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中秋作文

2021-10-03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中秋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中秋作文1

  昨天,大家一定知道是中秋节吧!我知道大家的活动非常精彩。当然,我的中秋节也安排的很丰富!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我和爸爸妈妈一大早就提着月饼,来到了爷爷奶奶家里。一进了家门,哇!好有过节的气氛哇。我一眼就看见桌子上已经摆满了丰盛的饭菜,都是爷爷奶奶为我们准备的。我趁他们没注意,偷偷吃了2块,好香啊。“今年的中秋就一定会非常快乐的!”我高兴的想着……

  正当我在高兴的时候,咚咚咚,是谁在敲门呐?我一开门原来是姑姑一家人来了,乐乐妹妹一进来就说:“哥哥好!中秋节快乐!”真有礼貌,当然,我也不例外,挥着手向乐乐表示友好,于是,我们两个就玩起来了。

  到了下午,爸爸就拉着我说出去走走,我们的辛苦之旅就开始了,首先,我们走到城西客运站去坐新修好的地铁一号线,在那里的坏境真美啊!浮雕形式的壁画上刻着我们西安的标志性建筑——钟楼和大雁塔。乘上飞快的列车,感受着畅快的出行节奏,不一会儿就到了北大街,真是方便啊。从此我们西安就进入了“双地铁时代”,怎么样?不错吧!我希望我们家附近的地铁三号线也快点儿修好,这样我们出去玩儿就更方便了。

  我们在城里走了好些地方,一直走到了天黑。昨晚的中秋节有一个遗憾,那就是因为阴天没看到十五的圆月亮。但是今天早上我在报纸上看到了全国其它地方拍摄到的中秋圆月,有大海上圆月,也有城市夜晚上空挂着的圆月。无论何地,人们都在欣赏着美丽的月色,期盼着家人的幸福团圆。朋友们,一次中秋节看不到月亮不要紧,今年不行还有明年。很多次中秋节看不到月亮也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记住月亮下面我们幸福的日子。

  同学们,一次月圆是多么的不容易啊!请让我们珍惜看月圆的日子吧!

家乡的中秋作文2

  盼望着,盼望着,中秋佳节终于到了。我们都知道,中秋节都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人们兴高采烈,用各种不同的节日来欢度这个传统节目,这一天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大家都在家里聚餐,共度美好的中秋节。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里,从古至今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传统节日。我们小孩总想着过节,因为孩子贪玩,每逢过节,学校就会放假,虽然作业么平时会多一些,但是我们总能忙里偷乐去玩。我就是其中一员,我最喜欢的节目是中秋节,尤其是在家乡过的中秋节,因为八月中秋,正是收获的好季节,到处硕果累累,都处都是金黄色的世界。乡邻和亲戚们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在家乡中秋,还有更有趣的事情就是包月饼。每年临近中秋节,妈好和奶奶总会给我们包月饼吃,中秋节不仅要吃月饼的,还要拿月饼去赏月。妈妈和奶奶做的月饼可好吃了,而且图案很漂亮,可美味了。

  做的月饼大大圆圆,喻意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但你别小看这么一个月饼,它的做工精美,味道可味。其中,还是我最喜欢的桂花瓣的图案。这个印图案的工具是我妈妈亲自雕刻上去的,图案看上去条纹清晰,我的妈妈还真的是一名民间的艺术雕刻家呢!不仅如此,月饼的材料是妈妈用自家最好的面和馅做成的,做出来的月饼一上桌,可把我们几个兄妹馋死了,全家都处都充满着诱人的香味。

  我喜观过中秋节,我更喜欢在自己家乡过中秋节。因为家乡的中秋节令我难忘。我喜欢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着月饼,品着香茶,赏着天上的那酷似玉盘的月亮,那画面真的很温馨!

家乡的中秋作文3

  今天我们过得可开心了,为什么?因为今天是中秋节,与众不同的中秋节。这天早上,妈妈早早就起来了,捧着一本叫什么〈〈有关月的诗〉〉,奶奶也拿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

  我不想打扰妈妈和奶奶,于是我去问爸爸。“真奇了。”今天是怎么了?连平时不喜欢看书的爸爸,今天也看起书来了。我带着好奇心去问爷爷,爷爷说:“孩子,你忘了?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呀!”“哦。”我差点儿忘了,“嘿,看来我也得去做做准备了。”你应该会问,为什么我要做准备,你从我妈妈看的书,就能得到启发。我们家乡的中秋节可跟其他的村子不同呢!等到晚上,大家聚集在自家的课题客厅。开始——诗句接龙。开始了,家庭的“主人”爸爸先说:“小时不识月。”妈妈道:“呼作白玉盘。”爷爷接:“峡深明月夜。”奶奶说:“嗯……”我接江静碧云,嗯,天。”“江静碧云,嗯,天。”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道。“错、错、错,是江静碧云天。”我不好意思地说。

  此时,我们大家乐开了花。这次中秋节大家过得可快乐了。玩完了诗句接龙我们就开始,吃月饼、赏月儿……“嘿,你不知道,突然停电了,你猜怎么着,我们这次中秋节,得添加一个“黑中找灯”了,哈哈哈!”这次中秋节最有趣的是那个诗句接龙,我喜欢这次既单纯,又与众不同的中秋节。

家乡的中秋作文4

  今天是中秋节,妈妈准备好蜡烛、水果、老南瓜、月饼,准备祭拜月亮。

  可是,中秋节应该团团圆圆的,远在外地的爸爸和在上大学的姐姐却无法回到我们身边,真是可惜!天公也不作美,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厚厚的云层中,不肯露面,我长长地叹一口气,遗憾地说:”唉!看来,今天无法举行“祭月仪式”了。“妈妈笑着对我说:”不,还可以哟!“我疑惑地抬起头,惊喜地发现月亮红着脸,羞答答地钻出了云朵。

  我欢呼起来,和妈妈一起把祭品搬到阳台上。这时,月亮也不再胆怯,悄悄地钻出云朵,咧开嘴,笑嘻嘻地看着我们。一阵大风吹来,我又发现月亮躲进云层,只露出那光溜溜的脑袋。妈妈拿出打火机,点着蜡烛,脸上露出崇高的表情,拱着手,向蜡烛的地方祭拜。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拜了几拜。

  我无意间又抬起头,发现月亮不知什么时候钻出云朵,静静地看着我们。妈妈叫我去吃月饼,我急忙跑到妈妈身边,看妈妈切月饼。

  妈妈熟练地切开月饼,分成八块小三角形,我挑了一块馅多的,一口咬下去,啊,满嘴飘香。有小花生米,有糯米糕……我吃完了一块还想吃,妈妈又递给我一块,我坐在藤椅上,边吃着美味的月饼,一边抬起头,赏着美丽可爱的月亮。

  夜,真美……月亮静静地挂在空中,像白玉盘镶嵌在碧蓝色的丝绸中,使我想起了李白的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我忍不住吟了出来,月亮静静地听我朗诵,嘴角总是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家乡的中秋作文5

  喜欢中秋,因为她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久。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

  中秋节了,想起小时的情景,忽然想说点和中秋有关的事情,在我的脑海里,在我内心里,中秋节除了收获、月饼、团圆和思念,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活动,那就是:打火把。

  在我的家乡,中秋节又叫火把节。颍州民间每至中秋节晚上,青少年都要模仿红巾军,用秫秸、葵秸裹以稻草,到野外燃,摇来摇去,待燃尽返,当地习称“撂火把子”。

  记得我小时候,火把是用麻秸扎起来的,两到三米长。简单点的,就是一捆麻秸中间加点稻草,绑起来。讲究点的,就把麻秸用煤油泡下,这样更耐烧。调皮点的,通常是大点的孩子,还在火把里加上编炮,烧着烧着可以炸一下。每每中秋吃了晚饭,月上柳梢后,大家便陆续的走出家门,当然,孩子是主力军。村东的河边和坝堤是大家活动的天然舞台。月光下这么一群活波可爱的孩子们在尽情的欢乐,手里的一个个火把像点点的星星,聚在一起又是一条绵延的火龙。凉爽的秋风轻抚着孩子们的脸庞,大伙们举着长长的火把,挥舞着,奔跑着,歌唱着,快乐着,欢笑声回旋在坝堤上,田野里,仿佛一曲跳动的乐章。

  想想我好象已经很久没有回家过中秋了,思念家人,思念家乡的火把……前几天问父亲家那边还有人打火把吗,父亲说,现在的小孩子少了,孩子们要不在外面读书要不就已经出去打工了。已经没有几个打火把了。那蔓延的火龙便成了我美丽且不曾忘却的记忆……

家乡的中秋作文6

  家乡的中秋节虽比不上春节的热闹、元宵节的绚丽,却是我喜欢的节日,因为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每年的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记得去年的中秋节是在我家过的,在外务工的大伯一家难得回到了家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众多的亲朋好友齐聚一堂,欢乐无比。这天一早,妈妈和伯母就早早的起来为大家丰盛的晚餐忙前忙后,我和哥哥则带领小客人们玩得不亦乐乎。我们来到田间地头看风景、捉蛐蛐。我们一边听蛐蛐唱歌、听溪水弹琴,一边看地里金黄的玉米,一边观察蜜蜂如何采蜜。

  不知不觉,夜晚降临了。大人们把各种美味摆上餐桌,当然月饼是必不可少的,足足摆了三大桌。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喝一边说笑。老人们把农田里的庄稼说得头头是道;年轻人谈论着天南海北的趣事。大伯家的小弟弟对什么都很好奇,一直叽叽喳喳问个不停。他说:“姐姐,你们这里的月亮里有嫦娥、有玉兔吗?今天是不是会看到吴刚砍树啊?”……晚饭后我们来到外面赏月,弟弟仰着它的小脑袋看月亮,一边看还一边不停地嘀咕。今天的月亮似乎特别明亮,高悬中天,如水的月光洒向大地。我仿佛真的看到了嫦娥抱着玉兔在注视人间,仿佛看到了吴刚在不停的砍那金灿灿的桂树……

  夜深了,却挡不住亲人们欢聚的喜悦。远处此起彼伏的蛙声虫鸣连成一片,空气里弥漫着桂花的浓香。月亮像个小姑娘在微云中穿梭,若隐若现,我不禁低吟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家乡的中秋作文7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已渡过十个中秋节,今年又迎来了我人生中的第十一个中秋节。

  中秋节的前一天,我早早的来到了外婆家,整个屋子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外婆的亲戚都来家里看望她。晚饭过后,大家有说有笑的围在电视旁看中秋晚会,我和哥哥则在外婆家的小院子里赏月玩耍。我们玩得正起劲时,外婆端来了一盆我们最喜欢吃的豆沙月饼,这是外婆在前一天晚上为我们做的。大家一起围在小桌子旁,一边赏月一边吃着月饼。望前皎洁的月亮,吃着甜美的月饼,不禁让我想起了李白写《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又圆又亮的月亮,好似一面大镜子,看着看着,我又想起了”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心想:嫦娥现在一定是抱着她那心爱的玉兔,靠坐在桂树旁,日夜思念着她的丈夫—后羿吧!她一定很寂寞也很后悔吧!后悔当时吃下了仙丹,看着那皎白的月光,更加感受到了嫦娥的孤独。随着外公外婆的年纪渐渐变大,身体也渐渐的不好使了,所以我要好好珍惜和外婆团聚的机会。

  这次中秋节的月亮,我觉得比哪一次的都要皎洁,都要圆润;这次的月饼比哪一次的都要香甜,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这月饼是外婆亲自给我们做的。

  俗话说:”月圆人团圆“,我希望港澳同胞、海外侨包、在外打工或在外求学的游子们都能享受到中秋团圆的快乐。

家乡的中秋作文8

  好久不见,美味的烤肉,你那令人垂涎三尺且令我日日悬念的味道,总叫人搞不清楚东南西北,只要一见到你,我就欣喜若狂,想一口把你吞了,喂饱我的五脏庙呀!

  今年的中秋节,我一听到爸爸说可以烤肉,我的心里雀跃不已,心中对烤肉的思念全都一涌而上,迫不及待的想要赶快大快朵颐一番。我们全家浩浩荡荡到人山人海的大卖场买了牛小排、玉米、香肠、鸡腿、饮料……等,真是应有尽有。一眨眼,食物就烤好了,刚烤好的食物香气四溢,令我口水直流。美味的.烤香肠,一咬下去,香气瞬间散开在嘴里,真的是人间美味呀!而烤玉米也不输给烤香肠,烤玉米的味道,真是笔墨难以形容啊!这也是我这只土拨鼠的最爱,一口接一口,不仅齿颊留香,也满足了口腹之欲。

  烤肉不仅可以享受美味的佳肴,也是家族团圆的好时光。我们总是和许久不见的堂哥、堂姐们一边烤肉,一边谈天说地。堂哥的拿手好菜是烤牛小排,他将牛小排烤得外酥内软,非常好吃,简直可以跟大厨师相提并论。烤好啰!堂哥登高一呼,大家便一窝蜂的跑了过去,咬下去那好久不见的滋味又再度涌上了我的心头,真是令人陶醉呀!

  这好久不见的中秋烤肉,不仅可以和家人团聚,也可以吃到美味的烤肉,可真是一举两得啊!希望这好久不见的中秋烤肉团聚,可以年年都见。

家乡的中秋作文9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月饼的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

  “无酒不成筵席”,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过去,多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现在人头马、茅台等国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这些都预示着祖国经济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红火。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真。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中秋节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或许,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

家乡的中秋作文10

  中秋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具有独特风俗的节日,也是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代表着一家人团团圆圆。

  这个节日的风俗很多,例如吃月饼,燃灯赏月等等苏。东坡曾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馅。”可见从古代起,大家就很重视这节日了。

  幼儿园时,我也开始重视这些节日了。中秋前一天,老师让大家做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灯笼。我们各个兴致勃勃拿起各种各样的工具加工自己的灯笼,有小兔灯,小熊灯,小狗灯等可爱又耐看的灯笼。

  制作过程中,老师还讲述着关于中秋节的来源:“中秋节已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了,它与其余几个传统节日一样,都是慢慢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就有“中秋”一词记载。后来也有贵人,文人学士仿效起来。李白这位诗人便是其中一员。对月亮祭拜这个习俗也就流传到明天而月下,游玩于许多中秋习俗,都是人们对生活无限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时的我怎么活听得懂呢?长大了看到这些话才觉得饶有趣味。

  中秋那晚,我与家人们一起闲逛着。到了那条挂满五彩缤纷的灯笼的街上,我们漫步在这灯笼的世界里,细细观赏栩栩如生的玉兔灯,形象逼真的月亮灯。朴素古典的功能,各式各样的灯笼,造型优美美不胜收,令人眼花缭乱。那时年纪还小,也不太讲究,只是把灯挂在了高处。在灯光的映衬下,一个个灯笼活灵活现的。再加上我们细心设置的灯谜,这些灯笼也变得更加有趣。远望时如同星星一般,若隐若现,璀璨夺目。

  荡悠了许久,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条灯火通明的街道。

  长大了,再回想起这些往事,不禁笑出了声。

家乡的中秋作文11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家乡的中秋作文1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间总是流逝飞快,不知不觉中已进入了农历八月,十五那天逐渐走近,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到来。

  曾几何时,我曾和一堆小伙伴,一起拿着纸扎的灯笼,在这个月圆之夜里,一起嬉戏、玩耍,无视黑暗的恐惧,在皎洁的月光陪伴下,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夜晚。玩累了,回到家中,鸡鸭鹅什么的,一桌子都是丰盛的菜肴,还有吃家乡当季出产的农作物,如菱角、芋头,早已是家乡的特有风俗。都说中秋节是最容易吃胖的,这不,才吃了一会儿,就感到饱了。这些小小的幸福,都只不过是记忆罢了。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然而,家乡的中秋,却早已变味。想吃到家乡这些特色食品几乎是不可能;小孩子在晚上玩灯笼又被大人们不允许;串门送礼人之常情,又有多少人是真诚地祝福他人……城市的发展,我们得到许多物质生活上的提高,而诸如中秋节却日渐失去了她的风采。

  月是故乡明。在民风民俗都在流逝的家乡,中秋的月亮无疑是一道最独特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亲朋好友拿着凳子,同坐在一道屋檐下赏月,让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中秋的月亮未必是最大最圆的,但亲友的团聚为我们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对于团聚的人来说,与亲友赏月是生活中的一次小小幸福;对于离散的人们、游子来说,与亲友赏月只是遥不可及的奢望罢了。家乡的中秋,它也是一道不可磨灭的印记。

  最可惜的是家乡的中秋,最美的也是家乡的中秋。在被人叹为”冷漠城市“的家乡,愿中秋等节日再次让人们体会到浓浓的人情味,让人们懂得珍惜生活中的点滴幸福。

家乡的中秋作文13

  每个家乡都有不同的风俗,但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从古至今留给我们世人的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象征着我们家家户户团圆美好。

  想起中秋节那会儿,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因为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我们一家回到了乡下,爸爸妈妈、妹妹、爷爷奶奶都齐聚在一起,一家6口人围坐在圆桌前,谈笑风声、其乐融融的啃着味道不一的小月饼,一起共赏月圆,真是一幅家好月圆的景象。当爷爷说起今天的月亮特别圆,像一个水晶大圆盘挂在高空中时。我的脑海突然闪现出一首诗:《水调歌头》。然后我就故作诗人般的腔调,双手放在背后: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千里共婵娟。

  刚朗诵完,爷爷奶奶就拍手叫好,虽然他们不懂我说的什么意思,但是,还是对我赞不绝口。这时,妹妹也不甘落后,为我们大家表演了一段拉丁舞蹈,我们一家人融入在天伦之乐中。

  吃过月饼后,妈妈带着我们走到屋外的空地上,爸爸抱着烟花走到空地中央,准备把我们欢度中秋节的快乐与天空一起分享。“砰!砰!砰!”烟火迅速的飞向天空,漂亮极了。有的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菊花,有的像一条高大威武的巨龙,有的像一丝丝色彩斑斓的彩带,还有的像流星一掠而过。我和妹妹兴奋得蹦来蹦去,高兴得合不拢嘴,喊道:“啊!太漂亮了。。。”然后,在一旁的妈妈,用手机拍下了天空中每一朵花绽放的瞬间。

  中秋节让我们感觉的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传统节日,更让我们体会到一种凝聚力,一种家的温暖。一个美好的中秋节,一个团圆的大家庭,就在快乐声中结束了美好的一天。

家乡的中秋作文14

  好久不见,美味的烤肉,你那令人垂涎三尺且令我日日悬念的味道,总叫人搞不清楚东南西北,只要一见到你,我就欣喜若狂,想一口把你吞了,喂饱我的五脏庙呀。

  今年的中秋节,我一听到爸爸说可以烤肉,我的心里雀跃不已,心中对烤肉的思念全都一涌而上,迫不及待的想要赶快大快朵颐一番。我们全家浩浩荡荡到人山人海的大卖场买了牛小排、玉米、香肠、鸡腿、饮料……等,真是应有尽有。一眨眼,食物就烤好了,刚烤好的食物香气四溢,令我口水直流。美味的烤香肠,一咬下去,香气瞬间散开在嘴里,真的是人间美味呀。而烤玉米也不输给烤香肠,烤玉米的味道,真是笔墨难以形容啊。这也是我这只“土拨鼠”的最爱,一口接一口,不仅齿颊留香,也满足了口腹之欲。

  烤肉不仅可以享受美味的佳肴,也是家族团圆的好时光。我们总是和许久不见的堂哥、堂姐们一边烤肉,一边谈天说地。堂哥的拿手好菜是烤牛小排,他将牛小排烤得外酥内软,非常好吃,简直可以跟大厨师相提并论。“烤好啰。”堂哥登高一呼,大家便一窝蜂的跑了过去,咬下去那“好久不见”的滋味又再度涌上了我的心头,真是令人陶醉呀。

  这“好久不见”的中秋烤肉,不仅可以和家人团聚,也可以吃到美味的烤肉,可真是一举两得啊。希望这“好久不见”的中秋烤肉团聚,可以年年都见。

家乡的中秋作文15

  中秋夜晚,天空中的月亮像个大玉盘,发出银白色的光芒,照亮了大地。我跟爸爸坐在外面,边吃月饼。边赏月。

  四周万簌俱寂,鸟儿似乎睡着了,不少人都在家中庭院里赏月。这时,我提出了一个建议:“爸爸,我们一起来背有关月亮的诗句吧!最好是要带有‘明月’两个字的。”“好!”爸爸爽快地答应了。我笑着说:“可别太高兴了,万一您输了怎么办?”爸爸说:“你也别太骄傲,咱们走着瞧!”

  明月有几时?把酒问青天。“我先背道。

  爸爸回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也不甘示弱:“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杨洲。”

  爸爸想了好一会儿,才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可是气势逼人,因为在互之前,我已翻了《唐诗三百首》。

  爸爸忽然愣住了,我向他使了个眼色:“背不出来就别硬撑了,赶快投降吧!“可爸爸却仍在冥思苦想,时而低头沉思,时而仰望天空,好不容易才说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小流。“

  “哈哈,这句中可没有‘明月’呀!“我兴奋地叫起来。

  不知不觉中,我们似乎与诗融为一体,在这茫茫月色中漫游。

  啊!家乡的中秋夜晚多么美丽,多么有趣!我爱家乡的中秋夜晚。

【家乡的中秋作文集合15篇】相关文章:

1.家乡的中秋作文(集合15篇)

2.家乡的中秋作文

3.家乡的中秋节作文(集合15篇)

4.家乡中秋作文

5.家乡的中秋节作文集合15篇

6.家乡的中秋节作文

7.家乡的中秋作文4篇

8.家乡的中秋作文3篇

上一篇:家乡的中秋作文 下一篇:家乡的中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