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传统作文

2021-08-16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传统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1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又可以叫做端阳节,传说那天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抱石投江的日子。那天爱国诗人屈原听到自己的国家快要灭亡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抱起一块石头,纵身跳入江河里。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到端午节时,大家就划着船把饭投进江里。后来,他们知道这饭已经被鱼吃了。就想了一个办法:把米放到四片长叶里面包起来,就像一个三角形,这个样子饭就不会被鱼吃了。人们把这一个被叶子包裹而成的“米三角”起了个名字叫粽子。

  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孩子们都带上了香袋,在门上的两边插上艾草和桃枝……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端午节啦!

  端午节有美味的粽子吃,端午节真好!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2

  屈原是故事后的一位爱国诗人,他在十几岁是就当上了左丞相,十分受皇帝的重用。直到有一年,几位奸臣看着屈原这么受皇帝的重用和宠爱,心里非常妒忌。一起想了一个计策。过了几天,他们开始行动了。他们这些人,天天围绕在皇帝的边上,每时每刻都在顺皇帝的心。那皇帝也真是的,是一位受不起诱惑的皇帝啊,几句甜言蜜语,就把他“迷”的天昏地转。

  皇帝有在奸臣的劝说下,把屈原流放,在流放的土中,屈原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说自己的国家被敌军抢走,百姓生不如死,于是屈原跳进汨罗江。

  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于是赶紧划着船在江里捞屈原的尸体,有些人包棕子投进江中,不让鱼儿吃屈原的尸体。

  现在你们因该知道端午节的由来了吧,也因该知道赛龙舟和吃粽子的原因了吧!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3

  端午节有非常多名字。比如:端阳节、赛诗节、重五节等等。

  端午节有非常多风俗,像吃粽子、赛龙舟、戴五丝线、吃“五黄”等。

  说到粽子,我可是非常喜欢。我见到的粽子有两种,一种是竹叶粽,一种是竹筒粽。馅儿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红枣馅的,豆沙馅的,有香米馅的,有糯米馅的,有八宝粥馅的,这些馅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好吃得非常!恐怕你馋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听家长说,端午节还有一个故事呢。楚国时期,当时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着石头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划船去搭救,可是打捞了半天都没捞到。他们怕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就在汨罗江上划龙船、丢粽子,引开鱼虾。

  后来,人民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人士,一直把赛龙船、吃粽子的习俗延续到今天。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4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在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民间习俗。

  今天,我们全家人来到江边看龙舟比赛。江边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才挤进这拥挤的人群中,站在这人群中,我真有一种唐僧师徒步入火焰山的那种炎热的感觉。当主持人宣布去年***——红队出场时,江边顿时沸腾起来。不一会儿,所有的队伍都出场了,他们做好了最后的准备,都蓄势待发。

  当裁判员一声令下,所有的队伍一起出发。这次比赛共有七支队伍参加,他们的龙舟按彩虹的颜色顺序排列。有的队伍依照船头指挥员擂鼓的节奏前进着,拼命地前进着,一下子领先排在了前头;而有的却弄得手忙脚乱,落在了最后,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江上的选手们使劲地划着,在江边观赛的人们也没闲着。他们不断喊着加油助威的口号,助威声一阵比一阵强大。选手们在观众的助威声中显得更加卖力,更有冲劲。指挥员擂鼓的声音震耳欲聋,选手们配合默契,富有节奏,各个队伍都士气高涨。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5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民间有着许许多多传统风俗,如:清明节、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在这么多的传统风俗中,我最喜欢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我为什么这么喜欢端午节呢?就让我先讲讲端午节的由来吧!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楚怀王的大臣,因受到楚怀王重用,而被小人嫉妒,在楚怀王面前毁谤屈原,屈原渐渐不得重用,最后甚至将屈原流放,屈原满怀悲愤,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投江自尽。而端午节这个节日,就是为了表达楚国人民对屈原的爱戴之情,我也很尊敬屈原这就是我喜欢端午节的原因。

  说到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自然是赛龙舟啦!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都要划龙舟,寓意为:用划龙舟驱散江中的鱼,追赶屈原,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还记得去年端午节,我们一家起了个大早,这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出发去郊外的一座山上,寻找端午节必备的一种植物。正值初夏,真可谓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初夏的山中,山花烂漫,花草清香。站在这天然氧吧中让人心旷神怡。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山上的一个拐角处,我们找到了我们这次目标——艾草。艾草生长在土埂上,从上到下都是细细的一条,它们簇拥在一起,微风吹过时可以看到叶子的正面是绿色的,反面看起来像白白的绒毛,我们高兴地扑向了它,把它裁了下来,立刻飘来一股淡淡的清香,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去,把艾草挂在了家门口。

  回家后,我们立刻开始制作端午节最期盼的食物——粽子。大家都忙碌起来,有的泡粽叶、有的淘糯米、有的洗花生,有的剥红枣,忙得不亦乐乎。包粽子时先把粽叶折成漏斗形,然后再把糯米倒入再加上一些红枣、花生点缀,然后捆绑起来就完工了,没一会儿就把所有的粽子都包好了,看着一排排的粽子就像是一块块的绿宝石。这时候就可以下锅煮了,当水沸腾时,屋里弥漫着粽叶的清香,糯米的米香。让我们很期待粽子能马上出锅。

  这就是我喜爱的端午节!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6

  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为了纪念屈原,都要划船到江里把米饭给鱼儿吃,免得鱼儿吃了屈原的尸体,可是担心米饭太小了鱼儿看不见,人们就用叶子把米饭包成了粽子,人们把粽子扔进江里,鱼儿大口地吃了起来。直到现在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船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我最喜欢吃粽子了,粽子有绿豆味、红豆味、豆沙味等口味的,但是我最喜欢吃奶奶亲手做的桂花粽子,吃一口真是好吃啊!

  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节,这样我就能天天吃粽子,天天和小朋友玩了。

  端午节真像一个快乐而美味的节日啊!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7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慈祥的.奶奶,亲爱的妈妈,和蔼可亲的幼儿园阿姨,给我们讲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这些民间传说,就像一杯杯香气扑鼻的清茶,让我们回味无穷。下面就让我说一个我所知道的民间传说吧!——传统端午佳节的由来。

  传统端午佳节有个传说,在全国流传很广,是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因为秦国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心放弃自己的祖国,然而又有心无力,一气之下,于当年的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河而死。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忧伤,纷纷涌到汨罗河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了船只,托起他的身体滑来滑去,百姓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把米饭捏成团蒸熟扔进江中,久而久之,每年的五月五日就成了我们的节日。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8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尤其有许多传统节日。

  我最喜欢端午节了。是因为可以上好吃的棕子,糯米里有香肠、有枣子、还有肉,端午节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楚国有个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340年楚国灭亡了。屈原很痛心,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自杀了,人们怕小鱼小虾吃屈原的身体,他们用竹筒把米装起来投进江中,可是被蛟龙偷吃了,后来人们知道了蛟龙最怕苇叶和五色线,人们用这些东西把糯米包了起来。蛟龙看见这些东西就吓走了,这样小鱼小虾不吃屈原的身体了。于是到了这一天人们把包好的棕子投进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习俗。

  我最喜欢端午节了,我最喜欢吃棕子了,我最敬佩屈原了。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9

  盼望着,盼望着,我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中华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在老师给我们分组后,我分到了端午节组。我忙着收集资料,并认真做着记录,准备向全班展示我的活动成果——粽子。

  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我们仙居的习俗是吃粽子和插艾草。关于粽子还有一个传说呢!爱国诗人屈原在投江自尽后,爱戴他的百姓为了不让鱼虾吃他的身体,往河里投食物,把鱼虾引走。到了后来,人们在端午节就用包粽子这种方式来纪念屈原。

  在奶奶的帮助下,我们买齐了包粽子的材料。开始包粽子喽!我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马上拿起粽叶就开始包起来了,结果刚把糯米放进去,糯米就漏出来了。奶奶笑着说:“包粽子要一步一步来,不能太急,你刚才粽叶没折好,所以糯米才会漏出来。”我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开始学着奶奶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包起粽子来。先折好粽叶,再舀一勺糯米放进去,再放进一个蛋黄和一块猪肉,再放一勺糯米。然后小心地把粽叶一道一道折好,注意翻转时一定要小心,不然就会功亏一篑要重新包过啦。最后再用一根细线,小心地一圈一圈绕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到了最激动人心的展示环节,我把煮好的热乎乎的粽子放在保温桶里带到学校去。在展示的时候,我把我包粽子的步骤告诉大家,并且让大家品尝我的蛋黄猪肉粽。看到同学们一个个像个小馋猫一样地狼吞虎咽,我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中华传统节日源远流长,我们炎黄子孙一定要把它们传承下去!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10

  一天早晨,我与往常一样正准备吃早餐,突然发现早餐有点不一样,我看到了一个正冒着热气的胖乎乎的大粽子。原来这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每年都期盼的端午节。

  端午节有一个非常感人的传说。战国时期有一位非常聪明的大臣叫屈原,他非常热爱他的祖国--楚国。因为受到奸臣的陷害,楚怀王把屈原赶出京都流放到外地。后来楚怀王因不听屈原忠告,病死在秦国,楚国后来也被秦国所灭。屈原听后十分悲伤,就抱石沉入到泪罗江自尽。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后来人们把每年的五月初五确定为端午节。每次过端午节,我都会想起一首小儿歌:五月五,是端午,插艾香,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可我觉得最有趣的习俗还是包粽子。去年端午节那天,我跟着奶奶爷爷在绍兴老家学会了包粽子。包粽子的材料可真丰富,有五花肉、粽米、红豆、花生、蜜枣——看得我眼花缭乱。首先我把叶片放入水中洗干净,再把粽米放入水中洗干净,然后加一点点盐和酱油搅拌均匀。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两张叶片叠在一起,折成一个漏斗,先往里面放一勺米,把它对着左手掌心抖了几下,再塞进去一小块肉和蛋黄,然后填满米。接着左折折,右折折,把它包得严严实实的,最后用一根细绳子把它捆绑起来,一个穿着绿色外衣的美味粽子就做好了。

  每次过端午节,都会让人们更加怀念和敬仰爱国诗人屈原。我们从小要有一颗爱国之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必备】端午节传统作文合集10篇】相关文章:

1.【必备】端午节传统作文合集9篇

2.【必备】端午节传统作文合集六篇

3.【必备】端午节传统作文合集五篇

4.【必备】端午节传统作文合集7篇

5.【必备】端午节传统作文合集八篇

6.【必备】端午节传统作文合集6篇

7.【必备】端午节传统作文合集5篇

8.【必备】端午节传统作文合集8篇

上一篇: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下一篇:三年级端午节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