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风俗作文

2021-10-02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风俗作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风俗作文 篇1

  又到了端午节。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端午节的粽子。

  端午节前几天,妈妈就从市场上买来包粽子的粽叶、糯米、绿豆等,到端午节那天,就把它们拿出来,用水浸湿,洗干净,然后开始包粽子。她拿起一些粽叶,叠成开列一排,随后一层糯米、一层绿豆、一粒猪肉,最后加上一层糯米把绿豆和猪肉包在中间,再把叠好的粽叶,压紧,按平,折叠,最后用线捆住,就这样一个粽子在她们的手上包好了。

  粽子包完后,她就把粽子放进锅里,加上合适的水,让它蒸煮。大约煮到两个小时吧,厨房里飘散出一股粽子的清香,深深地闻一口,沁透心脾。这时,馋嘴的我就迫不及待地让妈妈从锅里抓起一条粽子,不管它炙热烫手,就解开线团,送进嘴里,用牙齿咬一口,滚烫的粽子,有时弄得我牙齿根,舌头嘴上顿时起满了大大小小的泡泡,尽管这样我还是不肯吐出来,味道好极啦。

  听大人们说,端午节这天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诗人屈原因仗义直言遭革职放逐。眼见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是有心报国而无力回天,愤然之下,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传说屈原死后,百姓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的还拿出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因此,在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的风俗,以此来纪念屈原。时过境迁,人事物非,可端午节一直流传至今,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文化。

端午节风俗作文 篇2

  又是一阵淡淡的粽叶气息萦绕在我的心间,雪白的糯米在光的照耀下如清泉般的在心灵上跳舞,袅袅的炊烟慢慢地散开……回忆起那个粽子包裹着的温暖,宛如栀子花在指尖上绽开了。

  我的家乡在上海奉贤,端午节里,家家都会吃粽子。

  以前,年幼的我不知道端午节是个什么节气,只知道每逢端午节全家都会去奶奶家吃粽子。当我渐渐长大懂事后再一次提及端午节,博学的老爸都会给我普及很多知识。还是穿越到战国时期吧!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位叫屈原的大人物,由于多次遭遇政敌的攻击,被楚王流放,跳江身亡。后世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就诞生了。最初粽子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食物,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

  在我的记忆里,作为本地人的奶奶也是最擅长包粽子的——谁让我嘴馋呢!我总是对奶奶包的肉粽和蜜枣粽子念念不忘,记得去年的端午节,爸爸给我布置了一项特殊任务——包粽子。于是端午当天我带着激动和兴奋的心情早早来到了奶奶家,奶奶准备好提篮带上我,从原材料开始准备。我和奶奶两个人去家门口的小河边摘芦叶,这是一大片的芦苇地,在一片片的叶子中,我彻底迷糊了,到底什么样的叶子才是最适合包粽子呢?奶奶边摘边告诉我,要挑选叶子上没有黑点、没有枯斑、甚至连一个小洞眼也不能有的新鲜翠叶。我于是跟随奶奶的脚步,信心满满地开工起来。好不容易找到了几片好叶子,可是被我摘下来的一瞬间就不小心碰坏了。奶奶转过头安慰我说:“阿妹,不要紧的,奶奶小时候刚开始摘芦叶也这样,摘多了就有经验了。”我又尝试了几次,总算摘得几片自己还算满意的芦叶,回头一看奶奶已经摘满了一篮子。我热得满头大汗,脱下外套剩下短袖T恤了。

  回到家中,奶奶便去厨房淘米,洗粽叶。我也就在灶台边,心不在焉地玩起稻草来。奶奶边准备材料边帮我披上脱掉的外套。

  “奶奶,您材料准备好了没有?”我焦急又无奈地喊道。“好了,快点来吧!”我兴奋地蹦了过来,只见奶奶娴熟地把一张张粽叶卷起来,做成一个小尖锥裹成三角状,然后先放一把米垫底,再夹一个蜜枣放进粽叶里,随后用手抓一把米洒在馅上,再把米压密实平整,最后就可以翻折粽叶把预留那段的粽叶盖在米上,这样鼓鼓的粽子就成型了。可是想把一个粽子裹起来可真不容易,奶奶腾出一只手抽了围兜里的一根线,一头用牙齿咬住,另一头就开始在粽子上绕来绕去,还没看明白情况,眨眼间就包好了。第一个粽子就这样诞生了。“我也要包!”说罢,奶奶教了我一个小妙招,一卷、一放、一压、一裹,不一会儿我就在奶奶这位“粽子专家”的指导下成功完成了包粽子的任务。

端午节风俗作文 篇3

  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吃香喷喷的粽子呢?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比热闹的龙舟赛呢?

  没错,只有端午节,一个伟大的节日,一个神圣的节日。说起端午节,还得从屈原的故事说起。

  传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荐能,富国强兵,力主联秦抗齐,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使屈原被谗免去职位,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报国无望,便含恨投江自尽。屈原死后,出国的百姓异常悲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有些渔夫则驾起船只,把事先准备好的粽子、鸡蛋扑通扑通地往江里丢,说是让鱼吃了,就不会咬屈原的尸身。流传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习惯。因此过端午节的这天,满街都是卖粽子的小贩,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样包的吗?哈,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先用一些新鲜的粽叶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种配料,然后用线捆扎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锅上蒸,等满屋飘着粽子香的时候就能吃了。吃粽子的时候,要先把线解开,剥开粽子叶,里面藏着红红的粽肉,升腾着热气,散发着一种特有的粽香,两个粽子用盘子装着,活就像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照耀下晶莹剔透,散发着浓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个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味道真是棒极了。

  吃完粽子,便来到河堤上观看龙舟赛。在这一天,每个村子都会组织一支队伍,而后拉到涟水河进行比赛。只见碧波荡漾的河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整装待发,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好像胜券在握。而站在岸边的观众比队员们还要紧张,个个屏息凝视着河面。裁判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一般地向前冲去。顿时,河面上鼓声震耳欲聋。一千米的水道上,队员们憋红了脸,咬紧了牙,拼命地划。太好了,我们村的龙舟领先了,由于我们村的队员配合默契,因此龙舟就特别听他们的指令,行动自如。龙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条条波纹,原来平静的水面,如布满硝烟一般。尾随在后的龙舟,不紧不慢地跟着,鼓手们也使出了吃奶的劲,使劲地敲,这锣声一声接着一声,清脆而有力。别的龙舟也不甘落后,一边划船,一边和着鼓声,“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冲,那口令里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河面上热闹极了,口令声、锣鼓声、划桨声,汇成了一首激昂雄浑的乐曲,乐曲里有着浓重的端午节的气氛。

  故乡的端午节啊,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爱国精神的一种钦佩。吃着正宗的故乡粽子,看着精彩的故乡龙舟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端午节风俗作文 篇4

  今年的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又到了!

  大家都知道的端午节可以赛龙舟、吃种子。可我今年却过的不一样。

  早晨我睁开了眼睛,闻到弟弟在吵闹的声音。走出来一看,他们正在吃种子呢!

  我迫不及待地刷完牙便抓起一个种子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中午十二时,我和弟弟去洗“健康澡”。不一会我和弟弟在水中打起了“水杖”。

  ……

  虽然我家没有挂艾草。但我过了一个有趣的端午节。

端午节风俗作文 篇5

  端午节更是老太太们展示手艺广播爱心的时候。要给小孩们子,缠菱角,缝香囊,捻五色线。

  就说那菱角吧,那是小孩子怎么玩也玩不够的'精美玩具。看上去颜色鲜艳,花花绿绿的,闻一闻有淡淡的药香,小孩子们爱不释手也就再说难免了。首先用硬纸折成菱形,可大可小,里面裹上香草等药物,再用五彩的线紧紧的缠起来,各种颜色相互搭配,整齐而不单调,形成美观大方的线条图案。这是尽显个性特色和智慧的图案,每个人的都不尽想同,而且每个小菱角也可能不尽相同。大的、小的,单个的、组合的。然后用五颜六色的线做成线穗,缀在下面,其中一根穿到上面来,可以用手提着,也可以挂起来。象一盏灯一样,还不时溢出一阵的淡淡的草药香味。做的小的成串挂在中间的角上,那可真成了一件玲珑精巧的工艺品。有不少巧手还专门做好了拿到集市上去卖。很抢手的!简单的造型,朴素的风格,却完美的体现了乡村古朴的民间艺术。

  还有香囊,也是孩子们的爱物。人们搜集了各色各样的花布,新的、旧的,零零碎碎的,颜色越多越好。用针密地缝起来,各色花布配以各种形状,再组成不同的图案,花样之多真叫人目不暇接。最常见的有心形的,也有新月形的、古钱币形状的。在里面放些香料。至于香囊下面是些什么,花样就不一而足了。多是把干了的蒜苔剪了适当的长度,一节一节的穿起来,穿成好几串在香囊的下面底面在用些花布做成些穗子,这些花布多是窄窄的,颜色都很鲜。更有人用各色的细绸做穗。小孩子们把这些挂在脖子上,或是系在扣子上,恰如一挂小小的香帘。这是孩子们骄傲的资本,小孩子们如果聚在一起,都会拿出自己的香囊,比比谁的更美,谁的更香。所以有的很早就开始为缝制香囊做准备了,用什么布,用这么线,做成什么形状,煞费了一番脑筋。缝香囊的时候,老人们是那样的认真,神情是那样的专注,把古老的传说,把慈祥的爱意,美好的愿望,善良的期待,把淳朴的心愿一并缝入,让这小小的香囊成为一件吉祥物,盼着晚辈们都能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

  再说说五色线。用红、黄、蓝、白、黑或是其它五种颜色的线捻成一股,这就要看老太太们的手上功夫了。手指不断的轻轻的捻动着,五根线便在手中变魔术一样合拢成五色均匀的一股了。这活看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如是没有一定的功夫,捻起来可就没有那么便当了,不是捻不成股,就是捻出来不均匀。或是太松,易散,或是太紧显得不够流畅。捻成的五色线如一条有着美丽花纹的五彩龙,系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脚脖子上,用来避邪。以求儿童能够健康成长,不被病魔所缠。农历五月已经是夏天了,五色线便要戴到天阴下雨时,等到雷声响过,就取下来扔在水沟里。老人们说,那五色线会在雷雨之中变成龙。可怜天下父母心,五色线当然不会变成龙,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是永远不会变的。

  门头艾、雄黄酒、菱角、香囊、五色线。这些伴我一天天长大的朴素的乡间民俗,充满着和谐、温馨、关爱,和期望,如同人们对新一辈的那淳朴的心愿,一辈又一辈流传着。

【【热门】端午节风俗作文五篇】相关文章:

1.【热门】端午节风俗作文

2.端午节风俗作文【热门】

3.端午节的风俗作文【热门】

4.【热门】端午节的风俗作文

5.【热门】端午节风俗作文9篇

6.【热门】端午节风俗作文4篇

7.【热门】端午节风俗作文3篇

8.【热门】端午节风俗作文四篇

9.【热门】端午节风俗作文7篇

上一篇:端午节作文300字 下一篇:端午节龙舟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