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作文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作文 篇1
俗话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当母亲含辛茹苦地照顾我们时,父亲也在努力地扮演着上帝赋予他的温柔角色。多少年来,人们在歌颂和赞美母亲的同时,并没有忘记父亲的伟大。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世界各地“模范父亲”的故事。
这些好老爸有的默默无闻,但培养出了扬名天下的人才;有的则自己就是世界名人,但在教育孩子方面颇有一套。不管这些故事是令人感动或给人以启发,它们都真实地再现了父亲对孩子深沉的关爱,显示了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巨大影响力!
达·芬奇的父亲:充分发展孩子的兴趣
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父亲彼特罗是一位令人称道的好父亲,他培养孩子的信条就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
6岁那年,达·芬奇上学了,在学校里学了很多知识,但对绘画最感兴趣。一天,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还给老师画了一幅速写。回家后,达·芬奇把速写给父亲看,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他画得很好,决定培养他在这方面的才华。
正是因为父亲如此开明,达·芬奇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爱的绘画中,甚至敢专门画画恐吓老爸。一次,他花了一个月时间,在盾牌上画了一个两眼冒火、鼻孔生烟,看起来十分可怕的女妖头。为了把父亲吓一跳,他还关紧窗户,只让一缕光线照到女妖头的脸上。后来,父亲一进家就被盾牌上的画吓坏了,可是等达·芬奇哈哈大笑地解释完,他竟然也没有责备儿子。
16岁那年,父亲把达·芬奇带到画家维罗奇奥那里学画画。在维罗奇奥的指导下,达·芬奇刻苦学习,掌握了很多绘画技巧,终于成为一代大画家。
莫扎特的父亲:不惜放弃工作培养孩子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小时侯被无数人誉为“神童”,他的许多作品一直是古典音乐中经久不衰的保留曲目。但是,莫扎特有如此成就是与他父亲的精心培养密切相关的。
莫扎特3岁时,父亲就发现他经常静静地坐在一边,很有兴趣地看姐姐练琴,于是就开始对他进行启蒙教育。在父亲的指导下,莫扎特5岁就开始创作短曲,6岁时创作钢琴协奏曲。后来,为了更好地培养他,父亲甚至放弃了在宫廷里当乐师的工作,将全部精力用在莫扎特身上。
可以说,没有父亲那份执着的精神、严格的要求和深厚的关爱,是无法造就莫扎特这样一位音乐大师的。
安徒生的父亲:穷鞋匠培养出大作家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出生在富恩岛上一个叫奥塞登的小城镇上,那里有不少贵族和地主,而安徒生的父亲只是个穷鞋匠,母亲是个洗衣妇。
贵族地主们怕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从不让自己的孩子和安徒生一起玩。安徒生的父亲对此非常气愤,但一点也没有在孩子面前表露,反而十分轻松地对安徒生说:“孩子,别人不跟你玩,爸爸来陪你玩吧!”
父亲亲自把安徒生简陋的房间布置得像一个小博物馆,墙上挂了许多图画和做装饰用的瓷器,橱窗柜上摆了一些玩具,书架上放满了书籍和歌谱,就是在门玻璃上,也画了一幅风景画。父亲还常给安徒生讲《一千零一夜》等古代阿拉伯故事,有时则给他念一段丹麦喜剧作家荷尔堡的剧本,或者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本。
为了丰富安徒生的精神世界,父亲还鼓励安徒生到街头去看埋头工作的手艺人、弯腰曲背的老乞丐、坐着马车横冲直撞的贵族等人的生活,这些经历为安徒生以后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童话故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列夫·托尔斯泰:用鹅毛笔为孩子读物描图
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他常常抽时间给孩子们讲故事、绘画,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托尔斯泰从不给孩子强行灌输知识,而是根据孩子们的爱好和兴趣为他们服务。有一段时间,孩子们对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很感兴趣,托尔斯泰就一本又一本地讲给他们听。
后来,他发现《环球旅游80天》这本书没有插图,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故事情节,他竟然每天晚上用鹅毛笔亲自为该书描制插图。托尔斯泰的时间是宝贵的,但是他认为,把时间花在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方面是值得的。
约翰·D·洛克菲勒:锻炼身体与游历世界
在19世纪时,洛克菲勒家族事业的创始人约翰·D·洛克菲勒只是一个周薪7美元的打工仔,但他通过个人奋斗最后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
在教育自己的下一代方面,他制订了许多严格的“措施”。
约翰·D·洛克菲勒常常和孩子强调锻炼身体的重要,儿子上学时,他让儿子滑着旱冰经过中央公园到林肯学校,家庭司机只是开着车跟在后面。
另外,洛克菲勒家族很注重到世界各地游历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母、带着家庭教师和一大堆行李,开始飞越美国大陆、欧洲、北非等地。这种教育增强了孩子们认识社会多元化和准确把握社会常理的能力,为以后确立人生目标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
盖茨的父亲:让孩子从小懂得凭本事挣钱
世界软件业巨头——微软公司的老总比尔?盖茨出身于美国西雅图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他父亲威廉很注重从小培养他“凭本事打拼”的意识。
威廉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能够赚钱,并且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信心和干劲。”盖茨帮家里做事,父亲总是给予一点小报酬,以此激发他的热情,让他懂得工作是通往幸福的台阶。威廉表示,这样做可以让孩子了解现实社会和外部世界,也可以让孩子了解大家一起劳动,一起追求同一目标的快乐。
上私立高中时,盖茨就和朋友一起开发了计算市内交通量的软件,并在竞争中取胜,签订了一份数额不小的合同。后来,学校的负责人雇用他们编制教学计划,盖茨还与人合作,编写了企业的工资系统用的程序。威廉夸奖说“盖茨是通过劳动获取报酬的。”
他信:泰国总理千金去麦当劳打工
泰国总理他信是第四代泰国华裔,也是东南亚著名的“电信大亨”,家里十分富裕。但是,现年55岁的他信对自己的一子二女要求相当严格,甚至主动要求孩子出去“受苦”,长经验、长见识。
20xx年3月,他信的小女儿贝东丹高考结束后,他把女儿送到曼谷一家麦当劳餐厅打工,贝东丹一时间成为泰国媒体关注的焦点。他信说:“我就是想让她有这个经历,让她了解生活,从而能更快地适应工作,适应社会,并培养责任感。”
编后:以上故事告诉我们父爱是造就天才的关键。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爱和母爱有着各自不同的影响作用。
母爱可使子女身体和情感得到健康的发展,父爱的功能则表现在教会孩子怎样应付和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人生问题,母爱代表着人性和社会生活情感方面,父爱则往往象征着事业、思想、秩序、冒险和奋斗,代表的是理性方面,其主要表现在对孩子成就感的培养上,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也与父亲有关,椐有关机构调查表明,如果有一个好的父亲,则孩子在数学和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就会比较高,在人际关系上会有安全感,自尊心也比较强,很容易与人相处。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父爱远远胜过母爱。所以孩子最理想的人格是同时兼具了父爱和母爱两方面的内容。现在较为普遍的问题是,一些做父亲的往往忽视甚至放弃自己的教育责任,致使孩子所受的父性教育严重不足。这样的孩子容易形成所谓的“偏阴性格”,即脆弱、胆小、多愁善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父亲应“亲临”教育第一线,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康人格和自主能力,使孩子更好地适应现实世界和未来社会。
有人说“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教师”,我想提醒所有的父亲:孩子的成长、天才的培养,父亲绝不能走开!
做好孩子的“代言人”
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很复杂。两者之间不单纯于父(母)与子,师与生,朋与友,也是心与口的关系。这里的“心”泛指孩子的感受,当然感受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父母要揣摩孩子的感受,肯定孩子的感受,最重要的是能帮孩子说出他们的感受后给与理解。
记得在小庭3岁的时候喜欢涂涂画画,看他这么喜欢就给报了一个学画画的班。第一次去的时候还热情高涨,随着去的次数越多热情越递减。每次还没等老师要求着手画,他就开始嘀咕“我不会画”“我不想画了”。哪怕是手里拿着画笔,也是眼睛看着别的小朋友,或是东张西望。一开始还丈二摸不着头脑的我们瞧着他这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就会用带有批评的口吻对他说“这么简单的,怎么就不会呢?”“一定是老师上课的时候没有认真听!”。每当小庭听完这些话后反馈给我们的是更强烈哭闹或者是索性甩笔不干了,这种越演越烈的态势让我们反思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当我们成人在新的环境下和别人竞争的时候,也可能会失落、会放弃,这样的时刻我们想听到的不是批评,也不仅仅是“你一定行”“你最棒”之类的鼓励,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找到问题甚至解决的方法。回顾处理的每个细节,我们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对小庭的话语。于是再遇到同样的情景,我们就说“你很想画好,但是好像遇到困难了,是吗”或是“不知道怎么画,想再看一遍老师是怎么画的,对吗?”,小庭的回答一般都是“嗯!我觉得自己会画不好。”“我不知道怎么画,还想看老师画一次。”就是这个似乎很小的细节变化后,小庭的情绪稳定了,在这个前提下再给与充分的鼓励他也能接受了。
成人和孩子一样,无论做什么都有自己的感受,区别就在于我们具有表达的能力,而孩子们还不行。父母作为孩子最亲近的朋友,如果我们都不明白他们的感受,不重视他们的感受,不能帮他们表达出感受,那么他们的情绪只能是激烈的,方式只能是原始的。所以,当好孩子的“代言人”吧,做个理解、支持孩子的知心朋友。
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样样事情都会做”这是欣欣1岁多就开始听家人唱的一首歌,而她自己似乎也受到了这首歌的熏陶,从刚走稳开始就喜欢去做一些大人看来是她绝对力不所能及的事,比如扫地、搬大件东西、打蛋等等。出于对她的保护,家里常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类似的声音“这个东西太重了,别去动”,“这个会弄伤手的,放着啊”,“当心别弄翻了,别去动”,但是慢慢的大家意识到这是十分打击她对事物的探求欲的。于是我们改变了,欣欣的很多行为不再被我们无端干涉。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只要她的动作不危及安全的,就让她去尝试,甚至极力鼓励尝试。“欣欣,你勤劳的手呢,快自己吃饭”,“欣欣,帮妈妈去把放在沙发上的衣服拿过来放好”,“欣欣,把这些玩具整理好再玩另一个”。而欣欣也似乎感觉到了这些改变,越来越喜欢帮大家做不同的事情。“妈妈,我帮你们的鞋子拿到阳台上吹吹”,“妈妈,我帮你一块铺被子”,“我自己剥葡萄吃”。而那一次,我正被装了很烫水的水壶烫着时,她贴心地拿过来一块小毛巾给我包水壶。当欣欣出现类似“这个你弄,我不弄”或“不会弄”的苗子时,我们就会鼓励她“我来教你吧”“这个妈妈弄好了,另外一个你弄好不好”。
其实自我总结一下,孩子的很多事情一直被大人用自己的眼光进行着定义,似乎一旦当我们成为父母,我们在做孩子时那些被自己讨厌的事,一下子又被我们安在了自己孩子身上。虽然更多的时候我们是怕孩子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而制止他们的某些行为,但是有时候也出于一些类似“帮她做做掉可以快点”的想法。让欣欣做的一些事情,确实不仅没帮到我们,可能还帮了倒忙,但是尝试的过程应该令她有了一种满足感。
虽然,小小年纪的她动作协调性还有待加强,对于很多事可能也是做一半玩一半,但是每次当我们说起“你勤劳的手可以去……”时,她都会努力去尝试,并且愿意去尝试,而我们也欣喜地感受着她每一天的点滴进步。
孩子学会说谎家长值得深思
大多数家长,特别是一些隔代养育的老人,对学龄前的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说得严重一点就是全权包办,以自己为主,对孩子充满了不信任。对孩子的'不信任包含二个方面,一是不信任孩子说的话,认为孩子小不值得信任;二是对孩子的能力不信任,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会做或者做不好。就拿我们家孩子来说,从今年升中班开始,炜炜有时会对家长的话提出质疑:“你是在骗我吧?”、“真的吗?”。虽然次数不多,但让我们感到孩子已经不再像小的时候那样对家长的话言听计从、百分之百信任了。这可能是我们经常不信任孩子,反问孩子的结果。比如,有一次早上洗漱,炜炜很快就刷完了牙,洗完了脸,当然洗脸的确粗糙了点,像小猫洗脸一样,往脸上撒点水,然后用干毛巾擦干,所以洗完之后,脸和毛巾都是干干的。奶奶根据干毛巾,干脸的线索断定炜炜没洗脸,并说炜炜骗人,还好有妈妈做证,才让炜炜没被冤枉。
又如: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并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中班开始老师组织孩子们讲新闻。我们都很认同这种教学方式,每天都很有兴致的给炜炜准备新闻。一个周五晚上,爸爸下班回家后问炜炜有没有讲新闻。炜炜说:讲了,同学们都很高兴,都拍手了。我们都很高兴,夸奖炜炜能干,表现不错。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还在睡觉。炜炜就跑过来对我们说,其实昨天他没有讲新闻,他是开玩笑呢。我们听了有些失落和惊讶,但还是表扬了炜炜说实话。
很庆幸炜炜最终说了真话。孩子为了迎合家长的意愿,编了个谎言。所以我们家长要信任孩子,理解孩子,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和体验失败和成功,自由快乐地成长,成为一个勇敢自信的人。
其实孩子的心灵是纯净的,孩子天生不会撒谎。若撒谎也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模仿大人,家长可能经常使用欺骗的手法对付孩子,说了话不去履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欺骗孩子。
二是大人误解了孩子,认为孩子撒谎,当面批评孩子,经常给孩子贴上撒谎的标签,那么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学会了或者说是被迫学会了撒谎,这就是所属的心理暗示。
三是孩子为了获得家长的称赞或奖励,或迫于压力而撒谎。
对于第一点大人要做好榜样,特别是对孩子要诚信。不要笑,是的,对孩子也要讲诚信;对第二点,家长一定要信任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以大人的眼光和思维看待孩子的行为常常会误解孩子;有时候孩子因为小而分不清事实和想象,就说一些想象的话,这时大人也不要认为是孩子在撒谎。对最后一点也不要过分紧张和追究,平时做到不过分表扬就可以了。
大多数孩子都会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只要你让孩子去动手尝试,孩子很快就会学会并做得很好,赢得你的信任并给你惊喜。
家长论坛讲稿——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
各位家长、各位老师晚上好。
教育孩子这门功课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相信在坐的爸爸妈妈都身有体会。既想让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又要丰富孩子各种各样的知识,这并非是件容易事。
下面来谈谈我自己对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的粗浅认识。
一、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她让喜欢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很早就对周围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这表现在他们好问、好动、好模仿、喜欢听成人讲故事等方面。幼儿的求知欲与兴趣紧密相连,对一种事物的兴趣越大,求知欲也越强。现在外面各种学习兴趣班都很,如跳舞,画画,围棋等,家长们切记千万不能依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强加给孩子,而是要根据每个孩子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去选择。
如注重早期阅读,多给孩子读故事,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作为家长,应当顺应孩子的这种天性,多给孩子读故事,在读故事时不要把内容转化成口语或“儿语”,可以完全按书上文字,一字字给她读。平时我也是这样给女儿一个字一个字点着读故事的,我想,对于孩子来说,任何词汇对他来说都是全新的。我们最初灌输给他什么,他就能接受什么,日积月累还可以丰富他的语言词汇。但有的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时,怕孩子听不懂,把书面语转化成通俗的口语,这其实没必要。给他“读”或给他“讲”,对他来说同样有吸引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认识一些字。把认字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仅孩子学起轻松,大人实际上也轻松。这样也大大提高了孩子对阅读和识字的兴趣。
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小抓起,越早越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于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因此从幼儿园起,老师就已经开始引导幼儿在学习活动地时候要注意力集中,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在学习的同时,让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不拖拉作业,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需要我们的家长平时要在家督促孩子及时完成作业。现在我们班每星期三也都会有一次作业,我女儿头二次的作业都是我催促了以后才做,有时甚至连作业本也会忘记拿,不过最近几次已经好多了,能够自已来跟我说她今天有作业要做。
三、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朝一夕养成,也不能通通一下子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结合孩子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在一些活动中,密切注意幼儿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遇到幼儿有不好的学习习惯,及时批评和指正。久而久之,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自然形成。
四、严格要求,密切配合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幼儿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幼儿来说,应主要放在学习活动中进行。家长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幼儿的学习意识,让幼儿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毕竟是孩子,自控能力不能像成人那样强,我们应该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严格要求,使孩子逐渐学会控制自己,做事有恒心,不半途而废,这也是意志的培养,有坚强意志力的孩子以后遇到任何困难就会勇敢而不畏缩。
五、树立榜样,启发自觉
幼儿的学习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所以设身处地,树立榜样,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幼儿时期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最不喜欢说教。榜样是具体形象的,正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所以它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和态度。经常在家中被打、骂、拿他们和班的优秀孩子比,经常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对他的不满等,这样做法只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自暴自弃,对学习失去信心,没有兴趣,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所以,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一定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看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可以改变的。当孩子比以前哪怕有一点点的进步时,家长都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意识到他是在慢慢改变。家长要学会拿孩子的现在和以前比,而不要和其他同学比,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三字经》中有这么一句: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而我们既是孩子的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由此可见,我们做父母的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地巨大。
六、利用讲故事,养成孩子勤于思考的习惯
父母有很多机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平时在给女儿讲故事的时候她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喜欢一边听故事一边做其它事。为改变这种情况,我在讲故事前先和她约法三章:讲完之后要提问的,回答正确,有机会赢得一个小苹果,十个苹果就会有一个小礼物,提问从最初简单的故事中主人翁的名字、故事中有几个人物等开始,进而我会要求女儿复述故事的内容和细节。通过多次这样带着问题的讲故事,女儿的注意力明显集中起来,听故事时特别认真,记忆力、口头表达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七、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孩子在学习中常因遇到困难而影响学习兴趣,比如小雨在学习钢琴开始容易时有兴趣,但难度增加后,她就不想学了。每次当小雨闹别扭不肯弹琴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做一件事情一定要认真专注,坚持不懈,要加油,妈妈知道你能行的”。经过一年地努力,我们也坚持下来了,现在小雨在弹琴这方面已经自觉了很多。比较弹琴和画画,一般孩子会更喜欢画画,因为画画的意志力参与的少,而弹琴意志力参与的多,所以,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鼓励孩子不半途而废特别重要。我认为,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提高其兴趣,如给客人表演一下,让老师表扬一下,让孩子感到进步的快乐,都是好办法。
八、顺其自然、启蒙引导
幼儿学习要顺其自然,平时有相对固定的学习时间,如家长看报,让孩子看书,为孩子创设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带孩子出去玩,途中所见所闻和孩子交流,都能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交往、学习观察、学习提高注意力等,不一定要坐下来才叫学习,关键是父母要以身示范。可以建立起健康的家庭娱乐方式,如搞一次户外活动,旅游、爬山、游泳等……并且全家参与,让孩子有更多机会接触自然,开阔眼见,好的娱乐就能成为学习的动力。
九、要培养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家长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过分督促,二是要创造适宜孩子学习的家庭气氛。
一、过分督促孩子是不妥当的
有的家长生怕孩子落后,孩子动作慢了一点,忍不住要去指指点点;他们认为督促愈多,孩子进步就会愈快,其实这样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为什么呢?
1、老是被人督促着学习,孩子非常被动,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学习主动性。提醒、督促是必要的,但督促最终是为了孩子自己主动去学习,所以督促要适当,而且要讲究方法。比如孩子玩得久了,家长可以说:“你准备什么时候做作业呢?”提醒孩子学习要自己安排。如果家长每天老是命令说:“该做作业”,那就成为了一种被动的学习。
2、督促孩子学习切忌唠叨,切忌大事小事都要干涉。在家长的絮絮叨叨、指责数落中,孩子绝不可能有愉快的心情,也就很难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家长的唠叨、催促、训斥,使家庭气氛紧张。没有宽松宁静的氛围,孩子有的学习必然受到影响。所以,做家长应学会长话短说,不必要的话不说。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不能过分督促。家长提出要求,就要让孩子一定做到。养成习惯不在于每天催促,而在于要求每天做到。有的家长不停地催促:“起来,起来!快点!快点!”孩子依旧慢慢吞吞。越督促,孩子越拖拉、越被动。有的家长做得很不错,告诉孩子每天必须做到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让孩子感到这件事的重要。孩子做到了,就给予夸奖。这样才能使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总之,家长的督促要着眼于孩子主动性的发展。不少孩子学习差、习惯不好,往往不是因为督促太少,而是因为督促过分,使孩子失去了主动性。
二、创造适宜孩子学习的家庭气氛
学习是一种独特的大脑活动,需要适宜的气氛,这种良好的气氛是培养孩子形成主动学习习惯的重要条件。对此,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切忌说教,注重一点一滴的养成。有的家长认为,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必须经常讲很多道理。其实不是这样。家庭教育要注重潜移默化。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依靠一次次地重复以成自然。浓厚的学习兴趣依靠一点一滴培养起来,令人乏味的说教会破坏适宜学习的气氛。所以家长要学会说短话,保持正常的家庭气氛,让孩子感到平和、宁静、有安全感。
2、切忌严厉,注重营造宽松气氛。严厉的气氛并不适宜大脑思考,学习是大脑的活动,大脑如果处于恐惧和惊惶之中,是不可能出现积极状态的。有的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守在一旁,孩子稍稍做错一点,就厉声训斥,甚至一耳光打过去。这种紧张气氛使孩子恐惧,大脑的思考被严重抑制、扰乱,从而严重妨碍孩子的学习。
3、切忌支配,注意让孩子主动。家长自己主动学习,而不是每天放学回家,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候玩,一切的一切都得听从父母一手安排。这种绝对支配和被支配的气氛,对孩子的学习是不利的。比如一年级孩子刚上学,回家肯定要问家长:“妈妈,现在做什么?”“妈妈,我现在可以玩吗?”这时家长要指导孩子学会自己安排学习和玩耍。家长可以说:“你能自己安排好吗?不会的妈妈帮你。”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主动性,让他学着自己安排学习。
一个好习惯的形成肯定离不开家庭的教育,而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家对孩子的教育还做得很不够,而且一些方法还在不断地摸索,我们将不断地努力,汲取别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与老师、家长们共同探讨,使孩子们能够全面发展。
荣誉感的激励,成就一代伟人
孩子的荣誉感往往在父母的激发下才渐渐奠定。欧美的家长在一起聊天时会说:"我的女儿伊丽莎白就是拿奥斯卡奖的料子。""嗨!小威廉绝顶聪明,五十岁能得诺贝尔奖。"
哈德罗·麦克米伦无论在蹦蹦跳跳的童年时代,还是在伊顿公学的少年时代,或在巴利奥学院的青年时代,都不断听到母亲萨拉二十年如一日的告诫:"麦克米伦,你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你将来要当英国首相的!"在母亲的自小要当伟人的荣誉感的激励下,麦克米伦奋力拼搏、潜心求索,终于在1957年至1963年两度荣任了英国首相。
弗洛伊德的荣誉感却来自犹太式的家教。他才6岁,父亲就箴告他:一千多年以来,我们犹太人一直处于被驱赶、压迫、剥削、耻辱和大屠杀的悲惨境遇下,但犹太人为何还能长期生存下来?犹太人的智力为何平均高于全世界各民族的51倍?犹太人为何操纵着社区的、国家的、还有全世界的银行、货币供应、经济和商业?因为,犹太人百倍地勤勉、拼搏、明智和节制。卧薪尝胆愤发图强的犹太人式家教,激发起弗洛伊德的荣誉感:"我的父母都是犹太人。我自己也是一个犹太人。我永远不能理解为什么我得力我的民族我的祖先而感到羞耻,我经常地感受到自己已经继承我们先辈为保卫他们的神殿所具备的那种蔑视一切的全部激情,因而,我可以为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而心甘情愿地献出我的一切。"正是这种卧薪尝胆愤发图强的犹太式荣誉感的激励下,弗洛伊德最终为人类创立了"精神分析学"和"性心理学"。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http://),谢谢!
入园前家长的一点准备
供稿:黄捷飞、唐蓓琳 撰稿:谭惠予妈妈——肖波
到今天为止,谭惠予进入科技幼儿园宜山园小小一班已经整整两周了。让我宽心的是,惠予还算比较适应新的集体生活,也开始喜欢去幼儿园了。我想,每个妈妈都会有自己关于宝贝入园的心得,我就抛砖引玉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吧。
我对惠予的入园准备主要是三点:“美化+引诱”,“信任+鼓励”,“耐心+陪伴”。
“美化+引诱”
每次看到有家长对调皮的孩子说“你皮吧,很快就要上幼儿园了,老师自然会收拾你”,我就为这个孩子担心。因为家长这样形容幼儿园会让宝宝更加恐惧幼儿园,更难适应新的集体生活。
从入园前两个月左右开始,我们家陆陆续续开始有意识给谭惠予“透露”一些幼儿园里的好玩之处,比如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吃饭,轮流洗手,轮流上厕所,老师会喜欢你,老师会讲好听的故事,会带大家一起唱歌跳舞……所有这些都不是很认真地讲述,而是在她上厕所、洗手、听故事的时候顺便说起,她会自然而然地对幼儿园的这些和家里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好奇,有时静静地想一想,有时还会问一些关于幼儿园的问题。总体说来,就是尽量把幼儿园好玩、有趣、新鲜的一面展现给她,“引诱”她自己萌生“去幼儿园”的想法。
“信任+鼓励”
3岁左右的孩子才可以入园,这是根据儿童成长心理学的规律做出的教学规定,因此作为家长,我觉得,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到了这个月龄段,就具备入园的能力,包括自己吃饭、自己喝水、自己洗手、想上厕所叫老师、该睡觉的时候睡觉等。我也相信,幼儿园的老师有足够的经验和强烈的责任感来照顾好入园新生,所以我不仅自己相信,也把这种信任感传递给宝宝,让宝宝觉得,即使离开妈妈,老师也会很爱她,那么她就更容易喜欢幼儿园了。
关于一些自理能力,比如吃饭,惠予在1岁半到2岁的时候很喜欢自己吃,那个阶段其实才是她“自给自足”最好的时候,后来有时因为调皮,老人管得不严,反而出现了要喂的情况,但我知道她有“自己吃”的能力,所以就一直暗示她“哥哥姐姐长大了,都是自己吃饭,他们都好棒”,她听了,有时就跟我说“我长大了”“我很厉害,我自己吃饭”,我就顺水推舟地鼓励她。后来,谭惠予入园后,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吃饭、自己洗手、自己上厕所,虽然她做的不一定很好,但因为是她自己做的,所以她很自豪,我想,这种自豪感能够让她更加喜欢幼儿园、更加自信。
“耐心+陪伴”
入园毕竟是孩子第一次真正离开家,投入集体生活,这对2岁多的孩子来说,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强烈的不安全感会让他们抗拒这种变化,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哭泣、情绪不佳、发脾气等各种行为是完全正常的。
谭惠予在入园前一周突然脾气变得非常暴躁,一点点不顺心就主动摔倒在地上大哭,这是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她一边哭还一边叫“妈妈我摔倒了,我好痛啊!”起初我总以为她赖皮,就冷处理,但连续几次之后,我突然想到,这可能是敏感的孩子感觉到要去幼儿园了,是不是妈妈不像以前那么爱她了?她是不是要通过这种方式让妈妈更多地爱她?于是在她又一次“摔倒”时,我就问她,是否希望妈妈抱抱,是否有什么要求想说又说不出来?她停止哭泣,对我点点头。我感觉惠予入园是一个非常微妙的过程,她想去幼儿园,但又有点害怕有点担心,在这个时候,如果我表现出担心的话,她一定更加恐惧,所以我从来不会流露我的担心(身体不好时除外),但我也不想指责她为什么那么胆小,为什么别的孩子可以适应你不可以,我想陪着孩子体验这样一个过程,可能更有利于她自己的适应。
谭惠予入园几乎没怎么哭,她有时回到家跟我说:“小哥哥哭了,小妹妹哭了,我不哭。”我问她:“你知道他们为什么哭吗?”她说:“找不到妈妈。”我说:“你也没有看到妈妈,你没哭,真棒!”她说:“妈妈说了会来接我。”我想,配合老师,做好承诺,答应孩子要来接,就一定要准时来接,这样孩子才不会担心。如果自己不能来接,也一定要对孩子讲清楚。另外,我也买了一些鼓励孩子的书,比如《小阿力的大学校》、《永远永远爱你》、《逃家小兔》等,鼓励她去陌生的幼儿园世界探索,同时告诉她妈妈一直会陪伴她。
不知谁说过,孩子长大的过程就是逐渐离开父母、离开家庭的过程,而幼儿园就是第一步,这一步跨出去后,就再也回不来了。所以我一直很珍惜0-3岁和宝宝一起度过的分分秒秒,也正因为这样,其实看着她背上小书包走进教室,心里非常不舍。但看着她像小大人一样认真的表情,又很为她骄傲,因为独立才是我们养育孩子的最终目标。
教师作文 篇2
满山的翠绿,随着山势连绵起伏跌宕,绿浪在风儿的推搡下,忍俊不禁地不断舞动。
阳光是刺眼的白,像锡片,像发光发热的金属;是哪个聪明的文学大师灵感突发来以木像春而以金像秋的?又是哪个诗人说春象征生命的诞生?而夏象征生命的成长;秋象征成熟?
嗯,是的,这就是灿白。如果不知道“白花花”这词的具象,那跟着眼前的景色来逡巡。再闭上眼睛来感受,在云里,在松尖上,在满山的绿树上,就在这刺眼的白里,这样具体的“白花花”向你扑扑的压下来。
今年的春在我们这里演绎得太过短促,似乎都没春的到来夏就这样带着满腔热忱向你热情拥抱。夏,在这——我们南方的山乡僻野,是永远不会被混淆的——这热情明朗的绿海洋。让我们从热风中去认取;让我们从散发松脂香味的松干中去认取。
已经是生命中第14个夏了,却依然陶醉于这夏的绿,正如几天前在书上看到的一句话:
“依然迷信着绿”
是的,到以后的每个夏到来的时候,对于绿,我还会是这样的执迷……
简评:这是一
教师作文 篇3
本学期,学校照例为老师配发了书籍,以供大家 “充充电”。我分到的是《过去的教师》。
当我捧起这本书,对着书名“过去的教师”这几个字在口中念叨过的时候,有一些古旧感,有种安贫乐道、明志修身、诲人不倦的意味。封面上微微泛黄的色调,好像在以此叙述着古代教师的种种过往,眼角触碰到那盏旧式煤油灯,整个人不由安静下来,身为一个曾经的学子对老师们的感思文字里,我的思绪悠悠回到过去。
这本书说的是半个世纪以前,我们老师的老师(叫“太老师”)或是比他们更早的老师,他们是怎样教书的,他们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学生的,他们是怎样安身立命、治学、做人的。
这本书收录了大量近现代名人大家回忆自己求学时代老师的文章。半个多世纪过后的今天,当我们面对此书,重温前辈如何求学、敬业、处事时,不禁感慨万千 ……
全书分为八个部分,“从私塾到学堂”“小学之道”“名校名师”“西南联大群师谱”“名人忆师”“语文老师的影响”“夫子自道”“一代宗师”中分别囊括了几篇或追忆、或自述的有关“太老师”们的文章。从这一篇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活得很充实,很自得。为什么充实?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胸中的知识,是真理,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应该传承给下一代的。
这些“过去的教师”是有志,也有识。他们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之先进令人惊叹,本书中相当多的文章传达了这样的信息。
“爱的教育”——夏丐尊:
“……和衣而眠的,他促起脱衣盖被。有学生在点名、熄灯后溜出校门玩耍,他知道后也不加责罚,只是恳切地劝导。如果一次两次不见效,他就会呆在宿舍守候这个学生,无论多晚都守候着,等见到学生,他仍不加以任何责罚,致使更加苦口婆心地劝导,直到这个学生心悦诚服,真心悔过。”
“美的教育”——丰子恺:
“他教导学生,艺术能够陶冶性情,使生活富有意义,能够使人超脱卑微、痛苦、迷茫的生活。”
“有信仰的教育”——朱自清:
“……教育界中人,无论是办学校的、做校长的、当教师的,都应该把教育看成是目的,而不应该把它当作手段。”
其实,纵观这些泰斗级人物,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一共同特点:爱读书。这些名家大师,无一不是饱览诗书、满腹经纶之士,也正因如此,才成就了他们一代宗师的地位。
过去的教师们能够受到这么多学生的敬重和爱戴,他们的课之所以如此受学生喜欢,读书而博学,无疑是其中一重要因素。这就好比是一尊受人顶礼膜拜的佛像,背后有金光,才能令人敬仰。
合上扉页,凝望着书本封面上那盏发黄的油灯,我仿佛看到他们在弹拨生命的琴弦。子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作为现在的教师,我们该以怎样姿态立于三尺讲台?我们将给学生留下怎样的人生回忆?我想,现在的我们,若想得到学生之敬重,是不是应该静下心来,好好读一读书呢!我想,如果我能这样去思考,去工作,心存向往,至少,我将站得比现在高。
读书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一起来读书吧!从今天开始,从这一刻开始。什么时候都不算迟!
【【精华】教师作文3篇】相关文章: