识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对的知识。像我们从小到大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公式都属于对的。但这些对的知识对我们现实的人生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它没有帮助我们去解决任何的问题。第二类是有用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能用得上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看不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成对的知识去看了,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和自己的生活去结合,就没有印到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师父说过,和他学习主要学习的是新的思维方式,应该抛弃旧有的模式,创造一个新的系统。如果我们跟师父一边学,一边沿用旧的套路,还不如不学,耽误师父时间,耽误自己时间。

  我们平时所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指的也是用心读,如果你不用心读,就是读一千遍也没有用。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修行,都要先从修心开始。心在了,才有意识,有意识才能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心不在焉,不仅仅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更是在浪费时间。没有融会贯通的知识,即使是对的知识,对你来讲也没任何用。

  《传习录》读后感 篇19

  问:“延平云‘当理而无私心’。‘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先生曰:“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是未当理。”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传习录》

  王阳明通过朱熹老师的一句话来阐释他的“心即理”学说,“当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私心就是后天习染的体现,去掉了就是无私心。无私心当然就是天理。反过来讲,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现,那是因为你的心受到了后天的蒙蔽,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简单的说当理等于无私心,它俩是一回事。要是把他俩分开说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理论了,王阳明是不认同的。

  有意思的是陆澄又问了佛家的无私心和当理的关系,他认为佛家的无私心是不当理,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得尽孝。在我们没尽完孝的时候出家,这首先就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养大,我们必须要尽孝。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可能没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欲抛去一边,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去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这就是天理没有显现。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为了你的欲望抛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当理。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即理的一个体现。

  《传习录》读后感 篇20

  读了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长,仅仅是读过一遍的我是绝不敢说出完全领悟王阳明先生的思想这种话,但读完《传习录》后,我确实有了一丝自己的感悟。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时光长河,确实值得人细细品味。

  第一点,修心。王阳明先生认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良知在人,永远不会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点,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恼怒,不能因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走时,不妨读一下《传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

  《传习录》读后感 篇21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这一段说的是徐爱听完王阳明的教导,觉得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回家再仔细琢磨,发现与他以前学的这些朱熹的言论总是不能契合,所以他来问王阳明。

  这一段对我有帮助的是“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王阳明对这两个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坚信孔子的观点,并笃定地去奉行实践。曾子是听完之后先反思,然后再去实践。我现在的状态偏向于子夏的做法居多。师父说什么我都坚信不疑,然后努力在生活当中去践行师父说的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后王阳明对徐爱引的“《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进行了讲解,并对《中庸》说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三种人分别说明。“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我自己对照了一下,我勉强算第三种人。勉强是因为我觉得“夭寿不二”这点上我没做到。

  王阳明又通过徐爱的继续提问,带出了阳明心学的一套核心概念。“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阳明心学整明白,那王阳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体,明德是性的体现,肉身是由心主宰的,从心发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体,意放在哪,那就是物。这些概念到现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练,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后一段王阳明说出他对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观事物,意从心发出去之后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东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讲,物是和你的心有关系的,所以才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传习录》读后感(精选21篇)】相关文章:

致青春读后感精选04-15

初中读后感(精选15篇)09-17

初中读后感精选15篇06-17

《童年》读后感(精选20篇)11-23

童年读后感(精选35篇)04-18

目送读后感(精选15篇)03-25

简爱读后感精选15篇01-31

简爱读后感(精选15篇)01-23

《请给我结果》读后感精选01-20

茶经读后感(精选6篇)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